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一盒巧克力 *</b></h1><h3><b><br></b></h3> <h3> 中國援越抗美部隊高炮六十二支隊于1967年1月初開進越南,布防越西北太原市。支隊指揮部駐扎在太原市郊“拉泥溝”密林中。<br></h3><h3> 1967年3月11日清早,軍郵車來了。在越南作戰(zhàn)的高炮六十二支隊六○四大隊政治處宣傳股長鄭若杜收到了其妻楊淑貞,從萬里之遙的祖國北京寄來的郵件——1盒巧克力糖。</h3><h3> 部隊到達越南不久,鄭若杜寫信告訴妻子:“南方氣候熱濕,整天身上粘糊,許多指戰(zhàn)員得了皮膚病,腳氣嚴重,股勾長癬……”</h3><h3> 不久,鄭若杜收到妻子寄來的郵包,是2件綢短褲,2件綢襯褲。妻子信上說:“……綢料布透風,穿在身上舒服。你需要什么,我給你寄去。注意身體!”</h3><h3> 看著妻子寄來的綢褲,這個30多歲的男子漢禁不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h3><h3> 說起鄭若杜與妻子楊淑貞的結(jié)合,在部隊曾起了一陣風波。</h3><h3> 8年前,青年軍官鄭若杜戀愛了。鄭若杜是湖南長沙人,長得一表人材,在部隊擔任機要秘書。多人給他介紹對象,鄭若杜作了一個使戰(zhàn)友們覺得意外的選擇,妻子楊淑貞是“資產(chǎn)階級”家庭出身。在“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鄭秘書找資本家的女兒做老婆,一石激起千層浪。戰(zhàn)友勸他:“你長的帥,是軍官,工資高,組織高度信任,前途無量,為什么不找個成份好的姑娘呢?”</h3><h3> 鄭若杜對愛情像對待工作一樣認真、執(zhí)著。他們首次見面相識的地點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旁。他對楊淑貞說:“你是我選定的愛人,永不變心!”</h3><h3> 1961年,他們結(jié)婚了。楊淑貞對與鄭若杜初見的地點——人民英雄紀念碑有著特別的情感。在她的心目中,鄭軍官敢愛一個資產(chǎn)階級小姐,值得愛!應楊淑貞的提議,在領取結(jié)婚證的那一天,他們攜手再次來到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前。就在那天,楊淑貞知道了鄭若杜喜歡吃巧克力。</h3><h3> 婚后不久,因眾所周知的原因,鄭若杜的工作崗位調(diào)動了,到大隊政治處宣傳股當干事,后來提任宣傳股長。</h3><h3> 那時候,鄭若杜所在的部隊駐扎在山溝里,楊淑貞在某大學任教,兩地分居的生活持續(xù)了6年。軍人的妻子就是這樣默默地承受這種愛情模式,想見不能見,卻永遠是心心相印。</h3><h3> “文革”中,造反派說楊淑貞是“臭老九”。鄭若杜因軍隊的“純潔性”而可能面臨著轉(zhuǎn)業(yè)。兩人牽扶著女兒,堅守著自已的諾言。</h3><h3> </h3><h3> 1966年12月的一天,組織上給鄭若杜2天休假。他的部隊接到了開赴越南作戰(zhàn)的命令,借此回家與妻子女兒告別。</h3><h3> 那天,寒風呼呼。以往他回北京與妻子團聚,下午4時歸隊,妻子只在家門口送他。這一次鄭若杜想與妻子女兒多呆會兒,決定坐晚班車回部隊。臨走了,他對妻子說:“你和女兒送我到車站吧!”</h3><h3> 到了車站,要上車了,鄭若杜不舍地抱起女兒親親:“乖女兒,待爸爸回來的時候,送給你炮彈殼做的禮物?!迸畠焊吲d地回答:“好!我和媽媽等你回來吃巧克力?!?lt;/h3><h3> 炮兵部隊經(jīng)常野營拉練到偏遠地區(qū)去打靶,鄭若杜出差多。這次告別,楊淑貞沒感到異樣,在車站微弱的燈光下,楊淑貞未察覺出鄭若杜臉上難舍的表情。