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兒時吃一頓火鍋是非常奢侈的大餐,只有到了年根底下,殺年豬的時候才能吃到一頓“正宗”的火鍋,這里的正宗是指記憶里的味道,這里說的火鍋也是專指傳統(tǒng)的東北酸菜火鍋,也叫酸菜白肉火鍋。 </p> <p> 80年代以前,甚至90年代,我們說的火鍋,都是專指東北酸菜火鍋,因為那個年代在東北沒有別的火鍋!哪像現(xiàn)在,滿大街都是五花八門的各色火鍋店,就是到了海底撈,菜單上的鍋底種類,都多的都讓你難以取舍,葷的,素的,辣的或者是不辣的,而且在這些口味下,還要再選擇具體的鍋底,什么番茄火鍋、牛油麻辣火鍋、菌湯火鍋、三鮮火鍋等等等等,當然東北地區(qū)的海底撈門店也少不了東北酸菜火鍋。剛剛?cè)ズ5讚频臅r候,幸福的差一點犯了選擇恐懼癥!嘗試幾次后,卻還是偏偏對東北酸菜火鍋情有獨鐘!只有當一股竄鼻子的酸味突然冒出來時,才發(fā)現(xiàn),身為東北人的胃里永遠藏著一只叫“酸菜”的饞蟲,這輩子,都別想喂飽它。</p> <p> 東北正宗酸菜白肉火鍋,最早起源于滿族宮廷,雅稱八仙鍋、俗名汆白肉,絕對是關(guān)東民俗餐飲的代表作。是由冬蟹、海米、牡蠣、白肉、血腸、酸菜、凍豆腐、水晶粉八種原料層層碼入裝有木炭的銅火鍋中,然后填入高湯,點燃木炭即成。開鍋后,佐以麻醬、韭菜花、豆腐乳汁等小料,趁熱吃下,頓覺通體舒泰,心境一流。</p><p> 但是,我們小時候是那物資匱乏的年代,尋常百姓家里又如何覓得冬蟹、牡蠣這等高檔海味,最多在鍋底里放幾個小拇指般大小的干海蟹和海米。血腸也只是殺年豬的時候,才偶爾吃到。白肉雖有,但很難有能吃到盡興的時候。凍豆腐還是有的,那時候雖然家里沒有冰箱,冬季的東北,室外溫度零下20幾度是常態(tài),天然的大冰箱凍點豆腐是小意思。那時候我們沒見過水晶粉,粉條到是很常見,粉條比現(xiàn)在超市、網(wǎng)店里賣的水晶粉要粗很多,透明度也差很多,但是很耐煮,也許是那時候沒有對明礬添加量控制的原因吧。但是,只有酸菜是個例外,酸菜是管夠的,爽脆酸香,酸味持久,令人食欲大開,尤其是到最后,吃著吸收了足夠湯汁的酸菜,嘴里又有了白肉和血腸的香!那銷魂的味道,只有東北人懂得,尤其是那些經(jīng)歷過物質(zhì)匱乏年代的東北人最懂!</p> <p> 現(xiàn)在雖然物質(zhì)極大豐富了,但還是懷念那銷魂的老味道。年中,受一位專做東北酸菜白肉火鍋連鎖餐飲的老總邀請,參加了其在沈城第一家門店的開業(yè)典禮。先在滾開的老式銅火鍋里下了四大團酸菜和兩盤五花肉后,悠閑的去調(diào)料區(qū)取蘸料,調(diào)料區(qū)琳瑯滿目,有沙茶醬、花生碎、牛肉醬、香菇醬、蒜蓉、香菜、蔥花、小米椒、耗油、白糖、香油、醬油、醋、辣椒油和各種品牌調(diào)制好的火鍋蘸料,卻唯獨沒有找到麻醬、韭菜花、腐乳這三樣傳統(tǒng)酸菜火鍋的標配蘸料!大惑不解之下詢問老總,老總卻解釋到,這三樣是真沒有,雖說連鎖店開了很多,但是顧客選擇這老三樣蘸料的不多,就慢慢取消了。感慨現(xiàn)在年輕人口味變化太大的同時,也為專做東北酸菜白肉火鍋連鎖店里沒有傳統(tǒng)的老三樣蘸料感到不可思議,要知道對于我這樣的60后來說,沒有老三樣蘸料,酸菜火鍋就沒有了靈魂!好在老總善解人意的讓服務(wù)員去買來了麻醬、韭菜花、腐乳,并且接受我的建議,調(diào)料區(qū)增加了這老三樣蘸料。接下來嗎,小時候吃不到什么來的?冬蟹、牡蠣,還有吃不盡興的血腸、白肉,當然不能忘了主角酸菜,解膩啊。。。</p><p> 僅僅過了一周,又邀請了15個60后朋友去這店里,酷愛喝酒又“三高”的朋友們,這頓飯吃的酒都沒喝,肚子里沒地方裝酒啊?。?!</p> <p> 另外記著,火鍋要先在室外點燃,并將木炭燒透,這樣就可以去除大部分的一氧化碳。冬蟹、海米、牡蠣要最先下鍋,能給整鍋湯提鮮,當然,煮久了之后的它們就變成了配角。吃酸菜一定別著急,等它吸收了足夠的湯汁后,那味道才叫絕。五花肉雖然看上去肥肉偏多,但和酸菜一起煮過后,吃起來一點都不膩,五花肉是煮八分熟后切片,肉片切得夠薄,一口一片正好,涮過之后的口感非常綿密,可以說是入口即化,蘸上韭菜花大塊朵頤,超級大的滿足感。血腸下鍋別煮太久,煮久了口感老還很容易碎掉。水晶粉預先用冷水泡20分鐘,這樣下鍋2-3分鐘就可以吃,水晶粉現(xiàn)吃現(xiàn)下,煮久了會斷條和糊鍋底。凍豆腐可以先放,煮久了入味。</p><p> 當年一首《東北人都是活雷鋒》,告訴全中國人民,我們東北最硬的菜其實就是酸菜,這道菜是多少在外漂泊的人,回家最想吃的菜!當你想吃童年的那些美味時,不是餓了,而是想家了,確實慰藉鄉(xiāng)愁最好的方式,就是美美地飽餐一頓你久吃不厭的家鄉(xiāng)味道!兒時記憶里的酸菜味兒,記住的不只是菜,還有暖暖的家的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