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宮崎駿筆下的天空之城</font></h3> 圣方濟各大教堂<br> <h3><font color="#010101">半山坡上的鄉(xiāng)間別墅</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燈火闌珊的小城</font></h3> <b>Day 10 </b> <br><br>今天是自駕行程的第一天。上午8:00前出門去取車,跟著google導航很容易找到租車門店。帶著當時租租車上預訂的提車單、駕照、護照、車行翻譯件以及駕駛人名下的國際信用卡,很快就辦完手續(xù),全程沒有推銷任何保險。拿車要出門左轉走過2個路口,來到一個地下停車場,將提車單交給工作人員,拿到的車型就是我們預定的車型,半新不舊,但柴油車動力很足,我們5個人圍著車子仔細查看車況,確認后就出發(fā)了。<br><br>今天的詳細行程:<br>羅馬--白露里治奧Civita di Bagnoregio(124km 1h40m)<br>白露里治奧Civita di Bagnoregio -- 奧爾維耶托Orvieto (24km 41m)<br>奧爾維耶托Orvieto --阿西西 Assis (91km 1h23m) 8月是暑期又是歐洲度假季,出城的路上有點堵車。<br>出城先走了一段高速。<br>意大利的高速收費, 和國內一樣,上高速前取卡,下高速時刷卡計費付款。<br><br>收費形式有3種:<br>第一個是TELEPASS自動電子收費卡,類似于國內ETC,<br>第二個是CARTE自助服務收費,要準備好零錢或芯片卡<br>第三個就是人工收費<br><br>那么,一路上只要是有人工收費口的,我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人工收費,因為這個最簡單,還能找零。<br><br>我們今天的第一站是白露里治奧Civita di Bagnoregio--天空之城。 <b>白露里治奧Civita di Bagnoregio--天空之城</b> 白露里治奧古城(CivitadiBagnoregio)奇維塔迪巴尼奧雷焦(CivitadiBagnoregio)-在拉齊奧,維泰博省,位于羅馬北方約120公里處,建于2500年前,位于山頂,這里和外界唯一的連接就是一條狹窄的長橋,所有的現(xiàn)代化交通工具都進不了城,這里因此就成為了山丘中的一座孤城。從遠處看像一座空中的城堡,因此被稱為"天空之城"。此城曾荒廢了幾百年,也被稱為鬼城。而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制作的一部著名的動畫電影《天空之城》的靈感就來自此城堡。由于地震、水土流失等原因已蛻變成陸地上的"孤島",被列入全球"100個最瀕危遺址"。<br>Goodle直接導航CivitadiBagnoregio<br>從羅馬到白露里治奧實際行駛時間大約2個多小時。<br>看見下圖的紅圈了嗎?臨近古城是ZTL禁行區(qū),車子一定不能右轉!ZTL禁行區(qū),路口有一個停車場。 上圖左邊的路即下圖橘色箭頭的路通向觀景臺,可以行車,前面還有一個小停車場,有沒有車位就看運氣啦,<br>上圖右邊的路即下圖黃色箭頭的路ZTL車輛禁行,需要步行進城 上圖圓圈處是觀景臺,可遠眺古城。隨著臺階下行,可以下來到黃色箭頭的路上,既通往古城<br><br>我們到那時2個停車場都沒停車位了,于是掉頭,沿路找到一個停車場停車,再走路過來,沿途還有一些坐大巴車過來的游客。<br><br>有些曬,也有些遠,還很熱!?。? 上圖小屋對面有個小亭子是售票處,每人5歐入城費。<br><br>繼續(xù)往前,到檢票口,老城與外界的連接就是一座超過一公里長的高架橋。 <h3><font color="#010101">順著高架橋往山上走,走過高架就來到了這座天空之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走進小城有一個廣場,旁邊有座小教堂,教堂可以追溯到伊特魯利亞時期。