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探訪曾經(jīng)的日不落帝國 ---- 西班牙(中)

老龍王

<h1><i><b><font color="#ed2308">&nbsp; &nbsp; &nbsp; 【格拉納達】</font></b></i></h1><h1><i><b><font color="#ed2308">中世紀阿拉伯建筑藝術(shù)的瑰寶 </font></b></i></h1> 格拉納達位于西班牙內(nèi)華達山麓,是摩爾人(阿拉伯人的一個分支)在伊比利亞半島上占據(jù)的最后一個堡壘。1492年西班牙光復運動關(guān)鍵一役在這里打響,摩爾人最終不敵棄城投降,西班牙得以在歐洲率先實現(xiàn)了國土統(tǒng)一,格拉納達也得以留下諸多寶貴的阿拉伯建筑藝術(shù)珍品。 <h3>格拉納達的市徽中有一只石榴,因為在西班牙語中,石榴就叫“格拉納達”。清晨起來看到城市這一片紅紅火火的景色,我立馬想起了“石榴”一詞。</h3> <h3>阿爾罕布拉宮在西班牙就相當于中國的故宮,是摩爾王國鼎盛時期的經(jīng)典之作(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她始建于11世紀,是中世紀摩爾人占據(jù)西班牙700多年間留存下的伊斯蘭古跡中最精華的部分,有“宮殿之城”和“世界奇跡”之稱。因來參觀的游客太多,官方規(guī)定每半小時進場的人數(shù)不得超過300人,所以門票需要提前2個月預定。</h3> 我們按照預定時間來到阿宮門外等候入場,最先看到的就是宮殿圍墻外掛滿果實的橘樹。橘樹成為教堂或廣場的襯景,這一習慣就始于北非的阿拉伯人,凡清真寺庭院里一般都種有橘樹,金黃色的果實是一種苦橙,可以做苦橙醬。 這群一起排隊等候的老外和我們年紀相仿,順便就合個影吧。 <h3>穿過花園的綠色長廊進入阿宮,就見阿卡薩巴城堡<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的</span>兩座方塔矗立在金色的陽光下,如同守衛(wèi)宮殿的勇士,這是格拉納達最古老的軍事要塞。“阿爾罕布拉宮”在阿拉伯語里意為“紅堡”,就是指其建筑外墻用紅色沙石所筑。</h3> 這座圣瑪麗教堂是由摩爾人的清真寺改建的,墻體和門窗以及雕花的立面仍保留著伊斯蘭教的風格。 <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阿宮的面積很大,主要參觀區(qū)域分為阿卡薩巴城堡、卡洛斯五世宮、納塞瑞斯皇宮、上阿爾罕布拉(包括帕塔爾花園、教堂等)和軒尼洛里菲花園五組建筑群,其中最精華的部分就是納塞瑞斯皇宮。</span></h3> <h3>納塞瑞斯皇宮由眾多庭院和廳堂組成,布局非常嚴格,被劃分為行政區(qū)、活動儀式區(qū)、王族居所等,它們即獨立又很巧妙地相連,是藝術(shù)的體現(xiàn)又是城防安全的需要。這是黃金中庭,地方長官前來覲見的地方,那時國王的寶座就設(shè)在兩扇門中間的臺階上。</h3> <h3>黃金中庭旁邊的黃金廳頂部有數(shù)千塊精細的木質(zhì)雕刻,并鑲有象牙及珍珠,廳內(nèi)墻壁刻滿精巧的阿拉伯符號式經(jīng)文,金碧輝煌,令人炫目。</h3> <h3>華麗的內(nèi)墻及窗戶裝飾體現(xiàn)了極致繁復之美,不得不驚嘆伊斯蘭工匠的才思與巧手。</h3> <h3>與歐洲皇宮內(nèi)的金杯銀盞、珠寶玉器、厚重擺設(shè)相比,納塞瑞斯王宮的室內(nèi)顯得空蕩蕩的,唯一突出的是建筑物上的精雕細琢,從每一個房間的門楣、窗框、壁龕到天花板,螺旋雕飾的阿拉伯文字和幾何圖形,幾乎覆蓋了整個內(nèi)墻。</h3> <h3>還有這么通透的門廊,精美絕倫的光影!