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們這一代人對于歐洲的認(rèn)知始于希臘神話,眾神之父宙斯,美麗的智慧女神雅典娜,英俊的太陽神阿波羅,最令人崇拜的是盜火給人類的普羅米修斯,最可怕最有誘惑的潘多拉……飛越千萬里,穿越三千年,2019年10月13日我們一行開啟了拜謁希臘神話之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慕尼黑機場印象(慕尼黑機場轉(zhuǎn)機)</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慕尼黑機場留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千萬里我追尋著你</h3> <h3><font color="#010101"> 14日中午,到達(dá)雅典。城市雅典和女神雅典娜有關(guān)系嗎?的確有,古希臘傳說智慧女神雅典娜戰(zhàn)勝了海神</font>波賽頓,成為這座城市的保護神,并用自己的名字為它命名。 </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無名戰(zhàn)士紀(jì)念碑</h3><div> 紀(jì)念碑的主體是一幅無名戰(zhàn)士浮雕,依稀可見一個戴頭盔的古希臘戰(zhàn)士仰臥在一塊石板上的身形。浮雕兩邊鐫刻著公元前5世紀(jì)希臘著名政治家伯里克利斯在一篇悼詞中的兩句名言:“這里是全世界杰出戰(zhàn)士之墓”,“是安放無名戰(zhàn)士的靈柩”。<br></div>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紀(jì)念碑位于希臘議會大廈前,是為了紀(jì)念在擺脫土耳其400年統(tǒng)治的獨立戰(zhàn)爭中捐軀的希臘無名英雄而建立。我們到達(dá)的時間正值士兵換防,獨特的服裝,奇特的步伐,引來了圍觀者的極大興趣。</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高抬腿的步伐</h3>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夫人與希臘軍官合影</p><p class="ql-block"><br></p> <h3><font color="#010101"> 正午的陽光在頭頂灑下燦爛的輝煌,駐足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場前,不免有些失望,因為我們眼里有過莫斯科,洛杉磯,巴塞羅那的奧運會,特別是北京奧運那樣的壯麗輝煌,眼前的小小看臺不過爾爾?;仨韧汗糯鷬W林匹克運動會是一種運動和宗教性的慶典。從公元前776年至公元393年它在古希臘城市 奧林匹亞舉行過292屆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中斷了一千多年后的1894年由現(xiàn)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倡導(dǎo),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在巴黎創(chuàng)立,奧委會決定在1896年舉辦第一屆現(xiàn)代奧運會。由于希臘是奧林匹克的發(fā)源地,雅典擔(dān)當(dāng)首屆奧運會的舉辦地。建于公元前330年的雅典的運動場已經(jīng)是廢墟一片,希臘政府又財政困難。幸虧希臘富商阿維羅夫捐贈了一百萬德拉馬巨款,在古運動場的廢墟上重建了大理石運動場,使第一屆現(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得以順利舉辦。想到以一人之舉,為現(xiàn)代奧運奠定了基礎(chǔ),不覺肅然起敬。</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早在公元前30年代,運動員們完全赤身裸體比賽,擲鐵餅的青銅像,彰顯了這里是古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祥地。</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又見裸男</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希臘富商阿維羅夫捐贈建造的運動場在百年之前還是很氣派的</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們在第一屆奧運會運動場前留影。</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們穿行在一片低矮的樹林里,導(dǎo)游告訴我們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橄欖樹,希臘神話說宙斯的女兒雅典娜與海神波賽頓爭奪這座城市,彼此互不相讓。宙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想出一個辦法:誰能給人類一件最有用的禮物,誰就是這個城市的保護神。海神波賽頓立刻用她的三叉戟敲了一下巖石,跳出一匹高頭大馬,這是戰(zhàn)爭的象征。而雅典娜則用長矛敲巖石,長出一顆枝葉茂盛、結(jié)滿果實的油橄欖樹。雅典娜說:“這是和平的象征,它的全身對人類都有用。”