</font></h3> 城里的屋子不算破舊,估計都整修過了,但是除了游客幾乎看不見當?shù)厝恕?lt;br>盡管堅守城內的常住人口僅有12人,但夏季旅游高峰時最多可達200人。 <h3><font color="#010101">這座建立在山巔的黃土之城,城里的綠化很多,小屋的門前、樓梯、陽臺上種滿了植物,墻邊種著漂亮的花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天空之城的面積很小,全長不足300米,寬僅200米。5分鐘就可以穿過,1小時左右就能全部繞完。</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很多小巷子可以穿來穿去,街頭巷尾有一些bar和小餐館。在這樣的老城走走、坐坐確是一件很愜意的事,非常喜歡這種靜謐的小鎮(zhèn)!</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座山城嵌在一片平原中,居高臨下,有一種孤獨的美,遺世獨立的感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傳說這里每到濕季,會有一層云霧飄蕩在山巒之間,造成城在云上,云在山間的魔幻場面。</font></h3> <b>奧爾維耶托Orvieto</b> <h1>中午一點多鐘離開天空之城,前往下一站奧爾維耶托Orvieto,25公里半個多小時車程。</h1><p>谷歌導航停車場:Parcheggio Orvieto Percorso Meccanizzato<br><br>奧爾維耶托(Orvieto)是意大利翁布里亞Umbria大區(qū)西南部一座具有30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包括周邊的新城和鄉(xiāng)村人口僅為兩萬,面積不足三百平方公里。小城高居于幾乎垂直的凝灰?guī)r懸崖之上,俯視整個翁布里亞平原,整個城市則是建在一整塊Tufa石(一種火山巖)上。<br>奧爾維耶托于上古時代已有人聚居,在意大利歷史上的伊特魯里亞(Etruscan)古國時代(公元前800年),這里是一個要塞,曾經(jīng)被羅馬人洗劫,被哥特人蹂躪,后來被倫巴底家族占據(jù)。在中世紀的繁榮當中,它曾與佛羅倫薩和錫耶納競爭出??冢直唤袒庶h和皇帝黨爭奪。1527年“羅馬浩劫”的時候,教皇逃到了奧爾維耶托,這座位于山頂上的石頭小城一度成為了教皇的避難所在地。<br><br>遠處的山城</p> 我們將車停在城外停車場,通過隱藏在石墻內的電梯直接進入市中心。<br>來到小城的大街上,都已經(jīng)快下午2:30了,先要解決午餐。<br>于是去了一家做攻略是網(wǎng)友推薦的一家餐廳,位置很好找,從停車場過去10多分鐘。門前掛著一只野豬頭!<br>店名:L'Oste del Re<br>地址: Corso Cavour, 58, 05018, Orvieto, Italy<br>電話: +39 (0) 763343846<br>網(wǎng)站:http://www.ostedelreorvieto.com/en/<br>營業(yè)時間: Monday-Sunday 9:30-15:30<br><br>網(wǎng)友推薦的確實不錯,物美價廉,5個人也就是56歐。味道實在是nice,入味的家常菜。<br><br>奧爾維耶托景點不多,飯后即到華麗的奧爾維耶托大教堂Duomou di Orvieto。奧爾維耶托大教堂就在城中的廣場上。 奧爾維耶托大教堂,始建于1290年,教堂最初的設計是羅馬式結構,后來隨著工程的進展,建筑師的更換,慢慢演變成哥特式,于是就有了羅馬混搭哥特式的建筑風格。<br>教堂近看十分精美,教正面金碧輝煌,浮雕壁畫故事一個接一個,它的建筑外觀的馬賽克工藝裝飾及其精湛,被稱為“大教堂中的金百合”,讓人嘖嘖稱奇。 <h3><font color="#010101">教堂旁邊的暗紅色建筑是教皇宮殿Palazzo dei Papi。</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教堂所在的小廣場上有可愛的中世紀鐘樓Torre di Maurizio</font></h3> 此行是把奧爾維耶托當成天空之城(civita di bagnoregio)去阿西西的中轉站,來到此地,意料之外的感受,建在一片平原之中的孤山懸崖邊的城市,還有這么一座非常不錯的大教堂。<br>其實奧爾維耶托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是個值得駐足停留,慢慢感受的地方。整個山城里不足百戶的人家,受地形高限制,奧爾維耶托很少蓋新房子,大部分老房子從公元前一直保留到現(xiàn)在。 <p>奧爾維耶托是世界上第一座慢城,也是世界慢城的總部。<br>第一屆“慢城”大會于1999年在奧爾維耶托召開,大會提出建立一種新的城市模式,提倡城市應當有更多的空間供人們散步,更多的綠地供人們休閑娛樂。<br>慢城的理念是“人口在5萬以下的城鎮(zhèn)、村莊或社區(qū),反污染、反噪音,支持都市綠化,支持綠色能源,支持傳統(tǒng)手工方法作業(yè),沒有快餐區(qū)和大型超市”。<br>奧爾維耶托的慢體現(xiàn)在當?shù)厝松畹拿總€角落,融入他們的每個細胞。小鎮(zhèn)的每一座房子都有上百年的歷史,百年的建筑明顯都是滄桑,到處都是曬太陽的慵懶的貓咪。街道地面也都是用面包狀石塊鋪成,雖然這座用無數(shù)石塊搭成的小鎮(zhèn)雖不如精心雕飾的那樣細膩,卻十分的樸實真切。<br>城里沒有連鎖店,沒有快餐店,只有一些當?shù)鼐用窠?jīng)營的傳統(tǒng)手工藝商店和小吃店。中午過去大多店鋪都是不開門的。</p><p><br>廣場上休閑的人們</p> 觀完教堂,就去小鎮(zhèn)逛了下, 整個奧爾維耶托的中國游客很少,但這座小城卻是日本和韓國游客到意大利旅游的必到之處。大約因為日本人對這座留下3000年歷史痕跡的石頭小城特別感興趣。<br>這座小城不大,城里的街道都是步行街,從一頭到另一頭也就不到2公里。整個小鎮(zhèn)寧靜,讓人能夠獲得暫時的安寧。 <p>奧爾維耶托的美其實無處不在<br>那些窄巷,那些城墻,那些集市和廣場,那些看似破舊的小教堂,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小商店,還有那些柳暗花明又一村。</p><p><br>站在城樓看風景</p> 這里有著名的圣帕特里奇奧井(St. Patrick’s well) ,據(jù)說這口井是1527年“羅馬浩劫”的時候,教皇克萊孟七世為了逃避查理五世的軍隊,在此地避難,教皇逃到了奧爾維耶托,為了確保水源而挖掘的,委托小安東尼奧·達·桑加羅于1527年設計了這口井。水井從崖頂深入石灰?guī)r層62米,可順著248級的螺旋梯走到井底,穿過井底水面上的小橋,可以沿著另一側的螺旋梯走出地面。這是一個雙螺旋結構水井,螺旋梯是打井時毛驢上下的通道,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口徑,是為了建造不是那么陡,并有足夠高度的兩條螺旋通道。所以,也就不難理解這座巖石上小鎮(zhèn)固于防守,抵御外侵的自給自足的特點的歷史原因。<br><br>奧爾維耶托另一個有名的景點就是一個教皇的避難井。這個井在城外,有點難找,因為時間關系,就沒去。<br>回停車場取車,在路口拍下了這么個建筑雕像,不知道是什么,有誰知道能告知一下嗎? <span style="color: inherit;"><br></span> <h3><b><br></b></h3><h3><b>阿西西</b></h3><h3><br></h3><h3>阿西西是12世紀弗朗西斯科修會的創(chuàng)始人圣弗朗西斯科的誕生地。他誕生于1182年,僅在逝世兩年后,也就是1228年被追謚封為“圣徒”。