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我們依依不舍荷蘭鄉(xiāng)村,繼續(xù)自駕奔向世界最大的港口、荷蘭第二大城市~鹿特丹(Rotterdam);皇家之都、荷蘭第三大城市~海牙(The Hague);運輸樞紐、荷蘭第四大城市~烏得勒支(Utrecht); 荷蘭最古老的城市~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以及緊鄰荷蘭的德國小巴黎~杜塞爾多(Duesseldorf)。</h1><h1> 5個風格各異的城市,給了我們不同的體驗、驚喜和震撼……</h1> <h1><p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p></h1> <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b>1、馬斯特里赫特(Maastricht)</b></span><b>~最美最讓人留連忘返的古老小城。</b></h1><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也是Gina極力推薦的小城,</span>林堡省的省會,位于馬斯河畔、近比利時邊界。人口11.3萬(1983)。公元四世紀始建。十八世紀先后被法、比占有,1830年歸屬荷蘭。</h1> <h1> 馬斯特里赫特(有點拗口的城市名稱??),是第一個在中世紀城市規(guī)則下建立的城市,一條馬斯河給這個城市帶出了無數的故事……馬城的建筑少了荷蘭排房的那種緊湊感,卻融入了德國巴洛克的風格。它用自己的方式在告訴大家~一個不一樣的荷蘭,一個不一樣的馬城!<br></h1> <h1> 從德國杜塞爾多夫乘坐大巴,1個多小時抵達馬城,大巴停靠在中心火車站附近,Gina和Connie步行去火車站找出租車,我們仨守著行李,抓緊手機隨拍……??</h1> <h1> 2輛出租車將我們送達下榻的酒店(Kruishernhotel),Gina說一定要住馬城唯一的一家教堂改裝的五星級豪華酒店……<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這是一座15世紀的哥特式教堂,有著絢麗的教堂玻璃,最初成為居住著修道士的修道院和教堂,</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直到2000年底,這座老建筑被再次修復和改造,成為一家豪華精品酒店。</span></h1> <h1>放下行李,散步到城區(qū),在露天餐廳午餐??,旁邊有樂隊等待表演……</h1> <h1> 午餐后回到酒店??,閨蜜們依次從<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一個金色的大喇叭口(竟然就是酒店的入口大門)閃亮出場,大門看起來有點不倫不類,不過當入口的自動門打開時……</span></h1> <h1>豁然開朗,一座漂亮的教堂大廳出現在眼前……免費的香檳、冰鎮(zhèn)檸檬水、新鮮的水果伺候……</h1> <h1>溜達了酒店四周,教堂的外觀沒有任何改變,也不允許改變……</h1> <h1>出門便是教堂??……</h1> <h1> 馬斯特里赫特 (Maastricht) 這個名字翻譯過來其實就是 “馬斯河通道”。馬城就是這樣一座依河而建的城市。離它最近的兩個大城市分別是比利時的列日(Liège),以及德國的亞琛(Aachen)。</h1><h1> 河的另一側,古風依舊……高大師的Pose只有Connie領會了,這不,手機黨拍出了他想要的感覺????