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殘疾,是這個社會永遠避不開的話題,自從有了人類,殘疾便相伴而生。生活中我們只是在街邊偶爾看見或是聽說殘疾人??赡阒绬幔瑑H僅在我們沂南縣特殊教育學校就有170多個就讀的或是聾啞、或是智障、或是自閉癥,亦或是多重殘疾的特殊兒童。他們是上天派給人間的折翼天使,是來考驗我們每個人的愛心與靈魂的。你對待他們的態(tài)度正是你內(nèi)心的真實寫照:你從心底里憐憫他們,說明你的心里滿是善良與愛;反之,我們就要好好的修煉自己的內(nèi)心,要使它更加純凈、清澈。</h3><h3> 有這么一群人,他們心底無私、胸懷大愛,他們一次次走進特教學校,給這些折翼的天使送愛、送溫暖,蘋果、香蕉、臘八粥,床墊、衣服、新棉被,做互動游戲、包愛心水餃、同臺慶聯(lián)歡……他們用真心真情真愛讓這些特殊的孩子一次次綻放最美的笑容!他們用愛溫暖了孩子的每一天,讓孩子的童年留下了最美好的回憶!他們的愛就猶如雨后天空中那抹最美的彩虹,絢爛了整個天空、照亮了孩子心中迷茫的路!他們就是——沂南縣正義彩虹志愿服務隊!??!</h3><h3> 2019年11月16日,一個溫暖如春的日子,正義彩虹志愿者們又相約到三戶貧困的特殊學生家里走訪慰問。此前志愿者們?yōu)槊總€特殊家庭購買了大米、面條、點心,考慮到寒冬即將來臨,又特地為每個家庭定做了一床加厚純棉愛心棉被,并為每戶準備了600元的愛心款,還有一些學習用品等。所思所想極為周到細心,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三個特殊家庭,感受一下別樣的人生……</h3> <h3><b>一、特殊家庭愛意濃 和諧溫馨令人羨</b></h3> <h3> 上圖中間的大男孩叫陳向宸,沂南縣特殊教育學校五年級學生,智障且視力低下。一家四口三個殘疾人:父親、母親都患有輕度智障,并且父親視力也不好,這些日子父親又到臨沂眼科治療眼病去了,只有一個健康的兩周歲多的小弟弟。</h3><h3> 這是一個飽經(jīng)辛酸但又極具勵志的家庭:為了小向宸上學方便,一家在學校附近租房居住,平時父親靠打零工掙些錢補貼家用,但因為殘疾也僅僅是掙點小錢;母親看著小兒子,來回接送小向宸上學,途中有時撿些破爛賣錢。這些日子他們把小兒子送回鄉(xiāng)下老家去了,由老人幫忙看著。母親送完向宸后,則到附近的紙箱廠打些零工,笑談中母親告訴我們,一個月也能掙1000來塊錢。</h3><h3> 最讓我們敬佩的是這個特殊的家庭不怨天尤人,不全靠政府救濟,一直向不公的命運做著抗爭。其樂觀、努力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讓我們也很受激勵。幾年的學校生活,小向宸的生活自理能力、社會交往能力極大改善。</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1.志愿者正步入陳向宸家</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2.劉杰會長親手送上愛心款</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3.愛心志愿者為孩子擦去口水</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4.一齊動手,鋪裝新棉被</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5.為確保安全,順便把過冬的爐管插接好</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6.母親高興的向我們“曬”小兒子照片</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7.院子泡沫箱里的韭菜也正是這頑強不屈生命的寫照吧?!</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8.讓幸福溫馨永遠環(huán)繞這一家</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有我們在,你不孤獨!”</b></h3> <h3> 圖中的小男孩叫薛雨豪,沂南縣特殊教育學校一年級學生,患有自閉癥。父親兩年前因腦瘤去世,母親神經(jīng)不好,常年在娘家,無勞動能力,至今靠七十多歲的姥姥打零工掙錢買藥維持生命。</h3><h3> 小雨豪現(xiàn)與其單身的叔叔生活在一起。叔叔薛允戰(zhàn)患有癲癇病,勞動能力差,靠姑姑每月救濟二三百元維持生活。入學后,雖減輕了其家庭的一部分負擔,但因自閉癥原因,小雨豪對飯菜極具選擇性,對學校生活適應性較差,不得已,叔叔只好來回接送。</h3><h3> 順便普及一下自閉癥的相關知識:自閉癥也叫孤獨癥,被歸類為一種由于神經(jīng)系統(tǒng)失調(diào)導致的發(fā)育障礙。典型癥狀為語言遲緩、社會交往障礙及刻板印象,發(fā)病率約為1/59(美國統(tǒng)計數(shù)字)。他們與人交往沒有或很少有眼神交流,喜歡模仿他人說話,就像鸚鵡學舌一樣,不斷的模仿別人的語言,并且刻板印象嚴重,比如重復玩某樣玩具或是對某種顏色情有獨鐘。