弗朗西斯科修會以“清貧”的形象獲得普遍的重視,圣人弗朗西斯科也被叫做方濟各,他普世的宗教理念深得贊頌,正如同世界文化遺產(chǎn)給出的評語一樣:與其他宗教相比,方濟各會更宣揚和平相處與忍耐。阿西西從此成為全世界聞名的宗教和藝術中心之一。<br>阿西西是著名的朝圣地,有圣弗朗索墓與圣弗朗索女修道院。無數(shù)虔誠的天主教徒都以去過阿西西為榮耀。朝圣與旅游是重要經(jīng)濟收入。<br>至今,這個中世紀的古城還幾乎保存著原來的面貌,5公里長的城墻包圍著古鎮(zhèn),一座堡壘聳立正中,阿西西也在2000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加入文化遺產(chǎn)目錄。<br>阿西西的古跡非常多,5公里長的城墻包圍之內,幾乎完全保持著中世紀的模樣。整個城市主要都用一種泛著淡淡的玫瑰色石頭砌成,遠遠望去,這是一座玫瑰色的圣城。天使之后圣殿、寶尊堂、圣嘉勒圣殿、圣路斐樂主教座堂、圣母教堂等都是著</h3><h3><br></h3> 從停車場出來已經(jīng)4點多鐘了,到今天的住宿地點還要開1個多小時。<br><br>因為阿西西古城內都是ZTL禁行區(qū),所以今晚的住宿定在古城外東側,離圣嘉勒圣殿步行大約15分鐘。<br>我們住宿是個兩層樓的別墅,主人住二樓,一樓用來出租作民宿,有停車位;這是一個三居室的房間,有2個衛(wèi)生間,客廳、餐廳都很大,還有一個很大的陽臺,性價比非常高。女主人非常熱情的接待了我們,耐心的介紹了阿西西的一些景點,還推薦了幾個餐廳。<br>來到城門邊已經(jīng)7點了,玫瑰色的圣城在晚霞中更是粉的柔和。 <p>圣嘉勒圣殿就在城門內的左側,我們決定繼續(xù)向前先往城內去。</p><p><br>城里的路上上下下,兜兜轉轉</p> <h3><font color="#010101">每戶人家門前窗口打理的植物鮮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和在布滿花卉推窗而出的主人相互問好:“Ciao”,來了意呆梨接上十天了,這個詞已成為習慣,自然脫口而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走過拱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古城的歷史凈顯在這些墻壁上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走在這樣無人的小路上,感覺時間凝結在13世紀,我們穿梭的是城市,穿越的卻是時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來到圣魯菲諾大教堂Duomo di San Rufino</font></h3> 圣魯菲諾大教堂(Duomo di San Rufino)建于13世紀,屬于羅馬風格,它在16世紀時曾被阿萊西(Galeazzo Alessi)翻新,當年圣弗朗西斯科和圣克萊爾進行洗禮的噴泉就坐落于此,教堂正面的墻壁上裝飾有各種圖形和動物圖案。<br>圣魯菲諾是阿西西的守護神,同時也是阿西西的第一任主教。這座教堂就是為了紀念圣魯菲諾而建,其遺體就安葬在教堂里。圣嘉勒當年就是在這座教堂里聽到圣方濟各的傳道并深受觸動從此決定追隨他。圣方濟各、圣嘉勒以及許多他們的追隨者都是在這座教堂受洗的。受洗的噴泉池就在阿教堂外。教堂里現(xiàn)在還有圣嘉勒的大理石塑像。<br>我們到的時間太晚已經(jīng)關門,在外圍看看后繼續(xù)走<br><br>天色漸暗,誰都不知道下一個轉角會遇到什么 <h3><font color="#010101">再向前,我們往西去往市政廣場Piazza del Comune,這里是小城的中心。</font></h3> 廣場北側是高高的塔樓和Chiesa di Santa Maria Sopra Minerva神廟遺址圣母堂,有祭祀羅馬智慧之神的古廟遺址(Tempio di Minerva)的圓形柱子,這些柱子是羅馬式神廟的前部,建于奧古斯都時期。