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富拉爾基區(qū)是齊齊哈爾市一個市轄區(qū)。區(qū)中心位于齊齊哈爾市西南37公里,嫩江齊齊哈爾段下游西岸。地處東經(jīng)123°45′,北緯47°15′。區(qū)域總面積375平方公里,其中,城區(qū)面積37平方公里。富拉爾基”是達斡爾語“呼蘭額日格”的轉音,意思為“紅色的江岸” 1649年(清順治六年)前后,達斡爾族人在這里建屯。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前后屬鑲紅旗。關于“紅岸”名稱的由來有一傳說:這里曾是野狼、狍子、獾豬出沒的地方,傳說中的一天,一位達斡爾族青年打獵了一天到達這里,他很渴而這里卻沒有水源直至奄奄一息。此時一位身著紅衣的仙境女子從空中經(jīng)過,頓生憐憫。于是伴著一陣清凜的風韻飄然下凡,遂將一條手上的銀鏈系在興安嶺的伊勒庫里山腳,于是一條大江滔滔而下,清甜的江水救活了青年。達斡爾族青年與紅衣少女彼此相見一見鐘情。成婚那天,仙女將一枚紅寶石鑲嵌在他們相見的大江之岸,十里江岸,紅光映照。他們的子孫繁衍生息在這片土地上以漁獵為生并賦予這里一個美妙的名字——富拉爾基(紅岸)。這是一座因工而起,因工而興的城市?!耙晃濉薄岸濉睍r期國家集中投入建設的工業(yè)重鎮(zhèn), 城鎮(zhèn)化水平居于全國前列。“一五”時期,國家投資建設的156個重點項目中,富拉爾基有3個,有“國寶”之稱的中國一重、被贊譽為“明珠”的北滿特殊鋼廠、“全國電力工業(yè)搖籃”的富拉爾基熱電廠都落戶這里。</h3> <h3> 中國富拉爾基區(qū)形象宣傳片(點擊藍色部分,可以通過觀看視頻全面了解富區(qū)發(fā)展歷程,片中涵蓋富區(qū)歷史、人文、自然、工業(yè)、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教育等各領域)<br></h3> <h3>嫩江,蒙語意為“碧綠的江”,源出大興安嶺支脈伊勒呼里山,是松花江第一大支流,全長1370公里,在吉林省三岔河鎮(zhèn)匯入松花江。嫩江也是全國兩條沒有污染的水域之一,而富拉爾基也是唯一嫩江沿城而過的城市,沿江觀光帶也是紅岸公園最主要的景觀帶,全長13.2公里,一路游覽嫩江水上風光和江東美麗的景色。江東溝壑相連、沙丘湖水成片、“牛毛杠”綠菌如織、灌木叢比比皆是。是休閑與娛樂的好去處。沿江南下游船可直達上萬畝天然大灣子草原。在草原上進行騎馬、射箭、攆兔子、歌舞聯(lián)歡、自助野餐。</h3> <h3>一個城市的發(fā)展離不開各行各業(yè)人們的共同努力.富拉爾基有淵遠流長的歷史,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更有功勞顯赫的國之重器.十月在即,印象紅岸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將帶你重溫習主席走過的路線,走近一重去領略國之重器的偉大;帶你去海滿抗戰(zhàn)遺址,去了解發(fā)生在我們富區(qū)的1932年的抗戰(zhàn)歷史;帶你去北大倉釀酒基地親眼目睹釀酒工藝流程;帶你去庫勒老街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讓我們用真誠熱情周到的服務,為國慶70周年華誕獻禮.</h3> <h3> 中國一重宣傳片(點擊藍色字鏈接可觀看人民網(wǎng)一重宣傳片視頻內(nèi)容)<br><br><br><br><br>1950年2月19日,毛澤東與斯大林會面結束后,在回國的途中,參觀了蘇聯(lián)烏拉爾重型機廠?;貒螅蛑醒胩嶙h建設我國第一個重型機器廠——富拉爾基重型機器廠,是中央管理的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jīng)濟命脈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yè)之一。中國一重集團被周恩來總理稱之為“國寶”,是亞洲最大的裝備制造企業(yè),迄今,中國一重集團已擁有國內(nèi)唯一的重型技術裝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能源重大裝備材料研發(fā)中心,國家級企業(yè)技術中心,是國家技術創(chuàng)新企業(yè)、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è),重型裝備行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領軍企業(yè);為國民經(jīng)濟建設提供機械產(chǎn)品450多萬噸,開發(fā)研制新產(chǎn)品400多項,填補國內(nèi)工業(yè)產(chǎn)品技術空白400多項,創(chuàng)造了數(shù)百項“第一”。