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九兵團后代紅色朝鮮行(三):27軍暨九兵團后代赴朝鮮開城安州祭拜志愿軍烈士

錫林

<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13日,中秋佳節(jié),我們從平壤市乘坐旅游大巴車前往朝鮮開城市,我們?nèi)ゼ腊蓍_城松岳山志愿軍烈士陵園中的15236名中國志愿軍烈士,這是我們赴朝鮮參訪的第一站。</p> <h3>  朝鮮開城市位于朝鮮平壤市的南面,它距離平壤市168公里。</h3><h3> 開城市是朝鮮的特級市,是朝鮮高麗時代的古都,它有1000多年的歷史,經(jīng)歷了500多年的繁榮,擁有眾多的歷史遺跡和文物。開城現(xiàn)在成為朝鮮南北交流的平臺。</h3> <h3>  這是沿途拍攝的開城市民居建筑。</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開</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城松岳山志愿軍</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烈士陵園位于朝鮮開城市北郊的松岳山腳下。</span></h3> <h3>  開城松岳山志愿軍烈士陵園莊嚴肅穆,巍峨聳立的紀念碑上,用中文書寫的“抗美援朝烈士紀念碑”幾個大字格外醒目。</h3> <h3>  六角碑亭內(nèi),“永垂不朽”四個大字在靜靜地陪伴著長眠于此的志愿軍烈士。</h3> <h3>  這是六角碑亭內(nèi)的碑文。</h3> <h3>  我們走向開城松岳山烈士紀念碑。</h3> <h3>  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在開城松岳山志愿軍烈士紀念碑前橫排站立,我們在開城松岳山志愿軍烈士陵園舉行了莊嚴的參謁儀式,參謁儀式由27軍暨九兵團后代參訪團秘書長于綠化主持。</h3> <h3>  伴隨著《獻花曲》的旋律,志愿軍九兵團27軍后代宿靈美和辛海燕抬起我們向志愿軍烈士敬獻的花籃,緩步走向抗美援朝烈士紀念碑,將花籃擺放在紀念碑前。</h3> <h3>  27軍暨九兵團后代參訪團政委賀汪洋走上前整理緞帶。</h3> <h3>  志愿軍九兵團20軍后代陳甬軍教授吹響了軍號,嘹亮的軍號聲在志愿軍烈士陵園里回蕩。</h3> <h3>  我們向志愿軍烈士默哀!我們向志愿軍烈士三鞠躬。</h3> <h3>  參謁儀式后,我們手持鮮花,緩步走向志愿軍烈士紀念碑。</h3> <h3>  我們向志愿軍烈士獻上鮮花!</h3> <h3>  我們向志愿軍烈士深深地鞠躬!</h3> <h3>  我們向志愿軍烈士敬上莊嚴的軍禮!我們向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犧牲的志愿軍烈士們表達最崇高的敬意和最深切的悼念!</h3> <h3>  在開城松岳山志愿軍烈士陵園第二層平臺上有 “英名墻”,上面寫著:</h3><h3> 為永遠銘記中國人民志愿軍先烈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建立的不朽功勛,不斷傳承和發(fā)展中朝友誼,2014年至2015年,中朝兩國政府合作修繕了開城市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并在陵園內(nèi)新建烈士英名墻以銘刻烈士姓名。</h3><h3> 開城市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共安葬烈士15236人,其中,有名烈士10084人,無名烈士5152人,(安葬時無法確認身份所致)。由于戰(zhàn)爭殘酷、時間久遠、檔案抄寫等原因,目前仍有少數(shù)烈士姓名無法核定。為尊重歷史、褒揚先烈,我們將整理出的所有烈士姓名(包括無法核定的)均銘刻在烈士英名墻上,以深切緬懷每一位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犧牲的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今后若再有確認,將順序補刻。</h3><h3> 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永垂不朽!</h3><h3>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h3><h3>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經(jīng)營省</h3><h3> 2015年10月25日</h3> <h3>  我們沿著石臺階走進烈士墓群。