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書籍點亮人生 書香潤澤夢圓——只為讓你遇見更好的老師

糖糖

<h3><font color="#167efb">  多讀書,增加一點書卷氣,保持心靜如水、人淡如菊的心境。書是獲取知識的渠道,提高人素質的有效途徑,也是涵養(yǎng)靜氣的搖籃。讀書妙處無窮,書香熏染人生。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lt;/font></h3> <h1><font color="#167efb">秦 茜老師</font></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 </h3><h3> 《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一部很純粹的兒童文學作品。說是純粹,大概是從稚嫩的書名得到的一個最初的印象。在讀完整本書之后,我知道這不是一本很簡單的文學作品。是的,并不簡單。這部作品是黑柳徹子的自傳式小說,也就是說,作品的故事是作者的童年,故事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都是真真切切存在過的??梢赃@么說,一部成功的文學作品是離不開作者的切身經(jīng)歷的。 </h3><h3> 在二戰(zhàn)中,日本是法西斯的其中一個國家,窮兵黷武式的侵略戰(zhàn)爭是一個反思的聚焦。故事里面有一個片段,是故事結局的時候,巴學園被戰(zhàn)火摧毀了。是的,戰(zhàn)爭是一個很殘酷的東西,它摧毀的會包括童年的美好。<br></h3><h3> 我看完這本書,我的評價是,《窗邊的小豆豆》是兒童文學的《理想國》。</h3> <h1><font color="#167efb">馮 敏老師</font></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何引導孩子自主學習</h3><h3><br></h3><h3> 一、激發(fā)自主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h3><h3> 首先,營造民主氛圍,讓學生愿學。教師要轉變角色,努力營造出和諧、平等、民主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自己獲得問題的解決,使學生走向成功,體驗到成就感。其次,鼓勵學生對不明白的問題大膽發(fā)問,提倡學生給老師提意見、挑毛病,引導學生積極思維,發(fā)表獨立見解,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再次,還可以利用學生好奇心強烈的特點,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設置懸念等,讓學生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產(chǎn)生對新知識的需要和渴求,并在興趣的激勵下形成探索動機。</h3><h3> 二、創(chuàng)設條件,保證學生自主學習充足的空間</h3><h3> 一是教師要尊重、熱愛、信賴每位學生,讓每位學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視的、被關注的。充分發(fā)揮教學民主,以平等和藹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當學生爭論時,教師不充當“裁判”角色,而是引導學生各抒已見,暢所欲言;當學生說錯或練錯時,教師不責怪、埋怨,而是及時給予幫助、點撥;當學生表現(xiàn)出色或有進步時,教師要由衷地進行鼓掌或喝彩。二是要給學生留足充裕的思考和活動時間,切忌走過場,武斷地打斷學生思維,挫傷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只有在每個學生充分思考的基礎上,討論和爭辯才會有最佳的效果。三是盡量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實踐的機會,能讓學生說的,老師不說;能讓學生想的,教師決不禁錮學生思維;能讓學生動手操作的,老師絕不越俎代庖。這樣,才能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h3><h3> 三、精心設計,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h3><h3> 首先,要精心設計自學思路,使學生自學時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其次,要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老師要充分發(fā)揮引導和示范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全神貫注地投入學習,這樣才能提高自主學習的有效性。