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越疆躍藏 悅行閱美</font></h3> <p><b>第四篇 新藏公路(上)</b></p><p><b><br></b></p><p><b> 新藏公路(219國道)起于新疆葉城縣,終至西藏日喀則。是除了川藏線(318)、317、青藏線、滇藏線、丙察察、唐蕃古道之外,進藏的第7條線路。也是自然條件最惡劣、道路最艱險的道路之一。被稱為“鋪在天上的國道”。<br></b></p> <b> 對進藏者來說,這條路最大的挑戰(zhàn)來自于對身體生理極限的考驗,不同于其他的進藏線路,從葉城開始,海撥從不到1000米驟然升至平均4000米以上,超過5000米以上的達坂更是隨手可見。完全沒有一個逐漸升高讓人體適應高反的過程。而且全程2560公里海撥均在4000米以上,踏上這條路,就意味著只能一路向前,這也使得無數(shù)進藏者止步于此。因此絕不建議初次進藏者選擇這條路。</b> <b> 被為了集齊所有進藏線路的瘋狂野人們一路綁架,不得不再次踏上進藏的旅途。縱是對我這種曾經(jīng)四次進藏的人來說,這條進藏線路也足以讓我懷揣一顆惴惴之心。更何況我們的隊伍中,還有初次進藏者,還有孩子,這些都增加了我們此次挑戰(zhàn)的難度和不確定性。</b> <b> 讓我們來看看新藏線上的地名,再聽聽當?shù)厝丝谥辛鱾鞯拿裰{,就知道這條路線的艱險絕不是危言聳聽。死人溝得名有很多傳說,其中一個是說解放初期國民黨一個騎兵師的殘余部隊,從葉城逃往阿里途中,在甜水海過來的一條山坳里睡了一夜,第二天醒來的時候,騎兵師就變成了騎兵連,那個山溝就被叫做了死人溝。</b> <b> 在當?shù)?,有三種“you zuo you die”的方式:分別是:死人溝(5140米)里睡個覺、界山達坂(5347米)跳一跳、班公措(4240米)里洗個澡。</b> <b> 作為一支成熟靠譜的專業(yè)團隊,我們絕不是只憑一腔熱血遑逞匹夫之勇的菜鳥組合。為了應對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情況,指揮小組已經(jīng)事先做好了各項應急預案。<br> 1、攜帶制氧機及醫(yī)用純氧供高反嚴重的隊員隨時吸氧;<br> 2、準備葡萄糖及抗高反藥物以備不時之需;<br> 3、細化每日行車路線,保證每晚可以在海撥相對較低的地方住宿休息;<br> 4、如若隊員中有嚴重高反不能適應此行程者,按計劃第三天可以到達昆沙機場,就地乘飛機直接飛回。過了這個機場后前方再無機場可返,也幾乎沒有低于4000米以下的地方了,只能一路向前直到拉薩。<br><br></b> <b> 以上四項應急預案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團隊成員的人身安全,做到萬無一失。<br> 因為一般來講,在海撥4000米以上生活3天無太大反應者,基本可以適應高原條件,可以繼續(xù)跟隨隊伍前進。<br> 不管怎樣,未來的幾天時間里,我們將在這條天路之上,接受嚴寒酷暑高原缺氧風餐露宿的考驗。希望我們能以堅韌不撥的意志品質(zhì)、頑強過硬的軍事素質(zhì)以及無敵的幸運成功通關!<br> 小伙伴們,新藏線上見!</b><br> <p><b> 葉城開始,正式踏上新藏線。平地急撥,越走越高,孩子承受力弱,最先出現(xiàn)了高原反應。對于剛剛開始的高原之旅,住宿計劃必須嚴格執(zhí)行。今天計劃的目的地是到海撥相對較低的三十里營房休息(海撥3650)。因此連夜行車。</b><b>夜色之中,盤山路上,團隊的兩輛車一前一后孤獨而堅定的行走著。</b></p><p><b><br></b></p> <b> 爬過3310米的庫地達坂、4950的麻扎達坂、4930的黑卡達坂,終于到達目的地??諝夂洌钜怪?。隊員人困馬乏,不適合人類生存的高原已經(jīng)向我們展示出了它嚴峻的一面。為了保存體力,所有人迅速休整。</b> <i> (三十里營房簡陋的住宿地)</i> <b> 第二天,全隊人員按時起床,狀況尚好。按計劃前往下一站。不料沒走出多遠,便遇到駐藏部隊邊境軍事演習,全線封路,時間待定,長長的車隊迤邐數(shù)公里,就地等待。</b> <i> (蘑菇屯逃荒小分隊)</i> <p><b> 這期間,不斷聽得遠處炮聲轟鳴,強悍有如巨無霸一般的裝甲車隊在我們眼前酷炫駛過。<br> <br></b></p><p><b><br></b></p> <b> 這一等,就等了足足大半天的時間, 直至下午4點才恢復通車。