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第六天,早上出酒店登高遠望菲斯這座名城的全貌,這是一座保存完好的阿拉伯中世紀風(fēng)格的城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菲斯是摩洛哥第三大城市,建于公元8世紀曾經(jīng)有多個王朝在這里建都,是當(dāng)時的經(jīng)濟政治和宗教文化中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古城現(xiàn)在依然保留著完整的城墻,整座城市由密密麻麻的白色房子組成,是個阿拉伯人的聚集地,它就像我們的一些“城中村”完全是自由發(fā)展,房屋和街巷分布雜亂無章。</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舊皇宮緊靠著老城,皇宮的大門據(jù)說是用鈦合金鑄造的,永遠金光燦燦,早晨游客們都在這里照相,</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菲斯市,老城區(qū)占一大半面積,阿拉伯人把老城區(qū)叫做麥地那,對于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來說,菲斯麥地那可以堪稱是個世界上最大的“迷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有名的藍門是迷宮的入口,從這里走進大門就是菲斯麥地那了,這里可是個熱鬧的地方到處混亂嘈雜,小販、小偷、游客、本地阿拉伯人……</font></h3> <h3>菲斯麥地那是個沒有公路的地方,到處都是狹窄的小街巷,機動車是開不進去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毛驢。</h3> <h3>內(nèi)部狹窄的小巷交錯縱橫,據(jù)說有九千多條,陌生人進去根本就找不到東南西北,</h3> <h3>正是因為這樣,它才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來這里“探險”,假如你要是走丟了,隨時會有帶路人出現(xiàn),</h3> <h3>當(dāng)?shù)氐陌⒗畮啡擞谐扇艘灿行『?,他會“各國的語言”,會非常熱情的把你帶出迷宮,但是當(dāng)享受了服務(wù)后你要支付的酬金可就沒譜了,可能是10個迪拉姆也可能是100個迪拉姆摩幣。</h3> <h3>在菲斯麥地那玩的人必須有良好的心態(tài),假如你買的東西是別人價格的10倍你能一笑了之,</h3> <h3>這樣才能說你已適應(yīng)了這里,是一個合格的菲斯麥地那游客了。</h3> <h3><font color="#010101">卡拉維因清真寺與大學(xué)據(jù)說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學(xué),與老城同期建成一千多年來它一直是摩洛哥重要的宗教教育機構(gòu)和政治討論中心,也是穆斯林重要的朝圣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非穆斯林游客只能進到這個天井一樣的園子,看看這里造型優(yōu)美的門、回廊和它的精致雕刻圖案。</font></h3> <h3>進入菲斯麥地那后我拍攝的鏡頭多是豎畫面,這是因為所有地方都是窄巷,沒有橫向的空間,</h3> <h3>當(dāng)?shù)厝硕挤锤信恼?,要想拍照人物必須采用些特殊的手段?lt;/h3> <h3>麥地那布局看似雜亂實際上還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住宅基本以清真寺為中心,寺門口有給水口等設(shè)施,</h3> <h3>但是菲斯麥地那的清真寺多的誰也說不清。從高處看全城的宣禮塔林立,要數(shù)清有多少個還真不容易,</h3> <h3><font color="#010101">伊德里斯陵墓地處古城內(nèi)的小巷子里,非穆斯林不得入內(nèi),只能透過大門窺視拍張照這更加增添了它的神秘感。</font></h3> <h3>菲斯的手工制作和傳統(tǒng)的制革業(yè)發(fā)達,滿街都是賣駱駝皮制品的,尖頭的皮托鞋很有阿拉伯特色,</h3> <h3>臭氣熏天的叔阿拉皮革染房名氣很大,很多畫冊都有它的照片,不知為何成了中國人愛來的地方,由于臭味道太大,很多人要拿著一束鮮薄荷,才能爬到樓上看到它。</h3> <h3>下午到菲斯北面的梅里尼德王朝陵墓,這里就是在山崗上的一個廢墟,沒有什么好看的,</h3> <h3>但是這個高地卻是觀看菲斯麥地那全景的最佳地點,</h3> <h3>在圖片中心位置的綠色屋頂建筑就是卡拉維因清真寺,我在拍攝菲斯麥地那的時候由于建筑雜亂無章一直沒有參照點,只有它是綠色的唯一參照物,它是全城的地標。</h3> <h3>下午陽光下的菲斯麥地那,白色的房子和墓地叢叢疊疊鋪滿了整個山溝,</h3> <h3>許多攻略上都說這里是拍攝菲斯麥地那日落的最佳位置,所以我們就早早的到達了這里 等待,</h3> <h3>太陽終于要下山了,麥地那的上空開始飄起了炊煙,但是老城的上空并沒有泛起紅云,</h3> <h3>因為老城在我們到南邊,在西邊的山崗上空出現(xiàn)了美麗的彩霞,看來攻略并不完全正確,很多事情是要親身經(jīng)歷的。</h3> <h3>天完全黑下來了,菲斯麥地那的燈亮起來了,城市在星星點點的燈光下更加彰顯出它的滄桑和神秘。</h3> <h3>第七天從菲斯酒店出發(fā)先到70公里外的古城梅克內(nèi)斯,看勝利之門和古老的谷倉,馬廄,這就是著名的“勝利之門”,</h3> <h3>這是梅克內(nèi)斯的城墻和人工湖 ,湖水是從遙遠的阿特拉斯山引來的泉水,用于解決當(dāng)時軍隊飲水問題。