</h3> <h3>  開城松岳山志愿軍烈士陵園除了三位志愿軍烈士單墓,其余的都是合葬墓,共有24座烈士墓,這里所安葬的志愿軍烈士大都是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第三、四、五次戰(zhàn)役中,犧牲在三八線軍事分割線以南的志愿軍烈士。</h3> <h3>  我們依次走過志愿軍烈士合葬墓,我們將胸前佩戴的白色小花獻在志愿軍烈士合葬墓前,我們向志愿軍烈士鞠躬,我們向烈士們敬上一個軍禮!</h3> <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13日,是中秋佳節(jié),我們特意從祖國帶來了中秋月餅,我們?yōu)橹驹杠娏沂烤淳疲?lt;/p><p class="ql-block"> 我們最可敬的志愿軍烈士們,你們已經(jīng)有69年沒有與祖國親人一起過中秋節(jié)了,今天,我們志愿軍九兵團的后代來到你們的身邊,今天,我們陪伴你們一起過中秋節(jié)!</p> <h3>  據(jù)資料介紹,1954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停戰(zhàn)后的第二年,朝鮮開城市政府特地在松岳山南麓的山坳里,開辟建立了松岳山志愿軍烈士陵園,專門用來接收安葬從軍事分界線以南運回來的志愿軍烈士遺骸。</h3><h3> 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期間,志愿軍隨時推進或撤退,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志愿軍在戰(zhàn)場上臨時掩埋好戰(zhàn)友遺體,以便戰(zhàn)后妥善安葬。</h3><h3> 敵我雙方打掃戰(zhàn)場時,都盡量會對陣亡者進行掩埋,但零散掩埋的陣亡者遺骸難免會有遺漏。</h3><h3> 1954年9月,敵我雙方在一次軍事人員遺體交接中,“聯(lián)合國軍”方面送還的志愿軍烈士遺體總數(shù)就達到約1萬具,他們都是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第一線壯烈犧牲的志愿軍烈士</h3><h3> 60年后的2014年9月29日,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紀念設(shè)施修繕工程開工儀式在開城志愿軍烈士陵園這里舉行,在朝鮮的志愿軍烈士紀念設(shè)施修繕保護工作進入全面實施階段。2015年,開城志愿軍烈士陵園修葺竣工。</h3> <h3>  我們離開松岳山烈士陵園之前,向志愿軍烈士行告別軍禮!</h3> <h3>  網(wǎng)絡(luò)圖片。</h3> <h3>  朝鮮開城市最為人知的就是板門店,朝鮮半島軍事分界線(三八線),板門店就在距離開城市大約8公里的地方。</h3><h3> 在我們的日程安排中,有一項內(nèi)容是參觀開城板門店,朝鮮停戰(zhàn)談判、簽字會場。很多到開城來訪的客人、游人一般都要來這里參觀。</h3><h3> 讓我們深感遺憾的是,在此之前的幾天,第13號臺風“玲玲”在朝鮮登陸,橫穿朝鮮半島,朝鮮道路受損嚴重,朝鮮方面停止了所有參訪團和游客到板門店參觀訪問的項目。</h3> <h3>  網(wǎng)絡(luò)圖片。</h3> <h3>  1951年7月10日,朝鮮停戰(zhàn)談判在開城舉行,這是中美雙方交戰(zhàn)9個月后進行戰(zhàn)略調(diào)整的結(jié)果。隨后的兩年時間里,朝鮮戰(zhàn)爭一直在談?wù)劥虼?、以打促談中進行。美國人想把在戰(zhàn)場上得不到的地盤和利益在談判桌上得到,這是不可能的。于是,在經(jīng)過了夏季攻勢、秋季攻勢和上甘嶺戰(zhàn)役等一系列戰(zhàn)斗后,美國人終于丟掉了幻想。</h3><h3> 1953年7月27日,美國為首的“聯(lián)合國軍”不得不低下頭來在板門店簽字大廳里簽訂了朝鮮停戰(zhàn)協(xié)議。</h3><h3> 美國四星上將克拉克是朝鮮抗美援朝時期,美國為首的“聯(lián)合國軍”第三任總司令,他在后來的回憶錄中寫道:“在執(zhí)行我政府的訓令中,我獲得了一項不值得羨慕的榮譽,那就是我成了歷史上簽訂沒有勝利的停戰(zhàn)條約的第一位美國陸軍司令官。我感到一種失望和痛苦。我想我的前任麥克阿瑟和李奇微兩位將軍一定具有同感?!?lt;/h3> <h3>  網(wǎng)絡(luò)圖片。</h3> <h3>  </h3><h3> 按照行程安排,9月14日,我們將前往位于平壤市以東約100公里的平安南道檜倉郡烈士陵園。