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h3> 今天,10月20日是四姑的忌日!百歲老人已仙逝兩年了!</h3><h3> 靜靜的,靜靜的躺在椅子上的我,看著四姑的遺照,往事情景,一樁樁,一件件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h3><h3> </h3> <h3><b> 這是米脂西街張家老宅一一亦是四姑的誕辰地</b></h3> <h3> 四姑生于1917年8月25日(農(nóng)歷七月初八),先后就讀于米脂高級女子小學、榆林女子師范學校,具有較高的文化水準與文學素養(yǎng)。</h3><h3> 1934年夏,時年18歲的四姑離開家鄉(xiāng),跟隨國軍服役的四姑夫。戰(zhàn)爭年代流離轉(zhuǎn)徒,從此與家人失去聯(lián)系,長達近半個世紀杳無音信,家人無盡的思念與牽掛無以言表……特別對于年邁的祖父母更是倚門倚閭,朝思暮盼不見歸!記得某個時候,傳說四姑與四姑夫去了臺灣,可傳說歸傳說,生死兩茫茫!直至1958年春兩位老人先后離世也沒見到他們的寶貝四女"七兒"(乳名)。</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祖父與祖母</b></h1> <h1><b> 兄弟姊妹七人</b></h1> <h3> </h3><h5> 左起(后排):伯父張元修 ,大姑張謠琴 ,父親張謹修 , 二姑張群英 (前排 )三姑張劍林,四姑張芳林,三爸張明修。</h5> <h1><b><font color="#167efb">張氏四姐妹</font></b></h1> <h3>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春天的到來,1980年11月5日一一這是一個我們值得記住的喜悅吉祥的日子,家人突然接到失聯(lián)46年的四姑從美國波士頓寄來一封信,收信地址是米脂西街原有的名稱,信上云"我僑居美國多年……,現(xiàn)已60余歲,身體尚還健康,唯有想念祖國,更是想念你們……希望接到你們來信與我聯(lián)絡"。家人們都驚呆了,有些不大相信,但卻是真的!親人們喜笑顏開,奔走相告。</h3> <h3><b><font color="#ed2308"> 四姑與家人聯(lián)系的第一封信(封皮)</font></b></h3> <h1><b><font color="#167efb"> 悠悠歲月 歲月留痕</font></b></h1> <h3><b>與大女兒達翔及兩個外孫</b></h3><h3> </h3> <h5> 于1967年臺灣挑園縣</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style=""><b>全 家 福 </b></font></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 style=""><b> </b></font><font color="#010101" style="font-weight: bold;"></font></h3> <h5> 前排(左起)外孫鐘小良、 二女兒云翔 、四姑、大女兒達翔、外孫女鐘小螢,后排(左起)養(yǎng)子(?)、四女兒龍翔、三女兒寧翔、大女婿鐘唐宗。</h5><h5> <b>于1970年臺灣桃園縣</b></h5><h3></h3> <h1><b>1980年與家人聯(lián)系上的四姑照</b></h1> <h3><b>時年64歲的四姑</b></h3> <h5>與小螢、小良及表姐達翔。</h5> <h5>在表姐達翔的別墅前</h5> <h5>小螢、達翔姐與四姑在一起</h5> <h5> 四姑與大女兒及女婿在波士頓的雪魚角(cape cod) 。</h5> <h1><b> 四姑多次來信說,她會回國探親的,我們翹首以待,等待四姑的歸來。遠在北京的大姑騰出房間,做好新被褥,等待她的小妹歸來。我們等啊等啊,一年兩年過去了沒有回來,三年四年過去了還是沒有回來……年邁多病的父親與大姑等親人先后離世,四姑還是沒有回來!</b></h1> <h3><b> 1987年8月份,四姑的大外孫鐘小良從美國起程帶著四姑的無限思念和厚意情深來到陜北。</b></h3> <h5> 前排坐者:三爸 , 后排左起:二姑二兒子姬慶利,振雄,二姑大女兒姬桂如,小良,二姑長子姬忠云。</h5> <h3><b> 1997年10月份,我去美國學習考察,四姑與她的四女兒龍翔專程來紐約接我去波士頓。</b></h3> <h5>四姑在廚房為我做早餐</h5> <h5>在四姑住的老年公寓里留影</h5> <h5>與四姑在波士頓大表姐達翔開的中餐館前</h5> <h5>與四姑在表姐達翔的別墅內(nèi)</h5> <h5> 與四姑及表妹龍翔在哈佛大學創(chuàng)始人(Harvard)銅像前留影。