執(zhí)行任務的保密性使鄭若杜不能向妻子說明此別的含意。</h3><h3> 一個月后鄭若杜到了越南,他給妻子寫信:“戰(zhàn)備任務非常,我寫給你的信只能簡短。我永遠愛你和女兒,直到生命的終止!”這信,暗示著一種可能。</h3><h3> 楊淑貞的回信很浪漫:“……無論你到哪里,在天涯海角,我永遠惦記著你,今生今世不忘懷!”她聽說南方濕熱,就給鄭若杜寄去綢褲;想到鄭若杜喜歡吃的,就給鄭若杜寄去巧克力。</h3><h3> </h3><h3> 1月29日,六十二支隊的防區(qū)發(fā)生了一場空地大戰(zhàn)。宣傳股長鄭若杜的照相機拍下了許多壯烈的鏡頭:一個炮手肚子被飛射的彈片切開,腸子溢出,炮手用軍衣一裹,腰帶往上一提,繼續(xù)戰(zhàn)斗;一個送彈藥的戰(zhàn)士滿身鮮血,左手負傷,用右手抱著炮彈送到鋼炮旁;一個瞄準手的眼睛受傷仍然在搜索著天空的敵機……</h3><h3> 這是六十二支隊入越第一仗,犧牲了6人。2個小時的戰(zhàn)斗擊落敵機7架,擊傷11架。</h3><h3> 戰(zhàn)斗結(jié)束后,支隊宣傳隊來演出,鄭若杜帶領宣傳隊到炮陣地上慰問。那些激戰(zhàn)后的炮兵們非常喜歡看文藝節(jié)目,宣傳隊16歲的小女兵蒙毅的一曲《再見吧!媽媽》,感動得17歲的小炮兵雷鳴哭起來。歌詞是:</h3><h3>友誼關前,我把誓言立下,</h3><h3>肩負重任,我們整裝出發(fā),</h3><h3>再見吧!祖國,親愛的媽媽。</h3><h3> </h3><h3>待我歸來,胸前佩戴紅花,</h3><h3>報告祖國,戰(zhàn)功獻給媽媽,</h3><h3>獻給您!祖國,親愛的媽媽。</h3><h3> </h3><h3>也許此去,我再沒有回家,</h3><h3>守衛(wèi)紅河,笑臥木棉樹下。</h3><h3>記住我!祖國,親愛的媽媽,</h3><h3>親愛的媽媽!</h3><h3><br></h3><h3> 看演出的炮兵們高喊:“為祖國爭光!”“為母親爭光!”</h3><h3> 演出結(jié)束后,小炮兵雷鳴找到宣傳隊的女兵,說:“你們上次來演出,我問你們喜歡吃什么,你們說喜歡吃水果糖,我寫信要媽媽給我寄來了,留著等你們來。我怕被敵機炸了,就把糖盒埋在大樹下,今天挖出來給你們吃!”小炮兵用衣袖擦去糖果盒上的泥土,打開盒蓋,伸手抓糖。糖果粘在一起了,小炮兵有些尷尬,立刻兩行淚珠滾落:“怎么變成了這樣?”</h3><h3> 女兵們覺察到了小炮兵的表情變化。嘴巧的小女兵蒙毅突然醒悟,大聲地說:“戰(zhàn)友們來吃小炮兵的糖!”“好吃!好吃!”小炮兵破涕為笑。</h3><h3> </h3> <h3> 鄭若杜看到這些激戰(zhàn)流血的場面和戰(zhàn)友情深流淚的場景,很受感染。</h3><h3> 夜里,鄭若杜回到了帳篷,見天天睡在身旁右鋪的劉洪愛參謀的床鋪空著,劉參謀在今天的戰(zhàn)斗中犧牲了。鄭若杜點亮防空燈,看著妻子寄來的巧克力和信:“……我知道你喜歡吃巧克力,前些年節(jié)約,舍不得常買。今天,我特意給你寄去1盒?!?lt;/h3><h3> 鄭若杜看到這里,鼻酸眼熱。鋪紙抽筆,扒在床上給妻子楊淑貞寫信。以前的信寫的簡短,今天要"長篇大論"了——向妻子作交待和托付。</h3><h3><br></h3><h3> 宣傳隊的幾個女兵走進鄭若杜住的帳篷,她們是來找衣服洗的。</h3><h3> 鄭若杜對女兵們說:“來,你們下部隊慰問我們,現(xiàn)在我慰問你們,請你們吃巧克力”。</h3><h3> 女兵們高興了,活潑的蒙毅搶過郵包看:“喲,是北京寄來的呢!”</h3><h3> “吃吧,是祖國人民的慰問品,都吃,小女兵,你負責分給大家吃?!编嵢舳虐亚煽肆μ呛杏诌f給了蒙毅。</h3><h3> 蒙毅接過巧克力糖盒,正要打開,忽然戰(zhàn)斗警報拉響。