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三)</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永久的印記,終究家的具象會在人們的腦海里漸漸模糊,經(jīng)過時間的提煉,也許某個實物或某個事件會成為腦海中永遠(yuǎn)家的模樣。</h3> <h3>梁神堂村045號,家就是這個門牌號碼。</h3> <h3>家是兒時房梁上掛著的餑餑籃子。</h3> <h3>家是那條永遠(yuǎn)也走不到盡頭的小路。</h3> <h3>家是兄妹在炕頭上玩耍的快樂時光。</h3> <h3>家是永遠(yuǎn)珍藏著的那副高蹺腿子。</h3> <h3>家是屋檐下親手種下的瓜藤黃花。</h3> <h3>家是散落的雜物和打成包的行囊。</h3> <h3>家是門前大樹下那條小奶狗懵懂的眼神。</h3> <h3>家是閑置又舍不得扔的大甕。</h3> <h3>家是騎著自行車在村里閑逛的悠閑時光。</h3> <h3>家是門前的那棵大槐樹。</h3> <h3> 國※家,雖然有著對家的無比眷戀,但不得不說,我們是多么幸運的一代人,在歷史的長河中,人的一生渺小的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到哪都微不足道,不留痕跡。然而我們卻在一生當(dāng)中經(jīng)歷了國家的兩次重要變革,一次是改革開放,一次是深化改革開放而設(shè)立的雄安新區(qū),更有幸的是我們親眼見證并參與了新區(qū)的建設(shè)。一直認(rèn)為家國情懷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大情懷,與我們平民百姓不沾邊,沒想到在這場征遷里,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將對小家的情意深凝在對國家的大愛和擔(dān)當(dāng)上,眼看著自己的家消失殆盡卻無怨無悔,這是生命的自覺,更是對國家的無比信任。</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每個人的生命體驗都與家國緊密相連。因為新區(qū)建設(shè)的需要而舍棄了家園,他們心懷國家,神情堅定。</h3><h3><br></h3> 年輕的果農(nóng)夫妻在老屋整理剛剛摘下的蘋果,為搬遷做準(zhǔn)備,這是勞作中的夫妻合影留念。<h3><br></h3> <h3>陳艷匣每天都在門前加工傘架補貼家用,即使馬上要搬家了,也舍不得耽誤。</h3> <h3>這是村里最后一個婚禮,新媳婦進門的第二天就開始評估準(zhǔn)備搬遷。</h3> <h3>尹洪波家特殊的全家福,因為搬家勞累,而且家中已經(jīng)不能開火做飯了,中午尹洪波買了火燒加肉,全家就在月臺上吃了簡單的午餐。</h3> <h3> 梁神堂已不再是梁神堂,存在的只是曾經(jīng)作為梁神堂的那片土地,土地上面的那個梁神堂一去不復(fù)返了,隨即而來的是高鐵片區(qū)的建設(shè),如果廣義的說,將來的梁神堂將是高鐵片區(qū)的一部分,將是國際化的標(biāo)準(zhǔn)建設(shè),將會有世界各地的人踏上這片土地,或許這里將成為某些人回家的起點或是離家的終點。</h3><h3> 未來的梁神堂,再見!希望你快點變身歸來!傳統(tǒng)意義的梁神堂,再也不見……你將永遠(yuǎn)留在人們的心里。</h3> <h3>這是誰家的黃金寶地散落了一地,未來的梁神堂到處都是黃金寶地,永遠(yuǎn)祝福你?。ㄍ辏?l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