她戰(zhàn)勝了海神,成為這座城市的保護神,并用自己的名字為它命名。按照希臘風(fēng)俗習(xí)慣,每當(dāng)小孩出生時,家人就栽種一棵橄欖樹,小孩6歲上學(xué)時,橄欖樹開始結(jié)果。小小的橄欖樹將伴隨著希臘兒童一起成長。橄欖樹實在過于普通,我們無意流連,急急走向一處長長的石階,古老的雅典衛(wèi)城便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衛(wèi)城遠(yuǎn)眺(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h3> <h3><font color="#010101">我們穿過這片橄欖樹林走到衛(wèi)城腳下的,面對的是堅固的石墻,沒有足夠的高度看到衛(wèi)城的全貌,只好借助于網(wǎng)絡(lu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雅典衛(wèi)城位于雅典市中心的衛(wèi)城山丘上,始建于公元前580年。所謂衛(wèi)城,當(dāng)是用于防范外敵入侵的要塞,其東面、南面和北面都是懸崖絕壁,地形十分險峻。我們繞過圍墻,沿著西面唯一的通道能盤旋而上,大理石塊的光滑,讓年邁的我們互相提醒著爬向山門。</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近在咫尺的衛(wèi)城圍墻</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為了追尋我心目中三千年前的神秘,我特意把橄欖樹掩映下的衛(wèi)城做出了星空的效果。</span></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南門入口處的國外游客</h3> <h3><font color="#010101"> 位于衛(wèi)城入口南側(cè)的阿迪庫斯音樂廳建于羅馬時代(約為公元前2世紀(jì)),是可容納6000多人的戶外劇場,</font>古希臘的多位著名劇作家在此上演過經(jīng)典歌劇作品,至今這座劇院仍在使用中,每年的雅典音樂節(jié)大舞臺就設(shè)于此。該音樂廳三層式的建筑結(jié)構(gòu),半圓型的劇場直徑38米,在任何一點都能聽清楚舞臺上演員的臺詞及音樂席的表演。</h3> <p class="ql-block"> 你獨自坐在偌大的音樂廳,可曾聽到古希臘歌劇的詠唱,可曾眾神一同歡呼,讓心身一起歌唱。</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半圓形的舞臺</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們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h3> <div> 衛(wèi)城現(xiàn)存的主要是山門、帕特農(nóng)神廟、伊瑞克提翁神廟和雅典娜勝利女神廟。作為古希臘建筑的代表作,它們完美體現(xiàn)了古希臘的民族精神和審美理想,是希臘文明的精華,無可非議的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chǎn)。<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衛(wèi)城復(fù)原模型圖</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來到衛(wèi)城建筑的腳下,沿著陡峭的石階走上去!</span></p><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左上是圍城的守衛(wèi)者,警惕的環(huán)視四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昔日的輝煌只留下頽檐殘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留下記憶,留下念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來自天外的光芒啊,你能否記得三千年前的輝煌</h3> <h3><font color="#010101"> 山門的前后中央立面都用六根多立克式廊柱,中間一跨最大,有3.85米,凸顯出大門的特征。</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碩大而筆直的石柱直指藍(lán)天,從它們的身邊走過,仿佛穿過時光隧道,走向神的世界。</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帕特農(nóng)神廟正在維修</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帕特農(nóng)神廟被用來祭祀雅典的守護神雅典娜?帕特農(nóng),原先供奉著曾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雅典娜?帕特農(nóng)之像,由古希臘最著名的雕刻家菲狄亞斯打造,以黃金和象牙制成,高達(dá)12米,可惜幾經(jīng)戰(zhàn)亂,幾經(jīng)波折,現(xiàn)在不知所蹤了。</h3><div><br></div><h3> 導(dǎo)游特地向我們介紹了 帕特農(nóng)神廟正立面的柱子,說設(shè)計師深入研究了人類的視覺錯覺,將圓柱中央部分略微拓寬,這樣在遠(yuǎn)觀時,所有的柱子都呈筆直形狀,碩長秀挺。