一般來說,男孩發(fā)病率要高于女孩,但女孩的嚴重程度會比男孩厲害。目前該病癥尚無法治愈,會伴隨終生。</h3><h3> 上面的癥狀小雨豪都具備,是自閉癥中比較嚴重的。我們也習慣稱呼這些孩子為來自“星星的孩子”,意思是就像外星人一樣,很難與他們交流。</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1.“孩子,我們與你同行!”</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2.“用這些錢多給孩子買點好吃的!”</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3.“叔叔以后還會再來看你的!”</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4.“有了這床新棉被,冬天會更暖和的!”</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5.薛雨豪的姑姑(中)也特意趕來</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6.“讓暖陽永遠留在這個家里吧!”</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7.心手相牽,一路同行!</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8.雨豪姑姑對孩子疼愛有加</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9.天高云淡,風清氣和</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多舛命運終不倒 今朝定得凌云志</b></h3> <h3> 吳光偉,沂南縣特殊教育學校七年級學生,共青團員。該生智力稍差,行走稍有不便,但學習努力、積極向上、品學兼優(yōu),經(jīng)常幫助、帶動其他更困難的同學一起進步。</h3><h3> 其家庭尤為悲慘:吳光偉幼小年齡時,父親就患有嚴重癲癇病,在一次病發(fā)時,失手殺死妻子,現(xiàn)服牢獄(生死不明)。上有一姐姐,現(xiàn)讀研,基本靠勤工儉學支付學習費用,亦是勵志的榜樣。幾年前,吳光偉的叔叔也去世,現(xiàn)和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一次次沉重的打擊,讓吳光偉的奶奶蒼老了許多,但祖孫倆生活樂觀,對社會、對鄰里、對政府充滿了感激。從他們身上我們能看到一種不屈的、頑強的抗爭精神,但這種抗爭卻又讓我們淚水連連、難撫心痛!我們又怎敢想象這缺爹少媽的孩子是怎么一步步走到現(xiàn)在的??。?!母愛、父愛在這個孩子的心中又是一種怎樣的渴求??。?!</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1.我們的到來引起鄰里的極大關注</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2.兩年前老屋坍塌后,村里幫忙蓋起的新房</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3.老人對我們的愛心感激有加</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4.聽老人講苦難史,這也是一種心里安慰吧?!</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5.墻上的獎狀證明了孩子的優(yōu)秀!</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6.這一張張的扶貧政策紙是黨的溫暖的體現(xiàn)!</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7.孩子的作業(yè)!</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8.為孩子安裝愛心書桌</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9.“今后,冬天不再冷!”</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10.“我們都是一家人!”</h3> <h3> 這三個家庭是不幸的,但他們又是幸運的。家庭的不幸是擊垮不了他們的,因為有黨和政府的關懷、有全社會的關愛、有正義彩虹的關心,更有他們自己頑強的抗爭與不懈的奮斗?。?!</h3><h3> 親愛的朋友,我們應該感恩生活的幸福與美好,相比他們,我們還會有抱怨嗎?還會盲目的攀比嗎?如果有余力,就去幫一幫那些更困難的人吧,你的一點愛心、一個微笑、一句鼓勵,也許會讓他們重燃生活的信心、重拾生活的勇氣!</h3><h3> 愿世界溫暖向陽,愿我們攜手讓愛競相綻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