</h3><h3> 鄭若杜對蒙毅說:“小女兵,你負責保管這盒巧克力,等戰(zhàn)斗結(jié)束了,大家都來吃?!彼职雅鴤儭摆s”進了防空壕,背上裝有照相機的挎包,向高機陣地跑去。</h3><h3> 后來的戰(zhàn)情報告說,敵人3月11日“大轟炸”太原,聲稱:“從北越的版圖上抹去!”我高炮部隊堅決予以打擊,激戰(zhàn)的場面前所未有。</h3><h3> 太原防空保衛(wèi)戰(zhàn)取得輝煌戰(zhàn)果,擊落敵機16架,擊傷9架。我軍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六十二支隊犧牲了12名指戰(zhàn)員,小炮兵雷鳴犧牲了。</h3><h3> 戰(zhàn)斗結(jié)束后,機關干部回到各自住的帳篷。宣傳隊女兵等待鄭股長帶她們?nèi)リ嚨厣衔繂栄莩觥?lt;/h3><h3> 突然電話鈴響,一位干事接完電話,停頓了半響,才說:“鄭股長犧牲了,遺體在高機陣地上找到,還有后勤處助理員李生云,高機分隊副指導員邱煌明也犧牲在4號高機陣地上”。</h3><h3> “哇!”小女兵蒙毅突然大哭,所有的女兵都哭起來。</h3><h3> “鄭股長,您的巧克力……”小女兵蒙毅手里還端著,鄭若杜今天才收到其妻楊淑貞從北京寄來的巧克力。</h3><h3> 鄭若杜的遺體被安葬在越南靈山烈士園,那盒巧克力永遠伴隨著他長眠在紅河岸邊的紅土地里。</h3> <h3> 在北京的楊淑貞給鄭若杜寄出巧克力后,等待著回信。以前,在她預計的日子里能收到丈夫遙遠的南方來信??墒沁@次她失望了,20天過去了,30天過去了,鄭若杜無一點音信。她上郵局往“廣西xx號信箱”( 通信地址)打電話——“無法接通”;她又往原部隊留守處打電話,回答說:“情況不明,請耐心等待?!?lt;br></h3><h3> 這一等待又過了半年,六十二支隊換防回國了。1967年9月的一天,部隊來人找到楊淑貞,送來鄭若杜的遺物及獎章、《革命軍人烈士證》和那封未發(fā)出的信——鄭若杜寫給妻子楊淑貞的“長別”信。</h3><h3> 楊淑貞突聞噩耗,悲痛萬分。她問部隊來人:“他埋在什么地方,我要去看他!”</h3><h3> “他在遙遠的南方,您寄給他的一盒巧克力陪伴著他?!辈筷爜砣私榻B了鄭若杜英勇犧牲時的情況,所有烈士的親人都不能去烈士墓地。</h3><h3> “鄭若杜,你在哪里?”楊淑貞手捧著一束鮮花和一盒巧克力,來到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h3><h3> 從此,每年的3月11日,楊淑貞必定帶著女兒到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緬懷她的愛人,她心中的英雄。40多年來,年年如此。</h3><h3> </h3><h3>【后記:2007年初,當年的“小女兵”蒙毅千方百計與楊淑貞老人取得聯(lián)系。71歲的退休教授楊淑貞參加了中國援越抗美老戰(zhàn)士掃墓團,到了越南靈山A烈士陵園,陵園里安葬著我援越抗美高炮六十二支隊的83名烈士。楊淑貞終于找到了鄭若杜安睡的地方,她在鄭若杜的墓前擺上鮮花和巧克力,說:“鮮花獻給英雄的你,巧克力是你喜歡吃的?!崩先擞妙澏兜氖植寥ケ纳系哪鄩m,邁著老步,沿著墓體一寸一寸地撫摸,眼里含著欲出的淚,低頭親吻著,就像親吻著鄭若杜酣睡的身軀,寄托對英雄永久的懷念?!?lt;/h3> <h3>鄭若杜生前出國時照</h3> <h3>對空射擊</h3> <h3>宣傳隊到部隊感問演出</h3> <h3>2007年楊淑貞到越南鄭若杜的墓地</h3> <h3>楊淑貞撫摸著鄭若杜的墓</h3> <h1><i>(長篇戰(zhàn)爭紀實《秘出南關》節(jié)選——作者:陳建中?2015.6.)</i></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