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枚獎?wù)?,建國七十周年紀念獎?wù)?,?019年9月國家頒發(fā)給這位老兵的榮譽。黃銅鍍金材質(zhì)。</h3><h3>捧在手里,有些分量;亮閃閃的,有些晃眼。</h3> <h3>百度搜索,建國七十周年獎?wù)碌暮蜻x人,</h3><h3>建國前參加革命的老戰(zhàn)士也位列其中——那些槍林彈雨中沖鋒陷陣,前仆后繼,為共和國拋頭顱、灑熱血的老兵。</h3><h3><br></h3> <h3>和名人巨匠相比,老兵顯得太平凡、太普通。</h3><h3></h3><h3><br></h3> <h3>拿著幾千元的退休工資,沒有任何生活補貼,沒有任何醫(yī)藥補貼,就像國家最普通的勞動者一樣。</h3><h3>他說:那么多戰(zhàn)友命都沒了,能活著,很知足……</h3><h3>他說:拿到這枚獎?wù)?,槍沒白扛,國家記著我們呢,很知足……</h3> <h3>眼前的這枚獎?wù)?,勾起一段?zhàn)火硝煙中的塵封往事:</h3><h3>1947年,18歲的他應(yīng)征入伍,成為解放軍華北軍區(qū)機炮連的一名戰(zhàn)士,從此戎馬倥傯,九死一生:</h3><h3>炮彈炸飛背包,人震昏但性命無恙;子彈打穿帽沿,軍帽飛離的瞬間以為命也飛走了;埋伏在地主家房頂,架好重機槍,被炮彈炸傷飛落地上,白洋淀養(yǎng)傷兩個月,左耳終身耳聾。重機槍,當時是我軍的重武器,也是敵軍狙擊手、炮彈重點攻擊目標……</h3><h3>為搶陣地,整夜急行軍,和敵人汽車輪子賽跑,跑吐了血;剛剛趴進工事,敵兵已開始沖鋒,嘴里喊著繳槍不殺,這在影視劇里都是我軍喊的……</h3><h3>戰(zhàn)友站在路邊小解,半天一動不動,父親拍下肩膀,轟然倒地——原來已中流彈犧牲 ——生命最后,定格成站立的身姿(最初聽到,以為不可能,以為醫(yī)學上講不通)……整整一個排的戰(zhàn)友犧牲……遍野的死尸……吃死尸吃紅眼的野狗……</h3><h3>軍馬上摔下來,摔斷肩胛骨……立功受獎,火線入黨……"大清河呀大清河,大清河邊苦難多”的歌聲……</h3> <h3>從小聽到大的,我們覺得是故事,聽多了有時候還會不耐煩。</h3><h3></h3><h3>從小聽到大的,我們以為的故事,其實是老兵揮之不去的記憶,是鐫刻在戰(zhàn)爭幸存者生命里的血雨腥風。</h3><h3>1947年,年僅十八歲的他,如果生于現(xiàn)在,還是無憂無慮的高中生。</h3><h3>面對戰(zhàn)爭,面對流血和犧牲,除了為國家人民而戰(zhàn)、為犧牲戰(zhàn)友報仇的血氣方剛、青春激情,他的心底,應(yīng)該也會有眼淚,有恐懼吧?</h3> <h3>不是嗎?雖然經(jīng)歷過戰(zhàn)爭,但后來的他怕血,即便在醫(yī)院輸液,輸液管回血,他也會緊張的不行。他也很少看戰(zhàn)爭片,最初我們還以為他打過仗,會喜歡(反復看過幾遍《潛伏》《亮劍》)。他也害怕失敗,即便體育頻道播的會以失敗收場的球賽,他也會換臺……也許在他的記憶里,失敗就意味著流血犧牲!</h3><h3>戰(zhàn)爭,給親歷者的人生留下怎樣的記憶,涂抹下怎樣的生命底色呀?</h3> <h3>細思之下,淚水模糊了眼睛……</h3><h3><br></h3> <h3>愿歲月靜好,愿世界永遠和平安寧……</h3> <h3>一枚獎?wù)?,一枚頒發(fā)給老兵的紀念建國七十周年獎?wù)隆?lt;/h3><h3>一位老兵,一個兒孫們敬愛的父親、爺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