</h3> <h3>伊斯蘭建筑中各種裝飾元素可以說用到了極致,包括墻面、踢腳板、頂棚、橫飾帶、窗戶、拱門等,隨處可見阿拉伯風格的圖案和符號。</h3> <h3>著名的桃金娘中庭,因水池兩側(cè)種的桃金娘樹籬而得名,有點像古希臘人的設(shè)計,對稱而平衡。水池邊樓上是國王會見大使的地方。</h3> <h3>穆斯林的建筑里少不了水,而且必須是流動的活水,這關(guān)乎他們的宗教儀式和信仰。據(jù)介紹阿爾罕布拉宮的水來自附近山上,利用落差引入宮里,才打造出這千回百轉(zhuǎn)、千姿百態(tài)的景觀。</h3> 精美的獅子中庭,因庭院中間的獅子噴泉而得名。據(jù)史料記載,這里曾發(fā)生令人發(fā)指的屠殺血案:36位當時最為忠勇的阿拉伯騎士,因被懷疑對君主不忠,而被君主一個一個地招進這座庭院,然后被埋伏于此的刀斧手斬首,血水染紅了大理石地面。<br><br> 獅子中庭是一個典型的阿拉伯庭院,四周走廊由124根棕櫚樹般的柱子架設(shè),兩條水渠縱橫交錯將庭院四分,噴泉從石獅抬著的圓缽中間向空中噴出,落下的水從12頭石獅的口中瀉出,再經(jīng)由水渠流向圍合中庭的四個走廊,多么精巧的構(gòu)思?。? <h3>走廊旁的每一個廳都是一個舉世無雙的絕美建筑。這是兩姐妹廳的蜂窩狀采光穹頂。抬頭仰望,如同宇宙繁星點點,真不知道當時的摩爾人是如何完成如此復雜而精致的工藝的!</h3> 獅子中庭和旁邊的廳院都是當時王宮后妃的居所,故而極其奢華,也帶有幾分嫵媚旖旎。 透過馬蹄形拱門,可以看到遠處圣瑪麗教堂的尖頂。 <h3>站在樓上向北遠望,眼前這片白墻紅頂?shù)慕謪^(qū)就是與阿爾罕布拉宮一同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阿爾拜辛區(qū),也是摩爾人時期的建筑,至今仍保留著狹窄而蜿蜒的中世紀街道,是西班牙最富伊斯蘭風情的區(qū)域。據(jù)說現(xiàn)在不太安全,我們也就沒敢安排去那里走一走,有點小遺憾哦!</h3> <h3>精美的后宮花園里又見噴泉,阿宮所有庭院里的噴泉造型各具特色,沒有一個是相同的。</h3> <h3><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 text-size-adjust: auto;">走進</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軒尼洛里菲花園,眼睛又不夠用啦,真心感嘆</span>伊斯蘭建筑與園藝能結(jié)合得如此完美。</h3> <h3>據(jù)說美國電影《危情諜戰(zhàn)》和電視劇《權(quán)力的游戲》都曾在這里取過景。</h3> <h3>花園旁邊的這座樓被稱作貴婦塔,有著帶拱門的柱廊,塔前還有一個大水池,像一面倒映貴婦塔的大鏡子,我還以為是哪位后妃或公主的住所呢,原來卻是保衛(wèi)王室安全的瞭望塔哦。<br><br></h3> <h3>順著來時的路,我們又回到卡洛斯五世宮前,從外面看它是一座厚重高大的四方形建筑,沒想到從中間這扇門進去,內(nèi)部卻是一個圓形的、帶柱廊的大庭院。</h3> <h3>庭院由32根大立柱包圍著,上下兩層,高大氣派。其實這座宮殿與摩爾人無關(guān)了,是摩爾人投降后繼位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于1527年開始修建的,整整建了30年。</h3> <h3>這座宏偉壯觀的宮殿,外部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而內(nèi)部則是古羅馬式的圓形立柱回廊廣場,據(jù)說后來西班牙斗牛場的建設(shè),很多就源自于這個宮殿的設(shè)計藍本。