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觀察時間:2019年8月</h3><h3>觀察區(qū)域:戶外搭建區(qū)</h3><h3>觀察對象:徐偉辰、王奕霖、張嘉淇</h3><h3>幼兒年齡:3歲</h3><h3>觀察老師:曹老師、臧老師</h3><h3>觀察方法:追蹤觀察法</h3><h3>活動背景:</h3><h3> 《指南》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 幫助幼兒逐步養(yǎng)成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chuàng)造等良好學習品質?!被诖?,我們進行了積木搭建的探究。</h3> <h3>白描記錄</h3><h3>場景一</h3><h3>孩子們來到戶外開始了積木搭建活動,每個小朋友都在選擇適合的材料,奕霖在搭建舞臺,這是偉辰跑過來說“我?guī)湍阋黄鸢??!?lt;/h3><h3>奕霖:回答說“好的”倆人在開心的玩鬧時一不小心被別的小朋友把二人搭好的舞臺推到了。</h3><h3>然后奕霖重新開始搭建自己的舞臺。</h3><h3></h3><h3>活動記錄:</h3><h3> 在晨間戶外活動中,孩子們來到了戶外搭建滑梯是幼兒喜聞樂見又經常接觸到的玩具,戶外活動時,積木是孩子們的最愛,但是由于剛入園的小班幼兒年齡小,四肢運動不協(xié)調,在玩的過程中自我保護不強,不能很好地把握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對一些可能會造成的傷害缺乏防范意識和應對能力,容易導致意外事故的發(fā)生。</h3><h3>幼兒分析:</h3><h3> 游戲往往是幼兒最真實最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而游戲中出現(xiàn)的問題,往往需要同伴之間相互溝通、相互合作,共同解決與完成。</h3><h3>《指南》中指出幼兒有問題愿意向別人請教,活動時能與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難能一起克服,當幼兒知道自己的想法有時和他人的不一樣,能傾聽和接受別人的意見。幼兒通過觀察、比較、操作等方法,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幼兒能主動發(fā)起活動或在活動中出主意、想辦法。</h3><h3><br></h3> <h3>場景二</h3><h3>偉辰在搭建時琪琪看見了過來了看見偉辰搭的很有意思于是過來。</h3><h3>琪琪學著偉辰開始搭建。</h3><h3>活動記錄: </h3><h3></h3><h3>雖然但是每個孩子的臂力發(fā)張水平是不一樣的,有些幼兒強一些,有些幼兒弱一些。所以失敗使他失去了繼續(xù)玩下去的興趣?!?lt;/h3><h3>幼兒游戲后的表征即幼兒用語言、圖像、動作、符號等表達感受、經驗、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幼兒游戲后利用繪畫表征也有助于幼兒在回憶和反思中提高游戲水平。</h3> <h3>教師反思:</h3><h3><h3>1.幼兒比較喜歡建構區(qū),喜歡用積木搭出自己喜歡的房子。</h3><h3>為提高幼兒的建構水平,平時可以讓小朋友觀看建筑物的圖片,參觀平時大班哥哥姐姐搭建的房子,公園等,豐富知識,提高建構水平。</h3><h3>1.鼓勵小朋友之間要合作游戲,加強孩子們的交往。</h3><h3>2.對于孩子的進步要多鼓勵,像建構游戲,可以通過拍照記錄幼兒的勞動成果,下次一起展示,共同學習,不斷進步。</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