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嶺南大地新春行——梅州、潮汕(20190205—10,正月初一至初六)

趙太平

<h3>今年春節(jié),本擬外出,走走拍拍,無奈疫情嚴重,只得蝸居。在辦公室整理過往照片,產(chǎn)生做個美篇的沖動。</h3><h3><br></h3><h3>愚以為,當今中國主流的現(xiàn)代文明,在三個地方:北京和環(huán)渤海灣地區(qū)、上海和長江三角洲地區(qū),以及廣州、深圳和珠江三角洲地區(qū);比較而言,珠江三角洲地區(qū)的廣東人,更加樸實、開明、包容。</h3> 通常所說的廣東人,其實分為廣府、客家與潮汕三大民系。<div><h3><br></h3><h3>廣府人,主要分布在廣州、佛山、東莞以及粵西南的廣大地區(qū);潮汕人主要分布在潮州、汕頭、揭陽、汕尾;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梅州、河源、惠州、韶關(guān)等地。</h3><h3><br></h3><h3>傳聞,廣東人從中原過來的時候,客家人帶了本書,來到廣東就認真讀書,謀取功名;廣府人帶了雙筷子,來到廣東就吃吃喝喝;潮汕人帶了套茶具,每天就聚在一起喝喝茶,談?wù)勀睦镉猩饪勺觥?lt;/h3><h3><br></h3><h3>以上當然不能當真,但從中可以看出:客家人多從政,會省錢,類似蘇北人;廣府人善經(jīng)商,會花錢,類似上海-蘇南-浙江人;而潮汕人兩者兼之,最會賺錢,類似溫州人。不過,今天的江浙滬人,不僅會當官,也能經(jīng)商,更會讀書,而廣東人似乎只擅長做做生意,在官場越來越不行了,唉!</h3></div> <h3><font color="#010101">廣東的方言有72種之多!</font></h3> <h3>據(jù)載,在兩晉至唐宋時期,因戰(zhàn)亂饑荒等原因,黃河流域的中原漢人被迫南遷,歷經(jīng)五次大遷移,先后流落南方。由于平坦地區(qū)已有人居住,只好遷居山區(qū)或丘陵地帶,故有“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之說。當?shù)毓賳T為這些移民登記戶籍時,立為“客籍”,稱為“客戶”、“客家”,此為“客家人”稱謂的由來。<br></h3> <h3><font color="#010101">客家人的居住地,大多在偏遠的山區(qū),為防止盜賊的騷擾和當?shù)厝说呐艛D,多數(shù)客家人聚族而居,建造營壘式住宅——圍龍屋、走馬樓、五鳳樓、土圍樓、四角樓等,其中以圍龍屋存世最多、最為著名,是客家建筑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font></h3> <h3><br></h3><h3>福建永定初溪土樓,圖片取之網(wǎng)絡(luò)<br></h3> <h3><br></h3><h3>興寧的“進士第”。圖片取之網(wǎng)絡(luò)</h3> <p class="ql-block">我在廣東工作、生活了十七年多,深深喜歡這片土地以及這片土地上的原居民。雖然到過廣東的很多地方,但一直沒去過梅州和潮汕地區(q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19年新春之際,我與我的同事任鐘元研究員一起,驅(qū)車從廣州出發(fā),途經(jīng)河源-梅州-揭陽-汕頭-陸豐-惠州-廣州,行程1200多公里,歷時6天(從正月初一到初六),實地察看客家人和潮汕人集居地的山山水水和風(fēng)土人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本美篇,擷取旅途中拍攝的部分有地域特色的照片,略加文字說明,以此記錄生活并分享給大家。其中個人的感悟與思考,僅供參考,歡迎批評與交流。</p> <h3>年初一,出廣州城的人比平常還多!</h3> <h3>本次旅行的第一站是林寨古村落。</h3><h3><br></h3><h3>林寨古村,位于廣東省河源市和平縣東南部林寨鎮(zhèn)興井村境內(nèi),以中國最大的四角樓建筑群而聞名。村內(nèi)有清代、民國古民居200多幢,仍保存完好的古民居24座,是典型客家民居風(fēng)格的四角樓。<br></h3> <h3>廣東的鄉(xiāng)村,似乎都有村民廣場,供村民們集會、唱戲、舞獅子、趕廟會啥的</h3> <h3>“謙光樓”是古村中最負盛名的客家民居,建于民國九年(1920年),是屋主陳云亭被母親用激將法逼成的。其時村中眾多叔侄都已建有四角樓,而他們家仍住在老屋,其母親常常嘮叨:“做屋的人已經(jīng)死了(指其夫),能做屋的又沒有出生(指孫輩)”。無奈之下,云亭只好放下生意,在家籌劃建房。