</h1> <h1></h1><h1> 馬城的街道基本上都是青石板拼成的,兩旁的樓房依然保持著中世紀的風貌……馬城很獨特:這里遠離風車,木鞋和郁金香,到處是西班牙和羅馬帝國的歷史遺跡。</h1> <h1> 馬城沒有彎彎曲曲的運河和彩色尖屋頂建筑的別致,卻默默地融合著歷史上各個國家的建筑、風俗和語言。在馬城的街道上行走,會仿佛忘記自己是游客……</h1> <h1> 馬城更是一座音樂城。<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歐洲當紅小提琴家、指揮家安德魯·瑞歐出生在這里,他創(chuàng)建了"約翰斯特勞斯管弦樂團",立志重現那種十九世紀"大眾音樂"精致而又休閑的精神與感覺,因此而獲得了"新生代歐洲圓舞曲之王"的封號,他?;毓枢l(xiāng)舉辦音樂會??……每次都盛況空前!</span></h1> <h1>Vrijthof廣場,安德魯舉辦音樂會的現場……</h1> <h1></h1><h1> 最著名的是位于Vrijthof廣場旁的兩座莊嚴的教堂——圣瑟法斯教堂Sint Servaasbasiliek和圣揚教堂Sint Janskerk。圣瑟法斯教堂應該是這座城市的主教堂,里面的國庫存有中世紀的黃金藝術品。而南側的圣揚教堂號稱荷蘭最美教堂之一,教堂的紅色塔樓外觀據說曾經是用牛血涂成的……????</h1><h1>教堂前Vrijthof廣場上的彩虹人行道……<br></h1> <h1> 馬城有三座橋橫跨馬斯河,城中心有荷蘭現存最古老的城鎮(zhèn)大門——地獄之門Helpoort,殘存的古城墻和與他相連的壁壘及防御工事遺跡現在變成了居民的休閑公園……</h1> <h1></h1><h1><br>流水長橋……</h1> <h1></h1><h1>地獄之門,城堡教堂,修道院……</h1> <h1>讓每一個駐足這里的人為之沉醉……</h1> <h1><p> 從馬斯特里赫特中央火車站到Vrijthof廣場之間是舊城區(qū),也是著名的購物區(qū)……(閨蜜們收獲大大的,逛了又逛,意大利原產時裝超值價格,Connie的一套25歐開心到回國……)<br></p></h1> <h1> 城區(qū)是曲曲折折的小巷,最有趣的就是在小巷子里走走停停,看當地人悠閑的生活……</h1> <h1>街拍……</h1> <h1></h1><h1> 1991年歐盟在這里簽訂了著名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標志著歐洲一個新時代的到來。如今的馬城,褪盡浮華,展現的是他平凡的一面。</h1> <h1> 第二天,預約好在酒店午餐。教堂酒店(Kruishernhotel)在改造時非常注重細節(jié)的設計,邀請了很多知名設計師參與……</h1> <h1></h1><h1> 教堂中殿的水平夾層是酒店的餐廳,這里竟然可以品嘗米其林星級美食……</h1> <h1>慢慢享受了近3個小時的精致米其林餐,其實是為了拍照??……Gina因為頭疼沒用餐,等她下來時,隨隊曾經的加拿大注冊針灸師現場推拿,盡管患者承受不了推拿的力度,哎喲連天,但立馬顯現效果……????</h1> <h1></h1><h1> 在這座教堂改造的奢華酒店里,古典與現代,歷史與現在融匯交織在了一起……</h1><h1><br></h1> <h1> 馬城最著名的還有多米尼加天堂書店,它的前身是擁有近800年歷史的多米尼加教堂,由荷蘭建筑師重新設計改造完成。整個書店將現代元素與哥特式建筑風格相結合,被稱為世界上最美的“天堂書店”。