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畢業(yè)20年有余了,還記得當年畢業(yè)之際,廣播里不停地放著《一路順風》,其他班級其他寢室不時有人相擁而泣,所有的一切都在渲染著離別的氣氛。可我們班的人仍然像平常一樣打打鬧鬧,并沒有因離別而傷懷。大家互相約定:不管身在何處,都要保持聯(lián)系,那時每個人都有一個小小的電話本,記錄著每個同學的電話號碼,還記得每換一個電話本,總是先小心翼翼地把通訊錄再復制一遍,殊不知只不過一兩年的時間大部分人都音訊全無了。</h3><h3>2000年開始用上了QQ,鄔小燕開始在校友錄里組建班級群,可能聯(lián)系到的并不多,直到上次聚會,大家用微信聯(lián)系到一起,全班50個人,47個人進了群??烧娌恢牢覀儼嘣趺戳?,明明上學的時候有說有笑,一起哭過一起鬧過一起叛逆過,可畢業(yè)后都相對無言了,建群幾年了,群里的聊天記錄屈指可數(shù),曾經(jīng)一起睡上下鋪的兄弟沒話說,曾經(jīng)一起同桌過的你我默默無言……偶爾碰見同級的同學,總會問上一句:20年了,你們聚會了嗎?這個時候也只能三緘其口,不知該從何說起了。說實話,我并不是一個愛湊熱鬧的人,不喜歡大聚會,我可以跟三五好友肆無忌憚地開開玩笑,但大聚會我更愿意做個最安靜的傾聽者。但聚會的話,只要不是天大的事,我都會積極參加,就像楊學奕說的:哪怕就是見一面。</h3><h3>周忠誠叫我統(tǒng)計一下有時間參加聚會的人,于是在群里發(fā)了個消息,響應者寥寥無幾,或許年前都太忙了吧,有要回家過年的,有要準備年貨的,有要忙著大掃除的,還有沒放假的……要聚齊是不可能的事,只能有時間的先聚了。</h3><h3>陸陸續(xù)續(xù)報名了26個人,大家都覺得又在宜春聚沒意思,都建議去外地,最后確定去銅鼓,上次聚會銅鼓的同學一個都沒來,這次干脆去銅鼓見他們,順便去領(lǐng)略下銅鼓的三清水秀。敲定了聚會的事,趕緊聯(lián)系銅鼓的同學,徐傳花和張姣的孩子都比較小,能參加聚會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但一聽說去銅鼓,她們包攬了銅鼓的所有事情,訂門票、酒店和飯店,做橫幅和簽名墻,效率極高,在此要感謝兩位美女同學!并道聲:辛苦了!</h3><h3>高書利忙著定制圍巾,為了讓大家都滿意,跟客服聊到凌晨兩點多,感謝默默付出的親們。</h3> <h3>我們宜春的同學一共11人,三輛車,22號早上9點到袁州高速入口集合,調(diào)好導航,目的地:銅鼓東。肖群英(家中一對兩歲多的雙胞胎,這次是排除萬難參加聚會)、韓華平(最近才入群,跟大多同學都20年未見了)、張冬連和我一起坐上周艷蘭的車,都說三個女人一臺戲,我們五個女人都快要唱兩臺戲了??,或許是職業(yè)相同,大家從工作聊到家庭,從家庭聊到旅游,一路聊到銅鼓也不嫌煩。</h3> <h3>下了高速,來到一處服務點,徐傳花和張姣已經(jīng)在那等候我們了,除了她們,還有熱情的銅鼓人,給我們送上了暖暖的熱茶。</h3> <h3>其他縣市的同學還沒到,我們只好先找一家農(nóng)家樂,點上菜,邊聊天邊等他們。大家圍爐而坐,不約而同地掏出手機,點開學習強國,互相交流學習經(jīng)驗,還真有點一起上課的韻味。</h3> <h3>將近十二點,從宜豐來的徐濤和楊揚到了,由于宜春人居多,飯桌上都是宜春話,楊揚突然飆出一句“莫哇宜春話”,真是比我們說得還正宗,看來在宜春三年沒白待。</h3><h3>以茶代酒,先碰個杯,敬我們再一次的相遇。</h3> <h3>銅鼓唯一的男生小三報名了又退出,說感冒了。正好離他家不遠,班長決定去他家逮人。一路導航到了帶溪鎮(zhèn),周忠誠很順利地找到了他家,小三曾經(jīng)白白凈凈的臉上也有了些許皺紋,我們都不再年輕了,曾經(jīng)張揚的臉上都寫滿了滄桑。他跟大多數(shù)同學都是20年沒見了,能叫上名字的也沒有幾個了。</h3> <h3>從小三家出來,我們來到了天柱峰,由于雨天,不方便去爬山,就沒進景區(qū),一起到大壩上走走,拍幾張合影,每個寢室來幾個代表,也算是齊了。</h3> <h3>209:楊揚、張姣、陳莉平(我怎么記得陳莉平是212的呢??)