</h5> <h1><b> 1999年11月9日,時年82歲,離家65年的四姑攜帶她的三女兒喬寧翔、女婿姜志樞從大洋彼岸美國終于起程,踏上回國探親之路。</b></h1> <h1><b> 11月IO日到達北京,表姐沉雁、姐夫金照帶著鮮花在"北京友誼賓館"看望四姑。</b></h1> <h5> 左起:振雄,表妹寧翔,四姑,沉雁姐,姐夫金照。</h5> <h5><b>與四姑在北京長城上</b></h5> <h1><b> 11月13日四姑一行乘機到達西安.咸陽國際機場,陜北親人及西安居住的文全兄嫂在機場歡迎四姑的歸來。</b></h1> <h1><b><font color="#ed2308">鮮花喜迎四姑歸來</font></b></h1> <h5>四姑與文全兄,桂如姐,三爸步出機場</h5> <h3><b> 少小離家,鄉(xiāng)音未改,親人相見,相擁而泣!</b></h3> <h5> 三爸,三姑,四姑及文全兄在一起。</h5> <h3><b> 一句句鄉(xiāng)音與問候,流露出骨肉間的親情、興奮與思念的牽掛。</b></h3><h3></h3> <h5>文全兄設家宴喜迎四姑的到來</h5> <h5>振宇兄與四姑</h5> <h5><b>宴請四姑一行</b></h5> <h5> 在西安工作的金京(沉雁姐的二兒子)來賓館看望四姑。</h5> <h1><b><font color="#ed2308"> 11月17日親戚們在咸陽機場送四姑一行去上海游。</font></b></h1> <h5> 前排(在起):寧翔,劉保衛(wèi)(振忠媳),李平嫂(文全夫人),三爸,四姑,文全兄,振雄 后排(左起)振忠,志樞,振宇兄,振東。</h5><h3></h3> <h1><b> 11月20日四姑一行離境飛回美國,結(jié)束了這次家鄉(xiāng)之行,了卻了她幾十年夢寐以求的宿愿。陜北眾親戚們也是最后一次與她見面,距今己是20年整!</b></h1> <h3><b> 20012年8月份,表姐雙燕、姐夫李長清及女婿,外孫女從加拿大專程來美國波士頓探望四姑。</b></h3> <h5>在四姑住的公寓房里</h5> <h5>四姑來賓館看望雙燕姐</h5> <h3><b>時年96歲的四姑</b></h3> <h5>達翔姐與四姑</h5> <h1><b> 四姑因骨折未愈,于2015年的5月初住進健康恢復中心療養(yǎng)。</b></h1> <h5>達翔姐與四姑在康復中心</h5> <h5>寧翔與四姑在康復中心</h5> <h5>服務生送四姑去達翔姐餐館</h5> <h5>在康復中心四姑渡過圣誕節(jié)</h5> <h1><b> 高天茫茫,大地蒼蒼。四姑因肺炎住進美國麻省carney醫(yī)院,終因年事己高,無回天之術(shù)。生命之燈于2017年10月20日,在女兒們撫摸間,平靜、祥和中熄滅,享年百歲。</b></h1> <h3><b>與四姑夫攜手同游在天國</b></h3> <h1><b> 厚重大氣的紀念碑</b></h1> <h1><b> 告慰四姑在天之靈!</b><b>侄</b><b>兒、侄女、外甥們?nèi)f里之外的祭悼花籃。</b></h1><h5><b></b></h5><h3><b></b></h3><h3><br></h3> <h3><b><font color="#167efb"> 安葬在美國波士頓的mount auburn墓園。</font></b></h3> <h1><b> 大疆大愛,媽媽的味道永遠是孩子們的精神食糧,珍貴而永恒。<font color="#ed2308">"這輩子作女兒沒做夠,下輩子我們還作你的女兒"(達翔語)!</font></b></h1> <h5> 四姑的女兒們:(前排左起)四女龍翔, 大女達翔 ,(后排左起)三女寧翔, 二女云翔。</h5> <h1><b> 四姑是少有的杰出女性,追思四姑的同時,亦無盡的懷念追思張氏門中的所有先輩,祖父祖母及其兄弟姊妹七位老人,祖輩們善良仁慈、與人為善,聰慧淑賢、知書達理的人格與秉性,是我們世代引以自豪并要永遠繼承的家風!恩德如山,受益匪淺,無限的感恩!</b></h1> <h1><b><font color="#167efb"> 祈愿四姑,祈愿所有天堂故親在天之靈有知,隨信園滿,得大自在,愿你們的世界風和日暖。</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 祝?,F(xiàn)在所有的親人、親戚們,幸福安康!吉祥如意!</font></b></h1> <h1><b> </b><b>振 雄</b></h1><h3> 于2019年10月20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