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遇見不一樣的自己</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太原市第四十八中學 張雙彥)</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征服第一座“大山”</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年2月3日凌晨</h3><h3> 一早醒來,浮現(xiàn)在腦海中的便是和這節(jié)課有關的種種問題:我還可以再怎么設計一下教學流程、坐在家里電腦前上課我該怎么表達、在看不見學生的課堂上我該怎么提問、教學環(huán)節(jié)結束之后我的課堂該怎么結束……</h3> <h3> 幾天來,為了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同時保證高三學生可以停課不停學,學校特意組織了高三年級的老師們利用釘釘網(wǎng)絡平臺進行線上授課的培訓。</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 這對已經(jīng)進入退休倒計時的我來說,無異于要翻越兩座大山。<br></h3> <h3> 第一座“大山”——是學會先進的網(wǎng)絡操作技術,并能熟練地駕馭和使用它。</h3><h3> 如果放在平時,我可能就放棄了,不學了,即便是學,也必須有辦公室的年輕教師在現(xiàn)場指導操作??涩F(xiàn)在同事們各自封閉在家,沒有人能手把手地教我。我覺得即使是學校組織網(wǎng)上直播的培訓,我也學不會。</h3> <h3>第二座大山——是網(wǎng)上授課。不能面對學生,看不到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而自己的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等也派不上用場,無法與學生充分互動,一定缺少了平時課堂上的激情與靈動,這樣的課我還能上成樣子嗎?……</h3> <h3>我不斷地問自己,不斷地思考著,晝思夜想不能停止,無論是午休醒來還是夜間突然驚醒,腦海中閃現(xiàn)的永遠是我的課:某個環(huán)節(jié)應該怎么處理、怎么改動、怎么呈現(xiàn)才能給學生最好的指導,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沒完沒了,沒完沒了,一直不能如我所愿。我顧不上想自己是不是魔怔了,只能不顧一切,依然不懈地努力著。</h3><h3> 最終通過宅在家中接受學校組織的網(wǎng)上培訓、多次觀看操作指南以及頻繁地操作練習,這第一座“大山“終于被我征服了!</h3><h3> 明天早上的第一節(jié)課,我將面臨我的第二座“大山”,我到現(xiàn)在還在忐忑不安,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順利地翻越它。</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二)征服第二座“大山”</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年2月4日中午</h3><h3> 昨天晚上,我在電腦上把今天要講的課又過了一遍,雖然只是自言自語,也覺得心里踏實了很多。臨睡前,愛人和孩子勸我用熱水泡了泡腳。躺在床上,幾天來的疲憊頓時襲來,蔓延全身。本想早早入睡,以便第二天能精神滿滿地上課,可幾番輾轉(zhuǎn)反側后卻不能入眠。平時感覺舒服無比的床,今天卻不知為何,讓我各種不適。經(jīng)過反復磨課,明明心里已經(jīng)踏實了許多,可為什么還是睡不著呢?</h3> <h3>思前想后,突然找到了原因——晚飯時愛人說他明天一早要去單位開個緊急會議,就是這一句話鬧的!我潛意識里擔心直播課程的時候,電腦操作會出現(xiàn)故障,如果出現(xiàn)了故障我該怎么辦?到時候?qū)W生都在眼巴巴地等著我開課,而我卻掉了鏈子!這大概才是最讓我焦慮、放心不下的地方吧!</h3> <h3>不知道是什么時間睡著的,只知道自己醒來的時候是凌晨四點多鐘。一醒來就想起愛人播放過的一段小視頻,是詩朗誦《蝙蝠寫給人類的一封信》。</h3> <h3> 第一次聽的時候,覺得詩的內(nèi)容與我要講的環(huán)境保護有些關系,但又覺得需要查閱好多自己不清楚的資料,便沒有再多想。現(xiàn)在,我覺得蝙蝠的這封信與我今天要講的環(huán)境保護聯(lián)系越來越密切,符合高考命題中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探究解決現(xiàn)實中的實際問題的思路。如果把它用在今天的講課過程中,讓同學們下去再查閱資料、深入思考,不是可以很好地訓練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嗎?理綜生物試題會借此考食物鏈的知識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嗎?高考的作文是否也可以以此命題呢?……我越想越興奮,思維也開始充分地發(fā)散了!</h3> <h3>愛人一醒來,我就讓他給我把《蝙蝠寫給人類的一封信》再播放一遍并給我轉(zhuǎn)發(fā)過來。聽著朗讀者渾厚、動人的聲音,蝙蝠悠悠的哀怨以及對人類的勸慰和忠告縈繞在耳畔,我沉思良久。</h3> <h3>我該怎么把它用在今天的課堂上呢?用在開頭還是結尾呢?我索性不睡了,立刻起床,馬上行動,繼續(xù)備課!</h3> 所有的辛苦都沒有白費,讓我欣慰的是,我不僅用上這個材料,而且還把它貫穿到了整個課堂教學中。雖然我還沒有設置出合理的命題,但是我已經(jīng)提出來與同學們一起去探究了。<br><br> <h3> 更讓我高興的是,早上直播課時,電腦和網(wǎng)絡均沒有出現(xiàn)故障,我順利的完成了自己的直播。頓時感覺到了幾天來從未有過的輕松,孩子也說我寫在臉上的焦慮終于徹底消失了, 第二座“大山”也被我征服了!</h3>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邂逅自我,遇見不一樣的自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年2月4日晚</div><h3> 我的第一次直播終于劃上了圓滿的句號。晚上躺在床上,我感慨萬千!原來自己平時能夠不緊不慢地騎著自行車、嘴里隨意地哼著小曲去單位上班,是一件多么快樂、多么幸福的事情??!我熱切地盼望著,盼望疫情在政府和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下,能夠早日得到控制,盼望我們能夠早點復課,同時也希望人類和生物能夠和諧相處,希望大家幸福安康!希望……</h3> <h3> 此時,我又想起了曾經(jīng)看過的一個電視節(jié)目——《挑戰(zhàn)不可能》。這次網(wǎng)上授課使我重新認識了自我,我順利地完成了對兩個不可能的挑戰(zhàn),順利地翻越了橫在我面前的兩座“大山“。人的潛能是無限的,憂慮禍患使人生存和發(fā)展,享受安樂使人萎靡和滅亡。假如生活中遇到了困難,不要灰心喪氣,或許這只是生活對你的一點考驗,沒有過不去的坎兒,也沒有解決不了的困難,只要你付諸行動,逼自己一把,把壓力轉(zhuǎn)化為動力,你將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也將遇見不一樣的自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