</h3> <h3>陽光在廊柱間灑下五彩神奇的投影,一瞬間讓我想起了“天方夜譚”的故事......</h3> <h1><b><i><font color="#ed2308">&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塞維利亞】</font></i></b></h1><h1><b><i><font color="#ed2308">一座充滿浪漫氣息的歷史文化名城</font></i></b></h1> <h3>塞維利亞是西班牙第四大城市,弗拉明戈的故鄉(xiāng),是全西班牙唯一有內(nèi)河港口的城市。公元前43年開始建城,留存著眾多的名勝古跡,有各種風格的歷史建筑,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城。</h3> 1492年哥倫布奉西班牙國王之命,率領(lǐng)探險船隊從這里出發(fā),橫渡大西洋,船隊帶回的大批黃金、白銀,就儲存在河邊這座建于1220年的黃金塔里。 河邊的這條大道因此被命名為哥倫布大街,而哥倫布發(fā)現(xiàn)美洲新大陸的日子----1492年10月12日,后來被定為西班牙國慶日,所以說黃金塔與塞維利亞一起,共同見證了西班牙曾經(jīng)的輝煌航海史。<br> 公認為世界上最富表現(xiàn)力的弗拉明戈舞蹈從這里起步,她發(fā)源于在此定居的吉普塞人,融合了印度、阿拉伯、猶太、乃至拜占庭等的音樂元素,注入了塞維利亞人天性浪漫的養(yǎng)分,從而定型為熱情奔放又羈傲不遜、還略帶有憂愁哀傷和反抗掙扎情緒的著名舞種,風靡了整個世界。 由西班牙導演卡洛斯·紹拉執(zhí)導的電影《卡門》與《血婚》和《魔戀》并稱為弗拉明戈舞劇三部曲,其中《卡門》獲得了第56屆奧斯卡金像獎,因電影中卡門移情別戀了一個斗牛士,所以這個卡門的騎馬銅像就設(shè)在塞維利亞斗牛場的大門旁邊。 始建于1749年的塞維利亞斗牛場是西班牙歷史最悠久的斗牛場,它的大門讓我想起了龍達的圣瑪利亞主教堂正門,從圖案到色彩怎么那么相似呢? 這里是塞維利亞每年舉行世界上最著名的斗牛節(jié)----“阿布利爾節(jié)”的主賽場,不過今天場內(nèi)布滿了宴會桌,該不會是哪位斗牛士大喜的日子吧! 位于市中心的塞維利亞王宮,也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比阿爾罕布拉宮稍晚一些修建,與阿宮十分相似,最初也是用作防御的阿拉伯城堡,后來也曾當過國王的行宮。 因王宮的伊斯蘭建筑風格與阿爾罕布拉宮有異曲同工之處,常常作為預約不到阿宮門票時的旅游替代品,美劇《權(quán)力的游戲》中多恩馬泰爾家族的皇宮庭園就是在這里拍攝的。因時間關(guān)系我們就沒有入內(nèi)。 王宮對面的塞維利亞大教堂,僅次于梵蒂岡的圣彼得大教堂和意大利的米蘭大教堂,是歐洲第三大教堂。這是教堂的正門,遇有重大宗教活動時才會開啟。(注意到鐵柵欄里那尊雕像了嗎?是大教堂頂部那座女神像的同款縮小版哦) 這里最先是由信奉伊斯蘭教的摩爾人于1198年建造的清真寺,趕走了摩爾人后,1248年天主教徒把清真寺改造成天主教堂,原來清真寺的宣禮塔就成了教堂的鐘樓。 <h3>1381年信奉天主教的塞維利亞人下決心拆除清真寺,在原址上重新建造“希拉爾達大教堂”即今天的塞維利亞大教堂,工程經(jīng)歷了一個多世紀于1506年竣工。建成后的大教堂十分雄偉壯觀,外墻上分布著美麗的石雕,墻頂上建有總數(shù)達上千座細細的塔柱,每根塔柱都有精美的雕花圖案。</h3> 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這座稱為希拉爾達塔的鐘樓,高達101米,是原伊斯蘭建筑中僅存的部分,塔身上有各種阿拉伯藝術(shù)特色的花紋圖案,鐘樓頂層裝有25口大鐘,塔頂上有一尊手執(zhí)風向標(一說是棕櫚葉)的希拉爾達女神像。