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u style="font-size: 20px;">2018.07.25</u></h1><h5><u><br></u></h5> <h1>早晨我們踏上行程。離開塔欽,沿G219向扎達方向進發(fā)!</h1> <h5></h5><h1>塔欽-扎達260公里</h1><p style="text-align: right;">(點擊地圖可放大觀看)</h3><h3></h3> <h1>G219之后是X705,這樣的地容地貌讓人意想不到,像畫一樣!</h1> <h1>面對大自然的杰作我們驚嘆不己?{ ???ˊ?ˋ ??? }?~?</h1> <h1>我們時不時的停下來、只因這里的風景太美了!</h1> <h1>還可以看到喜馬拉雅山的雪峰</h1> <h1>705縣道直通扎達</h1> <p style="text-align: right;">(點擊地圖可放大觀看)</h3><h3></h3> <h1>在岡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的札達,沿象泉河谷有一條氣勢恢宏的土質莽林,這就是著名的“札達土林”。扎達土林屬第四紀次生構造地貌,是古大湖湖盆及大河河床經漫長時期流水侵蝕而形成的極為獨特的高原地貌。</h1> <h1>接下來我們將盡情的觀賞世界著名的扎達土林風景</h1> <h1>扎達土林位于阿里扎達縣境內。方圓近幾百平方公里的土林內滿是高低錯落的“林木”,形態(tài)各異,并有早期人類洞窟遺址。</h1> <h1>扎達土林面積達數百公里之闊,其地貌在地質學上稱河湖相。專家考證,水位線遞減,逐漸沖磨出“建筑物”惟妙惟肖的形狀與層高,數十萬年風雨的侵蝕,猶如神工鬼斧不間斷的雕琢打磨,更使他玲瓏剔透出神入化。</h1> <h1>遠遠望去,滿眼的金碧輝煌;在高原迷幻光影的襯托下,宛若神話世界。</h1> <h1>車行近前觀瞧,便會看到象泉河兩岸土林環(huán)繞,道不盡天工巧奪。那舉世所無的奇觀,像莊嚴宏偉的廟宇,像壁壘森嚴的碉樓,像恢弘高聳的佛塔,像極盡豪華的古代宮殿,像古樸威嚴的歐式城堡,也有的或如萬馬奔騰、昂首嘯天,或如教徒修行、虔誠靜坐,天工萬象,無可盡數。</h1> <h1>扎達土林地貌是阿里的一大奇觀。在地質學上叫河湖相,成因于百萬年的地質變遷。地質學家考證,一百多萬年前,扎達到普蘭之間是個方圓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使湖盆升高,水位遞減,湖底沉積的地層長期受流水切割,露出水面的山巖經風雨長期侵蝕,終于雕琢成今日的模樣。</h1> <h1>這一帶的土林中有多處早期的人類洞窟遺址,還有廣泛分布的巖畫,有人據此認為,苯教傳說中象雄古國的都城瓊隆俄卡就在今阿里扎達境內的瓊隆地方。</h1> <h1>扎達、藏語意為“下游有草的地方”。扎達縣城海拔3700米</h1> <h1>縣城很小、只有一條主要街道</h1> <h1>在縣城我們簡單吃過午飯、馬不停蹄地前往古格遺址</h1> <h1>古格遺址位于扎達縣城西18公里處</h1> <h1>來到古格王國遺址,感覺走到世界盡頭</h1> <h1>藍天白云下的古格遺址,巍然屹立在陡峭的山壁之上</h1> <h1>????這個航拍視頻是我們的隊員@二弟.的杰作,從空中看我們三輛車真帥!</h1> <h1>在距今約1100年前,同樣的余暉中,佇立著強盛一時的古格王國的宮殿和寺院。從現(xiàn)存的殘頹遺址可以想象得到當時場面的巨大,遠非眼前這般光景可比。</h1> <h1>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古格曾經創(chuàng)造了奇跡,而如今這一切都消逝了,只留下了一些斑駁的遺跡和大片的黃土。</h1> <h1>古格王朝在西藏歷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它是吐蕃王室后裔在吐蕃西部阿里地方建立的地方政權,其統(tǒng)治范圍最盛時遍及阿里全境。