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191919"><b> </b>八月的天空時常掛著朵朵白云,家門口的小河邊垂柳依依,鳥兒在枝頭鳴叫,綠油油的草地,姹紫嫣紅的花朵映襯著高聳入云的大樓,附近馬路上奔騰不息的車輛、人群,既匆匆忙忙又生機勃勃,而幸福似乎就鐫刻在每個人的臉上……可是這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br> 為緬懷先烈、追尋紅軍的足跡、紀念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勝利84周年,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十六位退休教師組成了“尋訪長征路”的小分隊于2019年8月26日從杭州東站出發(fā),至9月5日凱旋而歸。主要交通工具:大巴一路隨行,換乘動車、高鐵四次,飛機一次。一路重溫了紅軍從于都踏上二萬五千里長征的歷史,從葉坪起始至茅臺鎮(zhèn)結束,踏著紅軍的腳步橫跨贛、湘、桂、黔四省十地(瑞金,于都,資興,興安,遵義,赤水,茍壩,土城,丙安和茅臺),在這一片片圣土上凈化了我們的心靈,同時也擁抱自然,陶冶情操,我用鏡頭感觸紅色鐵流當年的風采,一路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感恩郝老師隊長為這次探訪長征歷程做了大量的先期工作,感謝各位負重前行的攝影師和長征路上一路友情相伴的伙伴們……時光似紙箋,刻下無盡的美好回憶!</font></h1><h3><font color="#191919"><br></font></h3> <h1> 大多數(shù)紅色旅游地,不僅留有壯烈感人的紅色記憶,其山川風物更透著壯美、迷人的自然風光,加上“紅色”裝點,美景平添韻味,我們這次見到的就是一場對人文歷史與自然美景邂逅的詮釋。<br> 由于是集體行動,所有照片不是在黃金時段拍攝,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精雕細琢,一部分照片還出自手機隨拍,畫質(zhì)上留有不少遺憾,但這一切已經(jīng)都不重要了,最好的攝影技術在先烈們的豐功偉績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面前都顯得十分蒼白。<br> 這一路走來,當年紅軍將士浴血奮戰(zhàn),血灑中華大地的英雄壯舉舉不勝舉,任何文字和圖片無法一一詳細記錄,親身感受才是最最真切的,這里只是擷取了一部分以饗讀者。 </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3> <h3> <span style="font-size: 20px;">1、 瑞金</span><br></h3><h1> 8月27日一早,我們來到了位于瑞金市葉坪村的葉坪革命舊址群,它是當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誕生地,“毛主席”的稱呼就是從這里喊響。<br> 到達的那天,天氣炎熱,但藍天白云、松柏蒼翠,坐落在葉坪紅軍廣場中央的紅軍烈士紀念塔莊嚴聳立,草地上“踏著先烈血跡前進”八個大字氣勢恢宏,格外引人注目。</h1><h3> </h3> <h1> 葉坪革命舊址有棵大樟樹,茂盛的古樹用它的枝椏在半空中輕輕地托著一顆未爆炸彈,據(jù)介紹它是從千多米高的天空飛落而下,后被這棵大樹接住。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這枚炸彈是個模型。1933年4月,由于叛徒出賣,國民黨派了飛機到這兒進行轟炸,其中一枚炸彈落下時,不偏不倚正好卡在這一棵被雷劈過的樹梢上,沒有觸及到炸彈最底端的引信,僥幸沒有引爆……而炸彈落下的時候,毛澤東正在緊挨大樹邊的八角樓讀書……</h1> <h1> 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件物品、甚至每一棵大樹仿佛都在向我們訴說著曾經(jīng)的那段紅色歷史,講述著一個個令人動容、感懷的故事……</h1><h3><br></h3> <h1> 2、 東江湖風景區(qū)<br> 東江湖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12公里長的小東江每年4-11月,云蒸霞蔚,霧氣蒸騰,宛若一條在峽谷中飄逸的玉帶,為了拍到美景,早上5點多我就起床,帶著困意沿著棧道步行。小東江沿岸修了不少觀霧平臺,那天江面重霧彌漫,久久不肯散去。江中有一艘漁船,帶著斗笠的紅衣漁翁表演著撒網(wǎng)捕魚,他用力將金色的漁網(wǎng)拋向天空,讓其綻放,隨之飛入碧波,激起一陣浪花……看到這精彩的瞬間,晨起的慵懶倦怠一下就沒了蹤影。</h1> <h1> 小東江的霧,是恩賜給人類的天堂。