現(xiàn)辟為“民俗館”。<br></h3> <h3>他在拍啥呢?</h3> <h3>往上看,天井是不是很像個”聚寶盆”?</h3><h3><br></h3><h3>“世業(yè)維新”,貴在銳意進取、改革創(chuàng)新,哪能倒行逆施,走回頭路、老路!</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窮也好,富也罷,在哪都是一輩子,眼睛一睜一閉,就是個過程。</span></p> <h3><font color="#010101">幸福和滿足,似乎與功名利祿關(guān)系不大,全在心態(tài)</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與周邊環(huán)境反差大的靚麗色彩,總是可以拍出比較好的人物照片,雖然我這張抓拍的不太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出生在農(nóng)村,也因為工作的性質(zhì),經(jīng)常去窮鄉(xiāng)僻壤,</font>能<font color="#010101">接觸到社會的底層,對他們的生活很了解也有親近感。</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我母親是文盲,但到了知天命之年的我,還是教授,似乎對世事和人情的認知,并沒有超過我母親多少,尤其是她對生死的淡然。在她生前七、八十歲有過兩次大病,期間她都真心地對我們子女說,沒必要花錢治病,好死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大過年的,還是選</font>兩張花的照片,<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喜慶!</span></h3> <h3>興寧,梅州所轄的縣級市。</h3><h3><br></h3><h3>地名挺好,興旺安寧!百姓也就圖個平安、富裕的日子。<br></h3> <h3>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距興寧城區(qū)3公里<br></h3> <h3>從興寧往梅州,途徑坭陂鎮(zhèn),路邊有不少保存比較好的客家圍屋</h3> <h3><font color="#010101">坭陂鎮(zhèn)湯一村的新圍屋</font></h3> <p class="ql-block">客家人都很好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路遇一個在廣州做生意的小伙子,他熱情帶我們參觀</p> <h3>進士第,典型的客家圍龍屋,位于廣東省興寧市坭陂鎮(zhèn)湯一村,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歷經(jīng)兩代人50年建成,是“興寧十大古民居“之一。原名“榮秩第”,因其第二代五子如柳公中武進士后,更名“進士第”。整座屋宇以規(guī)模宏大,建筑牢固,結(jié)構(gòu)工整聞名于興寧境內(nèi),是一座少見的大型“棋盤形圍龍屋”。<br></h3> <h3><font color="#010101">客家人都很敬重祖先,到處都有宗族祠堂,也可能山區(qū)地多,通常建了新房子,祖先的老屋子都不拆除,逢年過節(jié)照樣貼對聯(lián)、放鞭炮、燒香祭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希望的田野,桃源般的生活,對蝸居的城里人總是充滿誘惑和向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進入梅州市區(qū),我們直奔客家博物館。下圖是其附近的崇慶堂</font></h3> <h3>東山書院</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客家人是廣東人中最重視讀書的,中了科舉能升官,自然不愁黃金屋、顏如玉,今天依然奏效,對貧民百姓的子弟</font>,讀書也許是此生承受最輕的苦,也是他們看世界的路。</h3> <h3><font color="#010101">客家人,是以客家方言為母語的一個漢族民系,其源流始于秦征嶺南融百越時期,歷魏、晉、南北朝、唐、宋等發(fā)展,最遲在南宋已形成相對穩(wěn)定的族群——客家人。</font></h3> <h3>全球約有八千萬客家人。其中約五千萬人分布在中國南方19個省的 180多個市縣,廣東省本地客家人有2500萬左右,占廣東本地族群的三分之一。