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這個7月的夏天,我去了她那里,在她冰雪初融、山花始綻、雪蓮含蕊、漫坡吐翠的時候。</h3> <h3> 赴約的心情總是充滿了期待與忐忑。因為有了以前的經(jīng)歷,所以這次特意提前在線上選定了飛機(jī)左側(cè)靠窗的座位,不為什么,只為在抵臨烏市的時候能夠第一眼看見她。</h3> <h3> 果不其然,在飛機(jī)降落烏魯木齊的前20分鐘,三峰并列的博格達(dá)雪峰再次出現(xiàn)在我的視野,她是山頂上的山,海拔5445米的挺拔身姿被群山眾星捧月般托舉、伸向茫茫云天。</h3> <h3> 國內(nèi)知名徒步線路-博格達(dá)穿越線是我們的首選,換乘馬匹之后,前、后山進(jìn)、出路程加起來大約80公里左右,路途極其坎坷。所謂的路,大部分是要順著雪山融雪后河流形成的沖擊溝行走,再加上一路是往高海拔方向,往返路程上需要6天的時間。</h3> <h3> 進(jìn)前、后山途中分別需要扎營1次,加上在大本營扎寨,此次在山中共計露營9天的時間。</h3> <h3> 還好,途中有一路跟隨的忠誠的狗兒……</h3> <h3> 各色五彩繽紛的山石構(gòu)成了高原的骨骼,千百年來,它靜臥草灘,時間的長河、大自然的物化在不經(jīng)意間造就了它的五彩霓裳……</h3> <h3> 博格達(dá)氣候惡劣,即使是在盛夏,夜晚氣溫正常在冰點以下。在山中,白天和夜晚我們經(jīng)歷了N次的大風(fēng)、冰雹、下雪、下雨的洗禮,當(dāng)然,太陽下和高原那特有的強(qiáng)烈的紫外線照射也是我們照單全收的禮物。</h3> <h3> </h3><h3></h3><h3> 我的帳篷上空這朵悠哉的白云,我把它看作是我山中臨時小家的門牌。</h3>
<h3><br></h3> <h3> 7月伊始,雪線以上雪蓮迎風(fēng)傲雪、鮮花始開。歷經(jīng)5年的孕育,它們每年僅有兩個月的生長期,但它們依然用一生的熱情催放出艷麗的花朵,來裝點寂寞的雪域。</h3> <h3> 陪伴著雪蓮的是遍地的野郁金香,當(dāng)然,還有我這顆脫韁的心……</h3> <h3> “發(fā)皚皚而雪山、目湛湛而秋潭”,遠(yuǎn)方的博格達(dá)峰,恰是一個夢境或是讖預(yù)。</h3> <h3> 日暮的嵐氣,若有若無,浮繞于峰際、漂浮在半空。</h3> <h3> 陽光透過云層,世界突然安靜,萬物都渡了一層靜謐的光。腦海中冒出來不知道是誰曾經(jīng)寫的一句話:愿意蘊藏于心、消化于心、吸納在我的生命。</h3> <h3> 深夜子時,高山之月靜靜的升到山頂,這一刻,你真的可以聽懂它的呼吸……</h3> <h3> 不同的夜晚,只要你愿意到她身邊,她總會以不一樣的情緒陪伴你度過靜夜……</h3> <h3> 如今博格達(dá)仍然算是片凈土,這里幾乎沒有世人的矚目,沒有金錢的誘惑,你可以用心靈去感受她的脈搏,聆聽她的呼吸。</h3> <h3> 自然的大美,無需語言,在最美的季節(jié),雪域繁花是她神秘面紗下驚艷的容顏。用相機(jī)定格心中的美景,美麗自會款款盛開。</h3> <h3> 愛它,無需把愛藏起來……用醉過的眼睛感受塵埃,生生相依,不要傷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