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ed2308"> 舊情老景,朝花夕拾。</font></h3><h3><font color="#ed2308"> 泉水叮咚,憶苦思甜。</font></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橘園情懷,知遇之恩,多年未曾去過老橘園了,這塊土地蘊含著我們一家人濃濃的情,深深的義,榮載著曾經(jīng)的輝煌與力量!</span><br></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曾經(jīng)輝煌的橘園,揮灑過父親年青時的血汗,播撒過我們兒時的歡樂,實現(xiàn)過全家人的夢想,為我們家族過上幸福生活立下汗馬功勞,就像山垇里那一汪永不干涸的清泉,它永遠活在我的生命里。</span></h3> <h3> 在村莊五里之外的畚箕坳山垇里種植柑橘,那是1982年,農(nóng)村剛興起搞個體副業(yè),父親在村子里第一個帶頭開山辟地。</h3><h3> 那個年代,窮得叮當響,大米稀少,肉類缺乏,主食往往是地瓜和大薯。衣褲全是清一色的粗棉布,時常穿著帶補丁的衣服,家家戶戶大同小異,毫無攀比之心,回想起來,覺得特別親切自然。</h3> <h3> 一日之計在于晨,每當早上背著書包準備上學時,父親早已用大畚箕挑著豬牛糞,或是豬牛圈里清理出來的腐爛稻草,往返于家和橘園之間兩三趟。</h3><h3> “晨光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父親風里來雨里去,堅持不懈地做著他認定的大事。天道酬勤,艱辛付出終于換來了豐碩成果,橘園青青初成長。<span style="line-height: 1.8;">“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多如繁星的果子,羞羞澀澀地掛滿枝頭。</span></h3> <h3> 在這段滿懷豐收希望的日子里,每逢周末,我會主動請纓到橘園放牛,名義上放牛,實際上貪玩,更因為可以光明正大地摘橘子吃。到了橘園,在樹叢中竄來竄去,精挑細選,盡量挑選個大多汁的,吃到牙酸實在咽不下為止,甚至打包回家藏起來,以便日后享用。</h3><h3> 當時喜歡帶上妹妹一同前往,有她近距離看住老黃牛,我才可以從容分身,去享受屬于我的齊天大圣來去無影的自由。</h3> <h3> 秋意漸濃,橘子熟透,橘園變成了紅色的海洋。橘子個個長得像過年時的小紅燈籠,飽滿而紅潤,全家人興奮不已,從內(nèi)心底迸發(fā)出來的那種高興勁,不亞于打贏了一場曠日持久的解放戰(zhàn)爭。喜上眉梢之感,沖淡了從前的一切艱難困苦。</h3><h3> 父親的喜悅之情,通常表現(xiàn)在勞累一天之后,晚餐喝一壺熱乎乎的水酒,躺在竹搖椅上哼唱幾曲漢劇?!叭朔晗彩戮袼?,月到中秋分外明”,雖然當時我聽不明白他在哼唱什么內(nèi)容,但從表情輕松的狀態(tài)看,他心里一定特別享受,有一種難得的成就感和幸福感。</h3> <h3> 春夏之季,橘園青綠,“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麻雀漫山遍野橫沖直撞,老鷹時常盤旋在蔚藍天空,山雞野兔目中無人四處亂竄,眾多不知名的鳥兒更是從早到晚嘰嘰喳喳肆無忌憚地歡唱著。</h3> <h3>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金秋時節(jié),花兒遍地散香,閃閃發(fā)亮的金桔子隨風搖曳,秋實碩果,生機盎然,一片豐收景象從從容容映入眼簾。</h3> <h3> 嚴冬將至,橘園寒梅傲立,“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冬天已經(jīng)來了,春天還會遠嗎?