現(xiàn)已具備核島一回路核電設備全覆蓋制造能力,是中國核島裝備的領導者、國際先進的核島設備供應商和服務商,是當今世界煉油用加氫反應器的最大供貨商、冶金企業(yè)全流程設備供應商。被贊譽為制造工廠的工廠。<br></h3> <h3> 位于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qū)的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廠前的宏偉的毛主席不銹鋼塑像,塑像高10.1米,象征國慶日;碑身高7.1米,象征黨的生日;足臺高0.51米,象征著國際勞動節(jié)。1969年6月6日,以熔煉55噸不銹鋼鋼水一次性澆鑄而成,加工后的凈重有33噸。這尊塑像至今也是中國最大的不銹鋼鑄造的單體室外雕塑?;x用濟南青和東北紅兩種顏色的天然理石建設而成。<br> </h3> <h3>以富拉爾基為前線的嫩西抗戰(zhàn)即海滿抗戰(zhàn)是日寇集中侵略東北三省的絕大部分精銳部隊擊潰黑龍江省各地抗日力量后,對東北抗日武裝進行的最后一次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略決戰(zhàn)。1932年10月,蘇炳文謝珂等人為保存最后一片凈土,率領萬余裝備不全,武器粗陋的孤軍在富拉爾基到滿洲里漫長的戰(zhàn)線上與裝備精良,武器先進的本軍展開了殊死搏斗。60多天的戰(zhàn)斗,有45天集中在富拉爾基這塊土地上。東北民眾救國軍在富拉爾基、腰庫勒、朱家坎廣大民眾之下,憑借嫩江天險,以血肉之軀抵抗日軍飛機,大炮的狂轟濫炸,擊潰了日軍輪番的進攻,三進三出,反復爭奪,慘烈搏殺,譜寫了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壯哥。蘇炳文,張殿九,謝珂等人領導的當時62天的嫩江西部地區(qū)的抗戰(zhàn),雖然最后失敗了,但這次抗戰(zhàn)與江橋抗戰(zhàn)一樣,在中國反侵略斗爭上同樣彪炳千秋,至此,以江橋抗戰(zhàn),富拉爾基戰(zhàn),以及拜泉抗戰(zhàn)為主要戰(zhàn)役的東北軍和義勇軍轟轟烈烈的抗擊日本侵略者的軍事行動告一段落,繼而發(fā)起抗擊的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抗日聯(lián)軍,揭開了抗擊侵略歷史新的一頁。</h3> <h3>“八年抗戰(zhàn)”是從1937年“七七事變”開始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無條件投降結束的八年。中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zhàn)。<br>"十四年抗戰(zhàn)”則是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作為起點,從局部抵抗日軍算起,至日本無條件投降結束。</h3> <h3>北大倉酒坊創(chuàng)制于民國三年(1914年),時名“聚源永”燒鍋,采用醬香型白酒傳統(tǒng)工藝技術創(chuàng)建黑龍江第一家酒坊。1946年,聚源永燒鍋被中國人民解放軍西滿軍區(qū)后勤部接管,轉為公私合營企業(yè)齊齊哈爾聚源永制酒廠。1951年,轉為地方國營齊齊哈爾制酒廠。1955年,時任鐵道兵司令和農(nóng)墾部長的王震將軍率領10萬官兵來到黑龍江開墾北大荒。是年末,黑龍江省政府派出慰問團前去慰問,帶去了齊齊哈爾制酒廠精選的好酒“聚源永”。王震將軍飲后連稱好酒,好酒!之后頗有感觸地說:“子弟兵來北大荒,戰(zhàn)冰雪,斗嚴寒,為的就是把黑龍江的北大荒變成中國的北大倉。而這酒又是用東北特產(chǎn)的大蛇眼紅高粱釀造的。我看這酒叫‘北大倉’最合適。既可以說明純糧酒的本質(zhì),又可以作為開發(fā)北大荒的歷史見證?!?957年,時任齊齊哈爾市市長、市委副書記的高衡指名讓理琨和他一起到富拉爾基檢查工作。晚飯后,高市長約他到江邊散步,并有意對他說道:現(xiàn)在外來客人很多,我們卻沒有自己的地方名酒招待客人,你有什么招兒嗎?過后理琨便召集齊齊哈爾酒廠的幾位領導商議。見酒廠的領導面有難色,理琨便果斷地說,那你們就到外地的名酒廠走走吧,三個月回來,路費我全給你們報銷。出去的幾個人回來后果然信心倍增,說能干高檔酒,而且就選“茅臺型”。