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11月27日至29日與夫人一起參加了龍虎山-婺源專列旅游。婺源以前去過,龍虎山是第一次去。其實從福州到龍虎山很方便的,路途也短,但往往越近的景點越難得去玩,總覺得有機會順便就玩了。這次算是找到機會順便玩吧,因為三日游團費才11元/人,加上門票等七七八八的費用,每人不到300元。</h3><h3>龍虎山位于江西鷹潭市,距市中心18公里,為中國第八處世界自然遺產(chǎn),屬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是中國道教的發(fā)祥地,其道教圣地、碧水丹山與古崖墓群被譽為"三絕″。龍虎山風景名勝區(qū)由仙水巖、龍虎山、上清宮、洪五湖、馬祖巖和應天山等六大景區(qū)組成。</h3><h3>龍虎山原名云錦山,東漢中葉時張?zhí)鞄熢诖藷挼ぃ?quot;丹成而龍虎現(xiàn),山因得名″。也就是說,張?zhí)鞄煙挼こ晒r,天上的云彩呈現(xiàn)出龍和虎的形狀,故將此山命名為龍虎山,一直沿用至今。龍虎山因而也成為中國道教的發(fā)祥地。</h3><h3><br></h3> <h3>絕壁懸崖上白色的東西是鳥的糞便。</h3> <h3>此山名為天書山,在瀘溪河邊上,酷似一本翻開的書。</h3> <h3>竹筏載著游客順水漂流到目的地后,纖夫們又把竹筏逆水拖回到上游。.</h3> <h3>瀘溪河水清澈見底,兩岸風景秀麗。</h3> <h3>碧水丹山</h3> <h3>天門山</h3> <h3>望尼山</h3> <h3>天然的石橋.</h3> <h3>絕壁上有懸棺</h3> <h3>龍虎山峭壁上有202座懸棺,很長時間內(nèi)都是一個未解內(nèi)謎團。</h3><h3>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科學技術研究所對懸棺棺木進行放射性碳素測定后得知,棺木距今已有2500年左右的歷史,證實這批崖墓屬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h3> <h3>馬屁山</h3> <h3>大地之母。傳曰:</h3><h3>男人見了笑哈哈,女人見了羞答答,</h3><h3>小孩見了問媽媽,媽媽閉口不回答。</h3> <h3>婺源</h3><h3>婺源是古徽州六縣之一,今屬江西省上饒市下轄縣,素有"書鄉(xiāng)″、"茶鄉(xiāng)"之稱,是全國著名的文化與生態(tài)旅游縣,被外界譽為"中國最美鄉(xiāng)村″。</h3><h3>婺源演藝小鎮(zhèn)夢里老家夜景。</h3> <h3>上河村</h3> <h3>婺源是當今中國古建筑保存最多、最完好的地方之一。全縣有完好地保存著明清時代的古祠堂113座, 古府第28棟, .古民宅36幢和古橋187座。村莊一般都選擇在前有流水,后有青山的地方。上河村是婺源頭牌,千年古鎮(zhèn),被稱為"水墨上河″。原名河村,因古代進河村必須過河,故稱為上河村,又有上上臨河之意,風水極隹,素有天子寶地之稱。</h3> <h3>粉墻黛瓦,典型的徽派建筑。</h3> <h3>遠山、近水、粉墻、黛瓦相映成趣,構成一幅天人合一的畫卷。在這里可以盡情釋放,讓心靈自由飛翔。</h3> <h3>大河長灘</h3> <h3>大河長灘傍水而居,且河面寬,光照十分充足,河水如鏡,于是,岸邊便成了曬秋的好去處。沿河順流而下,山是綠的,水是清澈見底的,而竹匾里的七彩農(nóng)作物便成了最有活力的。一個個圓圓的竹匾點綴在綠水青山間,就好象夏夜天空中的繁星,火紅的辣椒成了河水中成群的紅鯉魚的倒影。大河長灘,水上曬秋便成了一幅唯美的畫卷。</h3> <h3>這是聳立在婺河上的一座千年古橋,可以想象,漫步橋上,心情定會特別舒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