來年的希冀,又一次孕育在厚實的土地里。</h3> <h3> 總之,鄉(xiāng)下大山里蘊藏著無數(shù)的瑰寶和秘密,年年歲歲,四季之歌精彩輪回,著實被大自然之神奇所折服。</h3> <h3> 那個時期,少不更事,天真爛漫,為了摘些野果,捕捉鳥兒,我常在橘園里滿山爬滾。手持彈弓,彎腰駝背,東躲西藏,甚至匍伏前進,尋覓鳥兒身影。</h3> <h3> 偶爾射下一只小鳥,欣喜若狂,立即搭架、拔毛、生火、燒烤,烤到最后,往往是一團燒成黑乎乎的肉疙瘩,心想“只要是肉就行”,照樣吃得香噴噴??诳柿耍偷介賵@小舍旁邊的一口小水井里暢飲清澈透明的泉水。</h3> <h3> 細想起來,那些年父親仍是村干部,不惑之年,正值青春年華,他怎能輕易放下顏面,從容大度地去村子里撿拾豬牛糞呢?也許這就是生活賦于一個男人的壓力吧,當一個人有了明確目標,毅志堅定,并為之努力奮斗時,還有什么牛鬼蛇神能阻擋他前進的步伐?</h3> <h3> 腳踏實地的農(nóng)民雖然沒有豪言壯語,更不會高談闊論,但他們往往以實際行動告訴我們,日子就是這樣熬過來的!他們習慣了默默無語,習慣了辛勤勞作,習慣了用豐收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h3> <h3> 1986年,我上了初中,橘園開始從山垇里延著山腰向上擴展,三哥、四哥和我是當時的主力干將。為了方便開拓,我們先用火攻,燒光密密麻麻的雜草荊棘、藤條灌木。</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待到山上相對干凈整潔之后,再集體揮舞著鋤頭,挖出一坎又一坎平整有序的地塊,而后深挖數(shù)以百計大小一致的方坑,每個坑間隔約1.2米,一個緊挨著一個,最后才種上橘樹苗。這就像云南貴州一帶深山里的梯田,或像武夷山高山上的茶園,一排又一排向上遞延,遠遠望去,猶如彩練飄舞,壯觀美麗。</span></h3><h3> 這個階段,烈日高懸,陽光火辣辣的,皮膚被曬得黑咕溜秋。特別是父親,時常穿薄如蟬葉破洞連連的背心干活,更是被曬得脫了一層又一層的皮。</h3> <h3> 時光荏苒,數(shù)年之后,我們家的橘園小有規(guī)模全村最出名。有些小孩趁放牛的機會,或者有些阿姨挑柴的時候,會順手牽羊悄悄偷摘一些。最讓我們頭痛的事,小孩隨意破壞樹枝,就像野豬任意踐踏稻田一樣,嚴重傷害了農(nóng)民伯伯的心。吃幾個橘子沒關系,損壞了橘子樹可不行,每一棵都是我們來年的寄托,是我們家唯一的經(jīng)濟來源。</h3> <h3> 天長日久,為了便于看守,更為了干活休憩時有個寬松舒適的落腳點,父親在橘園旁邊山腳下建造了二間泥房。那陣子,父親常忙到月兒冒芽蛙聲陣陣了才回家。父親長年累月飲食沒有規(guī)律,埋下了日后胃病的禍根。</h3> <h3> 周末晚上,父親主張“招募自愿者”去橘園守夜,從不命令由誰去。我十分喜歡自告奮勇前往,兄長們往往不主動表態(tài)。在漆黑一團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孤零零一個人,或提著馬燈,或打著手電,沿著通往橘園的羊腸小道獨行,內(nèi)心總有一種莫名的緊張與忐忑。我總是默默地安慰自己“這條路走習慣了,沒什么好怕的!”</h3> <h3> 寂靜的村野,彎彎的小路,腳穿拖鞋,獨自步行,“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總感覺身后有一個影子和腳步聲時刻追趕著自己,自己猛地停下腳步,影子和腳步聲也隨之消失。</h3><h3> 快到橘園時,必須翻越一座小山頭,這附近有多座墳墓,個別墳墓是空的,但洞穴尚在?!斑鳌保紶枏亩囱ㄖ忻偷馗Z出一只野貓,“嗖”地從腳下飛馳而過,瞬間讓我倒吸一口冷氣,毛骨悚然!這是最讓人膽戰(zhàn)心驚的一段艱難路程。