</h1> <h1> 如果說書籍構筑了靈魂,那么天堂便在每個讀書人的心里。而這里—高高的穹頂,淡淡的書香,伴著咖啡的氤氳—則是距離天堂最近的書店。</h1><h1> 高大師在這里入手了5張安德魯的光碟……完美!?????♂?</h1> <h1> 頭天晚餐,逛的太累,匆忙間以為是點餐,上菜后發(fā)現怎么那么小的份量???細心的Connie逐字逐句的看了一遍菜單,原來是自助餐!19歐/人,大吃大喝了一頓,西班牙果酒Sangrio就是這樣喝的,嗨……</h1> <h1> 第二天,我們又光顧了“7”這家餐館,高大師居然用百度導航獨自一人從酒店找到了這里……</h1> <h1> 這家早餐也很奇特,好多飲料都很中國:桂皮姜茶、抹茶拿鐵……</h1> <h1> 臨走的那天早上5點,高大師獨自來到馬斯河邊,記錄了馬城日出最美的畫面……一座安靜乖巧的精致小城,隨手一拍就是一張絕美大片……</h1> <h1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將這座小城的迷人細節(jié)拍下,讓我們大飽眼?!?lt;/h1> <h1> 橙色的光芒象征著荷蘭,在朝陽之下,古城靜靜地坐落在那……</h1> <h1> 這就是馬斯特里赫特:有一點慵懶,有一點文藝,有一點活潑,還有一點說不出來的獨特味道。音樂和文字,是城市的兩種語言,一個是流動的美,一個是凝固的藝術。在人們的鏡頭里,馬城是兩者的完美融合!</h1><h1> 要不是Gina極力推薦她所鐘愛的這座小城,我們大概永遠不會遇見空氣中還飄散著中世紀味道的一個祥和美好的地方,喜歡馬城!</h1> <h3><p style="caret-color: rgb(0, 0, 0); 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font-weight: normal; letter-spacing: normal; orphans: auto; text-align: start; text-indent: 0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auto; word-spacing: 0px;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text-decoration: none;"></p></h3><h1><b>2、海牙(Den Haag)~最讓我們放飛心情的城市</b></h1><h1><br></h1> <h1> 荷蘭一直是個神奇的國度,一直以為阿姆斯特丹是荷蘭的首都,卻不知道荷蘭政府其實不在阿姆斯特丹,而是在海牙(Den Haag)。 </h1> <h1></h1><h1> 從羊角村,經烏德勒支自駕到海牙,迎面是我們下榻的Grant Hotel大酒店,酒店兩側是賭場??,正面面對席凡寧根海灘……因為坤說想住荷蘭的海邊,于是選擇了它??,在這里住3晚(輻射去小孩堤防風車群和鹿特丹),并還了小車。</h1> <h1></h1><h1> 海濱上最顯眼的就是這家霸氣十足的酒店,據說當年清朝大臣李鴻章出使荷蘭時曾經在這里住過。酒店的前身是1818年供人們享受水療的健康設施,1958年才改建成宮殿式五星級大酒店,雖然經歷了滄桑歲月和百年變遷,但依舊保留著古雅豪華的風格。</h1><h1> 閨蜜們一見海便迫不及待地換裝,沖向海灘……</h1> <h1>閨蜜們走走貓步,踩踩沙灘???……有點走秀的感覺?放眼望去,視野寬廣……</h1> <h1> 席凡寧根海灘寬闊無垠,但這里的海與歐洲南部的海不同,沒有那種湛藍的感覺,但風平浪靜時,沙灘依然被海水沖刷成鏡面一樣。