<br></h3><div><br></div><h3>梅州是客家人南遷的最后落腳點,也是明清以來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發(fā)地,旅居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達700多萬人,其中臺灣500萬客家人中就有180萬祖籍在梅州。<br></h3> 途中午餐經(jīng)停的一家小飯店。無論啥時間,哪怕年三十或大年初一,在廣東都能找到吃飯的地方<div><br></div><h3>很多人對廣東的美食,尤其是早茶、海鮮,贊譽有加。我想說的是,廣東人的經(jīng)營理念和服務(wù)態(tài)度,尤其值得學(xué)習(xí),特別是對北方人,呵呵</h3> <h3>葉劍英元帥,大概是梅州歷史上最大的官了。</h3><h3><br></h3><h3>梅州,在葉帥生前肯定沾了不少光。就像咱家鄉(xiāng)的揚州城,自有了火車后就衰敗了,但自上世紀90年代又開始日新月異了。但不論哪個地方,不把心思放在民生,不把發(fā)展經(jīng)濟當成第一要務(wù),再多的官、再大的官,都是瞎折騰,民不堪擾,難勝其負。</h3> <h3><font color="#010101">時近傍晚,彩霞滿天,梅江兩岸,風(fēng)景優(yōu)美</font></h3> <h3>比較而言,在全國范圍內(nèi)數(shù)上海、浙江和廣東的社會治理體系比較完善,公務(wù)員隊伍的能力和素質(zhì)較高,關(guān)鍵是服務(wù)意識強,以人為本,把為人民服務(wù)的理念落到了實處。<br></h3><h3><br></h3><h3>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與長期的文化積淀及經(jīng)濟基礎(chǔ)有關(guān),傳統(tǒng)文化、固有的思想觀念等等,不是短時期能改變、提升的。</h3> <h3><font color="#010101">夜色美好,金碧輝煌</font></h3> <h3>從梅州到葉帥的故鄉(xiāng)——雁洋鎮(zhèn)的公路蜿蜒于梅江兩岸,青山綠水,風(fēng)光秀麗!</h3> <h3>雁洋鎮(zhèn)隸屬于梅州市梅縣區(qū),位于蓮花山脈的五指峰下,古時多為湖洋低洼水田,候鳥多,大雁成群,常聚居于此,故而得名。轄區(qū)內(nèi)有葉劍英紀念園、雁南飛茶田和雁鳴湖等景點。<br></h3> <h3>葉帥故居</h3> 葉帥故居前的水塘。<div><h3><br></h3><h3>參觀過不少名人故居,似乎都有山也有水,哪怕是個土丘或水塘。</h3><h3><br></h3><h3>智者樂山,仁者樂水。當大官,能做久且落好名聲的,確實需要智仁兼?zhèn)?,再有勇,那就所向無敵了。</h3></div> <h3>據(jù)當?shù)厝苏f,葉帥紀念園的修建,破壞了當?shù)仫L(fēng)水,從此葉家在中國和廣東的影響力驟減。</h3><h3><br></h3><h3>其實,花無百日紅,人豈一世龍,即便在農(nóng)耕時代,風(fēng)光一二十年也可以了。到了現(xiàn)代,社會變化日新月異,任誰再牛,都不是神,誰都有個人能力和認知的局限性,過度吹捧只能是笑話而已。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定比一代強!</h3> <h3>雁南飛茶田度假村,與葉劍英故居同屬雁洋鎮(zhèn),為粵東第一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現(xiàn)已升級為5A級旅游景區(qū)。<br></h3> <h3><font color="#010101">對于北方人而言,春節(jié)前后的嶺南地區(qū)是旅游度假的最好時節(jié),氣候宜人、春暖花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雨水充沛,物產(chǎn)豐富,四季如春,草木繁盛</font></h3> <h3>橋溪村,距離雁南飛茶田只有15分鐘的車程,是雁洋鎮(zhèn)的一個保存得很好的客家小山村。</h3> <h3><font color="#010101">村子四面環(huán)山,山民們因勢利導(dǎo),順著山勢建造了不同形制的房子,或依山就勢,或筑臺傍水,錯落有致,對于攝影愛好者而言,是一個絕妙的外景地,可以從不同角度攝取客家民居的神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尊老和對祖宗的敬畏,確實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至少可以教人向善,有敬畏心就能把握底線!廣東省這方面確實是尤其的好!