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城南舊事

若水

<h3>  有一個城市,他既不是故鄉(xiāng),也不是出生地,但我卻始終能感受到來自他的消息。在人生的各個階段,幼年,小學,中學,大學乃至成人,我都會在那里留下足跡。他于我而言,既陌生又熟悉,既有親情,卻又幾分疏離。這個城市,就是母親的出生地——北京。</h3><h3> 2019年十月,我又一次決定去到那里,這次,帶著八十多歲的老母親,我知道,此刻,她一定也帶上了往日的回憶和對親人的思念。</h3><h3> 回家。</h3><h3> 2019.10.25</h3> <h3>遇見皇城</h3><h3> 我們決定去故宮,雖然之前已經(jīng)去過無數(shù)次,但因為最近故宮文化的熱度,加之我對國風文化的一貫熱愛,讓我還是想再去認真的欣賞他的美麗。我本來計劃這次我們爬上城墻,沿著故宮的外圍,從高處俯瞰整座宮殿,隨心所欲,不隨大流。結(jié)果到了故宮門口得知,不賣當日的散客門票,再看看午門外黑壓壓的人群,高密度的旅游團隊,我們臨時決定,撤退,直接鉆進故宮旁側(cè)的中山公園。</h3><h3> 后幾張是大學時進入故宮的照片,以做回憶。</h3><h3><br></h3> <h3>  中山公園里很清凈,與故宮外面嘈雜的世界形成鮮明的對比。這里只有零星的游客,更多的是當?shù)爻烤毜睦先?。隔著護城河,可以看見故宮的角樓。坐在河邊柳樹下的椅子上,吹著涼涼的微風,聽母親慢慢講他們上學時在公園里的往事,講他們的青春年少。</h3> <h3>  去到北京的人,十有八九都會去天安門,他已成為北京乃至中國的標志。而我們本來是不打算去的,因為剛剛舉行了70周年國慶大閱兵,據(jù)說去那里的人太多,母親年紀大了,怕不方便。沒想到穿過中山公園,從大門出來,向左一望,這座熟悉的門樓近在咫尺,我們完全避過了擁擠的安檢,直接進入天安門腹地。</h3> <h3>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歌聲使北海公園為人們所熟知。這里依然還是小學生們春游的打卡地,園區(qū)里隨處可見小朋友們畫畫,游戲。湖邊亭子里是老人們的樂園,三五一群,互相打著招呼,在游客們熱烈的掌聲里,引吭高歌,樂此不疲。母親告訴我,她中學時的學生之家就在北海里的一座寺廟里,現(xiàn)在早已搬離,售票參觀了。而我,仍然還是對明艷的九龍壁和豪華的琉璃墻流連忘返。</h3> <h3>  景山公園,整個北京市的中心點,也位于市區(qū)南北中軸線中點。站在中軸線上眺望遠方,可以看到故宮全景和北海的白塔。坐在騎子上曬著暖洋洋的太陽,眺望遠方的城市輪廓線,不停的有獨行的游客遞過來手機讓幫忙照相。好吧,過把攝影師的癮。</h3> <h3>  天壇,我對他有著特殊的感覺。因為聽母親講,祈年殿的金色圓頂,是我的老祖親手鍍上去的,在當時,他可是位有名的景泰藍工藝師。所以看著這些大殿,就像在欣賞老輩們的作品,心里充滿著自豪。曾經(jīng)在我中學的時候去過一次天壇,印象中那里游人很少,到處是參天的古樹,站在回音壁前傾聽自己的回音,就像聽到來自遠古的聲音。但這次去,驚奇游人的擁擠,每處景點,不額外購票,就看不到他的容貌?;匾舯谝呀?jīng)用不銹鋼欄桿隔離出來,不能靠近。一切已經(jīng)不是原來的模樣。摸著祈年殿的大紅圓柱,才能感覺到,只有這些古老的大殿,默默守候著這方土地,沒有絲毫的改變。</h3><h3> 看著中學時在天壇留影的照片,還是一張稚嫩的娃娃臉,歲月呀!