</h3><h3> 朝鮮檜倉郡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是朝鮮志愿軍烈士陵園中規(guī)模最大、最著名的一個,那里長眠著包括毛澤東主席的長子毛岸英在內(nèi)的134位志愿軍英烈,檜倉郡也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的舊址所在地。</h3> <h3>  同樣是因為受第13號臺風“玲玲”在朝鮮登陸的影響,前往朝鮮檜倉郡烈士陵園的道路受損嚴重,朝鮮方面從安全角度考慮,讓我們?nèi)∠诉@項重要的參謁志愿軍烈士的活動,雖然活動組委會一再申請,但朝鮮有關(guān)方面還是沒有批準,我們也是深感遺憾。</h3> <h3>  據(jù)有關(guān)資料介紹,朝鮮檜倉郡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是由志愿軍和朝鮮人民在1957年共同建成的,并于2012年經(jīng)過了重新修繕。</h3><h3> 朝鮮檜倉郡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依山而建,由下至上分三層,每一層均以塑像、碑文、浮雕、繪畫等藝術(shù)形式,展現(xiàn)中國人民志愿軍的英雄形象。</h3><h3> 檜倉郡志愿軍陵園大門后是一段240級的青石臺階,象征著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浴血奮戰(zhàn)的240萬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h3> <h3>  網(wǎng)絡(luò)圖片。</h3> <h3>  在志愿軍烈士陵園第二層寬闊平坦的小廣場上,一座14米高的志愿軍戰(zhàn)士銅像巍峨矗立,他雙手緊握鋼槍,凝望遠方,面部表情剛毅堅強。</h3> <h3>  網(wǎng)絡(luò)圖片。</h3> <h3>  在志愿軍烈士陵園第三層的墓園里,包括毛岸英在內(nèi)的134位志愿軍烈士長眠在那里。</h3><h3> 毛岸英烈士墓前矗立著他的半身花崗巖雕像,高約1米的大理石墓碑上豎刻著“毛岸英同志之墓”7個大字。 </h3><h3> 墓碑背后寫有碑文:毛岸英同志原籍湖南省湘潭縣韶山?jīng)_,是中國人民領(lǐng)袖毛澤東同志的長子,1950年,他堅決請求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于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英勇犧牲。</h3> <h3>  網(wǎng)絡(luò)圖片。</h3> <h3>  1950年6月25日,年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剛剛8個月,朝鮮戰(zhàn)爭突然爆發(fā),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動請纓入朝參戰(zhàn)。</h3><h3> 10月7日,毛澤東主席在為志愿軍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送行的家宴上,把長子毛岸英作為第一個報名的志愿軍戰(zhàn)士交給了彭德懷。</h3><h3> 毛岸英于1950年10月23日從丹東市河口跨過鴨綠江奔赴抗美援朝前線。</h3><h3> 一個月后的11月25日上午11時左右,美軍飛機實行轟炸,燃燒彈落下,他的周圍瞬間變成一片火海……</h3><h3> 毛岸英犧牲了,犧牲在了朝鮮異國他鄉(xiāng)的土地上,年僅28歲,他為中朝友誼和世界和平,獻出了年輕的生命。</h3><h3>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尸還。”毛澤東主席說,毛岸英是志愿軍的一名普通戰(zhàn)士,遺體應該埋在朝鮮的土地上。從此,在朝鮮平安南道檜倉郡的志愿軍烈士陵園里,出現(xiàn)了一座“毛岸英同志之墓”。</h3> <h3>  網(wǎng)絡(luò)圖片。</h3> <h3>  在毛岸英烈士墓的身后,133位志愿軍烈士的墓冢如隊列般分為13行,整齊排列于墓園之內(nèi),烈士墓都是用灰白色的水泥筑成半圓形。</h3><h3> 烈士墓除了3名無名烈士外,每一座烈士墓前的墓碑上都刻著鮮紅的烈士姓名,每座烈士墓的一側(cè)都種有一棵當年從中國移植的東北黑松。</h3> <h3>  網(wǎng)絡(luò)圖片。</h3> <h3>  朝鮮平安南道的檜倉郡不僅是毛岸英等134位志愿軍烈士的長眠之地,這里還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的駐地。</h3><h3> 1951年8月,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移駐檜倉郡。