</font></h3> <h3>南方各地的舊式圍屋,幾乎都不適合現(xiàn)代人居住了,既不安全也不方便<br></h3> 無論哪里的圍樓,好多是海外華人華僑的血汗錢建起來的。<br> <h3>一個世紀以前,不少客家人漂洋過海,或為謀生,或為避難,“兩手空拳打天下,一條皮帶走南洋”,他們省吃儉用攢下錢財,想方設(shè)法寄回老家建房、修路、辦學(xué),光宗耀祖。由此想到,今天中國北方的衰敗,也許從100多年前就注定了!<br></h3> <h3><font color="#010101">繼善樓,從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動土興建到完工,歷時12年才竣工。繼善樓的主人是橋溪村十八世朱氏五兄弟。他們是早年越洋華僑大潮中的幾分子。朱氏家族本來是六兄弟,可惜老五早逝,剩下的五兄弟里,長兄是世安居和祖德居的主人,余下四兄弟集資建起這繼善樓。</font></h3> <h3>幾兄弟怎么完成原始積累,得以建成一座工程如此浩大的房屋?</h3><h3><br></h3><h3>據(jù)說,當年這五兄弟奔走于家鄉(xiāng)與海外之間,在印尼替其他華僑傳送書信、錢物,從中獲取報酬。后來生意做大,就在各地開設(shè)店鋪,早年這些店鋪集郵局與銀行于一身。朱氏兄弟的店鋪,在印尼有三家,香港有一家,廣州和梅州各有一家。發(fā)跡后五兄弟衣錦還鄉(xiāng),便建造新房,光宗耀祖。</h3> <h3><font color="#010101">繼善樓大門前,墻壁上土改時期留下的 “不準地主惡霸抬頭,只許窮苦人民翻身”的字樣仍然清晰可見,紅色的“公”、“忠”字則是文革時留下的歷史印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梅州住了兩個晚上,我們就直奔潮州和汕頭</font></h3> <h3>廣濟橋,潮州著名的景點,為浮梁結(jié)合結(jié)構(gòu),由東西二段石梁橋和中間一段浮橋組合而成。梁橋由橋墩、石梁和橋亭三部分組成。<br></h3> <h3><font color="#010101">時值春節(jié),人流如織。參觀廣濟橋,有人流控制,我們排隊就等了近一個小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橋亭里抓拍到這幾個女孩子燦爛的笑容,很是高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逗留蠻久,希望拍到更好的特寫鏡頭,終因人流太多,未能如愿。</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中間的浮橋長97.3米,由十八只木船連接而成。</font></h3> <h3>汕頭市濠江區(qū)鳳崗村。村落形成可遠溯至700年前,古建筑遺存豐富,古民居保存完整,是粵東地區(qū)一個獨具魅力的濱海古漁村。</h3><h3><br></h3><h3>古村落民居屋頂?shù)闹屑?、垂帶上,“點綴”著不少龍鳳、百花、百鳥等吉祥圖案的潮汕嵌瓷。而屋檐下的壁畫也值得細細端詳,其內(nèi)容除了常見的花鳥蟲魚、歷史典故,一些民國時期建成的民居上,竟然出現(xiàn)了飛機、輪船、洋樓等題材的壁畫,還有金發(fā)碧眼的外國人夜觀天象的圖案。<br></h3> <h3><font color="#010101">潮汕人的民居或建筑風(fēng)格,和客家人還是有很大的差別,但咱是外行,搞不懂,也不太感興趣,看看熱鬧就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地域文化和人的性格特征,與生活、生存方式和自然地理地貌條件有關(guān),沿??坎遏~為生的當然和內(nèi)陸地區(qū)靠農(nóng)耕的不一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潮州的牛肉丸子和魚肉丸子,非常有名,</font></h3> 好奇村民的財務(wù)公開,拍下張照片<div>里面有無假賬,咱不知道。其實,任何一級財政的明細,都應(yīng)該公開透明,擔心老百姓思想覺悟低,往往是領(lǐng)導(dǎo)心中有鬼、不自信的表現(xiàn)。</div> <h3><font color="#010101">廣東人,多子多福、兒孫滿堂、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生不出個男孩誓不罷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關(guān)于客家人與潮汕人的特性對比,我將網(wǎng)上一篇寫得比較好的文章,作為附件列在文末。