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梯田繡在山梁上,村莊嵌在梯田中</b></h1> <h1><b>當我心里裝著秋天,也一直裝著水稻在梯田里秋天的樣子時。于是在秋天的時節(jié),在云南,就毫不猶豫的坐上了元江去那諾的班車,去看看秋日的水稻是怎樣俊秀在云端梯田上的。元江天氣炎熱,在長途汽車站里看著穿哈尼族服裝的人,已倍感興奮。車站里買上一瓶當?shù)靥赜械谋?zhèn)酸角汁飲料,酸酸甜甜的。跟著班車行進在彎彎繞繞的66公里盤山公路上,汽車將從海拔300多米爬升至1700米。車上沒有空調(diào),陽光直射到每個座位,身上被曬著有一些刺痛,立馬穿上防曬衣,鄰座的人一直在問我冷呀!我說不冷呀!那還穿著…。隨著海拔的提升,氣溫也逐漸的涼爽起來,直到感覺車窗玻璃都是涼涼的了,不過我早已被車窗外的梯田、別樣的村莊和穿著哈尼名族服飾的人所吸引。在車上有哈尼族人給我這個外鄉(xiāng)人的沿途講解,所以2個多小時車程,也是很快的過去了。而且心里還有了對那諾更透徹的了解了~</b></h1><p><br></p> <h1><b>在車上忍不住用手機拍上幾張~</b></h1> <h1><b>有了哈尼族人沿途的講解和自己對滇中明珠——那諾的認知,汽車到達那諾后,很快就安排好自己的住宿。于是背上簡單行裝,就趕往那諾鄉(xiāng)的觀景平臺和塔朗哈尼民俗村。</b></h1> <h1><b>進入那諾的車輛必須經(jīng)過消毒和登記</b></h1> <h1><b>一幅墻畫展現(xiàn)了哈尼族人的風俗民情</b></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1><b>陽光里,一彎一繞,一層一疊的青黃稻田,娟繡在哈尼人用勤勞、<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智慧和與自然抗爭千百年來創(chuàng)造出的華美梯田上;也是哈尼人獻給上蒼賜予哀牢山的最好禮物!哀牢山也因有了哈尼梯田而更足有了仙氣~</span></b></h1> <h1><b>塔朗村里人用樹桿做的蜂巢</b></h1> <h1><b>行走在稻田間,撲面而來的稻花香和金燦燦的稻穗,使人陶醉其間;時而稻田里還有魚兒蹦跶起來,惹得站在田邊的我欣喜的東張西望。聰明的哈尼人怕高高的糯稻穗太重被風吹倒下,把稻穗扎成一小束一小束立在田里。遠遠瞧見,就像美麗的哈尼姑娘站在梯田上歡迎我這個外鄉(xiāng)人一樣!看著沉甸甸的稻穗,俺的心里也美滋滋的~</b></h1> <h1><b>云南特有的朝天椒,特辣。晚餐吃了一碗米線,加上一點辣椒,結(jié)果我這個辣妹子眼淚也被辣出來了,所以特拍了朝天椒~</b></h1> <h1><b>傍晚勤勞的哈尼阿媽用芭蕉桿,宰碎后用來喂豬兒~</b></h1> <h1><b>美麗可愛的哈尼小朋友~</b></h1> <h1><b>第二天清晨,推開窗戶,鱗次櫛比的梯田,撲眼而來。田里還有幾只嘎嘎嘎嘎在水田里撲食的鴨子,靈靜而祥和!見晨曦逐漸出現(xiàn),深深的吸一口帶著稻花香的新鮮空氣,背上行裝,去那諾的村里轉(zhuǎn)轉(zhuǎn)~</b></h1> <h1><b>當太陽冉冉升起的時候,那諾人的生活也平靜的從菜市開始了~</b></h1> <h1><b>由當?shù)厝溯d著我行進在那諾唯一的一條道路上,陽光溫暖的照在路旁高高低低的梯田上,稻穗、玉米、煙草隨風搖曳,悠然自在!俺也愜意行走在梯田上的村村寨寨,愜意的與哈尼人相互交流。哈尼人很好客,每次與她們聊天,她們都會笑著叫我吃了再走。起初感覺好奇怪,素不相識的,去吃飯怪怪的。后來載我的哈尼人告訴我說:哈尼人很好客,不管認不認識,來了就是客,她們都會叫客人吃了再走。不像你們漢人,說得我好想找個地縫鉆下去。其實漢人也不完全這樣,我這樣回答道!在后來的行程中,也確實見證了哈尼人的好客~</b></h1> <h1><b>那諾有兩個水庫,政府在那諾水庫里養(yǎng)了很多魚,閑暇時,那諾人會去釣魚,不收費,釣上的魚也不要錢~</b></h1> <h1><b>站在路邊,眺望梯田,時而庫里傳來一兩聲水響,循聲看去,水面已被撩起一層層漣漪。剛看到時以為是什么水怪喔,后聽載我的人說,是大魚在跳悅。那諾——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這就是傳說中的天人合一~</b></h1> <h1><b>幻想著這里來點霧,來點陽光~</b></h1> <h1><b>仔細觀察,最喜歡哈尼人家的雞,很乖,特別是白顏色的~</b></h1> <h1><b>豬豬就這樣放養(yǎng)在院壩里~</b></h1> <h1><b>漂亮的花公雞</b></h1> <h1><b>這只雞都半上午了,還扯起嗓子的叫,不知道是不是叫嚷著告訴主人,家里來客了喔!