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我為孩子留記憶</b></p><p class="ql-block"> ——瞧這一大家子</p><p class="ql-block"> 圖/文 虎哥</p><p class="ql-block"> I preserved these memories for our kids .</p><p class="ql-block"> ---Look at this big family</p><p class="ql-block">——獻給遠行的侄女及她的同齡兄長姊妹</p><p class="ql-block">To my niece who is going abroad</p><p class="ql-block">and her brothers and sisters</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了整整一年的簽證等待后,與我女兒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侄女欣兒——我老婆大妹的女兒,終于得到了她的VISA。2015年6月,離開養(yǎng)育了她二十五年的這塊故土,遠嫁他鄉(xiāng),到遙遠的南半球,一個我們稱之為澳大利亞(簡稱澳洲)的國度,與她過去的中學同學,現(xiàn)在旅居澳洲的老公,開始異國他鄉(xiāng)的生活。</p> <h3> 我對澳洲的了解,最初開始于上世紀70年代末,通過收音機的短波頻道,聽到一個渾厚的男中音的中文廣播“這里是澳洲廣播電臺,Radio Australia”。由于文革剛結(jié)束,思想的禁錮讓人不敢隨意收聽外臺,帶著驚喜和好奇,時不時地守著家里的寰球牌半導體收音機,偷偷收聽這個帶有磁性的男聲廣播“澳洲廣播電臺,下面請聽鄧麗君小姐演唱的歌曲《千言萬語》……不知道為了什么,憂愁它圍繞著我,我每天都在祈禱,快趕走愛的寂寞……”,哇塞,這么好聽的“靡靡之音”。后來,又聽澳臺的英語教學節(jié)目……..。沒想到三十多年后,與女兒一起長大的侄女,即將踏上澳洲的國土。兒女行千里,父母總擔憂,但兒輩們成年后的人生篇章,要靠他們自己去書寫。</h3> <p class="ql-block"> 在中國的城市里,兒輩們是幸運的,他們成長在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兒輩們是幸福的,他們生活在衣食無憂的家庭,但他們又是不幸的,他們被時代定為了獨生子女,上沒有哥姐,下沒有弟妹。好在我們這個大家庭,姊妹眾多,三個姐姐各自添了三個小子,妹妹有了一個女兒,老婆三姊妹又都添了一個女兒,我們的下一代就是三子四女——七個兒女。 </p> <p class="ql-block"> 我們父輩感到欣慰的是兒女們大學畢業(yè)后,各自奮斗在自己的人生軌跡上。我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了下了七個兒女成長過程的不同階段,為他們留下了從童年至成年的一些人生記憶。</p><p class="ql-block"> 先說三個小子。各自相差一歲,老大在上世紀的1980年我高考時出生,第一年軍校放暑假回家有了老二,第二年暑假回家又有了老三。三兄弟稍大一點懂事后,都喜歡穿綠色的軍裝,說舅舅是解放軍,長大后也要當兵。于是,我就給這三個可愛的小子留下了童年時期的這張著小制服的合影照。以后,又陸續(xù)為三個小子留下了一些合影。</p> <h3> 再說四個千金。1990年3月,我老婆與她大妹同一天生下了各自的千金,順序沒有顛倒,大的還是大的,雖然只相差2個小時。兩個女兒出門都穿一樣的衣服,就像雙胞胎。1990年5月,妹妹家又有了自己的女兒。1992年7月,老婆三妹的女兒也降臨人世。兩年之內(nèi),我們就有了四個小千金。</h3> <h3> 三個當哥哥的對小十來歲的妹妹們還是呵護有加,在一起玩耍的時候,總是關(guān)照著小妹妹,時常還逗她們開心;稍大一點的姐姐也很會關(guān)照妹妹,他們在一起的時候,總是充滿著歡笑和快樂。</h3> <h3> 孩子們的童年和少年,陽光燦爛,在他們嬰兒肥的臉上,沒有憂傷,父輩和祖輩的精心呵護,使他們象小鳥一樣,在陽光下自由地飛翔。不知不覺中,七個子女已經(jīng)長大成人。</h3> <h3> 男大變得帥氣外泄,青春勃發(fā),女大變得乖巧可人,青春靚麗。孩子們情同手足地一起度過的快樂時光,定會在內(nèi)心深處,留下一段難以忘懷的美好回憶。</h3> <h3> 欣兒遠離父母,遠離親友,遠離家鄉(xiāng),開始人生新的生活,要記住,父母永遠是你最堅強的后盾,父母為你們在澳洲這個帶游泳池的別墅付了首付,但月供的壓力需要你們自己去承擔,堅信沒有過不去的坎,愛拼才會贏。在異國他鄉(xiāng)好好地發(fā)展吧,你們過好了,作父輩的我們也欣慰。不久的將來,我們都退休了,也想周游列國,世界那么大,我們也想去看看。</h3> <h3> 孩子們,你們長大了,為了家庭和事業(yè),可能彼此會長期天各一方,你們在各自的家庭里,本身沒有親兄弟姊妹,但老天把你們投放在了這個大家庭里,你們就是兄弟姊妹,畢竟血濃于水,不管在何處何地,要彼此珍惜你們從小就有的親情和友情,走好人生的漫漫長路。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歸根結(jié)底是屬于你們的。樂觀面對人生,積極進取,和睦生活,就是對父母和關(guān)心你們的長輩最好的慰藉和回報。</h3> <p class="ql-block"> 后記: 老婆大妹的女兒欣兒2015年6月遠嫁澳洲后,老婆三妹的女兒2016年底也遠赴加拿大求學,2019年底回國。2017年4月,女兒也毅然辭職,不顧父母的反對,東渡求學,追求自己心中的夢想,至2022年4月,整整五年。嗚呼!日益老化的國度,又多了幾個空巢老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