時間已經(jīng)不夠趕到原定的目的地休息。而且這一段路程中全是將近5000米以上的達坂和埡口,根本不具備半路住宿的條件。翻看地圖,今晚唯一可能休息的地方只有距離昨晚三十里營房123公里的紅柳灘。海撥4230米(其實也不低)。<br> 于是,前住紅柳灘,早早安營扎寨休息。這樣一來,今天的行軍距離實際上只有123公里,等于原地沒動。嚴重耽誤了我們的預計行程。<br> 不過,事后證明,這一天的行程延誤,其實大大的幫助了我們,讓我們在海撥4000米左右有了充分的適應時間,使得我們每個人在后來的行程中都順利過關。如果沒有這一天的時間延誤,第二天就全體上到海撥5000米的高度,后果如何還真是難以預料。陰差陽錯,天佑流浪漢,成全了我們這支幸運的團隊。</b> <b> 高原天氣寒冷,為了防止感冒,初進藏的這兩天,我們都沒有露營,而是選擇在路邊的旅店住宿,條件雖然簡陋到徒有四壁和兩張床,但比起帳篷來保暖性還是好了很多。今天的這個住地條件還算不錯,前面是飯館后面是旅店,規(guī)模不小房間不少。老板娘人也很好,允許我們借用她的廚房做飯。而且由于因為今天的時間充足,大家狀態(tài)也都很好,所以眾人齊動手,做了豐盛的晚宴。老板娘看到我們一行人等剛剛入藏第二天,在如此海撥完全沒有心慌氣喘的表現(xiàn)而且還能自已動手豐衣足食頑強如野狗一般的生存能力,也不禁嘖嘖稱奇樹起了大姆指真心點贊??吹轿覀冞@鍋碗瓢盆一應俱全的陣仗,估計老板娘和他的小伙伴們都徹底驚呆了。</b> <i>(別看都是素菜,青菜在高原上可是真正奢侈的食物?。?lt;/i> <h3><b> 當然也有過往拉貨在這就餐或住店的司機表示出強烈的不解,認為我們是“找煩惱”,翻譯過來就是“沒事找事”。(可以理解,他們是為了生計不得不奔波在這條難過的線路上,和他們一比,我們的確是吃飽了撐的不輕。)</b></h3><h3><b> 吃完飯后,抓緊時間休息,休息好也是防止高反的有效辦法之一。</b><br><br></h3> <b> 由于昨天嚴重拖延了行程,所以今天天還未亮,隊伍就已經(jīng)整裝出發(fā)。</b> <b> 不料起大早趕了個晚集,出發(fā)沒多久,一聲巨響,前車竟意外爆胎。</b> <p><b> 此時天剛蒙蒙亮,天氣格外寒冷。全體婦女兒童到后車避風取暖,男生專業(yè)搶修隊在巖哥的帶領下第一時間展開搶修。不得不說,這種專業(yè)的保障力量是一般的菜鳥團隊很難企及的。同樣的情形在我們2015年進藏的時候也發(fā)生過,當時是在馬上到達米拉山口的時候車輛爆胎,路下面就是懸崖,情況比這次要危險得多。當時也是巖哥領銜的專業(yè)隊伍迅速將狀況搞定。</b></p><p><b> <br></b></p><p><b> </b><br></p> <b> 不由想起大學室友老田掛在嘴上當時卻被我們嗤之以鼻的一句名言:“痛苦是白忍受的嗎?!它應該使我們更偉大起來?!蓖?,旅途中任何的經(jīng)歷和遭遇都不是白受的,它會幫助我們從一只菜鳥迅速進化成一只淡定的老鳥。<br> 于是,全隊淡定有序而高效的完成了搶修工作。再度踏上征程。</b> <h3><b> 今天的行程可以說是最關鍵的一天,是我們?nèi)氩厣叩牡谌?,而且?guī)缀跞於紝⒃诤?000米以上行走,全隊人員是否可以繼續(xù)下面的行程,是否會有高反嚴重掉隊的成員,就看今天大家的身體反應如何了。一般情況下,能平安度過今天,意味著基本通過此行的高反考驗;如果真有無法適應的人員,只能啟動我們的應急預案,在今天將會經(jīng)過的昆沙機場即刻返回。<br> 全隊人員嚴陣以待。<br></b></h3><h3><b><br></b></h3><h3><b> 早8:30分,翻越今天第一座海撥5170米的奇臺達坂。車輛如同行走在未來雪世界一般,蒼茫天地間只見雪嶺冰川,巍然佇立,寂靜無聲,仿若南極。<br></b></h3> <b> 雪山之下,成群的藏羚羊在自由自在的奔跑。乍一見到這高原上的精靈,全隊人員都抑制不住激動,對講機里互相喊話,興奮的歡呼了起來。藏羚羊是非常敏感的動物,一般見到人群會害怕的極速跑開,這一刻,我們離原始是如此之近。</b> <i> (確認過眼神,你就是超萌的藏羚羊)</i> <b> 11:30分,到達藏西秘境天上阿里。一個我曾經(jīng)以為今生都難以到達的地方。海撥5080米,正式進入西藏界。</b> <p><b> 關于阿里,在之前我的認知里只有幾個有限的關鍵詞:黨的優(yōu)秀干部孔繁森、平均海撥4000以上、條件惡劣、生命禁區(qū)。如今,我將要親自踏上這片土地,親身感受下它的神奇和美麗。