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序言: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比绾巫寣W生在有限學習時間內(nèi),獲取更多的知識信息,僅靠有限的課堂教學是不能奏效的,必須尋求更廣闊的教育途徑,致力于大知識、大智力背景的開拓。</h3><h3> 基于以上思考,課題組確立了題為《利用“閱讀共同體”提高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的課題研究。本課題致力于利用校內(nèi)外課程資源,發(fā)揮教師和家長的合力,讓閱讀教學擺脫過度依賴教材的狹小天地,開發(fā)新的語文課程資源,摸索閱讀教學的教學模式和有效方法。</h3> <h1><b><font color="#ed2308"> 前期準備</font></b></h1><h3><font color="#333333">一、理論學習</font></h3><h3><font color="#333333"> 為了更多的了解閱讀,尋找適合孩子閱讀的好方法,課題組成員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理論學習,查閱資料,豐富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font></h3> <h3>二、制定調(diào)查問卷</h3><h3> 在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制定了問卷調(diào)查表,對學生、家長、教師的閱讀和指導情況進行了全方位的了解,調(diào)查人數(shù)均達到100以上。得出了調(diào)查結果,調(diào)查結果可靠性強。</h3> <h3>三、將課外閱讀滲透到日常教學</h3><h3> 課題還沒申報前,課題組成員就已經(jīng)蓄勢待發(fā),開始干了起來,為后面的成功申報做了鋪墊。</h3> <h3> 課外閱讀以作業(yè)的形式每天布置,讓課外閱讀成為了孩子們的習慣。</h3> <h3> 讀一年級時,課題組成員就統(tǒng)一讓孩子們閱讀了這些書籍和繪本,孩子們每天進行閱讀打卡。</h3> <h3> 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少不了家長的陪伴,家長和孩子們一起共度快樂的閱讀時光。</h3> <h3> 為了提高孩子們的閱讀興趣,切實體驗閱讀的收獲,我們還舉辦了“一年級親子共讀共畫”比賽。瞧,他們畫得多好?。?lt;/h3> <h3> 每天的親子共讀,不僅使孩子們受益良多,連家長們也跟著學習了。他們很認可這樣的閱讀理念,也非常支持這種閱讀方式。</h3> <h3><font color="#ed2308"><b> 課題申報</b></font></h3><h3> 人們常說:機會只留給有準備的人。在萍師附小濃厚的教研氛圍下,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們課題組進行了積極的申報工作,并順利通過了申報。</h3> <h3><font color="#ed2308"><b> 正式開題</b></font></h3><h3><font color="#333333"> 2018年11月15日星期四下午,課題組在萍師附小錄播教室舉行了開題會議</font><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并撰寫了開題報告。</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課題參與人有:張妮、廖水峰、孔偉英、龍繼姚、杜俊蘭、張怡莎。</span></h3> <h3> 大家一起探討了許多問題:課題研究內(nèi)容、研究方法、課題進展、課題分工、如何組織閱讀教學活動、要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等等。
</h3><h3><br></h3> <h3> 在熱烈的討論中,我們結束了課題開題會議。大家將信心滿滿地投入到下一階段的課題研究工作。</h3> <p><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本篇由《利用“閱讀共同體”提高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實踐研究》省基礎教育課題負責人張妮供稿。</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供圖:廖水峰、張妮、孔偉英、龍繼姚、郭小玉、杜俊蘭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審核:廖水峰</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