<br>廣場很小,中心有一個噴泉。 <h3><font color="#010101">一柜子各色甜點蛋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一柜子各式冰淇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此時已至20:20,該是要吃晚飯了,去了一家房東推薦的餐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餐廳出來城里已經(jīng)亮燈,點了燈,感覺又多了一分溫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沿著Corso Giuseppe Mazzini,往前走就是【Basilica di Santa Chiara圣嘉勒教堂】,還有阿西西的制高點【Rocca Maggiore馬吉雷城堡】是俯瞰佩魯賈的地方,也是非常推薦。</font></h3> 圣嘉勒是圣方濟各最早的追隨者。圣嘉勒圣殿是13世紀為紀念圣嘉勒所建,圣嘉勒的遺體就安葬在這座教堂里。<br>教堂一側有扶壁拱,撐起教堂的一側。 <h3><font color="#010101">Rocca Maggiore馬吉雷城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翁布里亞大地萬家燈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拖著疲憊的身體下山了。</font></h3> <b>Day 11 </b> 今天的詳細行程:<br>阿西西<br>阿西西 Assis --Lake Trasimeno Passignano 特拉西梅諾湖早(50公里45分鐘)<br>Lake Trasimeno Passignano 特拉西梅諾湖--科爾托納Cortona(23公里25分鐘)<br>科爾托納Cortona--阿雷佐Arezzo(備選)(30公里35分鐘)<br>阿雷佐Arezzo--蒙特普爾恰諾Montepulciano(54公里 50分鐘) <h3><font color="#010101">今天要去阿西西里重要的景點朝圣——Basilica Papale di San Francesco圣方濟各大教堂。</font></h3> 早上告別房東我們就出發(fā)了,開車來到城西,停車場停車后步行進城。<br><br>圣方濟各教堂是意大利最為古老的教堂,建于13世紀。是阿西西的圣方濟各(San Francesco d'Assisi, 1182-1226)安葬之地和天主教方濟各會的母堂,它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圣方濟各在天主教界的巨大影響使得阿西西成為天主教徒心目中的圣地。 圣弗朗西斯科(圣方濟)教堂的結構非常精巧復雜,由上下兩個教堂組成的,建在小山的一側,一個蓋在另一個上面。下層建于1228-1230年,上層教堂建于1230-1253年。,包括上教堂和下教堂,和安放圣弗朗西斯科遺體的墓穴,以及附屬的修道院。<br>上教堂的內部是意大利早期哥特式建筑的重要實例??梢哉f方濟各教堂是人類非凡創(chuàng)作力的藝術結晶也是宗教建筑的杰出典范。上下兩座教堂裝飾以中世紀后期羅馬畫派和托斯卡納畫派眾多畫家所作的壁畫,包括奇馬布埃、喬托、西蒙內·馬爾提尼、皮特羅·洛倫澤蒂等人的作品。這些作品的范圍和品質使得這座圣殿成為這一時期意大利藝術發(fā)展的重要見證,其中以喬托的巨大的內部壁畫《圣方濟各的一生》最為有名。<br>在1997年,意大利中部發(fā)生地震,教堂的拱頂給震塌了,拱頂上大面積的壁畫掉了下來。這個迄今為止在“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單中占有最多項目的國家,擁有最為先進的修復工藝與人才,花了足足5年才把這次地震震碎的十二萬片壁畫碎片修復回去,盡管不可能恢復一新,但如今走進教堂還能欣賞到喬托精美的壁畫已經(jīng)十分幸運。 <h3><font color="#010101">非常喜歡教堂門前的廣場和兩邊的大回廊,朝圣重地,還有憲兵執(zhí)勤</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經(jīng)過那場地震后,死而復生,意大利人對這些壁畫的保護更為嚴格,教堂內禁止拍照。</font></h3> 圣方濟各1182年出生于阿西西富有的布匹商人之家,少年追求享樂。從軍期間被俘,獲釋后,又生了一場大病,期間反省禱告,回頭改過,熱心接濟窮人,其父親非常不滿。后來在主教面前,跟他父親立下字據(jù)放棄遺產(chǎn),全心侍奉天主。圣人過著極為清貧的生活,反對社會以及教會崇尚的奢華作風,隨后創(chuàng)立了圣方濟各教派。他的樸素而執(zhí)著的宗教思想影響了數(shù)代人,與其他宗教信仰相比,圣方濟各會更宣揚和平相處和忍耐。。1226年圣人安逝,遺體埋在圣方濟各大教堂的下教堂。1228年,圣方濟各(原名:弗朗西斯科)被追謚封為圣徒。<br><br>走在教堂前悠長的臺階上油然而生出一種靜謐而安然的虔誠感,從高處望下去更是自覺渺小。<br>這是站在上層教堂往下拍的教堂前廣場 <h3><font color="#010101">騎馬贖罪的青銅像</font></h3> 面向大教堂,也面向整個翁布利亞的大地<br>參觀完教堂將近中午時分了,回到停車場,去往下一站。 <b>特拉西梅諾湖Lago Trasimeno</b><br><br>特拉西梅諾湖,亦稱佩魯賈湖(Lake of Perugia),意大利語作Lago Trasimeno,拉丁語作Trasimenus Lacus。<br>特拉西梅諾湖,意大利半島的第四大湖泊,也是波河以南最大的湖泊。位于翁布里亞大區(qū)、佩魯賈西面16千米。面積128平方千米。水淺、最深點僅6米。由一些小溪流補給,湖水經(jīng)人工地下水道排入臺伯河。<br><br>特拉西梅諾湖對國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小眾的景點,在做攻略時看到就收錄下來了。<br>到科爾托納會經(jīng)過特拉西梅諾湖,我們此行的目的主要是打卡向日葵花田。 接近湖區(qū),路邊一片密密麻麻的向日葵花田出現(xiàn)在眼前,細看,密集恐怖癥患者真的會崩潰的。<br>正午的太陽曬的令人窒息,拍了幾張照片,趕緊上車了。<br> <b>科爾托納</b><br><br>科爾托納位于托斯卡納大區(qū)和翁不里亞大區(qū)交界處,一座典型的托斯卡納山城小鎮(zhèn),建于海拔600米高的山上,堅固城墻從半山腰一直延伸到山頂,是托斯卡納最古老的中世紀山城之一,四周城墻環(huán)繞,抵達那里,需要經(jīng)過山路上無數(shù)的發(fā)夾彎、S彎。城中小巷迂回,四面都可以居高臨下欣賞美麗的托斯卡納田園風光。<br><br>沿著一條陡峭的鵝卵石小巷,即可到達龐大的建于19世紀的圣瑪格麗特教堂??茽柾屑{的守護神圣瑪格麗特的遺體陳列在主祭壇上華美的14世紀的玻璃棺材里。<br>很多人認識科爾托納,許多游客慕名而來,都是受了一部電影《Life is Beautiful》和一本書《Under the Tuscan Sun》的影響,因為這部電影就是在科爾托納拍攝的,許多粉絲會熱衷于尋訪女主人住過的那座房子——巴馬蘇羅Bramasolo。<br>但是科爾托納已經(jīng)完全商業(yè)化了,游客真的好多好多,街頭巷尾都是人群,完全沒有了中世紀古鎮(zhèn)的味道,人文和景色也都不算出眾。<br>連拍照的欲望都沒有了,這里就不上照片了<br>找了一家餐廳吃了中飯,味道不錯,價格一般,餐費85歐。 我們來這里的主要目的,居然是吃一頓飯。<br>不管怎樣,到此一游了,再見,托斯卡納的小艷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