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20年1月8日下午,在盤龍區(qū)新迎一幼昆明湖園區(qū)冬日的暖陽中,云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楊凡老師為我們帶來了《從游戲案例到課程故事》的專題講座。</h3> <h3> 楊凡老師的講座從教育部游戲案例培訓會、上海幼兒園實地學習、我們的課程故事三個方面展開。</h3> <h3> 今天的專題講座首次嘗試同步直播,讓省內(nèi)部分地州的幼教同行們和昆明的老師同步學習。</h3> <h3> 首先,楊凡老師給我們分享了教育部游戲案例評審中的目標導向、主要經(jīng)驗和主要問題。</h3> <h3> 游戲案例的評選目的不是引導全國幼兒教師打造游戲案例,而是幫助基層教師學習如何解讀、支持兒童,幫助教師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游戲觀。</h3> <h3> 游戲案例中體現(xiàn)的正確的兒童觀、課程觀和教師的表現(xiàn),讓現(xiàn)場和線上學習的老師們認真地記錄和反思著。</h3> <h3> 第一部分結束時,楊老師小結說:1.質(zhì)量提升是將來的工作重心,關鍵在教師、在實踐中。2.更注重過程,更民主、更科學。3.關鍵節(jié)點的點撥很重要。4.對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要求更高。</h3> <h3> 第二部分是關于上海市行知實驗幼兒園的實地學習和獲獎案例分享。</h3> <h3> 在楊老師分享的照片中,讓我們感受到了上海的老師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更關注兒童的思維方式。</h3> <h3> 楊老師為我們分享了上海市行知實驗幼兒園鄭莉園長的講座《游戲研究中的團隊成長》。</h3> <h3> 為了讓老師們對游戲案例中體現(xiàn)出的兒童觀、課程觀有進一步的理解,楊老師為大家?guī)慝@獎游戲案例分享。</h3> <h3> 第一個案例:黑洞的秘密,老師的收獲是,放手讓兒童的游戲去自主發(fā)生;觀察幫助我們發(fā)現(xiàn)兒童的獨特;思考讓我們成為更專業(yè)的老師。即樂游戲、實觀察、敏思考。</h3> <h3> 第二個案例是:竹籃打水。在這個案例中老師的感悟是,把空間讓給兒童,讓他們在“試錯”中體驗,學習成長。游戲讓兒童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生長。從兒童的視角去觀察與解讀,才能真正理解他們。</h3> <h3> 第三個案例是:觀光巴士。在這個案例中老師的感悟是,基于游戲觀察,思考如何有效的去行動,為游戲的推進,兒童的深度學習和進一步發(fā)展提供支持。</h3> <h3> 上海市行知實驗幼兒園朱老師分享的四個案例及她的思考。</h3> <h3> 直播的在線學習終端不斷增加,在線學習的方式多種多樣,在這些終端有的是老師們用手機個別化學習,也有的是幼兒園通過電腦組織集體學習和小組學習,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在線學習人數(shù)突破六千。</h3> <h3> 第二部分分享結束時楊凡老師也給大家畫龍點睛的進行了小結。</h3> <h3> 第三部分的講座里,楊老師首先帶大家回顧了2019年11月教研活動的內(nèi)容,然后梳理了課程故事的框架,并且建議大家深入分析,從不同的角度講述自己的課程故事。</h3> <h3> 今天的專題培訓使老師們都感觸頗多,我們要努力做到讓兒童的思想看得見,讓兒童的學習看得見,讓兒童的經(jīng)驗看得見,讓兒童的愿望看得見。<br></h3><h3> 提升幼兒園質(zhì)量關鍵在教師,讓我們一起繼續(xù)做中學,不斷利用舊經(jīng)驗建構新經(jīng)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