塞維利亞人傳說,風向標朝向某一個方向時,塞維利亞就會下雨。 教堂內(nèi)部恢弘大氣,分設(shè)了五個殿堂,包括王室座堂、主禮拜堂、大教堂博物館等,無論從祭壇、裝飾壁畫、廊柱、拱門還是到穹頂,都體現(xiàn)了西班牙哥特藝術(shù)鼎盛時期的風格。 航海家哥倫布的靈柩就安葬在這里,教堂的一角有分別代表著西班牙的納瓦拉、卡斯蒂利亞、雷昂、阿拉貢四個王國騎士的雕像,抬著哥倫布的靈柩,上面覆蓋著一層精致的布幔,可見哥倫布在西班牙人心目中的地位。 順著教堂鐘樓的環(huán)形坡道,我終于爬上了相當于30層樓高的頂部,全方位地俯瞰塞維利亞市全景,并拍下了這組照片。 <h3>盡管西班牙大多數(shù)城市都有西班牙廣場,但當我們來到塞維利亞的西班牙廣場時,無不為她的宏偉壯觀、精美設(shè)計而震撼,可以說這是全西班牙、甚至全世界最漂亮的廣場,現(xiàn)已成為塞維利亞的標志性建筑,并被評為世界十大地標性景觀。</h3> <p>這里原來是1929年舉行的伊比利亞美洲博覽會主會場。塞維利亞的建筑師阿尼巴爾·岡薩雷斯將盛行于歐洲的裝飾藝術(shù)風格與西班牙本土的“新穆德哈爾風格”(即阿拉伯藝術(shù)與歐洲文藝復興藝術(shù))結(jié)合起來,打造了世界建筑史上的這一奇跡。</p><p><br></p> 圍繞著廣場中間的護城河,三座高大的哥特式建筑通過弧形廊柱相連接,組成了一個巨大的270度圓。 位于正中央的是主塔。 <p>建在圓弧兩端的則為副塔。</p> 圓心處則是一個大噴泉。 護城河上共有四座漂亮的小拱橋,代表了西班牙曾經(jīng)的四個王國:納瓦拉、卡斯蒂利亞、雷昂、阿拉貢,橋欄和地面都用精美的瓷磚鑲嵌,十分典雅。 清澈的河水倒映著河岸旁的高大建筑,時不時會飄來一葉小舟,打破水面的沉靜。 圍繞廣場一圈的馬塞克墻面上,布滿了各種圖案,每一個圖案都描述了精彩的歷史故事。底層墻壁上建有58個彩瓷壁龕,分別代表了西班牙的58個省份。 古羅馬式的回廊、拱門、立柱等造型,摩爾風格的瓷磚和立面,古典主義與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融合得如此天衣無縫,令人折服。 廣場中央的噴泉在陽光折射下時有彩虹顯現(xiàn),讓人流連忘返不舍離去。 好不容易等到陽光照進西端的廊柱,集合的時間卻到了,只好搶拍了幾張有廊柱光影的,萬般不舍地匆匆離去。 有朋友說,來塞維利亞一定要來乘坐一下復古小馬車環(huán)游老城,體驗一下塞維利亞的浪漫情懷,這個心愿我也實現(xiàn)啦! <h1><i><b><font color="#ed2308">&nbsp; &nbsp; &nbsp;【梅里達】</font></b></i></h1><h1><i><b><font color="#ed2308">留存古羅馬文化遺產(chǎn)最多的城市</font></b></i></h1> 梅里達位于西班牙與葡萄牙的接壤處,歷史上就是兵家必爭的戰(zhàn)略要道。公元前一世紀,羅馬皇帝占領(lǐng)了這里,并按照古羅馬的城市藍圖,在這里建設(shè)了斗獸場、大劇院、神廟、水道橋......兩千多年間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戰(zhàn)火硝煙,誰曾想這些名勝古跡竟然保存了下來!于是,包括22個古羅馬遺產(chǎn)點在內(nèi)的“梅里達古建筑群”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 古羅馬水道橋&nbsp; 建于公元一世紀,由花崗巖材料建造,原長度達830米,橋頂部有水槽把城外高處的水引入城中,被當?shù)鼐用穹Q之為“奇跡水道橋”。