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文字:浩子/攝影:浩子</b></h3> <h3>2019年8月26日,常德航道局黨委機關(guān)第一、第二支部與常德航道局黨委桃源支部一行十八名黨員前往湘西芷江紅色教育基地,舉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的教育活動。</h3> <h3>上午七點半出發(fā),長途拔涉八個多小時車程,于當天下午4點半左右抵達芷江紅色基地第一站一飛虎隊紀念館。</h3> <h3>大家(沒吃上一頓像樣的早飯和午餐,車上帶有零食)不顧旅途的疲勞,剛一下車便直奔紀念館,懷著一顆敬仰的心,耐心細致地聽講解員講解。</h3> <h3>芷江是個美麗寧靜祥和的小縣城,其全稱為芷江侗族自治縣。自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縣,至今已有兩千多年建縣史。</h3> <h3>1945年8月,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受降地,由此震驚中外,聲名遠播。芷江素稱"滇黔門戶“"黔楚咽喉"是歷代都是重要軍事重鎮(zhèn)。</h3> <h3>森林覆蓋率達百分之67,生態(tài)良好,環(huán)境宜居,沅水支流舞水河穿境而過,縣城依山傍水,一湖兩岸風(fēng)光旖旎。</h3> <h3>8月27日的清晨,下著淅淅瀝瀝的雨。我們驅(qū)車來到了中國人民抗戰(zhàn)勝利受降紀念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由漢白玉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受降紀念坊。</h3> <h3></h3><h3>碑坊莊嚴肅穆,遠望去像一個大寫的漢字"血"。向征著為了紀念奪取十四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而英勇流血犧牲的三干五百多萬中國軍民。</h3> <h3>我們心情十分沉重,天空中的雨滴好似淚水,默默地滴灑著,向英烈們獻過花籃,在講解員的指導(dǎo)下,舉行了升國旗唱國歌儀式。在機關(guān)第一支書記邱真的主持下,重溫了入黨誓詞。仰望著潔白的和平鴿在我們頭頂上空飛翔,我們心情很難平靜……</h3> <h3>中國軍民經(jīng)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zhàn),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曰本軍國主義侵略者,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h3> <h3>不畏強暴,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zhàn)屢敗的民族恥辱。</h3> <h3>重新確立了我國在世界的大國地位,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h3> <h3>歷史記錄過去,昭示未來,銘記是為了守護和平的果實。偉大的抗戰(zhàn)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永遠是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fù)興的中國夢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動力。在結(jié)尾部分,作者滿懷敬意地感謝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受降紀念館館長一吳建宏先先。是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地努力,將一個破舊不堪的面積僅十三畝左右的小紀念館,報材料,籌資金,將其擴建成面積達三百余畝頗具規(guī)模的一園三館。館藏文物由原十幾件到現(xiàn)如今的六干多件。他嘔心瀝血,契而不舍的精神如同紀念館的中國人民抗戰(zhàn)精神一樣,均將載入歷史史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