</h3> <h3>綠野仙蹤</h3> <h3> 去香山是臨時起意。</h3><h3> 大表姐拿過來一張黑白照片,是我四歲那年和母親在香山的合影。我們回憶起很多當年的趣事。興致所至,決定去香山。</h3><h3> 母親以前的研究生,現(xiàn)在已然是田總了,說一定要帶我們出去玩兒一天。盛情難卻,在定下潭拓寺的行程后,我們決定先去香山看看。</h3><h3> 這個季節(jié),正是香山紅葉開始染紅的時候,天氣晴好,已有大批的游客紛至踏來,停車場車水馬龍。其實見慣了川西紅葉的我們,在意的并非景致,母親和她的愛徒說著以前在學校的往事,每個學生畢業(yè)后的現(xiàn)狀,而我忙著拍各種叫不出名字的花花草草,拿著舊照片向工作人員打聽照相的位置。終于,在公園大門口的右側(cè),我又看見了那只依然雄壯的大獅子,時隔四十多年,我與母親又一次在相同的地方拍下了同一張照片。不同的是,當年母親摟著我,現(xiàn)在,我攙扶著母親,而我們都已長出了白發(fā)。</h3><h3> </h3> <h3>  潭拓寺是在田師哥的提議下去的。之前并不是太了解。它是一座佛教寺院,依山而建,建筑布局完整,殿宇輝煌,古樹參天,歷史典故很多,素有皇家第一寺院之美譽。據(jù)說當年修建北京城時,設計師姚廣孝,從潭柘寺的建筑和布局中獲得了不少靈感,北京城的許多地方都是依照潭柘寺的樣子修建而成,太和殿就是仿照潭柘寺的大雄寶殿所建,同為重檐廡殿頂,井口天花繪金龍和璽,所不同的是更高大了一些而已,所以就有了“先有潭拓寺,后有北京城”之說。</h3><h3>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大雄寶殿外左右兩棵銀杏樹,和兩棵比鄰而居的菩提。一個是唐朝的仙人,綠油油的高大樹冠遮天蔽日,恣意瀟灑;一個是宋朝的老者,靜靜的站在那里,沉穩(wěn)莊重。</h3><h3> 我們在寺廟外的一家農(nóng)莊里吃了午飯,小飯館不豪華,卻很別致,小院里種滿了多肉,桌椅都是樹根雕琢而成。菜肴也是當?shù)氐奶厣u水豆腐,濃郁的豆香,攤雞蛋,金黃酥軟,酸菜白肉,清爽解膩,再配上香噴噴的玉米面貼餅子,吃一個還想兩個,我的吃相不要太難看了!</h3><h3> 謝謝師哥這一天的陪伴,感恩!</h3><h3><br></h3><h3><br></h3> <h3>名巷麗影</h3> <h3>  前門大街是一條繁華的商業(yè)中心,人潮涌動,商鋪林立。與它平行的,就是有名的大柵欄兒(da shi lan er),這是一條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商街,很多耳熟能詳?shù)纳啼伓甲湓谶@里。賣鞋的內(nèi)聯(lián)升,賣絲綢的瑞蚨祥,賣藥的同仁堂…他們更像是一個標志站立在那里,讓人們想到歷史,想到過往。老舍茶館,每天都有京韻大鼓等一些極富京味的劇目上演,能夠讓人體驗一把純正的北京市井生活。門口還有大碗茶供應,一塊錢一碗。</h3><h3> 母親告訴我,我的姥爺曾經(jīng)也有一家鐘表鋪,就開在入口的顯耀處,所以當時的家境還很富足。每次朋友聚會或過生日,姥姥都會用火剪做頭發(fā),描眉,化妝,然后穿著裘皮大衣,跟著姥爺坐著小臥車出門,而每次都會帶上我母親這個四十多歲才得到的老閨女一起,母親說每次出門也是她最高興的時候,因為會讓她穿上漂亮的粉色紗裙,披著白色裘皮披風臭美呢。后來,姥爺因病去世,解放初公私合營,商鋪就充了公,家境也就敗落了。