</b></p><p><b><br></b></p><p><b> 甫一入境,最具西藏代表性的一面清措便如天上人間一般的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雖然入藏本就是個“一措再措”的行程,但每次的初見還是令人心動和驚艷。<br></b></p> <b> 紅山湖水,天映翡色,雪山怒云,倒影驚鴻。<br></b><br> <b> 12:30,界山達坂,海撥5347米。</b> <b> 龍牧措,跟隨著我們的車程一路迤邐相伴。瞬間溫柔了棱角凌厲山石粗獷的盤山之路。</b> <b> 13:03,松西達坂,海撥5248米。</b> <b> 13:32,紅土達坂,海撥5380米。</b> <i> (新藏線上最高的達坂,海撥5380米)</i> <b> 每一座達坂或是埡口永遠都是大風起兮經(jīng)幡烈烈。</b> <b> 西部自有大山大川之美,江河日月,天地磅礴。不親自走上一遭難以真正領會這份震撼心靈的山河歲月之美。<br> 有生之年,遍歷山河,人間值得。<br></b> <b> 全天都在5000以上行走,全隊成員都有或多或少的高反感覺,但幸運的是團隊成員都挺了過來,沒有人掉隊?;蛟S是天道酬辛,傍晚時分的班公湖給了我們一份毫不吝嗇的美景。<br> 海天一色,茫無邊際,水質(zhì)清透見底。煙波浩渺,白鷗盤旋,山湖相襯大氣開闊。</b><br> <h3><b> 美景總是讓人身心舒暢,心神愉悅。微風晴日,驕陽似火。</b></h3><h3><b> 一番欣賞拍照之后,原地休息,正好翻出前日露營時受潮的帳篷睡袋翻曬晾干(此情此景還真是扶老攜幼拖家?guī)Э谌缂侔鼡Q的逃荒團,每次想起這一幕就笑到不行)。不多時便曬得干熱暄軟。接下來就是湖邊的下午茶時間,邊享用從新疆一路帶來的沙壤西瓜,邊欣賞美景,“班公湖邊的吃瓜群眾”——頂著逃荒團名號的我們此刻有種大大的心虛,雖說逃荒也是要保持腔調(diào)的,但這種配置級別委實有點超標。</b></h3><h3><b><br></b></h3> <b> 此時此刻,我與印度只有一湖之隔。班公湖是中國與印度的界河,有三分之二屬于中國,其余部分屬于印度,它的絕妙之處就在于屬于中國的這部分是淡水湖,魚類豐富,而屬于印度的那部分卻是咸水湖,鮮有物種生存。如此的一湖兩制,也真是讓人拍案稱奇了。</b> <b> 20:40,拉梅拉達坂,海撥5191米。</b> <b> 順利按計劃到達阿里地區(qū)噶爾縣獅泉河鎮(zhèn)。今晚的住宿地。海撥仍有4200米。但已經(jīng)是今天能到達的最低地點。噶爾縣獅泉河鎮(zhèn)是阿里地區(qū)的行署所在地,條件相對較好。<br> 來頓家鄉(xiāng)味道的東北餃子,以示慶祝。吃飽喝足,抓緊時間休息,通過了最艱難的一天,意味著全隊人員基本通過了高反的考驗。但愿前方等待我們的,將會只剩坦途和美景。</b><br> <b> 在此,還想結合我的幾次進藏經(jīng)歷,普及下關于高反的常識及應對經(jīng)驗,供對西藏無限向往又對進藏心存畏懼的后來者借鑒:<br> 1、首先,有幾項硬指標,你必須滿足,沒有高血壓,沒有心腦血管疾?。ㄖ傅氖瞧髻|(zhì)性的心臟病,輕微的心律不齊啥的不影響)。如果滿足這兩項硬件要求,原則上都是可以進藏的。<br> 2、高反對于每個個體來講,反應程度不一,表現(xiàn)形式各異。即便是同一個人,因為每個時段的身體狀況不一樣,每次的反應也不一樣,比如我第一次進藏的反應是失眠,第二次是頭疼,第三次基本沒有反應。但每次都覺得冷,這一點沒變過。<br> 3、一定一定注意千萬不要感冒。因為在高原地區(qū)感冒極容易引起腦水腫或肺水腫,會危及生命,非常危險。而由于每次進藏都要經(jīng)過許多高海撥的埡口,埡口的溫度較低風又特別大,極容易傷風,下去拍照時一定充分做好保暖措施。如果覺得有感冒征兆一定第一時間吃藥頂過去。<br> 4、高反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初入高原時一定要盡量緩慢行動,不要跑跳,不要飲酒,不要吃得過飽,飲食清淡,多喝熱水,在通過海撥高的地方時盡量不要睡覺。放松心情。不要激動。<br> 5、高反都會引起身體不適,在身體承受范圍之內(nèi)的,不要害怕。可以通過少量藥物或吸氧緩解。建議備好葡萄糖、止疼藥或是高原安等。隨著適應高原海撥,高反癥狀會逐漸減輕或消失。</b><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