</h3> <h3>一個像英國管家一樣的谷倉馬廄管理員,請我們進入內(nèi)部參觀,</h3> <h3>這里分為室內(nèi)的谷倉和露天的馬廄兩部分,是當(dāng)時梅克內(nèi)斯軍隊屯糧養(yǎng)馬的地方,據(jù)說設(shè)計非常科學(xué)合理。</h3> <h3>梅克內(nèi)斯是摩洛哥四大古都城之中的“黑城”(馬拉喀什紅城、菲斯白城、拉巴特藍城),叫黑城是由于曾經(jīng)在這里駐扎了由大量黑人組成的,奴隸軍團的原因。</h3> <h3>從梅克內(nèi)斯行車向北200公里到達有“天空之城”稱號的山城舍夫沙萬,</h3> <h3><font color="#010101">舍芙沙萬建于十五世紀,這里遠離大城市的繁華喧囂是一座淳樸的伊斯蘭小城,保存有完好的麥地那城堡,氣候涼爽空氣清新是個很好的度假療養(yǎng)之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不知道哪來的那么多的涂料,這里的居民把房子都涂成天藍色,很多街道小巷的地面也是藍色的,</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使得來到這里的人都有一種身處天空仙境的感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們到達后就一刻也停留不住了,進入到麥地那老城區(qū)去親身體驗這置身天空中的感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舍芙沙萬麥地那不大,不會像菲斯那樣迷路,我們在一家天空之家的中餐館吃了飯,大家各自逛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城里游客不少其中亞洲游客居多,韓國的、日本的和中國的,漂亮的地方擠滿了拍照留念的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這里的買東西要比大城市便宜些,這里的商販也沒有大城市那么狡猾,街道上的商品都擺放的很漂亮。</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舍芙沙萬麥地那的中心廣場,旁邊有很多咖啡館,人們都喜歡在這里坐下喝一杯咖啡,看看過往的游客,清真寺也在這里但非穆斯林不得進入。</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太陽落山之前是攝影的最佳時間,急匆匆的爬上山坡能夠俯瞰全城的地方,整座藍色的城市完全展示在我的眼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里山區(qū)是拍不到日落的,到這里是為了拍攝這座藍色城市的夜景,天漸漸的黑了燈也亮了,我看到的藍色是燈光下的房子,紅色是汽車燈拉出的紅線,它們組成了一副美麗顏色的圖畫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第8天早晨,濃霧籠罩了舍芙沙萬,在酒店樓頂?shù)挠^景平臺上,仙境一般的真實“天空之城”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展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 </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陽光透過山脊照射在對面山坡的房屋上,云霧覆蓋了山谷里的老城,云霧在不停的移動,它像一塊活動的紗簾在一幕一幕變化,不斷的向我展示著不同美麗的風(fēng)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從舍芙沙萬開車到丹吉爾有110多公里的路程,丹吉爾是摩洛哥最北的城市,地處直布羅陀海峽的西口,戰(zhàn)略位置極為重要。這是一家海峽邊巖石上沿地勢修建的咖啡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它離丹吉爾城堡很近,在地圖上地名是"Cafe hafa",由于這里是非洲大陸能夠看到海峽對面歐洲的地方,所以人們都說沒有來過“Cafe hafa”就等于沒有到過丹吉爾。這里確實風(fēng)光獨特,雖然風(fēng)很大但是依然有很多人要占座在這里喝一杯咖啡或者薄荷茶,</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里偶爾也能看到黑人在遙望海峽,這不能不讓我這個吃瓜群眾心中泛起一絲憐憫,一直以來丹吉爾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始終是非洲難民進入歐洲的最后一道關(guān)口,</font></h3> <h3>這些非洲難民有的通過一兩年的步行,千辛萬苦到達丹吉爾,在這里等待偷渡海峽到達對岸他們的理想天國,摩洛哥政府似乎在難民問題上態(tài)度曖昧為此一直被西方世界所詬病。</h3> <h3><font color="#010101">直布羅陀海峽西口的斯帕特爾海角在丹吉爾以西12公里的地方,這個海角是非洲大陸的最西北角 ,地理位置極為特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座伊斯蘭式樣的燈塔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一直以來都是往來船只的重要標志點,此塔還是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分界,塔的左側(cè)是大西洋,塔的右側(cè)是地中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摩洛哥的200DH的紙幣上的用的就是這個燈塔的圖案,這里海天之間風(fēng)景如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個姑娘坐在燈塔前海邊的石頭上,同時面向大西洋和地中海,不知此時是什么感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從非洲之角沿著大西洋海岸向南4公里的地方,在海邊的巖石上有一個神奇的自然洞穴,它的形狀就是一副左右倒置的非洲地圖,甚至連非洲東部的馬達加斯加島都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它的內(nèi)部很大,面向大西洋的洞口就是這幅非洲地圖,這個洞叫赫爾克里洞也叫非洲洞,傳說宙斯的兒子赫爾克里戰(zhàn)勝九頭巨龍后曾經(jīng)在這里休息,此洞因此而得名。