</h3> <h3>  什剎海,分為前海,后海和西海。前海主要是人們休閑,納涼的地方,去的那天,正好看見有人放風箏,巨大的蜈蚣,盤旋在天上,很驚艷。后海主要為酒吧一條街,年輕人夜晚聚會嗨皮的所在,白天去時很多酒吧都關(guān)著門休息。西海知名的就是玉淵潭公園,很多當?shù)赝诵莸睦先?,票友喝茶唱戲的地方?lt;/h3><h3> 這里有很多人力車出租,可以三兩人坐在上面,由車夫拉著,沿著什剎海,慢慢欣賞沿途風光。</h3> <h3>  南鑼鼓巷,煙袋斜街,五道營胡同以前都是地道的居民胡同,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改做文藝清新打卡地。街上都是各種特色小店,咖啡休閑屋,各種獨特的充滿人文特色的小飾品,小零食吸引著文青駐足。</h3><h3> 這三條街,最熱鬧的是南鑼鼓巷,已經(jīng)成為非常成熟的小商業(yè)區(qū),五道營相對人比較少,更文藝清新一些。</h3> <h3>京城老胡同兒</h3> <h3>  這次我們專門去探訪了幾條有名的胡同。</h3><h3> 帽兒胡同位于北京市東城區(qū)西北部,東起南鑼鼓巷,西至地安門外大街。胡同的9號和11號是可園,是京城最富代表性的私家園林之一。35號和37號是末代皇后婉容故居。除婉容之外,這條胡同還住過很多名人,比如明代將領洪承疇、北洋軍閥馮國璋?,F(xiàn)在很多都是私宅,隔著大紅漆門向里探望,有一種深宅大院,神秘莫測的緊迫感。<br></h3><h3> 游覽完雍和宮,過一條馬路,就來到了國子監(jiān)街。他位于東城區(qū)西北部。東起雍和宮大街,西至安定門內(nèi)大街。因國子監(jiān),故名。他是首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之一。國子監(jiān)街是北京僅存有牌樓的街道。街上有四座牌樓,東西街口各一座,額題“成賢街”,國子監(jiān)附近左右各一座,額題“國子監(jiān)”。國子監(jiān)街上還有祭祀唐代大文學家韓愈的韓文公祠、始建于明代的火神廟、祭祀灶王爺?shù)脑罹龔R。他東有孔廟,西為國學(國子監(jiān)),符合“左廟右學”的規(guī)制。</h3> <h3>新時代地標</h3> <h3>  北京,作為三朝首府,既有古老的皇城,讓我們前觀歷史,感受他悠久的文化底蘊,也有現(xiàn)代的時代地標,讓我們感懷歷史的進步和日新月異的朝氣蓬勃。這也是北京的魅力所在。</h3> <h3>  國家大劇院,像一顆巨大的滴落在天安門廣場西側(cè)的水珠,晶瑩剔透??上覀兪窍挛邕^去的,本來想先去大柵欄兒逛逛,等到華燈初上,再折返過來看看他的燈光秀,可臨時行程變化,沒有看到。去查看了一下大劇院正在上演的劇目,不是很喜歡,所以,我們就沿著外圈欣賞了一下他的美貌。</h3> <h3>  奧林匹克國家公園,主要是以舉辦體育賽事為核心的大型建筑場館,廣場,會議中心。最為有名的莫過于鳥巢和與他比鄰的水立方。以前總在電視上通過賽事轉(zhuǎn)播看到他們的身影,今天站在他的腳下,有種大夢終醒的感覺。散落在各個角落的雕塑,很有現(xiàn)代氣息。巨大的廣場上,人們都忙著在這里留下自己的記念。</h3><h3> 后兩張是在亞運村的照片,拍攝于大學暑假。從亞運到奧運,也體現(xiàn)了祖國的不斷強大和昌盛。</h3> <h3>  紅磚美術(shù)館地處北京市東北部何各莊一號地國際藝術(shù)區(qū),由企業(yè)家、收藏家閆士杰和曹梅夫婦創(chuàng)辦。