它不僅是吐蕃世系的延續(xù),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點,并由此逐漸達到全盛。</h1> <h1>正值晌午,古格王國的紫外線格外地強(??o? ?)?3??熱sh了</h1> <h1>古格王朝最早在距今1300多年前建立,因為吐蕃王朝崩潰,王室后裔逃亡到扎達后,建立起的又一個偉大王朝。古格王朝雄踞西藏西部,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的歷史舞臺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對藏傳佛教的普及和發(fā)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h1> <h1>曾經輝煌一時的古格王朝留給我們的也僅僅是這一座充滿神秘感的遺址皇城,它的神秘在于一個曾經弘揚佛教、擁有燦爛文化的王國竟在一夜之間突然徹底消失。</h1> <h1>從古格的建立最終消失,先后傳承20余代國王,跨越700多年的歷史。它的都城和皇宮就是建在這座土山上。</h1> <h1>在其后的幾個世紀,古格遺址孤零零的矗立在荒原之上。直到1912年被英國人發(fā)現(xiàn),期間歷經三百余年,世人竟然不知道它的存在,附近的常住民沒有人去破壞它的遺址建筑,外來勢力也沒有掠奪它的精美壁畫和珍貴文物,使得神秘的古格王朝更顯神奇。</h1> <h1>站在山坡上遙望遠處的扎達土林</h1> <h1>古格王國遺址入口</h1> <h1>從入口往上走,首先要經過4間古殿,即紅廟、白廟、度母殿和輪回廟。山頂還有一座壇城殿。</h1> <h1>寺內保存有許多精美的壁畫,一些壁畫上的金漆依然閃亮發(fā)光、光彩奪目。幾間寺里以白廟規(guī)模最大,叫“拉康嘎波”。</h1> <h1>白廟和紅廟的面積差不多大,約為300平方米,廟內墻上繪滿了各種不同題材的壁畫。白廟內有一幅吐蕃歷代贊普和古格國王世系的壁畫,非常珍貴。紅廟內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1038年阿里王意希沃迎請古印度佛學大師阿底峽的壁畫,畫中一隊舞女翩翩起舞,旁邊有人擊鼓吹號,形象生動,栩栩如生。這些壁畫雖時隔數百年,色澤仍很鮮艷。</h1> <h1>平時寺廟的大門是鎖著的,我們通過工作人員參觀了古寺。但寺內不讓拍照</h1> <h1>古格王國的統(tǒng)治中心在扎達象泉河(藏語為朗欽藏布)流域,北抵日土,最北界可達今克什米爾境內的斯諾烏山,南界印度,西鄰拉達克(今印占克什米爾),最東面其勢力范圍一度達到岡底斯山麓。</h1> <h1>神秘的古格王朝300年前一夜之間在歷史上消失,留給我們的只有那記錄了古格燦爛輝煌的文化藝術成就的古格王朝遺址。</h1> <h1>就在15年前,古格對于許多人來說還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但自從1985年西藏自治區(qū)文管會組織的考察隊在此展開了一系列收獲巨大的考古工作以后,這個消亡了350年的王國突然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里,并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旅行者。</h1><h3></h3> <h1>近十數年間古格遺址周圍不斷發(fā)掘出的雕刻、造像及壁畫等揭開了古格王朝的神秘面紗。</h1><h1>古格雕塑多為金銀佛教造像,其中成就最高的是被稱為古格銀眼的雕像。而遺存數量最多、最為完整的是它的壁畫。古格壁畫氣勢宏大,風格獨特,全面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所繪人物性格突出,用筆洗練,豐滿動感的女性人物尤具代表性。