<br><br> 水道橋共建有38個拱形柱子,高25米,相當于現(xiàn)在七八層樓房那么高,兩千多年過去了,柱子頂部的水槽已不復存在,但大部分立柱依然高高矗立在我們面前,可見古羅馬時期的建筑水平確實很不簡單! 梅里達羅馬橋&nbsp; &nbsp;橫跨在瓜迪亞納河上,全部由石塊砌建,全長790米,有60個橋拱,橋的那一頭直通古城堡。據(jù)記載該橋還是公元前一世紀建的,曾是連接塞維利亞的重要關(guān)卡。在世界現(xiàn)存的眾多羅馬橋當中,它是最長的一座。 為了保護這座老橋,政府已在旁邊新建了一座現(xiàn)代化的大橋,叫盧西塔尼亞橋?,F(xiàn)在的羅馬橋僅供游人參觀和作為步行入城的通道了。 21世紀的今天,行走在這兩千年前建成的大橋上,歷史滄桑感油然而生。 這張航拍的圖片記載了梅里達的古羅馬劇場和斗獸場遺址現(xiàn)在的模樣(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這兩處遺址在梅里達所有古羅馬遺址中是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游客參觀必到的。 在接待大廳里,我拍到了它們的建造模型:右邊橢圓形的是古羅馬斗獸場(也稱為“競技場”),左邊半圓形的是古羅馬劇場。 橢圓形的斗獸場建成于公元前8年,最多可容納15000名觀眾同時在此觀看表演,表演主要為角斗士和角斗士廝殺、或角斗士與猛獸廝殺。 內(nèi)場中央有一個大坑,大坑的一邊覆蓋著木板,進行表演時猛獸就從木板下面的通道放出來。另外看臺中間通內(nèi)場的圓形拱門是角斗士上場的通道,兩邊看臺下方的方形小門也是為不同的猛獸留的。<br> 穿過這個拱門就來到旁邊的古羅馬劇場。 該劇場由古羅馬皇帝哈德良于公元前16-15年建造,是梅里達所有古跡中最主要的建筑。從觀眾席的通道進來,最先看到的就是長方形的大舞臺,舞臺上作為背景的立柱已有不少殘缺不全了。 梅里達古羅馬劇場和意大利古羅馬劇場非常相似。階前是一個半圓形的空間,供樂隊演奏用,環(huán)繞看臺的觀眾席利用了山坡的傾斜度建成,可以容納6000名觀眾。不過最下方的坐席是給達官顯要和有權(quán)者準備的,20排以后才是富人和自由民的。<br><br><br> 沒想到這個兩千年高齡的劇場現(xiàn)在還在使用中,每年都有特定的音樂會或演唱會在這里舉行。導游說,如果站在中央的表演區(qū)大聲喊,不用擴音設(shè)備,全場都可以清晰的聽到,兩千多年前的古羅馬人就知道運用聲學建筑藝術(shù)實在是太聰明啦! 舞臺背景處的柱子及雕刻,都是典型的科林斯柱式風格。 立于柱間的雕塑雖已殘缺,但身上衣裙的褶子卻依舊如此精細逼真,似乎會隨風飄起哦。 舞臺后面的這片區(qū)域應(yīng)該是劇場的配套設(shè)施吧,可惜多已坍塌,剩下的殘垣斷壁原來是干什么用的,只能讓人去猜想了。 這間房子里地上和墻壁上的馬賽克鑲嵌畫,依舊那么鮮艷精致。 這條帶柱長廊從后門連接舞臺,估計是演員們的上場通道。 留在草地上的這個雕塑,顯然是羅馬柱頂端的裝飾物,散落在廢墟中的類似配件還有很多,隨手一揀,都是珍貴的文物啊! 梅里達是歷史的,也是文化的,更是世界的。這些精心留存的古羅馬遺跡,仿佛會帶著我們穿越到兩千多年前,慢慢去了解它當年的榮耀,曾經(jīng)的輝煌…… <p>特別說明一下,本篇的音樂我專門下載了西班牙吉他大師弗朗西斯科·塔雷加作曲并演奏的《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我也是來到西班牙才知道有這個名曲的,但愿能給本篇增色。</p><p><br></p><p><br></p><p>(未完待續(xù))</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