</font></h3> 赫爾克里洞口面向正西方向,應(yīng)該是拍攝大西洋日落的絕佳地點,透過洞口拍攝一輪紅日落入大西洋是一個絕好的創(chuàng)意,我們在等待時有許多阿拉伯人在迎著從洞口射進來的一束光線拍照,這個時候你近距離拍他,他也看不見你。<br> <h3><font color="#010101">因為大西洋海面有云,沒有拍到太陽落下海平線這很可惜,風(fēng)光攝影就是這樣的3分靠人7分靠天,但是我們領(lǐng)略了日落時大西洋強勁的海浪,今晚我們住丹吉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九天,一大早就從丹吉爾出發(fā),沿著大西洋海岸向南行車50多公里到達美麗的艾西拉麥地那,艾西拉外圍的城墻保存完好它建于15世紀葡萄牙殖民時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因為想拍攝日出的景色下車就直奔海邊而去,早晨的艾西拉海灘沉浸在寧靜中,天空云絲從地平線伸展向藍色的天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剛剛退潮的海水平鋪在海灘上平靜的如同鏡子一般,白色的城堡被倒映在鏡面上形成了一副美麗的圖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進到麥地那內(nèi)部在城墻上看到海灘,由于見識過菲斯麥地那,對這個小麥地那也就不以為然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不過艾西拉確實與菲斯還是有很大不同的,早晨居民都還沒有出門,街道是異常的寧靜,我們輕輕的穿過不能大聲說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城里的許多園子或者房子上開滿了鮮花,很多房子白色墻上也涂上了藍顏色,可以說這是在非洲我見到的最干凈整潔又美麗的老城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從艾西拉向南200公里就到了摩洛哥首都拉巴特,這是拉巴特摩洛哥皇宮專用清真寺,在皇宮廣場邊上是專門接待皇室人員或者穆斯林貴賓的,普通人不能入內(nèi)。</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圖中黃色的房子就是摩洛哥皇宮了,王國的國王在這里居住辦公,游客可以在門口的廣場上遠遠的看看,廣場用來舉行各種儀式和禮賓活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是皇宮外的衛(wèi)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個方形的建筑就是哈桑塔,它建于1195年是個宣禮塔的半成品,還有廣場上的200根圓形石柱,當(dāng)時的王朝蘇丹要建造一個世界最大的清真寺和最高的宣禮塔,工程進行了一半蘇丹就死了,沒有人再繼續(xù)建造就放到了現(xiàn)在,在摩洛哥這種半截工程的清真寺在馬拉喀什也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穆罕默德五世的陵寢就在哈桑塔的對面,穆罕默德五世是摩洛哥王國的開國國王,應(yīng)該是現(xiàn)國王的爺爺,因為他是哈桑二世的父親,哈桑二世是現(xiàn)國王的父親(摩洛哥王室家族比較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陵寢完全用意大利大理石建成,房頂呈金字塔型覆蓋綠色琉璃瓦,陵寢內(nèi)部鋪滿馬賽克圖案,頂部金碧輝煌,四面都有衛(wèi)兵守衛(wèi),不過游客可以跟一動不動的衛(wèi)兵拍合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陵寢的旁邊還有一座精美的大理石建筑像是一個清真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日落之前我們趕到海濱的烏達雅堡,主要是想到這里看海上日落,這里大西洋的風(fēng)浪確實比較大,海灘上有不少沖浪的人。</font></h3> 烏達雅堡是一座建立在海邊高地上的城堡,城堡對游人開放不收門票,我們都不愿意放棄拍攝日落的機會所以沒有去參觀城堡,只是在下面遠遠的拍了它的照片,<br> <h3><font color="#010101">人們在等待日落,盡管海上風(fēng)浪很大,海浪打在礁石上,浪花碎成水霧濕潤了人們的衣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次終于拍到了大西洋上的日落了,真是不容易啊,太陽漸漸的落下去像一個鴨蛋黃,染紅了天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完全落下去了再給一個大場面的鏡頭吧,大西洋的海浪在一層一層的向海邊推過來,耳邊不斷的響起海浪拍打巖石的聲音,看見的和聽見的匯合成了美妙的交響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欣賞這大自然的交響樂時決不能少了這些美麗的觀眾。