閨蜜們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奔向大?!???♂????♀?</h1> <h1> 海的對岸就是英國,荷蘭與英國隔海相望,這兩個國家也都是曾經的海上霸主,也許是因為這么洶涌的海,所以有了可以橫渡大洋的船舶艦艇吧……</h1> <h1>閨蜜們好似放飛的鴿子,忘情地在海灘旋轉舞動……</h1><h1>天姿國色的Gina追逐著浪花,不停的歡呼……</h1> <h1>這時的我們,忘記了工作的煩惱,忘記了旅途的疲勞,一切煩惱皆空盡,盡情地放飛心情吧……</h1> <h1>天生麗質的Connie綽約多逸態(tài),輕盈不自持……</h1> <h1> 這里的海浪特別大,海水中夾雜著砂石,近海的海水顯得有些渾濁,這樣的大浪一波一波的打到岸上,顯得這個海壯觀……刺激……</h1> <h1></h1> <h1>高大師完成拍攝任務后,跳下席凡寧根海暢游起來……坤一定要給我們拍合影,好吧,搶的不錯哦!……白裙飄飄……</h1> <h1>席凡寧根海灘的一切都是那么隨性和放松,海水和天空在眼前涂抹出一片純凈的藍色……來到海濱的一個餐廳午餐后,繼續(xù)海邊嗨……傍晚又選了一家海鮮餐廳晚餐,等待日落……</h1> <h1> 傍晚日落時分,還沒吃完海鮮的我們,猛然看見天際間的霞光,沖出餐廳迎著海風看海上夕陽……</h1> <h1>夕陽西下,晚霞漸漸濃郁,緋紅色的霞光染遍了天空和大海,美得讓人屏息凝神。</h1> <h1> 海牙的第二天,因為大雨,我們臨時調整出行計劃,掃街……在海牙街頭過馬路,司機遠遠的看到你就會減速,并且停到斑馬線以后,等你走過再繼續(xù)行駛。在意大利司機也會禮讓,但是海牙的禮讓更真誠,他們在駛走的時候也是輕輕的……</h1><br> <h1>逛商場,看各種有軌電車……</h1> <h1> 海牙的交通比較有意思:有電車軌道,機動車道,自行車道,人行道。在荷蘭,自行車道幾乎和機動車道一樣寬,自行車絕對優(yōu)先,男女老少騎車速度都飛快,有一次我們開車右轉彎時,沒看見右后方飛馳而來的自行車,正好碰到巡邏的阿Sir,被攔下來告知:要讓自行車……</h1> <h1><p> 這里是荷蘭中央政府和議會的所在地,荷蘭的皇室也在這里,因此海牙才是荷蘭名副其實的皇城。溜達著就到了海牙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國會大廈與騎士樓。</p>國會大廈整個建筑面積現在來看不算那么大,但是在17世紀可以算的上是非常宏偉了。</h1> <h1> 順路又逛到海牙中心火車站,到車站購買海牙—德國杜塞爾多夫—馬斯特里赫特—阿姆斯特丹的火車票,真是英明的決策,售票的胖姐姐很有耐心,又是畫圖又是解說,建議我們杜塞爾多夫—馬城這一段改乘大巴,不用轉火車時間短,行李也方便,還很便宜(海牙—杜塞爾多夫—馬城56.3歐/人)??磥砗商m的火車汽車聯運遠比國內強……</h1> <p></p><h1><p><b>3、鹿特丹:</b></p></h1><h1><br></h1><h1> 鹿特丹(Rotterdam)是荷蘭第二大城市,包括郊區(qū)人口共102萬。從海牙開車到鹿特丹不到1小時。</h1><p></p><h1> 步入鹿特丹,宛如置身于一座新興的大城市,建筑物基本上是戰(zhàn)后新建,外觀新穎別致,大多為西歐風格,造型獨特,異彩紛呈。</h1><h1> 廣場旁邊是鹿特丹的標志方塊屋Cubehouses,這片建筑群是荷蘭設計師Piet Blom上世紀80年代的杰作,充滿幾何感的設計。