</b></h1> <h1><b>長大了一定是個帥哥,表情酷酷噠~</b></h1> <h1><b>這個小朋友有點含蓄~</b></h1> <h1><b>“梯田人家”觀景平臺~</b></h1> <h1><b>在山里、村里、梯田邊隨處可見一棵棵古老的核桃樹。秋天村民家基本都晾曬了新鮮采摘的核桃,走到村民院壩時,都會叫上吃上幾粒,有的還會送上一點,我也只收了一點帶路上吃,熱情好客呀!</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哈尼人家基本都種了芭蕉,自然成熟,味道香甜。走進哈尼人家,好客的哈尼人也會拿出來款待客人,好客呀!也送俺了,俺吃了,俺沒拿~</b></h1> <h1><b>行走在那諾的路上,稻穗馬上就要豐收了,勤勞的哈尼婦女在田邊除草,把稻田打理得井井有條~</b></h1> <h1><b>收煙葉的哈尼人</b></h1> <h1><b>一幅幅精美梯田,就娟繡的山崖壁上</b></h1> <h1><b>時值中午,載俺的哈尼人邀請去他朋友家吃飯,俺也欣然答應了。但見一姐姐正在做菜,我也是趕上去要求幫幫忙,可那個姐姐立馬就回絕了我,不要我?guī)兔?。其實說是姐姐,我就見她很年輕。吃飯時才了解到姐姐都快60了,可我看她就好像37、38歲,好顯年輕,可惜忘了給姐姐拍照。不一會兒,豐盛的午餐就端上桌來,我這個外鄉(xiāng)人就吃上了一餐地道的那諾飯菜了。新鮮的食材,不一樣的做法,真是美味,只有吃了才知道,我也討教了一下姐姐幾個菜的做法,以后回家慢慢做做~</b></h1> <h1><b>不詳細說明美食了,待我以后慢慢學做~</b></h1> <h1><b>那諾特有的綠殼鴨蛋泡制的鹽蛋,上品~</b></h1><h3><br></h3><h3></h3> <h1><b>云南人都喜愛抽大煙筒,男女都抽。見做飯姐姐的老公在一邊抽煙,我也向他仔細了解了一下,就是煙葉通過煙筒過了一下水,相當于過濾一樣,哈哈!</b></h1> <h1><b>豬街,因茶出名。在《元江志稿》一書中,就有“峰回路轉(zhuǎn)到豬街,水井營盤時往來。怪道此鄉(xiāng)生計好,荒山窮谷把茶栽。<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民國時元江的豬街茶在當?shù)鼐托∮忻麣?,?jù)說清朝時還成為貢茶。</span></b></h1><h1><b>下午去豬街,路過種茶地。見此地也是通風透氣、霧氣縈繞的寶地。豬街不是一個村的名字。而是那諾鄉(xiāng)一個村委會的名字。<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豬街茶,種在海拔1700米左右的地方,常年霧氣繚繞。</span></b></h1><h1><b>喜愛茶的我,當然也泡上豬街茶品嘗品嘗,味道先澀后甜,茶過,口氣清新,唇齒留香,豬街茶屬綠茶,也是老樹茶,只可惜沒能買上一包帶回~</b></h1> <h1><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豬街還有一種高大的阿雷樹,學名枳樹(中醫(yī)將其果實稱為枳殼,用于理氣和中),看起很像柑子,與茶樹同生共長,不知是串根還是葉面汲取香味,它獨特的桔香味,混合在茶樹、茶葉中,使得茶葉在高溫浸泡時,茶葉的清香與枳殼的桔香在空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b></span></h1> <h1><b>由于語言不通,問了好些人,終于搞清楚了這樹的名稱。原來這樹對于豬街茶是這么重要。哈尼語轉(zhuǎn)換成漢語不知道怎么表達。也感謝自己的細心,才沒有失去觀看此樹的機會!</b></h1> <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豬街村委會的水井、營盤、二掌村至今依然保存著傳統(tǒng)的古民居建筑!有上百年的歷史!在元、明、清時期就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是通達元江軍民府管轄的江城上、下勐烏(現(xiàn)已歸屬老撾,是十二版納地之一)的必經(jīng)之路,也是江城、易武茶馬幫進入內(nèi)地的一條重要通道。</b></span></h1> <h1><b>隨便走上一家都是幾百年的歷史~</b></h1> <h1><b>這老伯最是可愛,見我在看他家的舂缽,急忙跑上來給我說這個舂缽有200年歷史了,還笑嘻嘻的演示給我拍照,然后就細細講述他家的故事……樂觀開朗豁達,在那諾見到許多的長壽老人,他們或是在祖輩留下的房里、或是在政府補貼修建的房屋中,沒有城里人亂七八糟的想法,簡簡單單、平平淡淡的生活著……</b></h1> <h1><b>那些磚呀,墻呀,瓦呀,窗呀,門呀等等很多老物件,都是百年以上的歷史。