由于所處地理位置及受多種外來文化的影響,古格的藝術風格帶有明顯的克什米爾及犍陀羅藝術特點。</h1> <h1>最早對這座古城遺址進行考察的是英國人麥克活斯·揚。1912年,他從印度沿象泉河溯水而上,來到這里進行考察。此后便有探險家、旅行者、攝影家和藝術家們源源不斷地來探奇訪幽。</h1> <h1>但真正的科學考察是從1985年西藏自治區(qū)文管會組織的考察隊開始的。以他們實地測量,遺址總面積約為72萬平方米,調查登記房屋遺跡445間,窯洞879孔,碉堡58座,暗道4條,各類佛塔28座,洞葬1處;發(fā)現(xiàn)武器庫1座,石鍋庫1座,大小糧倉11座,供佛洞窯4座,壁葬1處,木棺土葬1處。</h1> <h1>古格王國遺址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地之一?,F(xiàn)在的遺址從山麓到山頂高300多米,到處都是和泥土顏色一樣的建筑群和洞窯,幾間寺廟除外,全部房舍已塌頂,只剩下一道道土墻。</h1> <h1>整個遺址建在一小土山上,建筑分上、中、下三層,最上層為王宮、中層是寺廟和王公大臣的居所、下層為民居(洞穴)</h1> <h1>古格遺址的山坡上眾多的洞穴,一個洞穴住著一個家庭??梢韵胂螅瑤装倌昵暗墓鸥袢藗兊纳顮顟B(tài)。</h1> <h1>洞穴內至今還保存著當年人們生活的痕跡</h1> <h1>半山腰有平臺、可以休息</h1> <h1>俯視遠方,孔雀河就在前方深深的河谷中流淌而過</h1> <h1>繼續(xù)上行</h1> <h1>人站立地方是懸崖邊峭壁</h1> <h1>讀萬卷書 行萬里路</h1> <h1>前面這個隧道入口,就是通往山頂皇宮的唯一通道</h1> <h1>走進古格王國仿佛穿越了時空</h1> <h1>古格王宮建立在高聳山體之上</h1> <h1>古格遺址內的很多建筑飽受風沙侵蝕已經岌岌可危了</h1> <h1>現(xiàn)在我們來到了山頂</h1> <h1>偶遇美女 拍照留念</h1> <h1>壇城殿</h1> <h1>前面這個建筑是古格王的宮殿(夏宮),旁邊有一個暗道入口,下面????是國王??的冬宮</h1> <h1>剛剛參觀了冬宮</h1> <h1>原來山頂很寬敞,房間很多</h1> <h1>古格王國最神秘的地方在于,擁有如此成熟、燦爛文化的王國是如何在一夜之間突然徹底消失的。在其后的幾個世紀,人類幾乎不知其存在,沒有人類活動去破壞它的建筑和街道,修正它的文字和宗教,篡改它的壁畫和藝術風格。它甚至保留著遭到毀滅的現(xiàn)場,唯一不能夠了解的,就是這一切是如何發(fā)生的?。?lt;/h1><h3></h3> <h1>帶著這個疑問,每個房間我們都逐個逐個地查看,試圖找到一些蛛絲馬跡!</h1> <h3></h3><h1>相傳17世紀的時候古格里面已經有了西方來的傳教士,當時的古格王和古格的宗教領袖(國王的弟弟)矛盾比較深,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古格國王開始借助西方傳教士的力量來削弱佛教的影響。我身后是國王與大臣們議事的宮殿。</h1> <h1>1633年,僧侶們發(fā)動叛亂,古格王的弟弟勾結了與古格同宗的拉達克王室利用拉達克的軍隊攻打古格都城,企圖推翻古格王,于是一場殘酷的攻堅戰(zhàn)就在這里打響。</h1><h3></h3> <h1>而建在山上的古格王宮是西藏防守能力最強的建筑,整個王宮只有一條隧道可以通到山上,從這里絕對沒有可能攻打上去,而另外的地方全都是懸崖。戰(zhàn)斗持續(xù)了很長時間之后,拉達克開始驅趕古格的老百姓在古格的半山腰修建一座石頭樓,他們的想法是等這座建筑的和山頂一樣高的時候,他們就可以最終拿下古格了。</h1><h3></h3> <h1>石墻沒有修完,原因是在修的時候,上面的古格王出現(xiàn)了變故。據說,由于拉達克人強迫古格的老百姓日以繼夜的修石樓,老百姓在下面非常凄苦地唱歌,被國王聽到了,國王非常難過,于是做出了決定。