</h3> <h3>210:徐傳花、張冬連、周艷蘭、韓華平、雷芳</h3> <h3>211:周友琴、張美玲、趙水紅</h3> <h3>還有212的呢,肖群英和楊思珍都到了,怎么沒照片呢?</h3> <h3>男生代表胡小三、周忠誠、徐濤,這手配合得默契??</h3> <h3>再來幾張自由組合</h3> <h3>含情脈脈的楊揚和傳花</h3> <h3>我的第一任同桌,也是我們班最小的小妹妹——楊揚</h3> <h3>從天柱峰下來,我們直奔湯里,不去泡澡的同學先到酒店去聊天。都說湯里景色不錯,所以泡澡是其次,賞景才是主要目的??赡苡捎谔鞖庠颍瑴锏娜瞬⒉欢?,兩邊的山峰不時飄過一絲薄霧,雨后的空氣讓人心曠神怡。走進景區(qū),一池湖水倒映著山勢,烏篷船、水車、亭臺都靜謐得可愛。</h3> <h3>溫泉池子并不多,人造假山跟群山融合在一起,倒也沒有半點違和感,一座拱橋橫架于池子中間,云煙氤氳,猶如仙境,在水中暢游一番,再來比比誰的腰細,誰的腿粗,那一刻讓我們想起了第一次進學校的大澡堂。</h3> <h3>回到銅鼓城里,天色已經(jīng)暗下來了,萬載和上高的同學也到了,直接到飯店,喧鬧聲此起彼伏。熱騰騰的菜端上來,醇醇的米酒喝起來,一杯又一杯,分別20年,居然不知道一個個都是酒仙。</h3> <h3>死活都不喝酒的小三同學</h3> <h3>號稱千杯不倒的陳莉平,讓男生服服帖帖地把酒干了</h3> <h3>什么事這么開心呀??</h3> <h3>來,給生活比個耶</h3> <h3>鄒建勇這喝酒的豪爽勁值得點贊</h3> <h3>和我一樣,偷偷躲在角落里看熱鬧的宋細珍(為了參加同學聚會,推遲了回湖北過年)、龍敏娟(上班請假來參加聚會)、龍育紅和韓華平</h3> <h3>酒足飯飽之后來到皇庭酒店旁邊的K T V,我們班真是人才輩出,不但酒仙多,歌神也多,隨便哼兩句就堪比原唱。像我這種五音不全的人不免自慚形穢起來,只能悄悄躲在角落聆聽別人的天籟之音。</h3> <h3>陳莉平打探到今天也是高書利的生日,偷偷地訂了蛋糕和鮮花,想給她一個驚喜,當生日歌響起的時候,書利臉上除了驚喜,還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或許這個生日要銘記一輩子了。忘情的擁抱,又豈能表達這長達20年的同窗之誼呢?讓大家一起記住這一刻,我們因相遇而相知,我們因珍惜而再次相遇……</h3> <h3>讓我們再年輕一回,盡情地揮灑著奶油,讓奶香味持續(xù)飄蕩在未來的記憶里。長得高又怎么樣?巨人徐濤還不是被涂了個大花臉。</h3> <h3>讓我們一起在簽名墻上認真地寫上自己的名字,這是第一次,我們的名字如此完整地寫在同一個地方。</h3> <h3>楊揚老公不放心,晚上提前來接走了。23號早上,鄒建勇、彭光亮、龍敏娟和龍育紅也提前走了。晚上,伴著閃電和雷聲,下了一夜的大雨,去七星嶺滑雪的計劃只好擱淺了。新聞里報道武漢的疫情越發(fā)嚴重了,大家都說盡量不要出門,還是早早回家吧。</h3><h3><br></h3> <h3>關(guān)于武漢疫情的消息鋪天蓋地而來,特別是23號武漢封城了,我們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本以為疫情離我們很遠,回到宜春,高速路口有人穿著防護服給過往行人測體溫,才知道我們選擇一個多么不合時宜的時間來聚會。接著出了一份銅鼓帶溪疑似名單,大家不禁默默擔憂起來,畢竟我們特意去了一趟帶溪。</h3><h3>這幾天,疫情越發(fā)嚴重起來,宜春已經(jīng)確診了14例,農(nóng)村不少村子自行切斷了進出的道路,城里各個小區(qū)都封了側(cè)門,娛樂場所、各大商場停止營業(yè),教育局發(fā)文延長假期……</h3><h3>聚會結(jié)束了,可班級群卻由于一場聚會、一場全國性的災難而熱鬧起來,大家不停地發(fā)布各自的抗疫經(jīng)驗。</h3><h3>20年過去了,終其一生,我們能有幾個20年呢?青春早已不再,但我們都見證過彼此的青春,我們把最好的年華給了對方,希望大家都好好的,再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再一起來細數(shù)彼此額頭上的皺紋……</h3><h3>最后,再次感謝第一任班長周忠誠同學發(fā)起此次聚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