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3年4月,經(jīng)過長途汽車顛簸終于來到荔浦縣。荔浦始建于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是一個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邑。荔浦縣是“中國衣架之都” ,“中國曲藝之鄉(xiāng)” 。</h3> <h3>九寨溝的美大多數(shù)人都有所耳聞,而坐落于貴州荔波的大小七孔更是有著貴州小九寨的美譽,且這里也是中國最美麗的地方之一。在來到荔波的大小七孔前,我對這里充滿著好奇,好奇這里的景色到底是哪般模樣呢?</h3> <h3>小七孔風(fēng)景區(qū)位于貴州省荔波縣城南部30余公里的群峰之中,距大七孔景區(qū)5公里,景區(qū)全長7公里,面積約10平方公里,有一百多個游覽景點。是集山、水、林、洞、湖、瀑為一體的原始奇景。1988年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h3> <h3>當(dāng)看到第一處景點的水面時,我們便知道了為什么這里被稱之為貴州“小九寨”。它的水不似其他地方那樣的平淡無奇,常言道:水至清則無魚,雖然這里的水清澈見底,但卻依舊有著許多大大小小的魚群在此處暢游。</h3> <h3>淺淺的綠意渲染出濃濃的生氣,淡淡的花香裝點出烈烈的詩情,柔和的風(fēng)、溫暖的陽光,讓人有幸福的眩暈感。</h3> <h3>響水河上有一座古橋,這就是著名的小七孔橋。此景區(qū)的得名亦因此橋。此橋建于清代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橋下七孔,橫跨響水河,在古橋上觀河景是一件愜意的事情,河面幽幽泛著綠光,粼粼微波顯得十分恬靜,河水清澈,有如游人至此干干凈凈放下所有的心情。</h3> <h3>人間有太多美麗的春景,殊不知貴州的春天才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春天!</h3> <h3>到貴州游玩的游客大多會將黃果樹瀑布作為一處必去的景點,因為黃果樹瀑布那么出名,來到貴州若是不去會留有遺憾。但是,你若是想看小瀑布群,那么不如走進大小七孔景區(qū)欣賞。據(jù)說這里的瀑布群有上百余處,且每一處都有著它不同于其他處的瑰麗。</h3> <h3>跌水瀑布:在涵碧潭上游的狹窄山谷里有68級跌水瀑布,層層疊疊的瀑布,淙淙嘩嘩傾瀉而下,或傾珠撒玉,推雪擁云,或如匹練飄逸,似銀河瀉地,形態(tài)各異,氣象萬千。</h3> <h3>臥龍河的出口處有臥龍?zhí)?,暗河從崖底涌出,潭面上不見蹤影,只有壩上雪崩似的滾水瀑布,潭外流不息的渠水。潭邊怪石奇樹林立,古木森森,潭外水聲轟鳴,霧雨蒙蒙,四周高山緊鎖,水潭猶如地底深淵,即便是發(fā)洪水時,潭面也猶如鏡子般平靜。臥龍?zhí)队腥嗽炱俨肌?lt;/h3> <h3>臥龍?zhí)额I(lǐng)略水的魅力——藍色的水。</h3> <h3>水上森林,長約600米,分上下兩段。河谷里叢生著茂密的喬木和灌木,形成一道翡翠屏障。清澈的河水從河床的雜木林中穿涌而下。年復(fù)一年,日復(fù)一日的沖涮,河床已沒有了一粒泥沙,連磐石也被激流磨光了棱角而變得“圓滑”起來,但樹木卻扎根在河床里,紋絲不動,四季常青。可謂是“水在石上淌,樹在水中長”的奇景。</h3> <h3>當(dāng)看到這么碧藍的水后,便想,既然這里的水這么的清澈,如果可以在此處游船那該有多好。就這樣我們一行人繼續(xù)前行,剛走出沒多遠便發(fā)現(xiàn)了這里竟還有一處景點,名為鴛鴦湖。</h3> <h3>鴛鴦湖是一個天然的喀斯特高原湖,同時它還是世界上同一緯度地區(qū)絕無僅有的巖溶地貌水上森林區(qū),這里宛如一個神奇的大水網(wǎng)和水上迷宮。由于這里比較隱秘,因此有許多的游客會忽略掉到此進行游玩。如果有機會來到荔波的大小七孔,不妨親自走進鴛鴦湖感受下這里的水上迷宮。</h3><h3><br></h3> <h3>鴛鴦湖中有森林迷宮,有劃船服務(wù),30元一人。</h3> <h3>偶然間竟發(fā)現(xiàn)了水中的一個當(dāng)?shù)卮迕駬沃窀驮谒袆澊?。對?dāng)?shù)厝藖碚f或許這很平常,但對我們來說卻是覺得這個人仿佛是從畫中走出來的一般,那樣的神秘。</h3> <h3>大七孔景區(qū)位于荔波縣南部,距縣城25公里。因瑤山瑤族鄉(xiāng)孟塘村附近的打狗河(又名孟塘河)上有一座七個孔大橋而得名。此橋高7米、寬4.5米、長35米,橫跨東西。</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大七孔景區(qū)位于貴州黔南荔波,是以原始森林、峽谷、伏流、地下湖為主體的景區(qū),景觀峻險神奇、氣勢雄峻磅礴,尤其是風(fēng)神洞、恐怖峽、地峨宮景點,洞中有瀑,瀑下有湖,湖上有窗,陽光投下形如日月星斗,極富驚險性、神秘性、奇特性。</h3> <h3>大七孔以進入景區(qū)的一座大七孔古橋而得名。充滿了神秘奇特的色彩。此橋高7米、寬4.5米、長35米,橫跨東西。修建于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7年),后因橋被洪水沖毀一孔,交通中斷。公元1877年重修復(fù)改名雙溪橋。是解放前荔波縣境內(nèi)第一大石拱橋,是旅游區(qū)的重要橋梁。</h3><h3><br></h3> <h3>人沿峽谷行走,往往有驚無險,因為峭壁上可進入暗河的小徑旁有密密的小樹擋著,行人不用擔(dān)心會掉下河去,步入此景情趣無窮。</h3> <h3>大七孔景區(qū)景色確實不錯,峽谷兩側(cè)青山疊翠;棧道腳下河水洶涌;恐怖峽山勢險峻、怪石嶙峋;天生橋危崖層疊、天造奇觀。只可惜我的攝影技術(shù)不行,不能將所見景色、所有感受用照片表現(xiàn)出來,只落個到此一游飽了眼福而已。</h3> <h3>游人真的很少,您可以盡情拍照,沒有人和您掙……。</h3> <h3>是喀斯特是貌奇觀之一,谷稱天生橋,又謂仙人橋。高60米,厚10多米,橋孔寬20多米,河水流過橋后,還形成2米多高的大瀑布。仰觀橋孔下,只見巨型鐘乳懸掛,橋腳、橋側(cè)的裂隙石縫長出綠石草叢灌木,藤蘿花卉纏裹橋身,真是滿目琳瑯、五顏六色的天然大彩橋。</h3> <h3>大七孔最為震撼的還是那高穹聳立的天生橋,走過棧道的三分之二處,有一橫跨河兩岸的天然巨巖,是喀斯特是貌奇觀之一,俗稱天生橋,被專家們譽為“大自然神力所塑的東方凱旋門”。</h3> <h3>謝謝您的的分享!</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