此外,在建造時又將柱身稍微內(nèi)傾,或加寬位于邊角的柱子的寬度,這樣在陽光照射下,所有的柱子都粗細(xì)一致。同時,為了去除邊角圓柱和中央圓柱間的視覺落差,設(shè)計師又加寬了邊角圓柱間的距離,使神廟中心微微隆起,這樣看起來反而更接近直線,避免了純粹直線所帶來的生硬和呆板,同時也巧妙地解決了雨水的問題。</h3> <h3><font color="#010101"> 駐足在帕特農(nóng)神廟前你不得不驚嘆,難以想象在世紀(jì)之前的人類以怎樣的智慧建造了供奉神靈的殿堂。也只有在如此恢宏的神廟里萬神之父宙斯才能行使他的威嚴(yán)。</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神廟后面的那束光芒可是用普魯米修士盜給人類的火光?</span></p> 帕特農(nóng)神廟的廊柱粗大而挺拔,沒有底部沒有柱基,頭部沒有飾物,被稱作男性柱。<div><br></div><h3> 帕特農(nóng)神廟的北部是伊瑞克提翁神廟,雅典衛(wèi)城的著名建筑之一。這里被視為衛(wèi)城最神圣的地方,是諸神之家,也是傳說中諸王之墓的所在。</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伊瑞克提翁神廟前秀恩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咱也秀一把</h3> <h3><font color="#010101"> 神廟南端露臺用6根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少女像柱代替石柱頂起石頂,充分體現(xiàn)了建筑師的智慧,她們長裙束胸,服飾各異,亭亭玉立,十分柔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伊瑞克提翁神廟的愛奧尼柱,秀美優(yōu)雅,頂部有裝飾,被稱為女性柱。</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每一塊石頭都寫滿了歷史的滄桑,帕特農(nóng)神廟前的石頭更有說不完的故事。</h3> <h3><font color="#010101"> 拜謁回來,向衛(wèi)城的山門回眸,碧空白云下,昔日的輝煌仍以挺拔與殘缺的身姿訴說著三千年前的故事,每一方石塊都在吟唱著不朽的歌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不覺感到在冥冥星空,那繁星點點處,還有多少承載著的歷史,還有多少神明在俯瞰那攢動的身影,那如蟻人頭。(圖片為后期制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我仿佛看到一輪皓月當(dāng)空,是它見證了數(shù)千年的滄海桑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和眾神告別,我們來到雅典和全希臘主教座堂又名大都會天使報喜主教座堂。當(dāng)時僅僅是建設(shè)就用了20年時間,是一座把拜占庭風(fēng)格和歐洲古典元素的完美融合的教堂,,十分的精美。據(jù)說使用來自72個拆除教堂的大理石建造而成。</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走進(jìn)教堂,精美的裝飾透出富麗堂皇。</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巍峨的穹頂上描畫出神的百態(tài)</h3> <h3><font color="#010101"> 希臘人大多信仰東正教,人們由西向東進(jìn)入,象征著從黑暗走向光芒,點燃蠟燭,既是對神的敬意,也是希望的火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教堂外廣場的一隅,貧窮的乞丐與鴿子和諧相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乞討者靠在教堂的山墻伸出渴望的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出教堂穿過長長的街巷,走進(jìn)市民的生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不變的是數(shù)百年的建筑,變化的永遠(yuǎn)是歷史的匆匆過客。</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回到教堂前集合,鏡頭捕捉了幾張影子形成的趣味。</font></h3> <h3> 天黑之前,回到街頭,當(dāng)日的晚餐是每人一份吃不完的豬排和主食。結(jié)束希臘大半天的旅游,一會去酒店下榻,期待明日圣托里尼的浪漫之旅。</h3> 因疫情宅在家里,這可是潘多拉魔盒里飛出的災(zāi)難,借諸神的力量去戰(zhàn)勝她!借希臘之眼,去探求更加美好的明天!<div><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br></span></div><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補寫于2020年2月10日</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