</h3> <h3> 月色朦朦朧朧,星星若隱若現(xiàn),螢火蟲三三兩兩無序飛舞,隱隱約約有幾個影子在墳墓旁閃動。此刻,但我會靜靜地站一站,定下神來,仔細看看,影子究竟是什么?</h3><h3> 此情此景,腦海里會立刻閃現(xiàn)關于鬼魂猙獰恐怖的畫面,萬一真是鬼怎么辦?但是,魯迅先生在《踢鬼的故事》里說了,“世上是沒有鬼的”,即使有鬼,也是假鬼,于是抖起精神不予理會,繼續(xù)前行。</h3> <h3> 次日路過這個地段,我會有意識確認一下昨夜看到的東西到底是何方神圣。其實,完全虛驚一場,那些閃動的影子,只不過是墳墓旁稍微高大一些的灌木雜草,或是掃墓時用小石頭壓住的白色冥紙,隨風搖擺而已。</h3> <h3> 穿過山垇里的幾株金桔子樹,跨過一條水溝,登上小斜坡,最后到達橘園小舍。當時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立馬點亮煤油燈,一是給自己壯膽,二是為了讓小偷知道有人看守,不敢貿(mào)然前來。</h3><h3> 若時間尚早,我會在油燈下看看喜歡的書。當時正在讀《少年維特的煩惱》,記住了里面最經(jīng)典的一句話一一“哪個少男不善鐘情,哪個少女不善懷春”。守夜的日子,我對風吹草動、蛙蟲鳥鳴異常敏感,對“葉動林更靜,鳥鳴山更幽”的意境感觸頗深。</h3> <h3> 其實,橘園的一切,了然于胸,因為白天常來,哪棵樹在哪個位置,哪棵樹上結了多少果子,記得一清二楚。但是到了夜晚,放眼四望,黑咕隆咚茫茫一片,卻有一種難以言狀的滋味涌上心頭。</h3><h3> 就拿那些墳墓來說吧,白天習以為常,除了雜草和小樹,啥也沒有??墒堑搅穗鼥V夜色下,由于心理作祟,總感覺身邊有某種東西在跳動晃蕩。它們即像一個模糊人影,正在對自己怒目而視,又像一只怪物,隨時餓虎撲食般迎面直撲過來。</h3> <h3> 回憶這一段日子,不知自己怎么擁有如此豪壯的“英雄虎膽”,一個小毛孩,居然敢獨自去村外渺無人煙的山溝里看守橘園。我想,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勇氣與魄力吧,天不怕地不怕,只要敢想敢做,沒有什么事不能戰(zhàn)勝!</h3> <h3> 父親帶領大家開辟的這片橘園,讓全家渡過了最困難的時期,七個孩子所有的學費與開支,全部來自橘子的收入。父親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態(tài)度很明確,只要我們想讀書,哪怕他砸鍋賣鐵也要讓我們繼續(xù)讀下去,直到我們主動“投降”為止。</h3><h3> </h3> <h3> 三十余載如大江東去,一去不復返,由于經(jīng)濟形勢的變化,橘園已光榮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現(xiàn)在是一片基本荒蕪的竹林。除了偶爾挖些春筍,撿些枯枝當柴火,已經(jīng)失去了原有的作用。</h3><h3> </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橘園,曾經(jīng)的夢,總有一天,我會帶著有些疲憊的心,懷著幾許失落的愛,踏上熟悉的小道,重新回到你的身邊,品嘗那口小井里的甜美清泉,重溫你和我們之間的相知情懷。</span><br></h3><h3>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人生,又何嘗不像這一片小小的橘園?有著懵懂的成長,輝煌的青春,衰老的容顏!舊情老景,朝花夕拾,只希望,在匆匆的人生道路上,自由勇敢地去追尋自己的幸福,實現(xiàn)青春夢想,不負芳華,勿為只有一次的生命留下太多的遺憾!</h3> <h3>圖片主要來源于網(wǎng)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