在此之前,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在朝鮮大榆洞,也就是毛岸英犧牲的地方。</h3><h3> 從1951年8月至1958年10月期間,檜倉是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在朝鮮的最后一處駐地,也是時間最長的一處駐地,共駐了7年之久(抗美援朝期間兩年,停戰(zhàn)以后5年)。</h3><h3> 朱德總司令、周恩來總理、賀龍元帥及朝鮮最高領(lǐng)導人金日成等都曾到此視察訪問過。</h3> <h3>  網(wǎng)絡(luò)圖片。</h3> <h3>  彭德懷在志愿軍司令部山洞前,這里原來是一個礦洞。</h3> <h3>  網(wǎng)絡(luò)圖片。</h3> <h3>  在1951年8月志愿軍司令部移駐到此地的最初兩年時間里,朝鮮戰(zhàn)場上敵我雙方打打停停,處于對峙階段,當年,所有的戰(zhàn)斗指令,都是從這里的長長隧道里發(fā)出的,檜倉郡志愿軍司令部一邊指揮志愿軍部隊打了諸如上甘嶺等大大小小的戰(zhàn)役,一邊在談判桌上與美國為首的“聯(lián)合國軍”斗智斗勇,一直到1953年7月27日,雙方終于簽署了停戰(zhàn)協(xié)定,抗美援朝戰(zhàn)爭取得了偉大勝利。</h3> <h3>  網(wǎng)絡(luò)圖片。</h3> <h3>  1953年7月27日朝鮮戰(zhàn)爭停戰(zhàn)以后,志愿軍司令部的駐地。</h3> <p class="ql-block">  2019年9月15日,我們再次從平壤市乘車出發(fā),前往位于平壤市西北方向65公里處的安州市,參謁祭拜長眠在那里的志愿軍鐵道兵烈士。</p> <h3>  朝鮮安州市,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平安南道西北部的一個城市,它橫跨在清川江兩岸。</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安州</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是</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連接</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平壤同新義州的交通要道,這里曾是志愿軍“朝鮮鐵道軍事管理總局”的指揮部所在地。</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期間,中國人民志愿軍鐵道兵面對敵人強大的空中力量,粉碎了敵人的絞殺戰(zhàn),建成了“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span><br></h3> <h3>  朝鮮時間上午9時許,在經(jīng)過了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后,我們一行人來到了安州市中國人民志愿軍鐵道兵烈士陵園,這里長眠著抗美援朝清川江鐵路運輸線戰(zhàn)斗中犧牲的1156名志愿軍鐵道兵烈士。</h3> <h3>  志愿軍陵園入口處,樸實無華的石門上用中朝兩種文字寫著“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陵園”。</h3> <h3>  1156名志愿軍鐵道兵烈士的墓地在山嶺頂上。</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在山嶺石臺階兩側(cè),是分別用中朝文字所書寫的紅色大字“中朝友誼萬古長青”。</span><br></h3> <h3>  這座山嶺名叫“石元厚嶺”,是朝鮮人民為了紀念羅盛教式的國際主義戰(zhàn)士石元厚而命名的。石元厚是山東長清縣人,他在朝鮮戰(zhàn)爭結(jié)束后的1953年12月1日,為救一名落水的朝鮮兒童而英勇犧牲,時年25歲。</h3><h3> 當年,石元厚為救朝鮮兒童光榮犧牲的事跡深深地感動了朝鮮人民。朝鮮黨政領(lǐng)導、安州郡的當?shù)厝罕?000多人和志愿軍代表為他舉行了追悼大會,用最隆重的葬禮將石元厚烈士安葬在這個龍?zhí)稁X上,并將龍?zhí)稁X改名為“石元厚嶺”。中國人民志愿軍領(lǐng)導機關(guān)追認石元厚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授予一等功功臣、二級愛民模范稱號。</h3> <h3>  我們在九兵團后代旗幟的引領(lǐng)下,沿著石臺階向著山頂紀念碑走去。</h3> <h3>  紀念碑前的牌坊門上,鐫刻著四個大字:浩氣長存。</h3> <h3>  我們來到紀念碑前,紀念碑巍峨壯觀、高聳入云,上面用中文書寫著16個黑色大字:中國人民志愿軍鐵道部隊烈士紀念碑。