</h1> <h1></h1> <h1> 對稱的線條結構與不規(guī)則的組合造成一種視覺上的空間錯位感……設計師Piet Blom把每一幢房房子比作一棵樹,每棵樹連在一起就是一片樹林,他希望用小小的創(chuàng)意為生活增添不一樣的樂趣。</h1> <h1> 看起來岌岌可危的樓房似乎下一秒就要坍塌下來,讓人想起盜夢空間里造夢師所構建出來的奇幻世界。</h1> <h1> </h1><h1> 最出名的應該是鹿特丹這個由MVRDV設計的大市場(Market Hall),英國衛(wèi)報稱它為歐洲十大美食廣場。 建筑立面也隨著不同的需求定位呈現兩種不同狀態(tài):朝外的立面公寓的一側用灰色的石材和玻璃覆蓋顯得很是寧靜祥和……</h1> <h1> 而室內的立面市場的上方就呈現出一副色彩斑斕的效果;步入市場撲面而來就是震撼而強烈的視覺沖擊,40米高的彩畫覆蓋了足球場大小的穹頂美輪美奐,和攤位上的各種美食相互輝映。當你置身于一個五彩斑斕玲瑯滿目的世界,感覺一雙眼睛完全不夠用……</h1><h1> 午餐挑了一家中式餐廳,老板是重慶西農畢業(yè)的,他鄉(xiāng)遇故知,親切……</h1> <h1> 市場里蔬菜水果,甜點,Cheese,火腿和橄欖油……店鋪滿滿當當地掛滿了各種煙熏制品,應有盡有……我們也在樓下的超市里買了早餐水果,芒果1歐/個……太便宜了……</h1> <h1> 在方塊屋的附近,有一個頗有童稚氣息的高層住宅樓,從外觀看,像一只巨型鉛筆,也出自于Piet Blom之手,這兩個建筑一左一右,相互映襯, 見證了一個天才建筑師的傳奇。</h1><h1> 雨下得很大,隔著玻璃也能拍到雨中倩影……</h1> <h1>照片左方的紅橋即威廉姆斯大橋(Willemsbrug),是荷蘭鹿特丹新馬斯河(Nieuwe Maas)上一座標志橋,它連接著這座城市的北部地區(qū)與北島(Noordereiland),</h1><h1>尋了一家方塊屋下面沿河的餐廳晚餐,吃喝中悠閑地欣賞沿河風景,直到夕陽西下才返回海牙……</h1> <h1> 在海牙中心火車站附近還大車后,我們登上了去德國杜塞爾多夫的火車……</h1> <h1>火車徐徐進站,色彩靚麗的火車讓人賞新悅目……</h1> <h1> 車上人少,合影一張……再見啦、讓我們放飛心情的海牙!</h1> <h1></h1> <h1></h1><h1></h1><h1><b>4、德國杜塞爾多夫(Duesseldorf)~讓我們最嗨皮、最驚喜的德國小巴黎</b></h1><h1><b> </b></h1><h1> 制定行程時,并沒有對杜塞做太多的攻略,只是緣于坤的一個朋友推薦,于是就這么隨性去了……</h1><h1> 到達后才知道位于萊茵河畔的杜塞爾多夫是德國的小巴黎,世界著名的時裝城,歐洲物流中心城,華為歐洲總部,重慶的友好城市,還有世界最長的酒吧街。</h1><h1> 這不,尚未走進杜塞的商圈,Connie在這家小店就入手英國小眾牌子的美衣,還被店主拍照打廣告?天生麻豆啊……(后來坤和Gina各入手一件)</h1> <h1><b></b></h1> <h1> 逛街,喜歡這種寧靜的清新氛圍:國王大道以兩岸的奢侈品零售商店而聞名,一條清澈的水渠從大道中央緩緩流過,兩旁的林蔭小道長滿了栗子樹,被稱為世界上最優(yōu)雅的購物大街,行前攻略并未打算在此購物卻誤打誤中了……</h1> <h1>德國也有的廣場舞?</h1> <h1> 與時尚并存的老城,萊茵河長廊石階上坐滿了日光浴的人,看!我們也湊熱鬧……</h1><h1> 這里曾有一座14世紀的公爵城堡,19世紀一場大火將城堡的大部分建筑摧毀,只有P2這座宮塔幸存下來,如今它是船舶博物館。</h1> <h1> 從我們下火車就不斷遇見一群群的年輕小伙兒,大呼小叫蹦蹦跳跳……正在納悶:德國人不是很拘謹高冷嗎?