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11月17日,儋州市青年骨干教師聯(lián)誼會活動在知和行書局如期舉行。聯(lián)誼會自成立以來,堅持“閱讀.傾聽.分享”的原則,開展了讀書分享、教學經(jīng)驗交流、班主任工作漫談、專家專題講座等一系列活動,旨在搭建一個可以促進教師們交流分享經(jīng)驗、互相學習進步的平臺,為儋州中學教育注入新活力。<br></h3> <h3> 此次活動邀請到儋州市八一中學吳春荷老師、兩院中學教研室主任朱聯(lián)博老師和聯(lián)誼會導師王海麗老師來作為主講人,為大家?guī)砭实姆窒怼?lt;br></h3> <h3> 雖然是周末,但老師們學習的熱情高漲,活動會場座無虛席。</h3> <h3> 白馬井中學校長黎秀奎親臨現(xiàn)場進行指導,他表示,讀書能夠豐富內(nèi)心的世界、強大內(nèi)心的力量,并能使人寧靜,共同守護這片寧靜的老師們,是支持讀書會能堅持舉行的重要力量。</h3> <h3> 第一位主講人是來自儋州市八一中學的吳春荷老師,她向大家分享自己閱讀余華的小說《許三觀賣血記》的心得。她獨到的見解讓大家沉浸在書中的世界,穿梭在那個貧窮動蕩的年代,見證了一個平凡小人物在苦難來臨時的樂觀與堅韌、在大時代背景下的渺小和偉大。</h3> <h3> 第二位主講人是朱聯(lián)博老師,現(xiàn)任兩院中學教研室主任。他以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經(jīng)驗為視角,結(jié)合《班主任兵法》,分析后進生轉(zhuǎn)化的問題,分享了自己的“兵法”。他將后進生的轉(zhuǎn)化與現(xiàn)今扶貧工作的熱點話題相類比,指出班主任應(yīng)像扶貧干部一樣,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習上的“貧困戶”。 </h3> 朱老師對后進生轉(zhuǎn)化的錦囊妙計,讓大家如沐春風:<div><h3>1、分類“建檔立卡”,找出后進生跟不上的原因并進行分類;</h3><h3>2、不給隨便在心里給學生打上標簽;</h3><h3>3、創(chuàng)造校外“偶遇”的機會,與學生談心;</h3><h3>4、溫柔之刀與劍膽琴心——根據(jù)自身的性格特點來選擇教育學生的風格;</h3><h3>5、利用活動讓學生能展現(xiàn)自我;</h3><h3>6、敢于展現(xiàn)自己長處;</h3><h3>7、關(guān)于手機吸煙戀愛問題,可適當打太極;</h3><h3>8、學會借助他人力量共同幫扶;</h3><h3>9、必要時可以進行家訪。</h3><h3> 朱老師的獨門兵法,讓眾人收獲頗多。</h3></div> <h3> 朱老師還與大家共享了珍貴的學習資料。</h3> <h3> 最后一位主講人是王海麗導師,王老師是儋州市第二中學的高中語文教師、海南省語文學科帶頭人,有豐富的課題研究經(jīng)驗。作為聯(lián)誼會的導師,她總能在成員們迷茫時及時授業(yè)解惑,點明方向。王老師這次主講的是《課題研究與教師成長》,頗具理論和科研價值。課題研究,很多老師心向往之卻又容易望而卻步,但在王老師聲聲細語中,課題研究這位遠在云端的“美人”向我們逐步靠近。</h3> <h3> 王海麗老師從課題研究的背景、內(nèi)容、收獲、反思四個方面進行介紹。首先理清了教師、常規(guī)工作與課題研究的關(guān)系,在心理上拉近了大家與課題研究的距離。告訴大家課題研究其實是從規(guī)范的層面審視我們工作的合理性、科學性,把付出的努力成果化。王老師聲聲細語,使令老師們望而卻步的迷霧慢慢散去。</h3> <h3> 王老師以自己主持的課題為載體,從課題來源、題目擬定、團隊選擇、中期報告到最后結(jié)題、收獲,反思,有條不紊且面面俱到向大家道來。她帶領(lǐng)大家以科研的新角度審視教學,以向上的勇氣去涉足新領(lǐng)域,輕柔的言語像一雙溫暖而有力的手,撥開了迷霧,領(lǐng)著大家向更明亮的遠方走去。</h3> <h3> 3個小時的分享轉(zhuǎn)眼到了尾聲,儋州市第二中學的謝福才主任做了總結(jié)講話,提出班主任工作需要以“嚴而有愛,嚴而有格”的理念作為前提,做到有愛心、耐心、信心、虛心、恒心。同時還反思了現(xiàn)今感恩教育的不足,鼓勵并指導學生進行課題研究,給老師們帶來了新的啟迪。</h3> <h3> 精彩活動的分享在大家的回味無窮中結(jié)束了。每次讀書會的成功舉辦都離不開每位參與人員的付出。在此,感謝黎校長和導師王老師的現(xiàn)場指導把關(guān)、吳老師和朱老師的精彩分享、李坤眉老師優(yōu)雅大方的現(xiàn)場主持;以及每位放棄周末休息積極參與的老師和總在幕后默默精心策劃的各分會會長和工作人員,謝謝!在大家的努力下,青年骨干教師們一定能像黎校長所期盼的那樣——堅持讀書、堅持學習、堅持交流、堅持成長!</h3> <h3> 活動的尾聲——大合影留念。</h3><h3><br></h3><h3><br></h3><h3><br></h3><h3>撰稿人:覃瑩 鐘元源</h3><h3>攝影:參與活動全體骨干教師</h3><h3>審閱:謝福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