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社會性教育是幼兒園教育中極其重要且薄弱的部分。為了促進江西學前社會性教育發(fā)展,提高上饒市幼兒園社會性教育質量,提升教師專業(yè)能力,優(yōu)化園所課程體系建設,建立幼兒園社會性教育“課程實踐研究共同體”系統(tǒng)設計并實施“課程實踐共同體培訓”。12月7日至8日,上饒市教育局特邀請華東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系系主任張明紅教授及其研究團隊進行第二次主題研訓活動指導,本次研討會在上饒市第三幼兒園舉行。</h3> <h3> 培訓會開始之前,張明紅教授及其研究團隊與八所實驗園負責人就課程的具體實施展開討論,各園所踴躍提疑,專家們逐一解惑。</h3> <h3> 培訓會在黃琪園長的主持下開幕。</h3> 章建榮老師示范課 <h3> 上海市示范園烏南幼兒園章建榮老師給我們展示了兩節(jié)示范課,《我是這樣愛你》和《理智的快樂》,通過兩節(jié)社會性教育活動,向我們呈現(xiàn)幼兒“親社會行為”與“情緒管理”課程的具體實施。章老師的活動選材來源于生活,讓幼兒在情境中理解,回歸于生活,最后在游戲中鞏固。孩子們在章老師的循循善誘下,社會性得到發(fā)展。</h3> 自評與點評 <h3> 示范課結束后,章老師從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等方面進行自評,張明紅教授進行點評。張教授結合活動各環(huán)節(jié),給我們解析設計意圖以及幼兒的行為轉變,對章老師提問的邏輯性給予高度贊揚,拋問、追問、設問去冗從簡,為內容服務。</h3> 講座:親社會行為與情緒管理 <h3> 張明紅教授采用參與式培訓方式給我們深入淺出地解析幼兒社會性學習與發(fā)展核心經驗——“親社會行為”與“情緒管理”。張教授結合《指南》,分階段地給我們講解幼兒“親社會行為”與“情緒管理”的概念、意義、年齡特點及培養(yǎng)策略。張教授指出,幼兒社會性發(fā)展的研究離不開幼兒心理學,遵循幼兒年齡特點,分析幼兒行為原因,才能更好促進幼兒的發(fā)展。</h3> <h3> </h3> 張紅老師示范課 <h3> </h3> <h3> 上海市黃浦區(qū)教育學院教研員張紅老師給我們帶來了兩節(jié)以“人際交往”與“自我意識”為核心經驗的示范課《做客的禮儀》和《男孩女孩》。張老師靈活的課堂應變能力及掌控力是我們學習的標桿,讓幼兒在情境中感同身受,正向強化的引導效果顯著。</h3> 教師自評 <h3> 針對兩個活動,張老師從教學呈現(xiàn)過程及設計意圖等方面進行評析,張老師指出,教學要為教育服務,社會性教育活動一定要讓幼兒感同身受,讓幼兒看到、聽到、感受到。教學設計要站在兒童的立場設計問題,從兒童的視角看待幼兒的成長。</h3> 講座:自我意識與人際交往 <h3> 張明紅教授從幼兒社會性學習與發(fā)展核心經驗——“人際交往”與“自我意識”兩方面入手,提取《指南》中的相關內容,結合上午的示范課與教學活動中的實例,理論結合實際,深入淺出、細致地給我們分析“人際交往”與“自我意識”的概念、年齡特點以及培養(yǎng)的支持性策略。</h3> <h3> 本次培訓以PCK理論為基石,以社會性教育主題課程建設為抓手,遵循情感在先,行為在后,認知相隨的理念,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供新視角,為園長課程領導力提升提供新契機。相信在張明紅教授及其研究團隊的指導下,上饒市PCK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課程實踐共同體將會得到新的提升。</h3> <h3>撰稿: 李紅燕</h3><h3>制作: 李紅燕</h3><h3>審核: 嚴蕾</h3><h3>簽發(fā): 黃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