再次,還可以精心設計情境場景,啟發(fā)學生質疑問難,引導學生感悟探究。</h3> <h1><font color="#167efb">韓 苗老師</font></h1> <h3>  《小王子》是一部法國的著名小說,書所圍繞的話題是愛情與成長。似乎我們每個人一生都逃脫不了這個怪圈,愛情到底是幫助我們成長,還是阻礙我們成長。書里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雖不完美,卻有意義。成年人都會接觸愛情,但是當愛和成長,我們只能二選一時,我們又該作何選擇。答案無解,沒有正確答案,卻有最合適的答案。犧牲愛情不是成長的代價,人生有失也必有得,才是世間百態(tài)。如何做好二者之間的權衡,需要我們認真思考。書中會為你解開人生迷惑,揭開層層面紗,還原歷史的真相。去書中尋求一塊凈土,遠離復雜的人世,放松身心,尋找答案。</h3> <h1><font color="#167efb">雷小會老師</font></h1> <h3>  《做最好的老師》是一本充滿智慧之書,它在很多方面開啟了老師們的智慧,讓老師們在閱讀中受啟發(fā)、增智慧、長才干, 做最好的老師一直是我一個我夢寐以求的理想與追求,是我不斷孜孜追求的動力,我用整個心靈去品讀這本書,靜靜地去品每一個文字,每一篇,每一個故事,我看到了光明,我慶幸自己在這本書里找到了某種光明。</h3><h3> 《做最好的老師》為我指明了方向,它像一盞希望的燈塔,一個智慧的寶典,一個你我隨時可以求助的良師時時激勵著我前進,前進,再前進。讀完這本書,我深深地感受到:每個人都是一朵花,每朵花都有自己的春天,我們最應該懂得的是,在應該開花的時候綻放,而且,要努力地開,開出自己心中最美最動人的那朵花。</h3> <h1><font color="#167efb">樊瑞平老師</font></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讀魏書生老師的《講讀課,少講多讀》有感</h3><h3> 魏書生老師說,他之所以教學比較輕松,原因之一就是從講讀課文精雕細琢中解放出來的。當然精雕細刻地講,有很多長處,但相對于實際,很明顯就弊多利少了。既然精雕細刻不起,就得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選擇現(xiàn)在這條“少講多讀”之路。</h3><h3> 講得少,教師才更珍惜講課的時間,仔細考慮哪是必講的內(nèi)容,哪是講了以后學生能記住、能理解的內(nèi)容。講得少,學生才有可能記得住。</h3><h3> 讀得多,學生才可能提高閱讀能力。讀的機會多,時間多,學生才自己去思考、琢磨、查字典、查資料、問同學,才能形成自己克服困難的能力。只有學生多讀書,多劃分文章層次,他才可能形成劃分文章層次的能力。如果每篇文章都由老師給歸納、講解、抄錄中心思想,學生沒有機會自己去讀,去歸納,那沒學過的文章自然就不會了解中心思想是什么了。即使講過的,由于沒有自己實踐,沒有去讀一讀、想一想的過程,過不久還是容易忘記。</h3><h3> 所以說講讀課少講多讀,老師就有了極大的主動權:查漏補缺、系統(tǒng)復習、強化重點、增學課外知識等,在心理上就感到教得很輕松了。</h3> <h1><font color="#167efb">李 娜老師</font></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談《網(wǎng)絡沉迷與沉浸體驗》</h3><h3> 當計算機網(wǎng)絡越來越普及,網(wǎng)絡游戲越來越高度人性化、智能化、互動式的時候,面對高科技的網(wǎng)絡與網(wǎng)絡游戲,面對難以理解的“新新人類”,教育者常常感到困惑又無奈。因此要改變學生沉迷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絡游戲的狀態(tài),需要教育者綜合評價遇到的問題和挑戰(zhàn),在高科技背景之下,僅靠傳統(tǒng)教育觀念和方法已經(jīng)不適應新時代的學生,需要從多方面入手來改變。</h3><h3> 首先,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是對學生實施積極影響的基礎,要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必須做到理解學生、愛護和包容學生,再就是原則問題不讓步。</h3><h3> 第二,保持學生學習過程中刺激的新異性,保持挑戰(zhàn)的適宜難度是教師設計教學過程的關鍵。教師要給學生設計也是和學生能力的中等難度的任務去完成,并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給予及時正向的反饋,這樣學生才能夠始終保持學習興趣。</h3><h3> 第三、先解決學生的情緒問題,再解決習慣問題和學習障礙,逐漸把學生的注意重心轉移到課業(yè)上來。</h3><h3> 第四、教師克服自身的消極情緒,耐心陪伴和等待學生的改變和成長。教師在學習掌握了這些人本主義的基本思想后,在教育實踐中堅持運用就會有較好的效果。