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晴空,暖陽。冬日的廈門散發(fā)著別樣的魅力,深深地吸引著我們每一個人。</h3> <h3>12月24日,吉林市學校教育科學研究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研修班開啟了第二天學習考察工作。</h3> <h3>上午,著名教育理論研究專家和資深教育培訓專家章立早,結合自身教育實踐經驗,用他熱情洋溢、激情飛揚的講座,深度分析教育領域社會熱點現象,說明教育問題,闡釋教育主張,傳遞教育理念。</h3> <h3>章老師從教學、課堂、教師、學生多個維度闡述了新時代教育理念。觀念影響思維,思維派生行為,行為養(yǎng)成習慣,習慣塑造性格,性格決定命運。</h3> <h3>教育是農業(yè),而不是工業(yè)。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學生或像他,或像你,或像我,而是讓學生像他們自己。</h3> <h3>課堂教學中最大的問題是“沒有問題”。問題本身不是問題,面對“問題”的態(tài)度才是嚴重的問題。教學有三個境界:第一個境界是“教師帶著書本走向學生”;第二個境界是“學生帶著問題走向教師”;第三個境界是“學生帶著問題走向書本”。</h3> <h3>學員們認真聽講,深刻反思,在章老師的帶領下努力探究新時代背景下教育教學發(fā)展規(guī)律和實踐方法。</h3> <h3>吉林市五十五中學王威老師代表全體學員分享學習感悟。第二小組學員也在小組討論中紛紛表達了自己的學習感悟。</h3> <h3>十二中 楊艷玲:第一,加強教育科研工作的引領,規(guī)范教育科研的行為是科研室主任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第二,在科研工作中領導的示范作用是確保教育科研發(fā)展的關鍵。專家的引領作用,能夠使教育科研沿著正確的軌道進行,并能取得預期的效果。</h3><h3><br></h3><h3>三中 曲凱:冬至到廈門,鷺島季如春;取經教科研,砥礪吾前行。時間如白駒過隙,季節(jié)恰是學習時。章老師講座,足以啟迪吾輩教科研人,在經濟、信息和技術快速交融發(fā)展的時代:要學會包容共濟,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要莫忘教科研初心,才能方得教科研始終;要牢記教科研使命,才能精準實施教科研行動,即:研究教育和發(fā)展教育。</h3><h3><br></h3><h3>二中 彭惠君:今天聽完章老師的講座,感慨多多。除了章老師的個人魅力:個性張揚,激情飛揚;煽動力和感染力;還有他個人的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及沉淀。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要想轉變學生的觀念首先要轉變教育者也就是教師的觀念。</h3><h3><br></h3><h3>毓文 李鑫:總聽說“性格決定命運”,今天聽了章老師的講座才明白,“觀念”是源頭,正如章老師所說:“觀念影響思維,思維派生行為,行為養(yǎng)成習慣,習慣塑造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還要引導學生體驗“何以知其所以然”,方法比知識重要,發(fā)現問題比解決問題重要。教育,我們一直在路上……</h3> <h3>十八中 周鳳君:通過幾天的教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培訓班的學習,提升我對我科研意識發(fā)生轉變,教科研不僅能促進教學還能促進教師自身專業(yè)成長,擴大教師視野,有研有教才高效,要做一名教有所得,研有所獲的科研型教師。</h3><h3><br></h3><h3>化一 呂恩民:教育理念決定教育的方向和抵達教育目標的路徑。新時代教育必然要求教育工作者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如此方能擔當使命。講座震聾發(fā)聵,諸多新理念實實在在的開闊了我們的視野,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教育是農業(yè)而非工業(yè),教育是培養(yǎng)千姿百態(tài)的秧苗、花朵、果實,而非生產流水線上無差別同質化的產品。</h3><h3><br></h3><h3>實驗中學 曲麗萍:聽了專家們的講座,收獲頗豐!提升了自己教育理念,開闊了自己的教育視野。更加明確新時代教育科研工作者身上的責任:做一個愛讀書的老師,培養(yǎng)一批愛讀書的學生,引領培養(yǎng)一批愛研究的青年教師,精選一批適合本校學情的科研課題進行深入研究,真正做到教育科研為教育教學服務!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服務!</h3><h3><br></h3><h3>四中 崔巍?。赫吕蠋煹闹v座案例豐富,非常生動,對我個人啟發(fā)很大!作為教師,觀念是源頭,觀念最重要,新時代的教育理念對我們科學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教育是一門“慢藝術”,教師要走近學生,了解學生,尊重教育規(guī)律!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學生或像他,或像你,或像我,而是讓學生像他們自己!教師要用“潤物細無聲”式的教育方法培塑更多的帶著問題走向“書本”的學生,而不要批量生產一批批的學習機器!</h3> <h3>下午,我們走進廈門市實驗小學,這是一所有著75年辦學歷史的朝氣蓬勃的學校。學校坐落于廈門市思明區(qū)同安路,毗鄰美麗的中山公園,是廈門市教育局唯一的直屬小學。學校前身是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1944年倡辦的第一僑民師范附屬小學,1949年11月改為現名。校園注重文化建設,綠意蔥蘢,育人環(huán)境高雅。</h3> <h3>學校教科室主任鐘振裕為我們做了題為《規(guī)范教科研行為,助力教師成長》專題報告。他跟我們分享了廈門實小科研工作的兩點成功做法:一是,建章立制,保障教育科研工作健康發(fā)展;二是,引領示范,確保教科研工作科學發(fā)展。</h3> <h3>一中 劉?。旱礁=ㄊB門實驗小學,鐘主任介紹了學校的科研狀態(tài)。從立項選題到同步跟進,再到定期檢查。選題要有研究價值,佐證材料要真實有效,結論要有價值。獲得優(yōu)秀成果的老師要在全校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這些做法都值得我們借鑒。</h3><h3><br></h3><h3>十三中 劉莉:適宜的氣候,美麗的心情,精彩紛呈的講座,各有所長的專家,令我們不虛此行!廈門實小的科研主任的分享,讓我對學校教育科研的管理工作又有了更高更新的認識,科研工作既要踏踏實實地實踐,更要嚴格監(jiān)督,規(guī)范管理。讓我們的教科研更加堅實有力地推動學校的發(fā)展。</h3> <h3><font color="#167efb">研修在路上,教研在路上,教育在路上……</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