我們從酒店出發(fā),坐了四十多站的公交,又轉(zhuǎn)車過了十多個站,才到達那里。這個美術(shù)館,很多北京人都還不曾知曉。但因為我們對磚砌藝術(shù)的喜愛,職業(yè)病的驅(qū)使,讓我們義無反顧的選擇了這里。</h3><h3> 美術(shù)館的建筑設計由著名建筑師、北京大學建筑中心教授董豫贛擔綱,與周邊土地相結(jié)合、在原有環(huán)境中生長而出,采用紅色磚塊作為基本元素,輔以部分青磚的使用,打造出一座當代山水庭院的園林式美術(shù)館,并也因此在眾多美術(shù)館建筑中脫穎而出。人們在這里可以獲得全新的審美體驗,不僅能夠觀看到室內(nèi)的作品展出,亦可游弋于戶外各種景觀之中。獨特的建筑語言和創(chuàng)新的園林景觀為當代藝術(shù)與文化的發(fā)生、碰撞、呈現(xiàn),提供了不同于傳統(tǒng)美術(shù)館的多種可能性。</h3><h3>  紅磚美術(shù)館的建筑與庭園設計相輔相成,以白居易的《大巧若拙賦》對“巧”的匠心要求,將原有大棚的簡陋空間,改造為意象密集的美術(shù)館展示空間;另一方面,為改觀當代景觀圖案式設計的乏味,借鑒中國園林長達千年的城市山林的經(jīng)驗,營造出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意境。他獨特的布局和景觀,也成為大批網(wǎng)紅們的打卡地。</h3> <h3> 劇院集萃</h3><h3> 北京,作為文化藝術(shù)的中心,有著中國頂級的文藝殿堂和眾多的藝術(shù)大師。來到這里,如果只是打卡那些耳熟能詳?shù)木W(wǎng)紅景點,就只能看到城市的皮毛,體味不到他的精髓所在。</h3> <h3>  首都劇場,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是一個具有獨特表演風格的中外聞名的專業(yè)話劇院,首任院長為著名劇作家曹禺。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有他鮮明的演劇風格,創(chuàng)建了著名的“北京人藝演劇學派”,形成了真實、深刻、質(zhì)樸、含蓄及人物形象鮮明、生活氣息濃郁、舞臺形象和諧統(tǒng)一、具有民族特色的北京人藝風格。</h3><h3> 老舍的名劇《龍須溝》是北京人民藝術(shù)劇院的奠基之作,不久又接連演出了曹禺的《雷雨》、《日出》、《北京人》以及郭沫若的名劇《虎符》。劇院曾受到郭沫若、老舍、曹禺、焦菊隱的精心培育,并擁有舒繡文、于是之、英若誠等一批老藝術(shù)家,主要劇目有《蔡文姬》、《關(guān)漢卿》、《茶館》、《雷雨》、《丹心譜》、《小井胡同》、《推銷員之死》等,其中《茶館》曾在歐、亞、美不少國家演出,在國際上產(chǎn)生了強烈反響。</h3><h3> 我們這次有幸觀看了經(jīng)典劇目“雷雨”,在一票難求的情況下,多虧了師兄田總的幫忙,也非常感謝他的朋友和在人藝工作的嫂夫人,一直把我們送進劇院。不但品嘗了鮮美的北京烤鴨,還享受了一次精神的盛宴。</h3> <h3>  作為國粹的京劇,我們不是發(fā)燒友,對于他的“唱念坐打”,我們只知皮毛。我更感興趣的是他描金畫銀的戲服,和上面精致的刺繡,演員生動個性的臉譜,以及端茶送水的老戲園氛圍。所以我選擇了梨園大劇院,他是前門建國飯店和北京京劇院合辦的小型戲院,主要是針對人們對京劇的初體驗,所以外國朋友居多。