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9.27清晨來自四面八方的原虹口中學(xué)67屆高中2班31名同學(xué)(連同家屬、朋友)集合在人民廣場。其中不僅有來自本市的同學(xué),還有幾位同學(xué)來自江西、云南、深圳,更有幾位來自香港、澳大利亞和美國的同學(xué)。有的同學(xué)分別之后許久未曾見面,甚至還有半個多世紀(jì)未曾謀面的老同學(xué),實在令人唏噓!今天一旦相逢在蘇州西山怎不叫人激動萬分!</h3> <h3> 臨近中午我們到達(dá)了蘇州西山。</h3><h3> 蘇州西山,又名洞庭西山,位于蘇州古城西南40多公里的太湖之中,南北寬11公里,東西長15公里,面積82平方公里,是我國淡水湖泊中最大的島嶼。</h3> <h3> “晶彩人生聚會酒店”坐落于蘇州太湖西山島石公山片區(qū),毗鄰林屋洞、明月灣等景點,坐擁風(fēng)景如畫的太湖島一線湖景。</h3><h3> 這是一家為同窗發(fā)小、好友故交、鄰里親朋、戰(zhàn)友同事等好友提供增進(jìn)友情、憑添歡樂的聚會酒店。</h3> <h3> 酒店依山傍水,景色宜人,臨窗眺望,一望無際的太湖碧波蕩漾,天水一色,令人心曠神怡! </h3> <h3> 進(jìn)入酒店大堂等候辦理入住手續(xù)之際,大家已經(jīng)迫不及待三五成群急切地攀談起來。</h3> <h3> 吃罷午飯稍事休息,我們便前往石公山碼頭乘船游湖。</h3> <p class="ql-block"> 江南美,蘇州美,太湖亦美 。有首甜美的江南民歌這樣唱道:“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p><p class="ql-block"> 大家坐船悠閑游湖,串行在無垠的太湖之中,游弋在浩渺的湖面之上,品味著太湖的遼闊和浪漫,清風(fēng)拂面,心情隨風(fēng)蕩漾十分愜意!</p> <h3> 太湖風(fēng)光好,難得相聚的老同學(xué)心情更好!大家紛紛在船艙里合影留念。</h3> <h3> 你看,個個精神抖擻,人人笑逐顏開!</h3> <h3> 游湖結(jié)束回到酒店,大家意猶未盡又圍坐在一起開起了“茶話會”!</h3> <p> 傍晚,天朗氣清,在金色的夕陽照耀下我們來到湖邊草坪上,拍照留念。記錄了一幅幅雖然年輕不再,但卻充滿青春記憶的靚照。</p> <p class="ql-block"> 看看照片上的我們,每個人臉上都蕩漾著英氣勃發(fā)的神情,哪個會說我們老了?我們風(fēng)采依舊嘛!</p> <h3> 酒店的菜肴很豐盛,在這里我們品嘗到了“太湖三白”:鮮嫩的白水魚,肥美的白米蝦,十分美味的銀魚蛋羹,營養(yǎng)豐富且無污染。余定、張建國等同學(xué)為了讓同學(xué)吃得更好一些,自掏腰包為大家加酒加菜,王國祥也帶來了葡萄酒。余定、車積海等部分同學(xué)還貢獻(xiàn)了水果、糖果、小點心及許多零食,使聚會更加有滋有味。</h3> <h3> 9月28日清晨,太湖日出美景。</h3> <h3> 28日上午我們?nèi)ッ髟聻彻糯逵斡[。明月灣,有一個詩一般的名字,是一處畫一樣的村落。古村南瀕太湖,背倚青山,地形宛如一鉤明月,故稱明月灣。相傳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王夫差和美女西施,曾經(jīng)在此共賞明月,古村由此得名。當(dāng)?shù)厝藶榇耸肿院?,因這段傳說更讓蘇州西山錦上添花。</h3><h3> </h3> <h3> 明月灣村口沿河有一株古香樟樹,樹高25米,胸徑2米,壽已千年,依然十分茂盛。