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蔚藍的天空,一群大雁排隊飛過。我突然想到,某一只大雁的背上,是否有一個小人,像尼爾斯一樣,準備去旅行呢?翻開那本《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我又細細品讀起來。</p> <p>《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這本書講了:一個名叫尼爾斯的男孩,他不愛學習,一看到書本就會犯困。他不愛牧鵝放鵝,總是捉弄家里養(yǎng)的小動物,以至于家禽看到他就咬他??墒峭∫粋€小村莊里的還有一群小妖精,尼爾斯有一天戲弄了一只小妖精,受到懲罰變成一個拇指大的小人。還沒等他明白是怎么回事,他就已經(jīng)騎在家鵝馬丁的脖子上,和一群野鵝飛上了天空。馬丁決定和野鵝一起飛向北方,那是他向往已久的拉普蘭。途中,尼爾斯發(fā)揮人的聰明機智和狡猾的狐貍斗智斗勇,不畏艱險和困難智取烏鴉山的盜賊。尼爾斯和野鴨群一起主持正義,扶危濟困,在去往拉普蘭的路上,結(jié)識了很多好朋友。正是這些經(jīng)歷,使尼爾斯從一個頑皮搗蛋的孩子變成一名具有正義感、真誠、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尼爾斯最終變成善良懂事的小男孩,他變回原形,回到家生活在父母的身邊,從此也變成了一個熱愛學習的好學生。</p><p>該作品不僅給讀者描繪了一個頑童騎鵝的旅程故事,還告訴讀者相關(guān)地理概況、人土風情以及歷史知識等。</p> <p>這本書的作者是:</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塞爾瑪·拉格洛夫</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1850-1940)瑞典19世紀末新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她不僅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還是唯一一位憑借一部長篇童話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因為拉格洛夫的成就,所以1914年被選為瑞典皇家學會會員。代表作有《普初加里的皇帝》《尼爾斯騎鵝旅行記》等。</span></p><p><br></p> <p>這本書中的每個人物都特點鮮明。</p><p>主要人物有:</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尼爾斯</span><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一個頑皮、貪玩、任性、懶惰、經(jīng)常欺負小動物,還不愛學習的14歲男孩,因為他戲弄了小妖精,于是就變成了一個拇指大的小人,騎在家鵝馬丁的背上飛向北方。在途中,他看見了許許多多美麗迷人的瑞典風光,并收獲了友情與愛。然而,也有孤獨、無助、饑餓、寒冷甚至死亡的一次又一次威脅。</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阿卡</span>:野鵝群的頭鵝,是個100多歲的老鵝。她對人懷著很深的警惕,所以不愿讓尼爾斯呆在野鵝群里。當尼爾斯被馬丁帶到野鵝群里的時候,她決定第二天就攆尼爾斯走,可是當天晚上狐貍斯密爾偷襲了野鵝群。尼爾斯憑借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救回了一只野鵝,從而使阿卡對他產(chǎn)生信任。</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斯密爾</span>:斯密爾是一只狡猾、狠心、心胸狹窄、詭計多端的狐貍。他因偷襲大雁群而被大雁捉弄懷恨在心,一次次報復,都未成功,還被尼爾斯用狗鏈子拴了起來。后來被關(guān)進公園的鐵籠中,被善良的尼爾斯救下重獲自由。</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巴塔基</span>:他是公認的鳥類中最有學問的鳥兒,他的好奇心極強,為了能從人類那學得更多東西,好幾次被抓住。他心思奇特,常會想出一些古怪的花招來考驗尼爾斯,是一只帶有幾分神秘色彩又智慧的鳥兒。</p> <p>《尼爾斯騎鵝旅行記》這本書展現(xiàn)了一個小男孩尼爾斯,他變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后騎著馬丁去旅行。旅行前他是一個頑皮、搗蛋、不愛學習的壞男孩,但是他歷經(jīng)了種種挑戰(zhàn)與困難之后,變成了一個懂事、聰明機智、愛學習的男孩,這前后鮮明的對比,是尼爾斯的成長。他在經(jīng)歷了困難后,開始審視自己、認識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拋去了以前的惡習,給人們展現(xiàn)真善美的品質(zhì)。教會了我們:經(jīng)歷了風雨,才能成長。書中的尼爾斯也是唯一的人類代表,剛開始飛行時,領(lǐng)頭鵝阿卡對尼爾斯有很大的排擠,認為人類都是敵人。但經(jīng)過了狐貍偷襲大雁群,尼爾斯與狐貍斗智斗勇并成功救下一只野鵝的事后,阿卡對尼爾斯產(chǎn)生了信任。只有人和動物互相取得信任和尊重,才能和諧相處。尼爾斯用自己的智慧、勇敢和真誠,化解了人與動物之間的矛盾,這告訴我們:只要人能善待動物,善待自然,學會與動物協(xié)作,與自然相處,那么動物就能和人成為親密的伙伴,人和自然能相互并存。</p> <p>在這個寒假,感受人與自然的相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