演員從最開始的畫臉,到后面穿戲服,都一一在舞臺上呈現(xiàn)。觀眾也是一桌一桌就坐,有茶水點心供應,而我身邊的一對外國夫婦,各要了一杯紅酒,一邊看戲,一邊品味,這讓我有些出戲,感覺像餃子被抹了黃油一樣,別扭。</h3> <h3>  北京還有很多名人故居,這次沒有專門去探訪,梅蘭芳紀念館和我們所住的酒店在同一條街上,每天晚飯后散步,總要經(jīng)過那里。</h3> <h3>四合院的故事</h3> <h3>  聽母親講,之前姥爺在世的時候,他們有自己的四合院,位于珠市口繁華的大街入口,四合院分前后兩個大院,是典型的大戶人家四合院風格。后來家境敗落,大舅鬧著分家,帶著姥爺留下的大部分家產(chǎn)獨立門戶去了。留下其余孤兒寡母一大家人,只好賣了小院,搬到后來的校場二條,租了一個小院生活,一過就是幾十年。我每次去北京,都是去的這個小院,所以對它有著深刻的印象。當時院里我姥姥和二舅媽一家住在北房,西房住著一對苦命的母女,孩子父親被打成右派下放,留下他們艱難度日。南房住著一個特別高大的老奶奶,很慈善,沒事的時候,大家就坐在小院里聊天,追房頂上跑來跑去的貓咪。聽到二舅下班回來自行車的鈴聲,就飛奔過去,而每次,都能從他的包里摸到好吃的零食。二舅媽做得一手好飯,手搟面,熬茄子,各種烙餅,我都會吃得讓他們目瞪口呆,那是地道的北方口味。</h3><h3> 后來到處拆遷改建,表哥表姐們都各自結(jié)婚成家,大家都搬離了那里。這次去,懷著僥幸,居然發(fā)現(xiàn)二條還沒有拆除,只是物是人非,像這樣的胡同已經(jīng)成為城中村,除了年歲高的老人,大多居住著外來打工的人員,小院的各個房間也被最大限度的加出面積,只留下勉強過路的通道。</h3><h3> 而我母親居然還找到了她當年最好的閨蜜,住在隔壁院里的小伍妹,很驚喜。如今,白發(fā)蒼蒼的兩位老人,手拉著手,聊得老淚縱橫。那顆承載著母親少年時光的大棗樹,仍然根深葉茂,碩果累累。</h3><h3> 可以說,四合院是北京的影子,中國的鏡子。是都市生活的喧囂與京城傳統(tǒng)建筑的完美融合。無論是日出的朝陽還是日落的余暉,都將在百年的建筑,千年的歷史中留下深刻的記憶。</h3> <h3>  由于姥姥在四十多歲才生了我母親,所以她是那輩里最小的姑娘。而我的表姐表哥們,都和母親的年齡差距不大,還在世的,就是我四舅了。四舅也很傳奇,年輕時為了脫離封建大家庭的束縛,自己偷偷報名參了軍,突然就離家出走,當了海軍。在外多年,與家里杳無音信,再回來,因為參加國慶閱兵,突然穿著軍服回到家中,讓大家感嘆不已。短短一聚,又是多年。但由于他這次的回家,卻改變了我母親的一生。姥爺很封建,母親讀完小學,他就不讓再去讀中學了,母親哭鬧了好幾天,勉強上了中學,母親很爭氣,中學學業(yè)優(yōu)異,畢業(yè)時拿了全校唯一的金質(zhì)獎章,可姥爺過世,家里已是揭不開鍋,哪里還有錢讓我母親讀大學,于是四舅就承擔起我母親大學五年的全部學費,鼓勵母親完成了大學的學業(yè)。所以,母親每每說到她的四哥,都心懷深深的感激。如今,四舅已是快九十的老人,滿頭的銀發(fā),但精神很好,思維非常清楚。</h3><h3> 因為在重慶沒有親戚,每逢過年過節(jié),都沒有走親戚的概念,也就是一家人團聚團聚,這次,終于感覺到,我們還是一個大家庭,在遙遠的地方,還有和我有著血脈親情的哥哥姐姐們,謝謝你們還記得母親和我最愛吃的零食,謝謝大姐三姐和三姐夫大包小包帶來那么多的北京特產(chǎn),也謝謝四舅四舅媽以及丹姐帥哥的熱情款待,祝你們健康,快樂,長壽!