</font></h3> 在潮州和汕頭停留時間短,有特色的照片少。<div><h3>下面發(fā)4張2017年正月初二,我在汕尾紅海灣拍攝的幾張照片,鄉(xiāng)風(fēng)民俗感比較強<br></h3></div> <h3><font color="#010101">字寫得不錯,多題也無妨,或作為地方官員政績的象征,或作為百姓業(yè)余的談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廣東的很多公共設(shè)施,搞得都不錯,比較以人為本,安全又</font>貼心</h3> <h3><font color="#010101">南澳島是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南澳大橋,確實雄偉、壯觀。咱在行駛的汽車上,拍不成好照片,從網(wǎng)上下載一張</font></h3> <h3>環(huán)島公路,風(fēng)光無限</h3> <div>我們到島上,已經(jīng)傍晚,沒拍成幾張照片<br></div> <h3><font color="#010101">適逢冠狀病毒肆虐,蝸居辦公室做此美篇。疫情終將過去,堅信我們的政治制度和舉國體制能發(fā)揮出它的很多優(yōu)勢,困難很快會被戰(zhàn)勝,但留下的教訓(xùn)和思考也很多,如馬屁文化從官場衍生到學(xué)界,其危害不亞于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有道是,崖山之后無中國。今天的廣東人其實才是真正的漢人,而現(xiàn)在的北方人歷經(jīng)五胡亂華和蒙、金、滿等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長期侵占混血得非常厲害啦。所謂“漢語就是粵語,普通話其實是胡話”,不完全是玩笑,有其歷史和科學(xué)道理,不信可以網(wǎng)上查查,相關(guān)資料多得很,如“普通話,是一部殘酷的千年血淚史”。</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廣東人,從歷史上被迫害流放嶺南或因躲避戰(zhàn)亂南遷,到清末民初“兩手空拳打天下,一條皮帶走南洋”。 正因為有廣東人對外部世界的思想認知和對外打拼的財富積累,才可能有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也因為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等的支持才有改革開放之初的經(jīng)濟成就。如果都是固守一方窩里斗,通過殘酷剝削黎民百姓安享榮華富貴,或者循孔孟之道當奴才,滿足于啃根骨頭喝點湯,中華民族不會有今天的成就。也由此可見,相對于統(tǒng)治者的異己思想和向外開拓的經(jīng)貿(mào)舉措,才是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希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廣東,無愧于改革開放的前沿,全國都應(yīng)該向廣東和上海、浙江、江蘇的人民學(xué)習(xí),勤勞、進取,真抓實干,始終把人民的福祉放在首位!</font></h3> <h3><br></h3> <div>在南澳島上拍到的兩張人物照還不錯</div><div><br><h3>由這兩張照片也感慨,我們這些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大多已經(jīng)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干勁和創(chuàng)新,總體都不如八零后甚至九零后了,或許能力和經(jīng)驗依然可以發(fā)揮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我們中的多數(shù),是當今社會的既得利益者。一個社會要發(fā)展,必須打破利益固化的壁壘,激發(fā)出年輕人的斗志與創(chuàng)造力,只有他們才是未來,有夢想就有希望!</h3></div> <h3><br></h3><h3>本次旅程6天,兩人合計花費4950元,其中:汽油費786元,住宿費與餐費4164元。</h3><div><br></div><h3>感謝鐘元兄一路辛苦開車!</h3><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div> <h3></h3><h1><b><font color="#167efb">附件1:客家人與潮汕人的特性對比,絕非地域黑!