試制了一年,高檔酒試制成功,“北大倉酒”從此誕生。1962年,周恩來總理視察齊齊哈爾時,曾自費買了兩瓶北大倉帶回北京,并且贊揚北大倉酒:“確有茅臺風格,有發(fā)展前途”。此后,北大倉酒便被譽為“北國茅臺”而名聲大振。1981年,更名為齊齊哈爾北大倉酒廠。 </h3> <h3>“庫勒”蒙古語譯為“湖泊”的意思,達斡爾族語譯為“河溝”的意思。這都說明庫勒是一個水草肥美,動物繁多,禽鳥無數(shù)的地方。街在東北叫垓,老街即是老垓.庫勒老街有十個板塊組成,這里有東北民居的變遷歷史,有小型動物園面積1000平方米,采摘園面積有20畝,有核心意識體現(xiàn)的磨盤和水缸組合,又以滿族生活和勞動習俗為主的滿族大院。以接待東北重機學院校友會為主要目的“鶴園壹號院”,以接待草坪婚禮為主的1600平方米草坪和花卉景觀區(qū),占地200平方米的東北民俗展覽館,有東北最全的蝴蝶標本展覽館,有容納300人同時就餐和主宿的餐飲服務中心。庫勒老街歡迎各界朋友觀光惠顧,這里既能和朋友小聚又能組織同學聚會,大型婚禮,還可以在周末帶上家人來這里小住兩宿,感受一下農(nóng)村的新鮮空氣,風土人情,或是懷念一下曾經(jīng)的鄉(xiāng)愁。大美庫勒,度假之鄉(xiāng)。 </h3> <h3>地窨子,東北地區(qū)的漁獵民族上千年前就有“夏則巢居,冬則穴處”的居住習慣,所謂穴處就是指住在穿地為穴的房子里,這種房子或半地穴或全地穴,就是一半在地下或者全部在地下。建造地窨子選址也是有講究的,一般選在背風向陽、離水源較近的山坡。由于地窨子蓋造方便,保暖性好,很適合不在一地長期居住和建房技術水平不高的游獵民族冬季使用,這種房子一直延續(xù)到民國后,它的優(yōu)點就是冬暖夏涼,缺點是夏天下急雨的時候往里灌雨水。當年大慶4萬多石油工人來到大慶的時都曾住過這種地窨子房.</h3> <h3>馬架子是介乎窩棚和正房之間的過渡性用房,馬架子從遠處看像一匹臥著的馬,山墻和窗戶像一匹昂首的馬頭,屋背舉架低矮,上面搭拉著厚厚的茅草,這種草在東北叫羊草或是車轱轆草。當年10萬知青剛來北大荒的時候馬架子就是他們的第一個家。以馬架子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在北大荒創(chuàng)造了墾荒奇跡。</h3> <h3>富拉爾基“披毛犀”是在北滿鋼廠建設過程中被完整出土的,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個被發(fā)現(xiàn)的古生物化石 ,這副骨骼化石現(xiàn)在被收藏在黑龍江省博物館內(nèi)。</h3> <h3>在庫勒村附近的磚廠砂廠建設時,取土挖沙和打井過程中還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被挖掘出來,證明勒河流域還是猛犸象和東北野牛的棲息地。</h3> <h3>蝴蝶收藏家---賈鴻溪先生簡介 賈鴻溪(1935年——2011)祖籍山東。早年畢業(yè)后被分配到中國一重工作,退休前任工程師。賈鴻溪先生,愛好廣泛,多才多藝,一生酷愛文化藝術。他在木工制作,根雕藝術,書法篆刻,多有成就,大自然中的山石花木,花鳥魚蟲,都是他的摯愛,并創(chuàng)作碟翅花多幅,尤以蝴蝶標本的采集為制作見長。捕集、收藏蝴蝶標本數(shù)百種萬余只,為科研部門和學院提供大量圖片資料和調(diào)研成果,撰寫了昆蟲蝴蝶類分布論文多篇,并在刊物上發(fā)表,是中國昆蟲學會蝴蝶分會會員。退休后的賈鴻溪先生,投入大額個人積蓄,游走大江南北,深林草原,捕集各類蝴蝶萬余只,制作成蝴蝶標本和玻璃收藏展盒,并對蝴蝶的種類和地區(qū)分布做了詳實記錄。對麟翅類昆蟲學研究、地域分布提供了實物樣品,他為東北地區(qū)乃至全國的昆蟲學研究做出了巨大貢獻。</h3> <h3>這段視頻只錄了其中一部分蝴蝶標本.</h3> <h3>蝴蝶標本的保存要求很嚴格.</h3> <h3>這些粘貼畫,是用蝴蝶的翅膀碎片粘貼而成.</h3> <h3>花棍舞</h3> <h3>薩滿舞</h3> <h3>每逢周五、六、日篝火晚會,人們圍著篝火載歌載舞.</h3> <h3>展廳內(nèi)不僅有“北大倉”、“鶴佳香"酒,還有對口扶貧的綠色有機產(chǎn)品,物美價廉,深受游客們喜愛,很多游客回去品嘗后又打電話來復購.</h3> <h3>花棍舞已列入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h3> <h3>庫勒老街是親朋相約、同學敘舊、戰(zhàn)友聚會、組織團建、學生研學游的好地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