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 12pt;"> 2019年10月26、27日,十多名高中同學以抱團旅游【</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大槐樹尋根祭祖·天下第一門·龍樹峪·荷花小鎮(zhèn)·壺口瀑布】</span><span style="font-size: 12pt;">的形式相聚游玩,開心快樂!</span></h1><h1><br></h1> <h3></h3><h3></h3><h1> 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旅游景區(qū)位于晉西南的洪洞縣,是全國以“尋根“和“祭祖“為主題的唯一民祭圣地。景區(qū)分“為移民古跡區(qū)”、“祭祖活動區(qū)”、“民俗體驗區(qū)”和“汾河生態(tài)區(qū)”四大從明洪武2年至永樂15年,近50年的時間里就發(fā)生大規(guī)模官方移民18次,主要遷往京,冀,豫,魯,皖,蘇等18個省,500多個縣市。經過六百年的輾轉遷徒,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樹移民的后裔。洪洞大槐樹尋根祭祖園早已在炎黃子孫心中深深扎下了認祖歸宗之根,被當作“家",被稱為“祖",被看作“根”。
明朝洪武,永樂年間的大移民,是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范圍最廣,有組織,有計劃的一次遷徒。對恢復生產,增加人口,發(fā)展經濟,民族團結,文化交流等都具有一定的歷史意義。遷徒長達50年之久,涉及1230個姓氏,由這里遷往各地的移民后裔,數億根雕大門是尋根祭祖園的正門,為槐根造型,東西跨度20米,高13米,其造型古老滄桑,偉岸厚重,支根入土,虬勁有力,寓根雕大門“是尋根祭祖園的正門,為槐根造型,東西跨度20米,高13米,其造型古老滄桑,偉岸厚重,支根入土,虬勁有力,寓意大槐樹后裔同門,同根,同祖,同心。
根字影壁是景區(qū)的標志性景觀,這個大大的隸書“根”字是由我國原工藝美術學院院長,著名書畫家張仃老先生題寫。字體蒼勁有力,穩(wěn)健端莊,隱含象形,寓意深邃。<br></h1><h3></h3><h3></h3> <h1> 臨汾“天下第一門”,是一座華夏文明紀念碑。華門地下二層,地上七層,總高50米,長80米,寬40米,建筑面積2.2萬余平方米。 首先,華門是一座華夏文明紀念碑;其二,華門是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建筑;第三,華門是中國座門文化旅游景觀。</h1> <h3> “<span style="font-size: 20px;">龍澍峪”風景區(qū)以峽幽谷深,山俊石奇,儒釋道三教并存,自然風光與宗教文化相結合。歷年來,游人、香客、信徒、文豪騷客絡繹不絕,香火鼎盛。這里廟宇星羅,現存的三皇廟、華佗廟、千手佛殿、東岳神廟、靈官廟、真武廟、關帝廟等130多處殿堂廟宇錯落有致,就勢而成。</span></h3> <h1> 臨汾市襄汾縣“荷花小鎮(zhèn)”無荷花,但夜色被五彩繽紛的霓虹燈裝扮得美輪美奐,流光溢彩,一派節(jié)日喜慶的氣氛。</h1> <h1> 晚上住荷花小鎮(zhèn)“維也納酒店”。</h1> <h1> 途中游客們爭先恐后的唱歌、朗誦詩歌、繞口令等,熱鬧非凡……</h1> <h3></h3><h1> 壺口瀑布,是黃河中游流經晉陜大峽谷時形成的一個天然瀑布。西瀕陜西省宜川縣,東臨山西省吉縣,距山西吉縣城西南約25公里。瀑布寬達30米,深約50米,最大瀑面3萬平方米。與中越邊界的德天瀑布、貴州省黃果樹瀑布同為中國三大瀑布。中國古籍《書·禹貢》曰“蓋河漩渦,如一壺然”。兩大著名奇景“旱地行船”和“水里冒煙”,更是罕見。亞洲飛人柯受良和吉縣飛人朱朝暉先后駕駛汽車和摩托車成功飛越黃河壺口瀑布景區(qū)。2006年9月5日,壺口瀑布國家地質公園正式揭碑開園。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壺口瀑布是鑲嵌在九曲黃河之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中國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唯一的金黃色大瀑布。黃河奔流至此,兩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狹如壺口,故名壺口瀑布。</h1><h1> 壺口瀑布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西臨陜西省延安市宜川縣壺口鄉(xiāng),東瀕山西省臨汾市吉縣壺口鎮(zhèn),為兩省共有旅游景區(qū)。
</h1><h3></h3> <h1> 兩天旅游結束,同學們依依不舍又在離石“咸亨酒店”聚餐喝酒。</h1> <h1><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回顧幾十年來, 同學們今年相聚是最頻繁的一年,望今后更多更多……</span></h1> <h1><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