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i><b>羅姐寨位于輝縣市西北50多公里處,沙窯鄉(xiāng)南窯村境內(nèi);處在太行山西南太行的北段,太行山的紅巖絕壁之上。南接萬仙山,郭亮村,西鄰山西陵川,北嶼上蠟江交界,這里向南可通向郭亮、南坪、王莽嶺、九蓮山等景區(qū);向北可抵黑風(fēng)洞、秋溝、齊王寨及壺關(guān)林州大峽谷;向西可沿隋唐古道至山西陵川。</b></i></h3> <h3><i><b>羅姐寨由螞蟻山、方山、壽仙山、水晶山、蓮花山、邱山、云煙山七個山峰組成,這七座山峰像一個放平的山字,其中最高峰螞蟻峰海拔1657米,是萬仙山最高峰。</b></i></h3> <h3><i><b>現(xiàn)在,羅姐寨全村共有170多人,有葫蘆芭、北窯、南窯、桃花溝、上峰邱五個自然村組成。均分布在海拔1100米的洪崖絕壁之上,這里沒有城市的繁華,沒有景區(qū)的學(xué)校處處都充盈著原始的洪荒,也氣源氏而古樸,有俠士書: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通訊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穿衣基本靠紡,糧食基本靠黨,媳婦兒基本靠想;也許這就是羅姐寨的真實寫照。</b></i></h3> <h3><i><b>隋朝末年,李淵父子南征北戰(zhàn),在山西上黨地區(qū),李世民認識了一位羅家小姐(羅桂香),兩人日久生情私定終身,而后李世民登基,卻忘卻此事,羅小姐悲痛欲絕,傷心至極,就招兵買馬,在豫晉交界的官道旁安營扎寨,劫富濟貧,專門與朝廷官府抗衡,并在山下修一佛殿取名——照龍庵,圈地為王。日久羅姐寨發(fā)展強大,擴展到五個營的兵馬,威震朝廷。(羅姐寨如今還保留了這些地名:南營、北營、水戰(zhàn)營、南關(guān)營、北官營、跑馬場、馬地洼)李世民得知道信息后,茅塞頓開,深感愧疚于羅桂香,就調(diào)撥大量黃金,資助照龍庵建設(shè),并親筆題字。(現(xiàn)有石碑記載)并在官道旁修靠山大佛。如今移到輝縣山上,遠遠向羅姐寨方向望去,大山雛形像人面的山(壽仙山)還矗立在那里。現(xiàn)如今羅姐寨山頭上還有當(dāng)年城墻的殘垣斷壁,還有放兵器的藏寶洞。</b></i></h3> <h3><i><b>據(jù)說這就是李世民和羅桂香當(dāng)年住過的地方。修了小廟與以紀念。</b></i></h3> <h3><i><b>據(jù)說,羅姐寨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春秋戰(zhàn)國時期,眾多將領(lǐng)在此安營扎寨,為爭奪地盤而交戰(zhàn)。隋唐時期,有女將在此扎營而得名。明清時期,由各方賢士在羅姐寨兆隆安大佛殿隱居修行,乃至近代抗戰(zhàn)時期,這里是八路軍在太行山區(qū)的主要根據(jù)地,村里的司風(fēng)梧曾和《平原游擊隊》里的李向陽原型郭興并肩抗日,被評為抗日英雄。</b></i></h3> <h3><i><b>歷史已經(jīng)過去,羅姐寨漸漸被歷史所遺忘。比起周邊的郭亮村,已經(jīng)落后了幾十年。2000年,常年在外經(jīng)商的司栓保,得知他的爺爺司風(fēng)梧和父輩們都還生活在山里,栓保看著羅姐寨豐厚的自然資源和父輩們心酸的山村生活,心里著急,他拼著自己的一份執(zhí)著,把自己做生意攢下來的積蓄,投入了羅姐寨的宣傳,并在羅姐寨建起了第一家農(nóng)家樂“宏德山莊”。還邀請中央電視臺等多家電視臺對羅姐寨報道,羅姐寨這個不為人知的地方,漸漸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b></i></h3> <h3><i><b>羅姐寨距離鄭州120公里,距離新鄉(xiāng)60公里。這里溝壑縱橫,林木叢生,山清水秀,有各種中草藥千余種,各種鳥獸百余種,還有20余種太行土特產(chǎn)。</b></i></h3> <h3><i><b>羅姐寨主要好玩兒的地方有:北窯村和桃花溝處在一個十字的中心點兩側(cè),向東西南北都可輻射,向西可沿隋唐古道經(jīng)螞蟻山徒步山西,向北可觀“照龍庵”大佛殿遺址,登水晶山,觀千年石屋、翻山穿越到鳳凰山、兵部棧、黑風(fēng)洞;向東可經(jīng)跑馬場,穿越之上蠟江;向南可至葫蘆芭上峰邱,向郭亮延伸。</b></i></h3> <h3><i><b>羅姐寨主要景點有:千年石屋、螞蟻山、八仙洞、大行豐碑、孫臏泉、神雕石、孝子峰、壽仙山、一線天和漢王寨、照龍庵大佛殿幾處遺址;以及隨堂古道。</b></i></h3><h3><i><b>除了原有的“宏德山莊”,現(xiàn)在已經(jīng)擴展到有20余家農(nóng)家樂,坐落在羅姐寨北窯。</b></i></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