沿著蜿蜒的棧道前行,隨時可以看到魔幻般的霧色,輕紗漫舞,真像一條在峽谷中飄舞的白色玉帶,“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游人至此就如同行走在仙境里。</h1> <h3> <span style="font-size: 20px;">3、湘江戰(zhàn)役紀念館</span><br></h3><h1> 一踏入碑園,迎面就能看到一組氣勢恢宏、悲壯的雕塑,據(jù)說這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紅軍長征烈士紀念雕塑,它藝術地再現(xiàn)了紅軍烈士的高大形象和中央紅軍經(jīng)過廣西、突破湘江的歷史畫面。</h1><h1> 青山肅穆,流水無聲。站在紀念碑前,大家仿佛看到當年慘烈的拼殺,仿佛聽見槍炮的悲鳴,當年為革命獻身的英烈們,他們不屈的靈魂、悲壯的生命之歌深深地鐫刻在人們的腦海里,我們不會忘記你們!</h1><h1> 八十余載時光荏苒,最慘烈的戰(zhàn)火硝煙已然早就散去,彈雨的痕跡也全然消逝,但紅軍留下的印跡卻似乎依舊鐫刻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不曾磨滅。</h1><h1> </h1> <h1> 4、遵義</h1><h1> 遵義這座城市,雖然不大,但隨處可見有紅軍長征紀念的雕塑,有毛主席在遵義的舊居、遵義會議紀念館、紅軍烈士紀念碑等,這些建筑時刻在提醒著你這里曾經(jīng)的驕傲,它被譽為“轉(zhuǎn)折之城,會議之都”。</h1><h3> <span style="font-size: 20px;">遵義會議舊址的門上掛著毛澤東題寫的“遵義會議會址”的金色毛體書法大字。站在小樓二樓會議室那20把椅子前,我們仿佛看到了歷史在這里轉(zhuǎn)彎、仿佛看到偉人們決定了中國的命運!</span></h3> <h1> 遵議會議紀念館內(nèi)圖文并茂,繪畫、雕塑、兵器、文獻資料、烈士遺物等實物詳細的介紹了那段革命歷史,述說著那段炮火連天的歲月。遵義,因其在中共黨史上的特殊地位和貢獻,讓這個處處浸透著一股紅色味道的城市增添了許多神秘的色彩。</h1><h1> 一張又一張的照片,一幅又一幅的圖文,無不讓人感到心中燃起的希望。力量雖微弱,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看到了會議之都的氣勢,貴州大地的咆哮,中華民族的怒吼!</h1> <h1> 5、茍壩</h1><h1> 途中冒雨參觀了革命歷史遺址。遠處層層疊疊的峰巒清晰可見,曾經(jīng)的焦土上牧草青青,身邊一頭大黃牛正在悠閑地覓食,路邊的小野花兒沾著雨水盛開著,好一派美麗的田園風光,唯有黑神廟(紅軍醫(yī)院)、紅軍烈士墓等似乎在向我們展示著當年戰(zhàn)斗的慘烈和那些年輕的戰(zhàn)士堅毅的臉龐……山清水秀間蘊藏著一股無以言表的氣概。</h1> <h1> 茍壩村的一條田間小道,一個木頭指示牌上刻著:毛澤東小道。1935年3月10日深夜,毛主席提著馬燈沿著眼前這條蜿蜒田間小道走了近2公里山路去說服周恩來,再由周恩來說服大家接受毛澤東建議。此行撤銷了一次冒險的軍事行動,使中央紅軍避免了可能發(fā)生的一次重大損失。</h1> <h1> 6、赤水</h1><h1> 十丈洞景區(qū):,十丈洞一帶環(huán)境古樸,周圍原始森林繁茂,第一次看到了桫欏。幾里之外,寬80米,高76米的大瀑布聲如雷鳴,數(shù)百米內(nèi)水霧彌漫,瀑水從懸崖絕壁上凌空飛瀉,似萬馬奔騰,氣勢磅礴。</h1> <h1> 佛光巖:奇峰異石,大地山崖呈現(xiàn)出紅艷艷的色彩……</h1> <h1> 丙安古鎮(zhèn):建于赤水河畔陡峭的危巖之上,依山而建的木質(zhì)懸空吊腳樓,經(jīng)千年風霜,仍穩(wěn)如磐石。</h1> <h1> 土城古鎮(zhèn): 一塊紅色圣地,位于貴州遵義習水縣,是一座因航運而興的千年古鎮(zhèn),也因四渡赤水而馳名,被稱為"地球紅飄帶上的明珠"。</h1> <h1> 茅臺古鎮(zhèn):感受茅臺酒文化~~走進小鎮(zhèn),處處飄著酒香和氤氳著醉人的美景。</h1><h1> </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1> 行至貴州,當然要喝一杯茅臺酒咯,雖酒量不佳,但品味著杯中之酒,同時也品味著我們剛走過的那段紅色歷史足跡,猶如這杯香醇的茅臺酒,從聞到品再到飲,真可謂:酒不醉人人自醉,從來至歸皆是香!</h1> <h1> 隊員們在這次活動中重溫了紅軍革命歷史,身臨其境的體會了當年崢嶸歲月以及領袖們運籌帷幄的偉人風范,感悟到了革命圣地帶給我們精神上的洗禮和心靈的震撼,它不同于以往所有的旅游,成了難以磨滅的特殊記憶……</h1> <h1>PS :本人所有出鏡照片均由隊友拍攝提供,在此深表感謝!????</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