一堵老墻在陽光照耀下,跳耀出明亮的色彩,對于我這個外鄉(xiāng)人來說,看到已是興奮不已了?;蛟S,在他們看來,墻還是那堵墻,窗還是那扇窗,美早已存放在他們心里了~</b></h1> <h1><b>踏著夕陽,走在古老的茶馬古道上,戀戀不舍的離開豬街。晚餐自然還是姐姐邀請了,下午抽煙的大哥還去什么地方殺豬了,于是晚餐我也吃上了那諾最好吃豬嘎嘎了!談笑間,發(fā)現(xiàn)那諾人的GNH超高,得益于他們的心態(tài)和怡然自得的生活環(huán)境。而他們現(xiàn)有的生活態(tài)度就是我們不斷追求的狀態(tài)。走走停停,不就是為了找到這種生活狀態(tài),簡單而樸實~</b></h1> <h1><b>回家后慢慢學做~</b></h1> <h1><b>8月27日清晨,今天是那諾趕集的日子。哈尼族人托上捆綁的很整齊很乖巧的蔬果和自家的山貨,從各自的村里陸續(xù)來到集市。剛進集市,一場大雨讓我急忙幫一個哈尼族老太穿上了雨衣,然后打量了一下向我微笑的老太太——美美的。一直以為微信支付可以走遍天下,可是在集市里基本都不會使用微信支付。當我看見一種不知名的水果,香香的,準備買來嘗一下,可我沒帶現(xiàn)金出來,這時站我身邊的一個哈尼族妹妹主動要求幫我付款,我以為再用微信轉(zhuǎn)給她,交談后才知道,哈尼小妹不收俺的錢,準備直接幫俺付錢,俺拒絕了哈尼小妹好意。后來在回城的班車上,俺剛一上車,這個哈尼小妹又看見了俺,主動要求俺坐她身邊。于是她就給俺講了哈尼的故事,還給俺看了她親手縫制的哈尼族服裝。在那諾,俺隨時都會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和淳樸,親眼目睹到哈尼族人是用勤勞和智慧建造的云端上的民族,感恩遇見那諾、遇見哈尼族、遇見哈尼族人~</b></h1> <h3>當歸</h3> <h3>這個什么菜,沒搞清楚!</h3> <h1><b>那諾哈尼人過節(jié)的時候都會來到這個地方,穿上最漂亮的哈尼服裝,跳上最美的舞蹈,唱著最動聽的歌謠,過上哈尼特有的傳統(tǒng)節(jié)日,當然俺也受到她們的邀請,美美的那諾行,就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了,祝福那諾,祝福哈尼,祝福哈尼人~</b></h1><h3><br></h3><h3></h3> <h1><b>美麗的那諾梯田~</b></h1> <h1><b>云端上的那諾~</b></h1> <h1><b>兩天的行程很短,可那諾留在腦海里的記憶很多。來不及留下載我的哈尼人名字;也來不及問問留我吃飯的哈尼一家人姓名;也來不及問問想為我付錢買水果的哈尼姑娘姓什么;感謝所有在那諾給予我?guī)椭墓崛耍「卸饔鲆?!建在云端上的民族——哈尼,值得世界驕傲?。。?lt;/b></h1><h1><b> 2019.9.15寫</b></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1.10月14日,2020年聯(lián)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生態(tài)文明論壇在昆明開幕。</p> <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12日至13日,昆明主辦聯(lián)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又稱“聯(lián)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渡锒鄻有怨s》是1992年在巴西地球高峰會議上達成的?!豆s》有三個目標:保護生物多樣性、可持續(xù)利用其組成部分以及公平合理分享利用遺傳資源而產(chǎn)生的惠益?,F(xiàn)在,195個國家和歐盟已經(jīng)加入了這一協(xié)定,而美國卻仍未批準這一《公約》。</p> <p class="ql-block">哈尼姑娘在“生物多樣性”大會上介紹哈尼族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構的一個人與自然高度協(xié)調(diào)的農(nóng)耕文明奇跡,哈尼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貢獻了哈尼人一輩一輩的智慧結(jié)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