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晨讀有感 堺事件》<br></b><b> 周一兵<br></b><b> 1868年3月8日(日本慶應四年),一支法國艦隊到訪日本大阪以及附近地區(qū),幾十名法軍水兵離開國軍艦杜卜雷號,乘坐小艇登岸到堺市游玩。剛上岸法國人就被守備堺市的土佐藩六番隊的日本武士阻攔,六番隊小隊長箕浦豬之吉聲稱;堺市的日本居民受到了法軍騷擾,命令法國水兵立刻離開。</b></h1><h1><b> 由于彼此語言不通,加之日本武士們的態(tài)度專橫跋扈,要知道在日本幕末期,這些“忠君憂國”的日本武士是極其仇恨西方人的。因此雙方發(fā)生了沖突?;重i之吉當場拔出日本刀就砍,手下武士也紛紛朝法軍開槍,可當時法軍并沒有佩戴武器,只是登岸旅游,戰(zhàn)斗成一邊倒的姿態(tài),很快法軍被射殺11人,重傷2人,僥幸逃生的法軍也都傷痕累累。</b></h1> <h1><b> 法國艦隊眼看著自己的11名士兵就在眼皮底下被殘忍殺害,作為歐陸強國的法蘭西當然無法容忍,??吭诟蹫忱锏能娕灹⒖躺鹌疱^,擺開戰(zhàn)斗隊形,炮口直指堺市,并派使者和日本幕府當局交涉。<br></b><b> 當時日本明治新政府剛剛成立,自身沒有實力與強大的法國對抗,為了避免法國的戰(zhàn)爭報復,明治新政府很快根據(jù)法國人的要求做出了妥協(xié)的決定:<br></b><b>1、日本政府要員登上法國軍艦謝罪。<br></b><b>2、土佐藩主向法國公使謝罪。<br></b><b>3、答應支付死傷者賠償金共計15萬美元。<br></b><b>4、最后也是最重要一條,日本政府決定將尋釁滋事的土佐藩六番隊從隊長到下級武士共二十人判處死刑,并且還是以日本武士最獨特的“切腹”方式向法國人謝罪!</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 <h1><b> 3月16日,根據(jù)大阪裁判所的判決,在堺市的妙國寺執(zhí)行對土佐藩六番隊滋事武士二十人的切腹,切腹是日本武士標志性現(xiàn)象,整個過程極其痛苦。切腹者首先用“脅差”(短的武士刀)在自己的腹部橫切一刀,然后將刀向心窩方向刺入,再用力向下拉,成十字形切口。這個過程會在肉體上造成巨大痛苦,但切腹的武士必須始終忍住痛苦不出一聲,直到臨死都要保持清楚明晰的意志,嚴格按照切腹的規(guī)矩做。那么切腹規(guī)矩是什么呢?<br></b><b> 第一,即便是死,尸體也不可傾斜,只許向前俯伏。如仰面朝天,便算是失儀。<br></b><b> 第二,腹上刀痕不許因為因為痛苦的收縮肌肉而產(chǎn)生皺褶,要坦然。<br></b><b>第三,雙膝須合攏,如松開了,就表示沒有修養(yǎng)。<br></b><b> 最后,對于切腹自殺用的刀具必須安置妥當,不能任其散亂。<br></b><h1><b> 切腹的用意包含“謝罪、死殉和以死相諫……”等許多種,而日本人特意邀請法國公使和法國海軍軍官目睹切腹過程。就是為了表達謝罪的誠意。<br></b><b> 土佐藩召開的“切腹謝罪大會”原本只是要處死法國人指認的20名兇手,但是在當天,卻來了40多名武士,其中的一些人壓根就沒有參與斗毆,但為了武士道所謂的“終結之美”,這些人寧愿陪著自己的戰(zhàn)友共赴黃泉。</b></h1></h1> <h1><b> 第一個向法國人切腹謝罪的自然是六番隊隊長箕浦豬之吉,他身著莊重的和服,潔白得一塵不染,用來剖腹的“脅差”端端正正的擺放在面前的一個精致的絲綢墊上,箕浦豬之吉平靜的低聲吟誦了一首俳句,那是他自己為自己寫的,在武士道中這樣的俳句稱為“辭世之句”。</b><b>箕浦豬之吉</b><b>平靜的等待身旁的介錯準備好,“介錯”是日本武士切腹中的一個專有名詞,古時候切腹者切開自己的腹部是要自己除去自己的內臟,以表示:披肝瀝膽坦陳心肺。但是由于這一的過程太痛苦,所以后來切腹的方式有了修改,變成切腹者自己切開腹部之后,由最好的朋友或最信賴的家臣立即補刀砍下他的頭。而這種來擔當補刀行為的人就叫“介錯”。</b></h1><h1><b> 箕浦豬之吉揭開和服,拿起放在絲綢墊子上的肋差用力捅進自己腹部。從左至右的切割,然后肋差稍微向上切割第二刀,他的面部因為巨痛而微微痙攣,接下來令人發(fā)指的一幕發(fā)生了,只見箕浦豬之吉右手伸進那個巨大的十字型切口,活生生的在法國人面前拽出自己的腸子。介錯馬上揮刀砍向箕浦豬之吉的脖頸,試圖盡快結束他的痛苦,也許是心慌吧,介錯連續(xù)砍了三次,才砍下了那顆倔強的頭顱。</b></h1> <h1><b> 日本武士們在法國人的面前,從容淡定地一個接著一個的切開自己的肚子,在鮮血噴涌之中將腸子從腹腔扯出。而那些等待切腹的武士們,身穿潔白色的和服,優(yōu)雅地坐在一起喝酒,相互吟誦著自己的“辭世之句”。<br></b><b> 即便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法國軍人,也被這種重道義輕生命向死而生的東方式“自殺”震撼得大驚失色。當?shù)谑晃涫壳懈沟臅r候,法國公使要求立刻結束這場“切腹謝罪”大會,只要支付遇難法軍士兵十五萬美元的撫恤金,法國艦隊馬上撤離。然而武士們對法國人的請求充耳不聞,仍然一個接著一個地揮刀切腹。直到第十二位武士橋詰愛平有道登場,切腹謝罪大會才在土佐藩大名的強行干涉下結束,沒有死成的橋詰愛平有道并不甘心,事后仍然試圖咬舌自盡。何止是橋詰愛平呀,在現(xiàn)場逃過一死的日本武士的臉上,法國人根本就看不出來大難不死的喜悅,反而各個愁眉苦臉,表情都相當遺憾。</b></h1> <h1><b> 這就是日本人的武士道,日本民族的精神魂魄,忠勇義烈,向死而生。<br></b><b><br></b></h1><h1><b> 全文完</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