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我總是愛看藍天白云下的草原,總是愛拍攝草原上的藍天白云。</h3><h3> 那天,離開牧馬人家一帶的牧場后,返回游客中轉(zhuǎn)點,我的目光聚焦在了雪蓮谷公路西邊的這片草原。</h3> <h3> 可是,那拉提似乎不知道我的心思,很不給予配合。山上方的藍天,一絲云彩也沒有。</h3><h3> 怎么辦?我坐在一處小亭里,躲避熾熱的陽光,望著前方的高山。</h3><h3> 剛到那拉提,我就作了計劃,選擇了“空中草原”和“河谷草原”兩處景區(qū)。初來乍到,了解的也不多,只是意思到這兩處景區(qū)可能是那拉提最美的地方。如果在最美的地方,看不到拍不到它的美麗,不能說不是最大的遺憾。</h3><h3> 8月的那拉提,天氣炎熱,但與長江中游城市的炎熱有所不同。在這里,只要不受到陽光的直射,不會出汗,即使出汗,避開陽光后,汗就慢慢干了。我在小亭內(nèi)坐了一會,身上的熱量慢慢散去,有了些平靜,看時間正值午時,決定等等看,估計藍天應(yīng)該有白云生成。</h3><h3> 游客你去他來,身旁長椅上換了一批又一批,我的屁股沒有撂動一次,只是目光不停地掃向遠山上的那片藍天。</h3><h3> </h3><h3></h3> <h3> 大約一個多小時后,我又一次觀望遠山上方的藍天,忽然看到了一朵小小的淡淡的白云,兩三分鐘后,這朵云又在視野里硬生生消失。過了幾分鐘,又再次出現(xiàn)。數(shù)次忽現(xiàn)忽隱,反反復(fù)復(fù),試探我的耐心后,才微微有些擴大,而且在附近的天空出現(xiàn)了又一朵小小的白云。有戲看了,我心里涌起一陣暗喜。但這兩朵小小的白云,相較若大一片的天空實在是太小太小了,我確定再等等。繼續(xù)等了二三十分鐘,又有兩團白云生成。這時的藍天上,有了幾團小小的白云,幾團小小的白云,裝點了大片的藍天,雖然不甚漂亮,卻比沒有強了許多。</h3><h3> </h3> <h3><br></h3><h3> 下午3時多,我確定不能再等了,如果繼續(xù)等待,留給“河谷草原”的時間太少了,背起相機,離開小亭,走向了一公里外的牧場。</h3> <h3> </h3><h3><br></h3><h3> 從“空中草原”到“河谷草原”,沒有直達的大巴,要先回到那拉提游客中心,再換乘開往“河谷草原”的大巴。在牧場拍攝后,我快速走回中轉(zhuǎn)點,乘車返回那拉提。</h3><h3><br></h3> <h3><br></h3><h3> 大巴原路返回,再次翻越“天界臺”時,我想起關(guān)于那拉提的傳說。</h3><h3><br></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br></h3><h3> 成吉思汗西征時,一支蒙古軍隊由天山深處向伊犁進發(fā),時值春日,山中卻是風(fēng)雪彌漫,饑餓和寒冷使這支軍隊疲乏不堪,不曾想到翻過山嶺后,進入了一片繁花似錦的莽莽草原。草原上泉眼密布,流水淙淙,艷陽高照,士兵們高興的大喊大叫:“那拉提!那拉提?。烧Z有太陽的意思。)”于是,留為地名,傳承至今,被譽為“空中草原”。那拉提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屬亞高山草甸植物區(qū),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牧場。</h3><h3><br></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br></h3><h3></h3><h3> 在那拉提游客中心換乘后,大巴沿鞏乃斯河谷前行,由此,我知道了“河谷草原”名稱的由來。從游客中心到“河谷草原”終點站,有十多處停車點,游客可以隨意下車游覽,然后,乘坐后續(xù)的大巴前行。從游客中心上車后,我沒有像其他游客在途中下車游覽,隨車直達終點站,然后,馬上返回。返回途中,在烏孫王陵附近下車。去時的觀察發(fā)現(xiàn),這一帶是“河谷草原”最美的地方,我要把剩下的時間留在這里。下車時,我問司機:“景區(qū)的收車時間是幾點?”他說:“8點半”。我打定主意,在這一帶乘坐最晚的大巴返回。</h3><h3><br></h3><h3><br></h3><h3></h3> <h3>?。ù藶閷挿鶊D片,請橫屏觀看。)</h3> <h3><br></h3><h3></h3><h3> 下午5時多,內(nèi)地已是夕陽西下,即將落山,那拉提的太陽似乎情有獨鐘,依然高高掛在天空,光線強烈灼人。我順著棧道,走進草原中的草棚休息了許久。在這里,補充水分,填飽肚子,恢復(fù)了精神。在這里,我判斷烏孫王陵左方,正是天界臺所在的高山,高山后面,就是“空中草原”。我眺望遠方,“空中草原”的天空,白云已經(jīng)成片。于是,背起相機,走出草棚,經(jīng)棧道走近烏孫王陵。拍攝烏孫王陵后,從旁邊草叢掩沒的小徑走進了草原深處。</h3><h3><br></h3> <h3><br></h3><h3></h3><h3></h3><h3> 不進草原只知道草原的美,走進草原才知道草原的“險”。照片上的草原,是那樣的迷人,在草原上行走,卻是十分煩人。不僅要看清腳下的路,防止隨時可能出現(xiàn)的“險”,還要驅(qū)趕飛來飛去的馬蚊。走了幾百米,渾身冒汗,心里漸漸生煩。忽然,在草叢中發(fā)現(xiàn)踐踏的痕跡:“哈哈,還有人與我一樣身中巨‘毒’”。心情才有了好轉(zhuǎn)。在草叢中轉(zhuǎn)了幾十分鐘,終于支起三角架,進入耐心等候美麗瞬間的環(huán)節(jié)。</h3><h3> 從草原深處走回乘車點,我向守候的保安求證了“空中草原”的方位,他的回答與我的判斷完全一致。我還問他:那拉提景區(qū)的廣告圖片,是不是在這片草原拍攝的?他回答了兩個字:“是的?!?lt;/h3><h3><br></h3><h3><br></h3><h3></h3> <h3>?。ù藞D片為寬幅,請橫屏觀看。)</h3> <h3><br></h3><h3></h3><h3></h3><h3></h3><h3></h3><h3> 確如廣告圖片的美。這片草原不僅茂密,而且長勢與人比肩,相比“空中草原”另有一種風(fēng)韻。</h3><h3> 上大巴返回那拉提游客中心前,我又一次回首這片草原,草原后面的大山,大山頂上的藍天和白云,似是依依不舍。在車上,心里自忖:“河谷草原”、“空中草原”,我第一次走近了你,可惜,錯過了最美的季節(jié),沒有留下最美的景色,只有期待又一年夏季的到來。</h3><h3> (謝謝欣賞?。?lt;/h3><h3> 2019.10.07</h3> <h3> </h3><h3><br></h3><h3> </h3><h3> </h3><h3> 作 者 簡 介</h3><h3> 匯源,自由攝影師。早年,從事攝影工作10多年,足跡印在青藏高原。中年,曾任市級機關(guān)書刊主編、省級機關(guān)圖書責(zé)編。晚年,重拾舊業(yè),身背相機爬涉在崇山峻嶺和江河湖泊之間,用夕陽深情地擁抱大地山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