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甘蔗作為一種水果,深受大眾喜愛,但你知道甘蔗是怎么長成的嗎<br><br></h3> <h3>如果你剛好有一塊庭院,除了種花,不妨也種些可食植物,即可觀賞,又可食用,還可以從中體驗種植的樂趣<br><br>甘蔗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h3> <h3>甘蔗的品種有很多<br><br>我們常吃的甘蔗是黑色或暗紅色的甘蔗<br><br>但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的品種是黃皮甘蔗<br><br>當然了,它們的種法都是一樣的<br><br>只是我個人更喜歡黃皮甘蔗</h3> <h3>相比黑皮甘蔗,黃皮節(jié)間更長,長勢更強,更不易得病<br><br>相同條件下種的甘蔗,黃皮能比黑皮長一大截呢</h3> <h3>下面我來聊聊甘蔗的種植</h3> <h3>待春天來臨,溫度接近10℃的時候,差不多也就是3月份的時候<br><br>將甘蔗種子,也就是甘蔗頂端那部分的皮剝掉<br><br>用水浸泡一天,喚醒休眠狀態(tài)的甘蔗種子,讓它吸足水分<br><br></h3> <h3>此時露天的溫度還很低,需要催芽育苗,目的是延長甘蔗的生長時期,這樣甘蔗才能長得更長<br><br>催芽的地方下面墊一層濕潤的作物秸稈,將甘蔗平放在秸稈上,注意兩邊芽口應平行于地面<br><br>注意看甘蔗的芽口是長在甘蔗節(jié)間底部,每節(jié)一個芽口,并且兩邊錯落分布的</h3> <h3>然后甘蔗種子上面再鋪一層濕潤的秸稈,這樣的目的是讓甘蔗種子處在濕潤的環(huán)境,有利于嫩芽的生長<br><br>注意不要讓甘蔗直接接觸土壤,那樣甘蔗會長出根須扎入地下,后面移栽會損壞根<br><br>甘蔗根須不發(fā)達,一旦受傷再生能力弱,那樣甘蔗就會長不好</h3> <h3>然后再用塑料膜給甘蔗搭個小拱棚,升高里面的溫度<br><br>保持濕潤,種子十多天天左右就會長出小苗了</h3> <h3>此時外面溫度也比較高了,不用再擔心小苗凍著了<br><br>移栽前兩天注意煉苗,讓甘蔗苗適應外面的溫度<br><br><br><br><br></h3> <h3>將栽甘蔗的地方土壤弄松,起溝,溝內(nèi)施入有機肥并與土壤混勻,加水將溝內(nèi)土壤混成泥糊狀,抹平<br><br>待土壤稍干些將甘蔗種子壓入土壤中,注意只壓一半的體積入土中,這樣甘蔗苗會長得快些,而壓入土壤的那部分甘蔗種子節(jié)間處會長根為幼苗吸收營養(yǎng)<br><br><br></h3> <h3>地栽行間距保持在1.6米以上,每一截甘蔗種子上大概有3-5個小苗,若想甘蔗長得粗壯一些,就保留3棵小苗,一般不要超過4棵小苗。保留太多甘蔗就會長得很細<br><br>至于每一行中甘蔗的疏密程度,宜保持在每40-50厘米中有4-5棵小苗<br><br>然后就是等著幼苗慢慢成長了,期間注意保持土壤濕潤<br><br><br><br></h3> <h3>待幼苗長出5片葉子的時候,向溝中回填一些土將甘蔗種子全部埋住,填土時施加一些有機肥<br><br>隨著甘蔗苗的成長逐漸回填土,每次回填土都施加一些有機肥,原先溝的位置逐漸變平,最后再加土起壟,最后加到距溝初始位置50厘米左右高的壟時可以不再加土了<br><br></h3> <h3>當你看到甘蔗拔節(jié)的時候,也就是出現(xiàn)第一節(jié)甘蔗時,那么恭喜你,距離吃到自己親手種的甘蔗就不遠了<br><br>甘蔗根很短很弱,有機肥肥效慢,后面最好用漚肥稀釋澆灌,甘蔗喜濕怕澇,整個生長過程注意保持土壤濕潤,但也不能將甘蔗淹到<br><br></h3> <h3>甘蔗拔節(jié)后,后面就需將甘蔗下面松動的老葉子除去,這個工作一直持續(xù)到甘蔗收獲前<br><br>老化的葉子已失去光合作用積累養(yǎng)分的作用,甚至還會消耗養(yǎng)分,去除還可保持甘蔗下面通風良好,減少病害<br><br>庭院少量種植甘蔗基本不會生病<br><br>常規(guī)種植就會使用農(nóng)藥防病蟲害,還會使用生長激素增加產(chǎn)量,我們自己種來吃就不要用那些東西啦 </h3> <h3>待到秋天氣溫低至10℃一下,甘蔗就不太會生長了,這時就可以收獲了<br><br>低溫甘蔗會腐爛,最好保存在10℃以上的環(huán)境中<br><br>我是直接在地里挖一個坑窖藏,這樣可以保持到來年3月都可以吃新鮮的甘蔗<br><br></h3> <h3>看完這些,你學會了嗎<br><br>現(xiàn)在正是時候,不妨今年動手種一些甘蔗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