</h3><h3> </h3> <h3>  這次行程,為了母親,我特意選了兩天入住一個四合院民宿。這是一座北方典型四合院結(jié)構(gòu),推開沉重的,鑲著銅獅子的紅漆大門,就是一座石雕影壁。大堂就在影壁旁的過道上。整個酒店也是分為前后兩院,前院正北房,是酒店最豪華的套間,里面都是老式雕花大床和紅木家具,正住著一對慶祝金婚的老夫妻。我們辦好入住手續(xù),管家?guī)е覀冞M入后院的客房。整個小院非常安靜,走廊上掛著各式宮燈,陽光好的時候,客人總愛坐在小院的藤椅上聊天,看書。無聊時,看看天上飛過的鴿群,逗逗腳邊撒嬌的貓咪,日子就這樣慢慢度過,真好!</h3> <h3> 北京小吃</h3><h3> 這次我們的酒店就在護國寺北京小吃總店的旁邊。剛到北京的中午,我們放下行李,就直奔去了那里。店里人很多,排著長隊,但小吃的種類更多,讓我簡直應接不暇,不知從何下嘴了。好容易,在經(jīng)過無數(shù)次掙扎選擇后,我要了爆肚,鹵煮,夾肉餅這些重口味小吃,母親點了焦圈和油茶,再來份小吃拼盤,只恨自己的肚子不夠大呀!</h3><h3> 雖然身在南方,但對于北方的面食,我也是情有獨鐘。記得小時候在北京,每天早上,姥姥都會冒著北方的寒風,去胡同口給我換著花樣的買早點,肉包子,油餅,蜜麻花,豌豆黃,糖火燒…二舅媽做的雜醬面,我能吃四大碗,更別說香噴噴的春餅,餡餅和糊塌子,百吃不厭。</h3><h3> 吃著這些小吃,其實也勾起了對往事的記憶,對故去的親人的思念。</h3> <h3>  牛街,之前是回民聚居區(qū),那里的牛羊肉和清真食品很受歡迎。過去,由于離較場口很近,我經(jīng)常跟著大人們?nèi)ツ抢?,因為總是可以吃到好吃的炸糕,就因為這,二舅還給我起了個外號叫“小蘑菇”,天天磨著他吃好吃的。記憶里,牛街是一條很亂,很嘈雜的街市,現(xiàn)在早已舊貌換了新顏,但街邊的清真小吃店仍然生意紅火,每個店門外都排著長長的隊伍。小棗松糕,雪白的糯米面松糕上灑滿各色果條,黑色的芝麻,中間夾著香甜的一層小棗,咬一口,棗香混著各種果香,讓人愛不釋口。本來打算買回去做早餐,結(jié)果我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當街就開始大快朵頤了!還有羊肉餡的大包子,餡兒大汁兒濃,看著都垂涎三尺。</h3> <h3>  這次的北京之行,我們沒走傳統(tǒng)線路上的更多景點,把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尋舊的路上,舊的老胡同,舊的四合院,舊時的味道以及舊時的閨蜜同學親友們,就連來回的火車,我們都選擇坐的綠皮軟臥。</h3><h3> 門前老樹長新芽</h3><h3> 院里枯木又開花</h3><h3> 半生存了好多話</h3><h3> 藏進了滿頭白發(fā)…</h3><h3> 時間都去哪兒了</h3><h3> 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h3><h3> 柴米油鹽一輩子</h3><h3> 轉(zhuǎn)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h3><h3> 再見,北京 !</h3><h3> 那些城南的舊事,伴隨著歲月的光陰,將永遠地印刻在我的生命里。</h3><h3> 2019.11.20 于重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