</h3> <h3>  志愿軍鐵道部隊烈士紀念碑的背面寫有碑文:</h3><h3> 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鐵道部隊與朝鮮人民軍鐵道部隊,朝鮮鐵路職工并肩攜手,在金日成元帥和彭德懷司令員的英明領(lǐng)導下,搶修、運輸、防空、新建,互相配合,粉碎了敵人瘋狂轟炸及其他一切破壞我鐵路交通的陰謀,贏得了鋼鐵運輸線的崇高榮譽。為了朝鮮的自由獨立,為了祖國的安全繁榮,為了遠東與世界的和平,烈士們?yōu)Ⅴr血、拋頭顱,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將永遠活在中朝人民心里,鼓舞著中朝英雄兒女從勝利走向勝利。</h3><h3> 烈士英靈永垂不朽!</h3><h3> 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部、政治部</h3><h3> 公元一九五四年五月立</h3> <h3>  我們在志愿軍鐵道兵烈士紀念碑前列隊肅立。</h3> <h3>  負責管理安州志愿軍烈士陵園的朝鮮同志向我們介紹了烈士陵園的基本情況,<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他首先熱烈歡迎第九兵團的后代來到安州市烈士陵園。他說:安</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州志愿軍烈士陵園這個地方是風水寶地,</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是1972年5月份由金日成主席親自選定的墓地,并將在安州各地安葬的志愿軍鐵道兵部隊烈士的遺骸集中到了這里。</span><br></h3><h3> 這座紀念塔的外形是鐵路軌道,高有11米,寬有2米,五角星高有1米。</h3><h3> 在紀念塔上面的墓地里共安葬有志愿軍鐵道兵烈士1156人,其中有名的志愿軍鐵道兵烈士1056人,無名的烈士100人。</h3> <h3>  我們27軍暨九兵團后代參訪團全體成員在鐵道兵烈士陵園紀念碑前舉行了參謁儀式。</h3> <h3>  我們向志愿軍鐵道兵烈士紀念碑敬獻了花籃。</h3> <h3>  全體人員向志愿軍鐵道兵烈士默哀!向志愿軍鐵道兵烈士三鞠躬!向志愿軍鐵道兵烈士行軍禮致敬!</h3> <h3>  我們在志愿軍鐵道兵烈士紀念碑前合影留念。</h3> <h3>  我們瞻仰了英名墻,銘記志愿軍鐵道兵烈士不朽的功勛。</h3> <h3>  我們將胸前的小白花敬獻給志愿軍鐵道兵烈士。</h3> <h3>  這是“史元厚嶺”頂峰的烈士碑,我們的志愿軍烈士頂天立地。</h3> <h3>  這座烈士墓就是史元厚烈士墓。</h3> <h3>  向國際主義戰(zhàn)士史元厚烈士深深鞠躬。</h3> <h3>  我們在烈士墓群祭拜著每一位志愿軍烈士的英靈。</h3> <h3>  27軍后代萬愛玲特意從這里捧回了一包泥土。</h3> <h3>  當天祭掃活動結(jié)束,我們下山返回。</h3><h3> 望著遠處的大橋,不由得想起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期間,我們的志愿軍鐵道兵部隊正是在這里,在美國飛機晝夜不停地轟炸中,用鋼鐵般的意志奮戰(zhàn)在清川江大橋上,他們拼死保衛(wèi)了大橋,創(chuàng)造了奇跡。</h3> <h3>  當年美軍為了切斷志愿軍的前線供應,特別制定了空中“絞殺戰(zhàn)”計劃,意圖從空中絞殺后方運輸線。</h3><h3> 從1951年8月到1952年6月,10個月的時間里,美軍共投入1700多架飛機,在朝鮮北部運輸線上傾倒了10萬多噸炸彈。</h3> <h3>  清川江大橋盡管它是一座橋,可是一旦炸塌以后,整條運輸線就斷了。為了保衛(wèi)清川江大橋,保衛(wèi)這條鋼鐵運輸線,很多志愿軍英勇犧牲,志愿軍烈士的鮮血染紅了清川江水。</h3> <h3>  今天,朝鮮的清川江水依然在靜靜地流淌著,而志愿軍鐵道兵烈士的英魂已化作了燦爛奪目的云霞,依然耀眼、永遠輝煌。</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b style="line-height: 1.8;">衷心感謝董巖、李兵、辛軍提供的照片!感謝兄弟姐妹們提供的照片,一并鳴謝了。選用了網(wǎng)絡(luò)圖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有錯誤或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b></h3> <h3>  未完,待續(x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