&nbsp;(2018-06-23 00:01)</font></b></h1><div><br></div>http://www.sohu.com/a/237315425_657160 在廣東,按照方言的差異,可以將廣東本地人群分為說白話(粵語)的廣府人、說客家話的客家人和說潮汕話的潮汕人。 在深圳,你進菜市場買菜,那賣菜的十有七、八是潮汕人;而你進政府辦事,辦公室里那些帶“長”字的官員則十有七、八是客家人。 從歷史上來看,潮汕人和客家人都曾經(jīng)是外來的“北佬”。 有研究表明:客家先民早在秦朝時就開始南來。中國史學(xué)界歷來認為“從中原南遷的漢人稱客家”。秦始皇征服嶺南百越各族后,“謫徙民五十萬戍之”,這五十萬中原人大概就是最早的嶺南客家人了。 潮汕人來源于閩南那些已學(xué)會以捕漁為生的中原人后裔。 來到廣東后,他們繼續(xù)以打魚為業(yè)。在茫茫的大海上,漁民必須以生命為代價與大自然的驚濤駭浪抗爭才能有所收獲,這也鍛造出潮汕人敢闖敢于斗狠的性格;而客家人在戰(zhàn)亂中逃生到廣東后,仍以農(nóng)耕為生。 當時較平坦地帶的土地早就被當?shù)刈迦碎_墾,為了生存只能蝸居較為偏遠的山林。作為“少數(shù)民族”的客家人,為了避免和本地族人發(fā)生沖突,他們不得不選擇忍讓和順從,從而形成了逆來順受、隨遇而安、不與人爭強的族群性格。 對于潮汕人來說,出海捕魚是件風(fēng)險很大的事情。 出于對大海的敬畏,同時也是為了更多的收獲和平安而歸,他們每次出海前要敬天地拜海神,并形成了很多的禁忌——這種敬畏天地的習(xí)俗仍被現(xiàn)在很多潮汕人保留著,讓外人覺得他們非常迷信。 而客家人在山嶺里過著自給自足的小農(nóng)生活,心情郁悶和開朗時都可以在深山里吼幾嗓子練練山歌(現(xiàn)在研究客家文化的是不能不去聽聽客家山歌的),自然就“開明”了許多。 古人認為女人的經(jīng)血是不吉利之物,所以長期出海的捕魚活動便是“純爺們”的事兒。那時漁船遇風(fēng)浪沉沒的事件絕不在少數(shù),因而潮汕人必須生育足夠多的男丁以保證捕魚生計的延續(xù)。 客家人與潮汕人一樣,也傳承了中原人那種重男輕女的思想,男尊而女卑。 但是對于潮汕人開說,如果一個家庭沒有了男丁,那就意味著未來他們將失去漁業(yè)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只能依靠耕田和做些小生意維生了,因而他們大有不生出男孩決不罷休之勢。 直到如今,在潮汕人眼里女兒仍不被稱作“孩子”的。而在女人也算作重要勞動力的那個年代,客家人似乎不會象潮汕人那么的執(zhí)著。 那時候的船工,船主是不發(fā)工資的,而是按個各人崗位貢獻大小以所捕的海魚來分配酬勞。這樣一來,漁民們上岸后還須把自己份額的魚到集市上賣,才能換取貨幣購買生活必需品。因此,那些不能下海的老人、女人和兒童便擔當起販魚的職責(zé),而且逐步地,他們不僅販賣自家收獲的份魚,還收購那些家里人手不足人家的份魚,做起了“二道販子”,這樣自己也從中可以賺點小利。于是,潮汕人的生意經(jīng)從孩童時代就開始言傳身教了。 而在山林里耕種幾分薄地的客家人,余糧本來就不多,在大山里種些果蔬、養(yǎng)些家禽、捕些野味、河魚、砍些柴草、釀些米酒等也就能滿足基本的生活所需了。對于油鹽醬醋布料等必需的東西用一些農(nóng)副產(chǎn)品去集市上交換即可,不需要也沒有那么多貨物拿去大張旗鼓地做生意,所以自古以來客家人從商的能力自然就不如潮汕人。 漁民們幾個月飄泊在海上,捕魚閑暇時也總不能整日望著茫茫的大海。男人們擠在一起也做不了其它的事,想沖著一望無際的大海吼兩嗓子,但是肚子里墨水實在太少又琢磨不出“大海我的故鄉(xiāng)”那樣的好詞兒,干脆就聚在一起拿此趟出海的酬勞賭幾把尋樂子,久而久之也就培養(yǎng)出了潮汕男人好賭的習(xí)性。 而遵守“寧失祖田,不失祖訓(xùn)”的客家人,靠著幾塊貧瘠山地的微薄收成度日,勤儉持家是不二的選擇,賭博更被視為“五毒”之一(貌似現(xiàn)在的客家人也很喜歡賭博),自然不可以列入生活愛好。只是每隔那么一段時間,客家男人拎著山雞、龜蛇等山貨去趕集換取必需品時,難得走出一次深山的男人們多會趁機感受一下“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暗自扣下些私房錢找個妹子樂一樂,久而久之也養(yǎng)成了客家男人愛好泡妹仔的習(xí)性。 所以,直到現(xiàn)今,客家人罵潮汕男人“低俗、爛賭”,而潮汕人則罵客家男人“小氣、好色”。不幸的是,一些外省人來廣東后,財沒發(fā)到反而把這兩樣都很快學(xué)會了。 大海是潮汕人的生活出路。在他們眼里,生活技能比虛無的文化更重要。在船上,所有的人同舟共濟,心要齊是必然的。即使是賭博,輸?shù)娜吮仨氁J賬的,等上岸分魚時一并結(jié)算。