后經打聽才知道,原來我們趕上了足球賽月結束,超多穿著球服的人聚在老城這條街,人滿為患?。?lt;/h1> <h1> 老城被人們親切地稱為"世界上最長的酒吧"(超過260家)。最受歡迎的街區(qū)有Bolker大街、Kurze大街和Andreas大街,他們在這里慶祝、歡呼、狂飲,整條街充滿了狂歡節(jié)的氣氛……</h1> <h1>驚喜在此:看他們嗨的……我算看明白了:德國人是先鬧后喝,喝完走人……中國人卻相反,先喝后鬧,鬧完倒地……</h1> <h1> 當然,來到這里一定要點上一杯特色的老啤酒(Altbier)杜塞當地特產的啤酒,這種老啤是黑啤酒的一種,為德國西部所獨有。老城中最大也是最著名的啤酒館是Urige,這里可飲到現場釀造的新鮮黑啤酒。。嗨!真好喝,甜味很爽口,我這個最討厭啤酒的人都覺得好爽……</h1> <h1>喝得滿臉紅霞飛……</h1> <h1> 還有這個大肘子,高大師開心喲……喝得頭戴紅帽子走起了妖嬈的貓步……哈哈哈哈!</h1> <h1>喝到興之所至,和帥哥們翩翩起舞……</h1> <h1>嗨!合個影……帥哥們送了2頂紅帽子給我們,也不知道是哪隊的啦啦隊,后來帽子帶回國了……</h1> <h1> 高大師也扭起來……其實閨蜜們都不懂足球,卻被他們帶入了這樣熱烈的場面和情景中……怪不得德國足球厲害,全靠吼!</h1> <h1> 再來一扎……Connie嗨翻了,嘿嘿,今天我請客,干杯!為今天偶遇這樣的狂歡節(jié)干杯!</h1> <h1> 次日,又出來逛逛逛……海涅的故居,如今已是書店……海涅是德國著名詩人和散文家,出生在杜塞爾多夫。他寫到:“杜塞爾多夫這座城市非常美,如果在遠方想起它,如果湊巧出生在那里,那感覺是很妙的?!?lt;/h1> <h1><h1>又溜達進了這條著名的酒吧街……進了一家裝修很歐洲的酒吧午餐,繼續(xù)喝老啤……餐館的老外問我:Are you models? The Chinese? 我:Yes!哈哈哈哈哈??……</h1></h1> <h1>嗨夠了,瘋夠了,意猶未盡……繼續(xù)在酒吧外站著喝老啤……德國帥哥湊上來和麻豆合影……</h1> <h1>逛累了歇息片刻,看……咖啡館里的老外偷影呢……</h1> <h1> 的確,杜塞是“時尚之都”和“文藝之都”,風格與印象中嚴肅冷峻的德國完全不同,它富裕而優(yōu)雅、文藝又浪漫……</h1> <h1>閨蜜們都收獲大大的……</h1> <h1> 在杜塞的最后一頓晚餐是韓國餐,回頭猛然見一年輕的媽媽摟著嬰兒凝望著遠方,我猜想她一定是僑居德國或是讀書的韓國人,一種憐憫之心涌上心頭……</h1><h1> 還有那位好認真的應該是打工的韓國小帥哥……</h1> <h1>杜塞的中心火車站</h1> <h1> 距火車站100多米處,在這里等候去馬斯特里赫特的大巴車(頭一天就踩好點了),向右、向上、向下看……車來了……</h1> <h1> 杜塞也是二戰(zhàn)被毀重建的城市,人口57萬?,F代與古老,新城與老城如此和諧。讓我們感受到了這個城市的年輕、時尚、帶著一絲慵懶的活力……也是讓我們最嗨最驚喜的城市……</h1> <h1><b>5、烏德勒支(Utrecht)~最令人難忘的古老的城市</b></h1> <h1> 烏得勒支(Utrecht)位于荷蘭中部,是烏得勒支省的省會,也是荷蘭第四大城市。烏得勒支是荷蘭交通系統(tǒng)上相當重要的樞紐,有近二千年的建城歷史。</h1> <h1> 當我們跟著酒店地址導航到這里時,提示已到目的地。可是,左顧右盼一番,沿著運河兩岸都是民宿,沒見到我們心目中的酒店呢?Gina打電話給酒店后,2分鐘過來一酒店的女士,告知:你們的房間就在河堤下、總臺要去開車幾分鐘的地方,停車在另一處……?。?!