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 在這個原本屬于萬家燈火的平安夜,四海笙歌的中國節(jié)里,新型冠狀病毒呼嘯而來,來的這么快,這么猛烈,打破了這份寧靜與祥和。疫情就是命令,1月27日寧夏第一批援助湖北醫(yī)療隊135名醫(yī)護人員統(tǒng)一著上迷彩服,以戰(zhàn)士的身份帶著寧夏人民的希冀出征湖北。為了捍衛(wèi)人民的健康他們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為了守護同胞的生命,他們逆向而行,俠骨柔情。</h3> <h3> 醫(yī)療隊所有的隊員都換上了迷彩服這是寧夏援助湖北醫(yī)療隊的統(tǒng)一著裝此次出征他們是戰(zhàn)士!</h3> <h3> 不是不知病毒的兇險,不是不知此去對自己健康的威脅,不是不知此去丈夫、妻子、父母、兒女的擔憂,但他們愿擋在疫情前,與守望相助的湖北同胞們負重前行,共渡難關。</h3> <h3> 在這135名逆行者,他們是科室的業(yè)務骨干、是家中的獨子、是孩子的父母......他們不畏懼生死,自愿加入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醫(yī)療隊伍,堅守在抗擊病毒第一線,而其中有這樣一個身影,格外引人注意,她就是銀川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醫(yī)院感染管理科的張芳老師。</h3> <h3> 她是我院院內感控出征的唯一一人,更是一位今年三月即將退休的感控人員。</h3><h3> 她是我們朝夕相處的同事……</h3><h3> 共同抗擊病毒的戰(zhàn)友……</h3><h3> 受人尊敬的恩師……</h3><h3> 更是在生活中細致入微的長輩……</h3> <h3> 作為親身經(jīng)歷并參與過甲流防控工作的醫(yī)務人員,面對疫情,張老師每天奔波在醫(yī)院的每個角落,還沒有跟自己的女兒過一個完整的年,也沒有來得及跟自己的父母當面道別,就收拾好自己的行李踏上這條救援之路,與武漢人民一起奮戰(zhàn)在抗擊肺炎疫情的一線。</h3> <h3> 張老師說:<b><font color="#ed2308">“雖然不是黨員,但祖國需要她,武漢需要她,她應該承擔起這份責任。”</font></b>一句簡單的話語背后,體現(xiàn)出了她對社會的責任與擔當。</h3><h3> 看著你逆行的背影,我們由衷的感到驕傲,帶著主任的囑托,我們的期盼,請一定照顧好自己,這場看不見敵人的“戰(zhàn)斗”,我們等你凱旋,平安歸來!</h3> <h3><b><font color="#ed2308"> “所謂勇敢,不是無所畏懼,而是面對危險,還能義無反顧的前進”,</font></b>這既是張老師對家人和朋友們想說的,也代表了醫(yī)療隊全體隊員的一種勇往直前的精神。</h3><h3> 她在醫(yī)療崗位最需要她的時候義無反顧,挺身而上,選擇了一線,選擇了風險,盡管困難重重,但她從未退縮,越是艱難險阻,大家越是眾志成城!</h3> <h3> 而所謂的白衣天使,也只不過是一群父母亦或是子女,換了身衣服,在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搶人。</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而正是這樣的一群人</font></b><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他們是可敬的“逆行者”</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他們敢于直面病魔、救死扶傷</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全力以赴保護群眾健康</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逆行而上大愛無疆</font></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期盼你們平安歸來</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