</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第十天,在摩洛哥逆時針方向轉(zhuǎn)了一圈后,終于回到了達爾貝達(卡薩布蘭卡),上午在強烈的陽光下來到了哈桑二世清真寺,它是伊斯蘭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清真寺前有很大的廣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座清真寺由前國王哈桑二世修建,是我見到的最現(xiàn)代化的清真寺,清真寺的屋頂可以開啟以調(diào)節(jié)空氣和采光,夜晚可供穆斯林在星空下祈禱冥想,以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它的25扇自動大門全部由鈦合金鑄造而成,可抗海水侵蝕并且在人多時可自動開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清真寺內(nèi)部可以買票參觀票價120迪納姆,殿內(nèi)完全由大理石制作,地面常年供暖使得脫鞋進入的人們不會感覺腳涼,寺內(nèi)有世界最好的音響系統(tǒng)宣禮時可以把安拉的聲音傳遍每一個角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清真寺男女沐浴室可同時容納1400人沐浴,禮拜殿和廣場可同時容納10萬人做禮拜,</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清真寺總面積20000平方米,1986年開始修建到1993年8月完工總共耗資6億美元,從竣工到現(xiàn)在一直都在不斷的完善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哈桑二世清真寺建在卡薩布蘭卡的大西洋海岸上,它的宣禮塔高210米是世界最高的宣禮塔,也是卡薩布蘭卡的地標。</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卡薩布蘭卡邁阿密大道就是一條海邊公路,它是這里最豪華和現(xiàn)代的地方,有許多別墅豪車,有摩洛哥最大的商品茂和環(huán)幕影院(還沒有北京的世紀金源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國王畫像豎立在路邊,還有國王家族的照片,有人在介紹誰是穆哈默德,誰是哈桑等等,</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城里有穆哈默德五世廣場、哈桑二世廣場,廣場上有很多鴿子所以也叫鴿子廣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行程最后要去卡薩布蘭卡的麥地那“圣人區(qū)”看看,這里是一個歐洲與阿拉伯文化的混血兒,因為它是法國人建造的,20世紀30年代法國保護時期為解決大量人口遷入而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里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圓形拱門,有點像意大利的街道也有本地文化的影子,街道兩側(cè)是手工藝品商店,人也沒有菲斯麥地那那么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十幾天的北非之旅就要結(jié)束了,我還是第一次在阿拉伯世界待了這么長的時間,通過這段時間的所見所聞對這個以前接觸不多的世界有了一點了解和認識,</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生活在伊斯蘭國家的人們雖然與我們有不同的生活習(xí)慣、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思維和處理問題的方式,但是他們有他們自己的世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他們跟我們一樣在這個星球上生活了上千年而且文明一點都不比我們差,存在即是道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阿拉伯人在經(jīng)商方面顯示出來的智慧(或者說是狡詐),那種靈活和沒有一定之規(guī),是被阿拉伯世界所認可和贊許的,所以我們不能認為自己生活范圍內(nèi)的說法道理永遠是對的,在不同人群的不同世界里會有不同的道理,你只能順勢而為或者多多的學(xué)習(xí)。</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不多說了再見吧摩洛哥,這真是一塊美麗的土地!</font></h3><h3><font color="#010101"></font> 在此我還要感謝李唐老師為此次北非的旅行所付出的辛勤勞動,他所選擇的拍攝地點和拍攝時間以及旅程安排都是一流的。</h3> <p>更多主題請看鏈接<a href="http://www.zit.org.cn/2ijoobla?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非洲的鑰匙突尼斯</a><a href="http://www.zit.org.cn/2j4eatma?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摩洛哥10日(上)</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