</h3> <h1><font color="#167efb">翟巧絨老師</font></h1> <h3>  最近利用閑暇時間,拜讀了亞米契斯最著名的作品《愛的教育》,這是一部最富愛心及教育性的讀物,它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歌頌人與人之間團結友愛的高尚情懷。整部小說以一個小學生清純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與丑、善與惡。在最平實的字里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卻感人肺腑、引人深思。</h3> <h1><font color="#167efb">高嬋娟老師</font></h1> <h3>  讀李鎮(zhèn)西老師寫的《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不知不覺中,我就被書中的內(nèi)容所深深吸引,他讓我感受到了師愛的力量。</h3><h3> 作為一名小學教師,愛學生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的學生,了解他們的愛好與才能,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愛學生其次要真正理解學生,要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學會“心理換位”,也就是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考慮問題;愛學生還要學會寬容學生,對于他們的缺點、錯誤,要耐心的幫助,嚴格的批評,熱心的開導,不能使用“心靈的鞭子”;愛學生必須真心信任他們,信任是力量,能讓學生勇敢地向困難挑戰(zhàn),使學生切身體驗到教師對他的器重與喜愛。&nbsp;書中集中體現(xiàn)了李鎮(zhèn)西老師獨特的教育理念,那就是:“時刻保持對學生的愛;始終堅持將這種愛付之實施的心態(tài)與行動”“愛是永恒的教育理念?!崩罾蠋熥屛覍蹖W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不但是欣賞優(yōu)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也不應是對學生的縱容,而是“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懲罰”。 只有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h3> <h1><font color="#167efb">吳小莉老師</font></h1> <h3>  閑暇時,我拜讀了前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韭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這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盧梭的“寓教于樂"總讓我困惑,我常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快樂,在快樂中學習呢?縱觀今天背負著“升重點,考大學的沉重包袱。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去玩,哪里還有時間去樂呀"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時間",雖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nèi)阅苈牭皆S多學生埋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每天做完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yè)。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寒暑假也不例外,每天都關在小房間里做媽媽布置的什么《考前沖刺》、《課外補充閱讀題》等習題集,碰到難題(特別是些聯(lián)系生活談感受的題目)必過來問我,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fā)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每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寶貴的財富”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h3> <h1><font color="#167efb">魏 雯老師</font></h1> <h3>  讀完《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明白了:</h3><h3> 1、美育,從儀容開始;德育,從言行開始;上課期間應注意措詞,還需要注意說話的聲調與音量;</h3><h3> 2、教學是一種儀式,英帶著微笑進課堂、帶著欣賞進課堂;</h3><h3> 3、對學生的評價應是激勵性、期待性,將譏諷、挖苦、輕蔑等等變?yōu)閷捜?