</h1><h1>一說國王最后從懸崖上跳了下去,國王一死,古格自然也就城破了;另一種說法是為了挽救百姓古格王??投降了。</h1> <h1>現(xiàn)在我們在古格的半山腰可以看到這座石樓的遺址,很好找的,因為周圍的建筑都是土的,只有這里是石頭砌成的。并沒有修完,大概有十幾米高。</h1> <h1>與美女同框 留念古格王國</h1> <h1>參觀完畢,我們帶著疑惑、惋惜、遺憾、惆悵離開了</h1> <h1>古格王國遺址管理處</h1> <h1>回望</h1> <h1>留念</h1> <h1>雖然很疲憊、還有一個地方必須去看看—藏尸洞</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關于藏尸洞</h1><h5 style="text-align: left;"><br></h5><h1 style="text-align: left;">藏尸洞又被稱為干尸洞。說它神秘,是因為古格王朝消失與附近藏尸洞的產生原因至今無人知曉更無史料記載;說它詭異,則是藏在三個洞室中的所有尸體都沒有頭顱。</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關于藏尸洞的傳說</h1><h5 style="text-align: left;"><br></h5><h1 style="text-align: left;">藏尸洞位于古格遺址北面600多米遠的一處斷崖上,洞窟開鑿在距地表近3米高的山溝崖壁上,洞口很小,洞內有三個洞室。這里應該是古格王國最后的遺跡,也許導致古格王朝滅亡的根本原因就藏在洞中。</h1><h1>在那場拉達克入侵戰(zhàn)爭中,因為修建石樓進展緩慢,或者因為古格王國的人民不想自己的國王遭受傷害而故意怠工,惱羞成怒的拉達克國王把全部工人殘忍的砍頭殺害,隨即又派出軍隊把附近的大批居民百姓抓來。為了脅迫古格國王投降,他們把手無寸鐵的百姓推到城下,喪心病狂的命令士兵把他們頭顱砍下。站在城頭的古格國王親眼目睹自己的人民在敵人屠刀下慘死,在權力和生命之間抉擇,最終,他為了臣民不再失去生命,國王選擇了投降。拉達克國王在徹底征服古格王國后,進行了瘋狂的報復。他下令按照同一種方式處決了包括國王在內的王室成員,隨后命令軍隊在不遠處的峭壁上挖洞,把這些慘死的無頭尸身拋入洞中并把洞口封蓋嚴實,而那些被砍掉的頭顱,被丟到茫茫戈壁之中任憑狼群野狗啃食。拉達克國王自知自己犯下滔天罪行,隨即下令封鎖消息,不允許人們口頭傳播這場戰(zhàn)爭的殘酷,更不允許任何人在任何地方留下任何有關的戰(zhàn)爭記錄。自此,繁榮的古格王朝從茫茫高原消失,被強制刪除的戰(zhàn)爭記憶也湮滅在孔雀河涓涓細流之中。</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關于拉達克</h1><h5><br></h5><h1>參考藏傳佛教的發(fā)展以及西藏各地區(qū)人文歷史記錄,現(xiàn)代人對探尋古格王朝神秘消失的幾種猜測都指向一個地區(qū)和一個民族,這就是“拉達克”。</h1><h1>拉達克位于青藏高原的西部邊緣,是藏族的傳統(tǒng)居住區(qū)。在歷史上,從唐朝吐蕃時期一直到清朝末年,都屬于西藏的一部分?,F(xiàn)屬于克什米爾的一部分地區(qū),大部分由印度實際控制,另一部分由巴基斯坦管轄。</h1> <h1>參觀雖然結束了,但我的思緒久久不能平復</h1> <h1>阿里、西藏的西藏!你雖是世界盡頭卻創(chuàng)建過國家,你雖是荒蕪之地卻創(chuàng)造過文明。雖地處雪域高原,你卻與中原一樣也有悠久的歷史,并值得我們慢慢的去閱讀??!</h1> <h1>由于時間還早,現(xiàn)在我們不想入住扎達,原路返回霍爾又不情愿,所以選擇了一條99.9%的人都不敢走的穿越路線(????)????(?? ???? )?? ???? ????</h1> <h1>開始挺好跑,后來是搓板路,再后來不是路……</h1> <h1>天色已晚,不能再走了,就此露營???