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李衛(wèi)攝影作品選</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1>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掌握應(yīng)用“伍德效應(yīng)”</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是紅外線攝影的敲門磚</b></p> <h3>紅外攝影近期風(fēng)靡大江南北,號稱攝影圈子里的一只突起的“紅軍”。</h3><h3>其實紅外線拍攝是一個很專業(yè)的攝影門類,它對光線方向、植物葉經(jīng)受光受熱的時間、建筑物和山體的受光方向等都有要求,特別是對白平衡有嚴(yán)格要求。這些只是前期,后期必須還要有強大的PS作為支持。</h3><h3>那紅外線拍攝的魅力在哪呢?</h3> <h3>就是他有超強的影像穿透性、有顛覆感觀的斑斕色彩、有夢幻般的童話效果??赡苓@就是人們喜歡玩的理由吧 !</h3> <h3>我接觸紅外攝影是幾年前的一個偶然間 。一位朋友買了個720波長的紅外線濾鏡,我借來玩一下。不玩不知道,一玩徹底懵圈了。一,上上濾鏡什么也看不見無法對焦、無法構(gòu)圖。二,光圈、速度、白平衡都不在狀況了。三,拍出來的效果不知所云 ,再加上PS后期真的不好玩。但是濾鏡它的好處是一機多用,缺點就是上面所述幾點。現(xiàn)在好了可以改機直觀取景,缺點就是只能拍紅外線了。這也好了沒有想法了,專心致志研究紅外線拍攝了。</h3> <p>我曾經(jīng)和影友開玩笑說:你們早晚出去拍攝我睡覺,你們中午休息我出去拍片。<b>這就說紅外線拍攝對光線要求很高,特別是樹葉要求曬熱后效果才好。因為紅外線相機對接收到的是樹葉吸收光和熱后反射的紅外線特別敏感。剛學(xué)的一個名詞反映在圖片上樹葉的效果叫“伍德效應(yīng)”,翻譯過來就是樹葉子里面的經(jīng)表現(xiàn)的更清晰。</b></p><p>反正紅外線拍攝迷住我。她那變化多端具有穿透性的光影,魔術(shù)手般的絢麗多彩影調(diào)變換 ,讓我癡迷讓我狂。其實一個深層次的原因是因為我改機器了,沒想法了只有一條道走到黑??……。</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i>《伍德效應(yīng)》</i></b></h3><h3><b><i>“伍德效應(yīng)”,這個原理是美國物理學(xué)家羅伯特威廉伍德1919年提出的。按照“伍德效應(yīng)”的描述,一棵植物的所有綠色部分在近紅外線中都呈現(xiàn)出明亮的白光。</i></b></h3><h3><b><i></i></b></h3> <h3><b><i>其原因在于植物的葉綠素在紅外線下具有高度透明性,這時植物中包含的所有水分就能反射出明亮的紅外光。這一效應(yīng)對植物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吸收過多的紅外線會導(dǎo)致植物過熱,造成水分的流失,從而造成植物組織的損壞。 </i></b></h3><h3><b><i> 正是因為近紅外線中植物的所有綠色部分反射出明亮的紅外光,植物的綠色部分在近紅外線中表現(xiàn)為白色,所以紅外攝影就將陽光直攝下的草地或者綠葉作為白平衡定義的白色基準(zhǔn)。植物的“伍德效應(yīng)”也正是紅外攝影區(qū)別于其他攝影的一個典型特色。</i></b></h3> <h3>。</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