萬一哪位運氣不好把自己的分成全輸光了,贏者也不能讓人家全家沒飯吃,可以讓你賒著等下季漁期的收獲再還,但要記利息。這樣長期以來,形成了潮汕人之間的對外心齊、對內(nèi)講信譽、錢財處理分明的族群特點。 這個特點也給現(xiàn)今潮汕人事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很大的幫助。潮汕人做生意缺錢時,可以僅憑著自己是潮汕人的身份向同宗人免抵押借貸,雖然是高息的也是必然要還的。相比那些有能力、有好的項目卻苦于找不到資金的外省人,潮汕人憑著從小懂得經(jīng)商的天賦和吃苦耐勞、敢打敢拼的秉性,再借助于比較容易的內(nèi)部融資渠道,因而成功的機率就非常大了。所以潮汕人從商的多,華人首富李嘉誠是他們典型的代表人物。 而對于客家人,走出大山的唯一出路就是科舉作官。所以,客家人重視文化、重視對子女的教育,希望男孩子能學(xué)以至仕,那樣不僅把自己家族帶出山林,也會相互提攜,幫助族群里更多人的發(fā)展。因而就有了“天下客家一家人,見面就有三分親”的說法,在官場上,客家人很講究這種同宗關(guān)系,而客家人忍讓和順從的性格也非常適合官場文化。 新中國十大元帥之一的葉劍英則是客家人當代典型的代表人物。在外人看來,潮汕女人的命很苦。男人們每次出海數(shù)月不歸,她們不得不獨自承擔起照看老人和子女的責(zé)任,既要做家務(wù)有要下田耕作。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在山林里蝸居的客家人向大山討生活,作為家庭主勞動力之一的客家女人除了要做家務(wù)、照顧老幼外,也要象男人一樣下田耕作,閑暇時織布釀酒,她們刻苦耐勞的精神也是出了名的,這點與潮汕女人沒什么區(qū)別。其實在那個生產(chǎn)力極為落后的時代,除非是大戶人家,一般家庭里極少會有人呆在家中吃閑飯的。但是比起潮汕女人來,客家女人能常年與老公共同經(jīng)營家庭,已經(jīng)算是夠“幸?!钡牧?。 另一方面,作漁民的潮汕男人出海后,岸上總會留有一些不能出海的男人,因此女人們的守貞就尤顯重要。德高望重的族長制定出了嚴格的道德規(guī)范和處罰制度,在這種族規(guī)的嚴厲管束與熏陶下,潮汕女人也更能耐住寂寞。而對于客家人來說,他們則沒有潮汕人那么嚴苛的族規(guī)。 由于女人們長期和大山之外的世界接觸不多,她們恪守的是中華文化中三德五常的傳統(tǒng)倫理觀念,如男尊女卑、女人吃飯不上桌、女人的衣褲不能曬得比男人的高等,潮汕人也如此,而這些舊習(xí)在現(xiàn)在的中原地區(qū)農(nóng)村仍保留著。在某一段時期成年男性人口較多時,為避免由此產(chǎn)生的性混亂,潮汕族長會鼓勵未婚的成年男人去娶其它族群的女孩子,只要他能保留自己族姓的血脈,即便他娶個火星妹也沒關(guān)系,但是如果一個潮汕女人嫁給了其他族群的男人則難以接受——這多少有點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味道。 而客家人則以生存為第一要務(wù),采取了分流的方式,鼓勵“剩男”們?nèi)胭樀疆數(shù)刈迦思易魃祥T女婿。復(fù)旦大學(xué)生命科學(xué)學(xué)院現(xiàn)代人類學(xué)研究中心對現(xiàn)代客家人遺傳基因的研究發(fā)現(xiàn),按父系基因,當代客家人結(jié)構(gòu)中漢族結(jié)構(gòu)占80.12 % ,類畬族結(jié)構(gòu)13 %,類侗族結(jié)構(gòu)6.18 %。 直到現(xiàn)在,當聽說一個潮汕女孩子嫁給了外省人時,她的潮汕親友們都會把嘴張成一個大大的“O”字;而客家人聽到自己某個男性鄉(xiāng)親改姓入贅到別人家時,也多會用鼻孔“嗯”一聲了事。 給人感覺是客家人跟容易交往,潮汕人喜歡是在自己圈子內(nèi)。 古代傳統(tǒng)中,只有男孩子才有資格上私塾接受文化教育的,連文化也是傳子不傳女。為了能使女孩子心理平衡,便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鬼話來去哄她們開心,也所以才有了孔子“子不教,父之過”的箴言。想當年祝英臺非要鬧著“我要讀書”,她父母不得已只好將她女扮男妝送進了私塾,而梁山伯與其同床了三年居然都沒發(fā)現(xiàn)她是個女的。若不是姓梁的這個楞小子發(fā)育太晚過于愚鈍的原因,那就是祝英臺的長相和身材也太過于男兒化了吧?——對不起,跑題了。 在那個時候,潮汕男人們長期出海捕魚,剩下些老弱婦幼在家,女人多是目不識丁,怎樣教育孩子識字?對于孩子們的未來只有三種出路:身體強壯的男孩子去學(xué)捕魚技能長大后作漁民;體質(zhì)羸弱的男孩子去學(xué)做小生意糊口;女孩子則跟著母親下田耕地學(xué)做家務(wù)。