</h1> <h5></h5><h1>這里是阿里地區(qū)扎達縣托林鄉(xiāng)瑪朗村</h1><p style="text-align: right;">(點擊地圖可放大觀看)</h3><h3></h3> <h1>從這位老鄉(xiāng)家買了很多羊肉,燉了一大鍋(高壓鍋)</h1> <h1>第一次沒燉熟,又去老鄉(xiāng)家燉第二次,結果很晚了我們才吃上高原燉羊肉。哈哈??</h1> <h1>這里海拔4700+</h1> <h1>值得一提的是:本村書記村長還有幾個村民陸續(xù)過來看望我們,問寒問暖,問需要不需要幫助,非常友好????!</h1> <h1>我們本意不想打擾,謝謝啦、瑪朗村!扎西德勒????~晚安??????</h1>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h1 style="text-align: center;"><u>2018.07.26</u></h1><h5><br></h5> <h1>瑪朗村的早晨很靜,一位好心的大娘送來兩壺熱水,我們才意識到天已經亮了。</h1> <h1>趕緊收拾行囊,洗漱,吃早點,準備出發(fā)!</h1> <h5></h5><h1>今天將繼續(xù)走穿越路線,目的地普蘭縣霍爾鄉(xiāng),這個線路被越野狂人們稱為:扎達便道</h1><p style="text-align: right;">(點擊地圖可放大觀看)</h3> <h1>穹窿遺址,古象雄王國的都城,很想去看看????????</h1> <h1>特別提一下:由于扎達位于中印邊界(中印沒有確定國界),屬于國家邊防地區(qū),因此軍事戒備也很嚴格。</h1> <h1>此時我們的位置,紅線為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黃線是219國道</h1> <h1>平時我們常說一句話: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這句話此時說我覺得最合適!因為這里就是天邊……世界的盡頭?(??? ? ???)?mua~??</h1> <h1>經過無人區(qū),發(fā)現(xiàn)很多野生動物,藏野驢居多</h1> <h1>阿里地區(qū)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h1> <h1>不怕高反,不怕路險,只因為喜歡那一份路上的感動……</h1> <h1>路過鬼湖(拉昂錯)</h1> <h1>到達霍爾加油站</h1> <h1>今晚住在普蘭縣霍爾鄉(xiāng)。海拔4500+米</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簡介阿里</h1><h5><br></h5><h1>阿里地區(qū)是西藏自治區(qū)唯一的地區(qū),位于中國西南邊陲、西藏自治區(qū)西部、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全地區(qū)總面積337174.95平方千米,是西藏面積第二大的地級單位,僅次于那曲市。全地區(qū)轄7個縣,常住人口10.74萬。</h1><h5></h5><h3></h3><h5></h5><h1>阿里地區(qū)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被稱為“世界屋脊之屋脊”、“世界第三極”、“生命之禁區(qū)”。境內主要山脈有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喀喇昆侖山脈等,主要河流有獅泉河、象泉河、孔雀河等,主要湖泊有扎日南木錯、班公湖、拉昂錯等。主要旅游景點有古格王國遺址、托林寺、札達土林等。</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