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從事基礎教育的我,對于祖國的語言文字有一種特殊的尊敬與向往。這次我終于有幸踏上了征程。背著簡單的行李,心中卻有千萬絲的憧憬……</h3><h3>高大上的培訓專家,金碧輝煌的會議室,無可挑剔的后勤保障……讓這次培訓在有條不紊中開始了!<br></h3> <h3>他,是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原所長兼國家語委普通話與文字應用培訓測試中心主任,《語言文字應用》雜志原主編———張世平。他站在國家戰(zhàn)略高度,向我們展示了語言文字規(guī)范的———高度,厚度,溫度。他告訴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要有豐富的語言經(jīng)驗,寫好我們的“方塊字”,說好普通話,要打好教育脫貧攻堅戰(zhàn)。教師就成了語言文字的傳播者與傳承者等等,讓我頓感責任之重大!</h3> <h3>張一清,一個睿智的專家。兩個多小時,他都是站著給我們講解。他講解了漢字在源流變化中留給了我們什么?九年義務教育中教學該如何進行?獨體字的重要性等等。學員們和他進行互動,整個會場變得的輕松活潑。</h3> <h3>楊一鳴教授是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博士生導師,江蘇師范大學語言科學與藝術(shù)學院院長,語言科學與藝術(sh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主任,語言與神經(jīng)認知科學,江蘇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江蘇高校語言能力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語言科學》主編等等。他就是一個儒雅的學者,他先從語言與語言能力中,向我們介紹了人與動物之間的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是語言。語言成就了人類和人類社會創(chuàng)造并傳承了人類文明,這就告訴我們,語言能力研究的重要性。在21世紀人工智能的語言腦機制的研究就成了必然。《語言在人工智能中的核心作用》的神圣與神奇,讓我們明白了,現(xiàn)在的語言科學不僅僅是在我們的教育教學當中,它有更寬闊的領(lǐng)域,實現(xiàn)語言文字蛻變。</h3> <h3>于謙教授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是一位謙謙君子。他接地氣的講解,讓我們不得不審視自己在普通話中的不足,盡量扮演好一個傳播者的角色。</h3> <h3>蘇新春教授是廈門大學博士生導師,兼任國家語言資源監(jiān)測與研究教育教材中心主任,兩岸語言應用與敘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辭書學會常務理事,全國名詞術(shù)語審定委員會委員,國家語委詞匯標準化委員會委員。他所講解的《中小學教材中的語言文字規(guī)范問題》中,讓我明白了零聲聲母的意義,現(xiàn)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稱的規(guī)范,以及語言文字“失范”現(xiàn)象主要有哪些?等等。做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我終于找到了自己的立足點。</h3> <h3>此次培訓規(guī)格高,規(guī)模大,效率高,全面覆蓋了重慶市教育系統(tǒng)的語言文字工作領(lǐng)域,它是一場走向高端建瓴的盛會,也是理論和實際相結(jié)合的文字工作建設的傳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