而那時的客家人子女則幸福多了,常年闔家團聚,從田地里夫妻雙雙把家還后,女人煮飯,男人就開始教孩子識字——這樣,女孩也跟著沾了光。這也算是現(xiàn)在深圳的客家籍女教師遠遠多過潮汕籍女教師的原因之一吧。 普天之下,男女情感都是一樣的,但是為了生活卻被迫做出不同的選擇。潮汕男人要出海打魚,一走就是幾個月且還不知能否生還,女人再舍不得,為了家庭的生存也不得不獨自承受著擔心和離別的痛楚。這樣長期下來,反到養(yǎng)成了只要男人能掙錢養(yǎng)家,潮汕女人從不干涉自己男人在外做什么的習(xí)俗,底線是:老公不可以把另一個女人帶到她的眼前。 而客家人過著早出晚歸有規(guī)律性的生活,男人出去和朋友喝點小酒什么的也須打聲招呼請個假,所以現(xiàn)在客家女人對老公的底線是:無論你再忙也要來個電話說一聲! 男人們能從海上平安回來就已經(jīng)讓望眼欲穿的潮汕女人們歡天喜地的了。在她們眼里,男人們在海上吃了那么多苦,上岸回到家里當然要讓他們好好享受了,誰還會舍得再叫老公干這干那的呀?于是潮汕女人把男人們當作神一般地“供”著,最終把他們寵成了大男子主義者。 這一點讓客家女人尤其看不慣——其實換位思考一下,如果當初客家男人也是拿性命去拼搏而且一走幾個月才能回來團聚一次的話,今日客家女人寵男人的本事也絕不會比潮汕女人遜色多少的。 上面說了,客家人過得是悠閑自得的農(nóng)耕生活,生活條件雖未必很好但日子也算安穩(wěn),閑暇時間比較多,女人們除了管管家務(wù)、管管孩子,還可以順便管教一下老公——男人嘛,三天不打上房揭瓦。天天聽到有文化基因的老婆“背誦”祖訓(xùn),意志再堅強的男人也會崩潰服軟的了,于是客家女人用她們堅韌不拔的精神把老公們培養(yǎng)成了溫文爾雅的男人(現(xiàn)在很少了吧)。 現(xiàn)代科學(xué)研究表明,一個人偶爾的行為在重復(fù)了十三次以上時,也會變成一種習(xí)慣?,F(xiàn)代客家人和潮汕人的秉性與生活習(xí)俗都是歷經(jīng)了不是十三次而是不止十三代的演變而留下的,族群傳統(tǒng)的文化理念早已根深蒂固,想要在一夜間改變過來是很困難的事情。 作為中華文明發(fā)源地的中原,曾經(jīng)涌現(xiàn)出了大禹、李斯、張良、岳飛、史可法等歷史明君、名相和名將。原本智勇雙全的中原人來到嶺南后,不同的生存環(huán)境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也造就了后代們不同的族群性格。 客家人多繼承了祖先“智”的一面,善于結(jié)幫斗智而勇不足;潮汕人多繼承了祖先“勇”的一面,擅長抱團斗狠而智不豐。 但是歷史總是在不斷地進步中,我們看到現(xiàn)在的潮汕人也開始重視子女的教育了,而在商場上也可以看到敢于斗狠的客家籍企業(yè)家們的身影。 至于外省男人娶廣東的什么樣女孩子做老婆好,這得首先取決于誰能看得上你才行,其次你再考慮自己娶老婆想干什么: 如果你只想找個老婆而自己做個大男人享福的話,那就娶潮汕妹吧,前提是你要有能力和責(zé)任來養(yǎng)家; 如果你想找個老婆來共創(chuàng)大業(yè)的話,那就娶客家妹,前提是你必須是個知書達理的文化人!&nbsp;<br><h3><br></h3><h3><br></h3> <h3><br></h3><h1><font color="#167efb"><b>附件2:這里有你不知道的真實廣東人——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的特點</b></font> </h1><h3></h3><h3><br></h3><h3>2018-08-16 奇蘭小齋 </h3><h3><br></h3><h3>http://www.360doc.com/content/18/0816/14/52525799_778725501.shtml<br></h3><h3><br></h3><h3><br></h3> <h3></h3><h1><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附件3:潮汕人究竟有多好吃?</b><br></h1><div><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原創(chuàng)|發(fā)布:2019-09-05 23:46:18&nbsp;&nbsp;&nbsp;&nbsp;更新:2019-09-05 23:46:18<h3> https://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d6e5cbd737553aefbb964f8f<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