、惋惜和同情。當發(fā)現(xiàn)學生的不足時,我們可以說:“如果你能夠克服掉這個弱點,你會變得更加完美,更加可愛”;</h3><h3> 世界其實就是我們自己,你的思想就是你的處境;給自己多一點積極的、樂觀的心理暗示。</h3> <h1><font color="#167efb">葉亞玲老師</font></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如何當好班主任》讀書心得體會</h3><h3> 《如何當好班主任》是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力作。它是魏老師對自己多年工作方法和經(jīng)驗的提煉總結,對班主任工作有著方向性的指導作用。該書從班主任要努力改變自我,學生素質培養(yǎng),班級管理原則,班主任管理方法,班級管理細則,如何提高學生效率六個內(nèi)容充分展示了魏書生“民主與科學”、“以人為本、以法治班”的管理思想,從理論和操作層面上盡顯班級管理藝術。該書讓我全方位,多角度的領略了當好班主任奧秘。讀完此書重新審視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應征了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曾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h3> <h1><font color="#167efb">劉瑞萍老師</font></h1> <h3>  有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的,讀書會使你的生活輕松,它會友愛的來幫助你了解紛繁復雜的感情和時間。對于我來說,書就是嚴冬里的炭火,使我感受到了溫暖;書就是酷暑里的濃蔭,使我感受到了一絲涼意;書就是霧海里的航標燈,叫我從迷惑中找到了明亮;書就是溪流中的踏腳石,讓我們在讀書時汲取書中的營養(yǎng)而不失樂趣。</h3> <h1><font color="#167efb">王莉圓老師</font></h1> <h3>  2020,新年伊始,本來一切應該是熱熱鬧鬧,開開心心,但今年的春節(jié)卻并不那么快樂,大街小巷冷冷清清,各家各戶大門緊閉,新型冠狀病毒,這一可怕的字眼,注定讓這個春節(jié)與眾不同。但是沒有什么能夠打敗團結一心的中華民族,“隔離病毒,但不隔離愛!”是啊!正是這種閃爍著時代光輝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進思想并頑強奮斗精神的杰出人物。他們?yōu)檎衽d中華上下求索、矢志不渝,推動了歷史發(fā)展和民族進步,深刻地改變著時代的面貌,他們高揚著鮮明的時代精神,挺起了堅強的民族脊梁。這就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和力量。相信只要我們眾志成城,萬眾一心,一定會戰(zhàn)勝疫情,到那時我們再一起打開大門,迎接春天的桃紅柳綠!</h3> <h1><font color="#167efb">常冬梅老師</font></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學習《師德修養(yǎng)》心得</h3><h3>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道德觀,不同職業(yè)有不同的道德內(nèi)涵,但無論哪個時代,也無論何種職業(yè),道德觀念必有其共通的地方。教師作為社會的一分子,其師德內(nèi)涵必然融匯于整個社會公德之中;而教師的特殊職業(yè)與地位,則決定著師德必然對整個社會公德產(chǎn)生極大影響。教師的師德決定了教師的素質,教師的素質又決定了教育的質量,因而師德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作為一名教師,只有不斷地提升自身的師德修養(yǎng),才能做到與時俱進,適應新時期發(fā)展的需要,完成教書育人的重任。我想,提升教師自身師德修養(yǎng)的關鍵就是老師要富有一顆愛心。作為教師要愛教育,愛學校,愛崗位,愛學生,只有傾注了全部的愛,師德修養(yǎng)才能在愛的奉獻中得到提升,才能真正做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教育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運,既然選擇了教師作為終身的職業(yè),就應當充分認識到肩負著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肩負著振興中華的重任;就意味著選擇了奉獻,就應當有一種奉獻教育事業(yè)的愛崗敬業(yè)精神。