</h3> <h3></h3><h3> 明月灣歷史悠久,風(fēng)景秀麗,自古以來就是文人雅士的向往之地。白居易、黃庭堅、王世貞等著名文人,都留下了贊美明月灣的詩文。</h3><h3> 明代詩人高啟有詩曰:“明月處處有,此處月偏好!”</h3> <h3> 村中有近百幢建于清乾隆年間的老宅第,以及祠堂、石板街、河埠、碼頭等公用建筑。這種完善的村莊格局,一直延續(xù),并以其獨特而完整的古村風(fēng)貌而倍受游人的青睞。</h3> <h3> </h3> <h3> 蜿蜒的小河上有座明月橋,亦為清代花崗石建筑,橋身平直輕巧,仍是過河的主要通道。我們在橋上拍了不少留念照。</h3> <h3> 游罷明月灣古村,其典故讓人浮想聯(lián)翩:“西施不在明月在,煙波千里共嬋娟”!祝愿我們這群幾十年前的同窗學(xué)友友誼長存!</h3> <h3> 下午,我們品嘗著老同學(xué)提供的各種美味零食,繼續(xù)座談,交流、暢談各自的經(jīng)歷和舊時的趣聞軼事。</h3> <p class="ql-block"> 接著,我們在專為“老同學(xué)”拍照留念的背景墻前合影,主題鮮明,意義深遠(yuǎn)!</p> <p> 好像在演繹“情景劇”???</p> <h3> 老同學(xué)相互之間拍照留影,張建國、姚積和等人忙得不亦樂乎!</h3> <p class="ql-block"> 一張非常規(guī)范的老同學(xué)合影。</p> <h3> 一直鬧猛到“日落西山”!</h3> <h3> 晚飯后,大家去卡拉OK歌廳,有的一展歌喉,有的翩翩起舞。</h3> <h3> 29日上午我們游覽林屋洞。</h3><h3> 林屋洞位于西山鎮(zhèn)東北部,在林屋山西部。據(jù)《云笈七簽》等道教經(jīng)典記載,天下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所居,林屋洞為“天下第九洞天”,亦稱“左神幽虛之天”,別稱“天后別宮”。相傳,古時有龍居林屋洞內(nèi),故洞體似龍,又稱“龍洞”,林屋山亦稱龍洞山。</h3> <p> 色彩繽紛的俊男倩女們在“天下第九洞天”前再次合影,猶如給景區(qū)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線!</p> <h3> 林屋洞位于西山鎮(zhèn)東北部,在林屋山西部。洞有石室、石鐘、石鼓、玉柱、龍盆、隔凡門、石燕、隱泉、乳泉等石景。洞中路平水靜,人行其中,似閑庭信步,抬頭仰望,鐘乳倒掛,鬼斧神工,如入仙境。</h3><h3> 洞內(nèi)廣如大廈,立石成林,頂平如屋,故稱林屋。</h3> <h3> 因各種原因不便進(jìn)洞游覽的同學(xué)就組成了一個“留守隊”,在地面上休息等候。</h3> <h3> 車積海請客讓“留守人員”在“花前月下”飲茶休息。</h3> <h3> 書法家徐子屏從深圳帶來了一幅幅字體娟秀、裝幀精美的書法作品贈送給大家,受到大家的歡迎和贊賞!</h3> <p> 9月29日午飯后,我們結(jié)束了這次難忘的聚會活動,就打道回府了。</p><p> 由衷地感謝這次活動組委會的這五位老同學(xué),你們的辛勤付出為我們提供了如此美好的聚會空間和條件,使得這次聚會獲得圓滿成功!</p><p> 感謝到會的每一位老同學(xué)傾情參與!</p><p> 再見了,老同學(xué)!聚會雖然是短暫的,但是我們的同窗情誼是永恒的!</p><p> 熱切期盼下次聚會的早日來臨!</p><p> 最后,非常感謝姚積和、張建國、汪蕙蕓等同學(xué)提供的有關(guān)照片,幫助我比較圓滿地完成了這篇“美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