<h3><b> 自強:指自己努力向上,自我勉勵,奮發(fā)圖強;修身自立,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自強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美好的品德,是一個人活出尊嚴、活出人生價值的必備品質;是一個人健康成長、努力學習、成就事業(yè)的強大動力。</b></h3><h3> 自強是什么?自強就是要努力向上,奮發(fā)進取;就是要對未來有無限的憧憬和不懈的追求?!疤煨薪?,君子當自強不息”這句千古名言,道出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道德思想。</h3><h3>自強精神還蘊含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的內容。古人云:“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日新月異的當今世界,只有不斷地改革創(chuàng)新、應時求變,才能進入更高更強的境界。</h3><h3> 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應該知道:只有走過沙漠的人才明白綠洲的珍貴,只有經歷過干渴的喉嚨才懂得清泉的甘甜。同樣,只有經歷過困苦的人才會珍惜機會的來之不易。今天雖然你很貧窮,但只要很有志氣,把握和珍惜機會,努力開拓明天,相信你的明天一定是輝煌燦爛的。</h3><h3>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自強一直是被尊崇的品格。那些“懸梁刺股”,“鑿壁借光”的典故,之所以流傳千古,膾炙人口,是因為人們對這種在艱苦環(huán)境里發(fā)憤苦讀的精神力量,給予了十足的認同和肯定。在許多地方,個人的自強與否,往往可以影響甚至決定整個國家的命運。勾踐的“臥薪嘗膽”不正是一個自強促成“事竟成”的例證?而劉備之子劉阿斗,豈不屬于毫無自強觀念而最終喪權辱國的典型?同是作為皇帝之子,李世民能奮發(fā)圖強,嚴以律己,最終在他那些兄弟們中脫穎而出,抒寫了唐代歷史中最為輝煌的一頁。而至現(xiàn)代,在許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身上,他們的自強精神更是可歌可泣。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他們足以值得我們當代人奉為學習的榜樣和楷模。</h3><h3> </h3> <h1><b><font color="#167efb"><u>關于自強的小故事:</u></font></b></h1><h3><br></h3><h3><b>1、愛迪生</b></h3><h3> 愛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貧困,他的“學歷”是一生只上過3個月的小學,老師因為總被他古怪的問題問得張口結舌,竟然當他母親的面說他是個傻瓜、將來不會有什么出息。 愛迪生雖未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但憑個人奮斗和非凡才智,自信,自強,自立獲得巨大成功。</h3><h3> 他自學成才,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熱情和精力從千萬次的失敗中站了起來,克服了數不清的困難,成為美國發(fā)明家、企業(yè)家。他發(fā)明自動電報幫電機,留聲機;實驗并改進了電燈(白熾燈)和電話。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項新發(fā)明,他因此而被譽為“發(fā)明大王”。</h3> <h3><b>2、彭超的故事</b></h3><h3> 彭超6歲時遭高壓電擊失去雙臂,造成肢體殘疾1級,沒有了手,必須要學會用腳寫字、吃飯。剛開始時,腳根本夾不住筆,寫一橫都要寫10多分鐘,一天也只能堅持20分鐘左右,通過堅持不懈地練習,慢慢地,彭超可以用腳寫全筆畫了,一天也能寫上1個小時。用腳寫字之后,彭超又練習用腳吃飯、刷牙……</h3><h3> 一件常人很容易做到的事,彭超要反復練習上千次,盡管如此,彭超仍坦然面對,想辦法克服重重困難,并積極走出去面對生活。當坐進夢寐以求的教室,倔強的彭超幾乎是每天第一個到教室,聚精會神聽課,認真仔細完成作業(yè)……</h3><h3> 堅持、自信、選擇,彭超總結了自己成長道路上的3大關鍵詞。失去雙臂的他并沒有選擇放棄,而是堅持到底,與逆境抗爭,從挫折中奮起。2015年彭超以603分的高分被四川大學法學院錄取。</h3><h3> 2016年彭超在央視節(jié)目《中國詩詞大會》中力壓群芳,成為該節(jié)目首位擂主。并先后被評為四川省自強模范、感動四川大學十大人物、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h3> <h3><b>3、千手觀音邰麗華的故事</b></h3><h3> 邰麗華兩歲時,因高燒注射鏈霉素使她失去了聽力。7歲那年,在聾啞學校偶然接觸到的律動課,將她帶進了舞蹈世界;15歲時,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將她招入旗下,開始正式接受舞蹈訓練;此后,便在舞蹈之路上越走越遠,成為中國唯一登上兩大世界頂級藝術殿堂——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和意大利斯卡拉大劇院的舞蹈演員......</h3><h3> 可在很多人看來,她的幸運,是由她的性格帶來的。</h3><h3> “剛入團時,小邰麗華的勤奮好學是出了名的?!眻F內的一位手語老師回憶道,起初和別人相比,她的舞蹈基本功是最差的,“連踢腿都不會”;此后,為了跳好每一個節(jié)拍,邰麗華不斷給自己加碼,“練得身上到處都是淤青”;而每次排練,她總是站在離編導最近的地方,即便別人休息時,她還在那里反復地琢磨演練。</h3><h3> 在不少舞蹈老師的印象中,邰麗華身上的這些品質絕非后天養(yǎng)成,而是從小便一以貫之的。從宜昌市聾啞小學,到武漢市聾啞中學,不論學習多緊張,她也仍要每天擠時間練習舞蹈,經常新傷摞著舊傷;到了高中,對于上世紀90年代身有殘疾的孩子來說,學點手藝求個生存門路就算是“最終歸宿”了,可她卻堅持每周坐12小時的長途汽車,獨自一人來到300多公里外武漢的一所特殊高中繼續(xù)求學。</h3><h3> 舞蹈是她的生命。為了完整地跳完《雀之靈》,需8分鐘,共7000多個節(jié)拍,“只能靠枯燥的練習不斷加強記憶?!彼粩嗝饕?guī)律,先一點一點地把不同動作歸到每個不同序列的8拍,先記前10個、再記10個、又是10個……“24小時除了吃飯和睡覺,其他時間都在練舞,憑著感覺和悟性在跳?!?lt;/h3><h3> 為了跳好《千手觀音》,他圍著錄音機,趴在地上、把耳朵貼在地板、音響上感受音樂的節(jié)拍;大冬天的有時甚至排練到凌晨三點多鐘;有時累了就直接躺在地板上打會盹......最終她和隊友們表演的《千手觀音》在春晚的舞臺上大放異彩。</h3> <h1><b><u>關于自強的名言:</u></b></h1><h3><br></h3><h3>1.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多自強?!啤⒂礤a</h3><h3>2.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洞髮W》</h3><h3>3.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嵃鍢?lt;/h3><h3>4.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h3><h3>5.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到達彼岸。——馬在思</h3><h3> </h3> <h3> </h3><h3><b> 成熟因自立自強,而更深刻。不拋棄、不放棄、勇敢的面對生活,勇敢的迎接挑戰(zhàn),是作為21世紀的青少年所必備的的品質,所有這些品質的核心都歸結為自立自強。我們常對自己說,我們是有作為自立自強的青少年,我們應該長大,我們已經成熟。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因為自立尊自強而獲得成功的同學們,他們就是我們的好榜樣。</b></h3><h3><b> 有志者事竟成!讓我們都能成為自強自立的好少年!</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