</h3> <h1><font color="#167efb">劉秀梅老師</font></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到教育的原點》讀書心得</h3><h3> 這本書讓我們分享了竇桂梅老師精彩的教育人生,領略了她堅持不懈地讀書學習、永不停步地追求卓越的奮斗精神。她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告訴大家,要“無條件的熱愛學習”,學習是會得到實實在在收益的,“學習讓我們走向生命的高貴”,她的人生經(jīng)歷令人感嘆、振奮,對我來說這是一次精神的震撼、思想的洗禮,其中的韻味讓我回味無窮,讀了這本書后,我會更多地在反思中閱讀,在閱讀中反思,提高自己的素養(yǎng),做一名與時俱進的教育者。</h3> <h1><font color="#167efb">李愛芳老師</font></h1> <h3>  這個寒假,我一直用心閱讀紙?zhí)m編著的《做最好的自己》這本書,這幾天讀到本書第八章《忽略安逸,年輕需要激情拼搏》其中第二小節(jié)內(nèi)容“想成功,就要比別人更努力”對我啟發(fā)最大,感悟最深,現(xiàn)總結如下:</h3><h3> 一、努力是成功的捷徑,而且是成功必須付出的代價。要想比別人優(yōu)秀,就要比別人更努力。 每一個成功者都是非常努力的,成功者有成功的方法,可是成功者一定是努力的。</h3><h3> 二、人才是磨煉出來的,人的生命具有無限的韌性和耐力,只要你始終如一、腳踏實地地做下去,無論在怎樣的處境都不放松自我,不自暴自棄,你便可以創(chuàng)造出令自己和他人都震驚的成就。</h3> <h1><font color="#167efb">李萍麗老師</font></h1> <h3>  這幾天我讀了《班級管理》這本書,我的感悟是要當一名稱職的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學生,不但要尊重他們的成績,更要尊重他們的不足,讓他們不至于在犯錯時失去自我。要以自己的表率影響學生,時時處處給學生做好榜樣,相信學生,愛護學生,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特別是要學會欣賞學生,作為班主任要欣賞自己的學生,看到學生的優(yōu)點,覺察學生的進步及時予以表揚。讓學生認清自己的優(yōu)勢,增強學生的信心,健全學生的人格。如開展認識自我、欣賞自我、戰(zhàn)勝自我活動,利用班會和課外活動時間,每位學生作書面發(fā)言,談個人感覺。全班學生集體會診,著重為其找優(yōu)點,讓學生認清自己的優(yōu)勢,欣賞真實自我。作為班主任,只有理解學生的心思,處處從學生出發(fā),欣賞自己的學生,學生才會有信心和動力,班級工作才能搞好。</h3> <h1><font color="#167efb">唐艷妮老師</font></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讀《輕輕松松當好班主任》有感</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學會傾聽,輕松教育</h3><h3>  面對犯錯誤的學生,我們??吹桨嘀魅瓮ǔO劝阉械睫k公室,然后喋喋不休地訓斥一通,然后在學生沒說一句話就寫下保證書,默默地離開。這樣的教育,教師又氣又累,傷了身體不說,教育效果也未必見效。其實,任何一位學生犯錯誤,都有前因后果,教師可以忍忍火氣,先聽學生自己說說事情的來龍去脈,讓學生多說,我們則多聽,在適當時機抓住要害進行適當?shù)囊龑Ы逃?。這樣學生在理順事情的經(jīng)過時往往就發(fā)現(xiàn)自己的錯誤,明白了是非,同時學生在宣泄了不滿情緒時也體會到被尊重,教師也落的一身輕松。所以,傾聽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鑰匙,是溝通師生情感的橋梁,也是我們獲得輕松教育的一種方法。</h3><h3>  另外,學生在犯小錯誤時,適當?shù)倪\用沉默教育也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上課時,同桌的兩男生在做小動作,我們往往不會把課停下來,而是無聲的走到他們身邊,默默地站幾分鐘。他們的臉紅了,手也停止了小動作。細想,他們在犯錯誤被老師發(fā)現(xiàn)時,心情是何等的緊張。然而等來的卻是教師出乎尋常的沉默,他們由緊張到驚奇、愧疚,不自覺的自我反省。這比對學生反復說教,要來的省時省心,真是此時無聲勝有聲?!俺聊睘閹熒鷦?chuàng)造了一個平靜的氛圍,給學生提供了自我反省的機會。作為班主任,我們應在工作中適時采用這種“沉默”教育,把自己與繁雜的小事中解放出來。</h3><h3>  </h3> <h1><font color="#167efb">曹紅茹老師</font></h1> <h3>  交一位知心的好朋友,是一輩子的欣慰和福氣;讀一本好書,像是和它交朋友,像是給心靈洗禮,在靈魂碰撞的同時,它也會坦誠的告訴你你的不足,會讓你沿著正確的方向繼續(xù)前行?!蹲鲎詈玫睦蠋煛窌械拿恳粋€字,每一句話,都震撼著我的心靈,一直讓我感動著,反思著。