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為了切實加強學校和家庭,教師和家長的聯(lián)系,了解學生成長環(huán)境、思想動態(tài)及校內(nèi)外表現(xiàn)。及時通報學生在校表現(xiàn)情況,宣傳正確的家庭教育思想和畢業(yè)升學考試的相關(guān)信息,征求學生及家長對教師和學校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增強學生對初三備考的緊迫感,營造畢業(yè)班的教育氛圍,進一步提高社會與家長、學生對學校教育的滿意程度。</p><p> 實驗中學初三年級在11月15日、16日、17日三天分別組織教師對學生進行了集體家訪。這次家訪,學校從上到下都十分重視,每個班都有班主任帶隊,把家訪工作作為密切家校聯(lián)系,提高家長對教育滿意度的有效載體來抓,家訪工作已經(jīng)納入了學校工作的常規(guī)管理,并逐步形成了制度化。?</p> 在家訪中,班主任及任課教師能結(jié)合本班實際,因地制宜地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進行,許多教師的做法頗具特色。? ?<br> 在家訪中我們還注意聽取家長對學校辦學、師德情況、班級管理及對自己孩子要求等意見和建議。 <font color="#ed2308">左一 謝良清段長,左三 阮彩虹老師</font> <font color="#ed2308">右一 鄭芬老師</font> <font color="#ed2308">左二 張少清老師</font> <font color="#ed2308">左三 郭健副校長</font> <h3><font color="#ed2308">左二 李良川老師</font></h3><p>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們深刻體會到,家訪對教師和學生家長來說都是受益匪淺的。家長能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xiàn)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老師能了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xiàn)。我們只有通過家訪,走進學生的生活才能了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為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才能從根源著手,對癥下藥,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達到家校結(jié)合,共同教育學生的目的。</p><p><br></p> <font color="#ed2308">右二 陳芳老師</font> <font color="#ed2308">左一 闕祖榮老師 右一 林李梅老師 右二 劉朝陽老師</font> <font color="#ed2308">右一 李成叢老師</font> <font color="#ed2308">左一 吳雄榮老師,右一 謝渭峰老師 右二 陳發(fā)玉老師</font> <font color="#ed2308">左一 施凌虹老師 左二 方寶花老師</font> <font color="#ed2308">右五 王健源老師</font> <p> <font color="#ed2308">圖中站立者 孫乃洸老師 </font></p><p> 深切地感受到了家長們對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了他們對老師的尊重與信賴,這次家訪我們詳細地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長、個性特點及家庭結(jié)構(gòu)、成長環(huán)境、行為習慣、成長經(jīng)歷、健康狀況、學習環(huán)境、在家表現(xiàn),并聽取了家長對教師的意見、希望。及家長對其子女的升學期望等情況。</p> <font color="#ed2308">圖中站立者 林斌老師</font> <font color="#ed2308">圖中站立者 劉新生老師</font> <font color="#ed2308">圖中站立者 繆斌斌老師</font> 通過家訪活動,我不僅如此近距離的接觸了學生,而且也深深地體會到作為父母對孩子教育的關(guān)心和重視,了解了家長的期望與要求,了解了學生的個性與想法,不僅加強了師生感情,對以后的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作用。家訪工作看似麻煩,煩瑣,工作量大,耗費時間,但是這種方法是其他教育觀察法所不能比擬的。 <font color="#ed2308">右一 劉建華老師 右四 陳麗華老師 右五 趙麗娜老師</font> <font color="#ed2308">圖中站立者 劉金華老師</font> <font color="#ed2308">圖中站立者 王雪平老師</font> <font color="#ed2308">左一 吳勇老師 左五 賴光輝老師</font> <font color="#ed2308">左二 連琴老師 左三 鄭錦琴段長</font> <font color="#ed2308">右二 劉少菊老師</font> 在家訪過程中,我們對學生主要以正面肯定、積極鼓勵為主,真實、客觀地 給學生家長反映其在校表現(xiàn);家訪時都能做到請學生在場參與,較好地實現(xiàn)了教師、家長、學生三者之間的交流溝通。 <font color="#ed2308">左一吳雄榮老師 左二方建妃老師 左三 鄭可溫老師</font> <p> 家訪是一條心靈之路,他讓我們走進孩子的故事,被故事中的人物感到,關(guān)愛比授業(yè)更重要,生活比課堂更廣闊,陶行知一生以“愛滿天下”為座右銘,孕育萬千桃李,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師者,要堅定信念: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不管前路是泥濘,還是風雨,我們都要用愛撒播希望,要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這才是引導學生成長的正確道路!</p><p> <br></p> <font color="#ed2308">右三 薛增聲老師</font> <font color="#ed2308">左一 黃少惠老師 左二 蘇壇月老師 左三 潘英老師</font> <font color="#ed2308">左二 孫梓華老師 左三 張麗穎老師</font> <font color="#ed2308">右一雷云端老師</font> <font color="#ed2308">左四 宋程老師</font> <font color="#ed2308">左一張麗穎老師 左二 雷云端老師</font> <font color="#ed2308">左一 史月英老師</font> <p><b><font color="#39b54a"> 最后以一首《五言?家訪》作結(jié),送給我們可親可敬的老師。</font></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家訪路漫漫,苦樂訴不完。</font></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走街串小巷,山路十八彎。</font></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披星戴月夜,北風刺骨寒。</font></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歡聲笑語多,煙消云霧散。</font></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魚水交融情,噓寒送溫暖。</font></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盤古開天地,女媧補青天。</font></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肩負千斤擔,家校兩肩挑。</font></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甘為孺子牛,雙鬢染微霜。</font></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 播撒小陽光,點亮新希望。</font></b> <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b><font color="#ed2308">附家訪教師名單</font></b> <h3><br></h3><h3><font color="#ed2308"><b>第一組 劉少菊 組長 第二組 謝渭峰 組長<br> 謝良清 鄭可溫<br> 阮彩虹 阮 瑋<br> 鄭錦琴 吳雄榮<br> 連琴 陳發(fā)玉<br> 阮少華 方建妃<br>第三組 闕祖榮 組長 第四組 李良川 組長<br> 劉朝陽 張少清<br> 林李梅 陳 芳<br> 吳 勇 李成叢<br> 林小劍 郭 健<br> 賴光輝 鄭 芬<br>第五組 薛增聲 組長 第六組 黃少惠 組長<br> 孫梓華 蘇壇月<br> 張麗穎 潘 英<br> 雷云端 施凌虹<br> 宋程 葛翠琴<br> 史月英 方寶花<br>第七組 繆斌斌 組長 第八組 劉建華 組長<br> 鄭賽菊 陳麗華<br> 孫乃洸 劉金華<br> 林斌 王健源<br> 劉新生 趙麗娜<br> 王雪平 余 浩 </b></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