我深深愛上這本書,源于看到好朋友的讀書筆記,她秀美的字體記載著李鎮(zhèn)西老師那質樸中夾雜著才華智慧的語言,于是暑假中到合肥玩耍時到新華書店買了我深愛的和期待的《做最好的老師》,品讀著它,愛著它,如同愛著我的學生們,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實踐,實踐,再實踐,一步步向李鎮(zhèn)西老師走近。</h3> <h1><font color="#167efb">張曉玉老師</font></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可以這樣教數(shù)學》讀后感</h3><h3> 作為一名年輕的數(shù)學老師,為了多提升自己的數(shù)學教學能力,所以最近一直在拜讀《可以這樣教數(shù)學》。 這本書詳細記錄了華老師的12節(jié)精品課,每節(jié)課都以“課前慎思、課堂實錄、課后反思、專家評析”四個環(huán)節(jié)來描述,讓人親歷專家的精品課是如何雕琢出來的。讀完后我的內(nèi)心油然生起一股感慨與敬意之情。</h3><h3> 讓學習像呼吸一樣自然。</h3><h3> 看到這句話,也許很多人都會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學習是最苦最費勁的事,又怎么能“像呼吸一樣自然”呢?但華老師的課堂卻做到了。</h3><h3>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華老師說這樣的話:“教和學是一回事,應該追問四個問題:第一,教(學)的是什么;第二,為什么要教(學);第三,怎么做; </h3><h3>第四,為什么這么做?!弊鳛槔蠋熑绻抗?jié)課都能認真思考以上四個問題,我想教學就會達到高效,課堂質量也會隨之提升。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用這四個問題來指導自己課前的備課。相信一定會有成效。</h3> <h1><font color="#167efb">馮淑娟老師</font></h1> <h3>  當我翻開《做不抱怨的教師》這本書的第一頁,就被它吸引了。在這本書里的第一章就看到這么一句話:“抱怨是懦弱、無能的最好詮釋,他像幽靈一樣到處游蕩、饒人不安?!毕胂胍彩?,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自己一味的抱怨呢?其實,愛抱怨的根源就是自己的內(nèi)心不夠強大,懦弱的表現(xiàn),如果自己的內(nèi)心足夠強大,就會勇敢地正視周圍的困境,全力以赴去解決困難,哪里還會無休止的抱怨呢?作為一名教師尤其需要一顆強大的內(nèi)心,因為我們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比一般人還要多,如果沒有與之對抗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只知道一味地抱怨和苛刻自己,那么在面對諸多問題時,只會束手無策。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也沒有一個人會讓自己完全滿意。正所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既然我們不能苛求自己做到完美,那么也應當讓自己對他人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包容、善意和尊重。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保持快樂的心情,做一個陽光老師,拿得起,放得下,生活就會簡單而充實。</h3> <h1><font color="#167efb">呂妙妮老師</font></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讀《蘇霍姆林斯基選》有感</h3><h3> 學生對學習的熱切愿望,明確的學習目的,是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的動力。培養(yǎng)這種愿望與學校整個教學工作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而它的實現(xiàn)首先得依靠課堂教學,需要教師的不斷引導與激勵,作為教師的我們,更要時刻注意克服那種令學生昏昏欲睡的課堂語調,用飽滿的熱情激發(fā)學生求知的動力。</h3><h3>  讀了這本書后,我不但對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對他的偉大人格也充滿了深深的敬意。它讓我謹記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努力改進并完善教育方法,貼近學生的心靈,給他們搭建發(fā)揮發(fā)展才能的平臺,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功。</h3>

學生

老師

教師

教育

本書

學習

自己

班主任

我們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