啥情況?房間在洞穴里?還要下一坡很陡的梯梯……頓時傻眼了……</h1> <h1> 來來來,車停在這里,左墻上有呼叫系統(tǒng),一陣聯絡后才能進去……</h1> <h1> 幾分鐘的時間, 閨蜜們表現出超強的適應力和應變能力(畢竟都走南闖北,浪跡過天涯,見過大世面),不約而同決定:大件行李留車上,拿小包帶貴重物品和洗漱用品進房間,全當我們是中世紀的人,體驗一晚洞穴酒店……哈哈哈哈……開心的入住了。</h1> <h1> 房間內裝修時尚很干凈衛(wèi)生,唯一擔心的是安全(即便酒店人員說這里很安全,盡管放心),畢竟在歐洲啊,不是嗎?果然,夜里2點,我們房間窗戶外有人在手電筒光下悉悉索索開鎖,幾個人咿里哇啦說的荷蘭語也聽不懂,心有余悸的高大師翻身起床:遭了,有賊!我細細聽了一下,判斷是喝多了找錯房間的客人,于是,我大聲喊:誰???立馬,就聽到去開隔壁房門了……哎,虛驚一場!</h1> <h1> 這就是我們荷蘭行最難忘的酒店了……不過真要給Gina大大的點贊:只有她一個人把28的大件行李提到房間了……</h1> <h1> 烏城的游覽得從荷蘭唯一的主教教堂—圣馬丁主教堂(Domkerk)開始,它的鐘塔是全荷蘭最高的,112m。城區(qū)的房子都不能超過它的高度,在烏城任何地方都能看見它,看見它就不會迷路……<br></h1> <h1> 教堂建于13世紀,正是哥特式鼎盛的時期,但建筑并沒有采用花里胡哨的飛扶壁,相當的樸實……</h1><h1> 烏特勒支也是一座大學城,城中的烏特勒支大學連續(xù)十多年排名荷蘭第一,世界50名上下。</h1> <h1> 最華麗的,其實是位于教堂一側的花園……都是中世紀以后留下的古跡,所有東西都是那么的精致,有沉睡了幾百年的雕塑……</h1> <h1>Gina很喜歡這里,仔細的給我們講解……</h1> <h1>閨蜜們在花園里流連忘返……</h1> <h1>似乎在琢磨:中世紀時,這里發(fā)生過什么呢?……</h1> <h1> 這里有貫穿舊城區(qū)的中世紀古運河(Oudegracht),雖然荷蘭許多古城都有自己獨立的運河系統(tǒng),但是烏得勒支的運河卻更充滿詩意。其低于一般的道路、臨水之畔,由運河堤防的階梯而下,遠望河流蜿蜒穿梭一座座的拱橋、古老的建筑、悠揚的教堂鐘聲與綠意盎然的所構成的美景,讓人有"沿溪行、尋桃花林"的沖動。</h1> <h1> 午餐在這家綠色餐館,餐館有自己的農場,杏餅( Pie) 超好吃……</h1> <h1>以鐘塔為參照點,去發(fā)現烏德勒支的美……</h1> <h1>用步伐去丈量這個古老城市的每一個角落……</h1> <h1>巡每一處古跡……</h1> <h1> 很多的酒吧,餐廳,Disco,俱樂部,都在運河兩邊,必須從鋼制樓梯走下去……據說,以前都是人家的倉庫改建的。</h1> <h1> 在高大師的要求下,晚餐選了這家小有名氣的美國德州牛排餐廳,感覺跟防空洞一樣,內部卻很有情調,菜品一流……</h1> <h1> 第二天一早,沉睡的烏城里似乎只有我們幾個,東瞧西看哪一家早餐廳開門了?跟著谷歌導航繞了一圈才發(fā)現餐廳就在Connie面前……</h1> <h1> 烏得勒支(Utrecht)的古運河、教堂鐘塔、烏德勒支大學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舊城區(qū)保留了數百年不變的風光,處處彌漫著一股幽靜沉穩(wěn)的氣息……</h1> <h1> <b>尾聲</b></h1><h3><b><br></b></h3><h1> 5個城市游完后,我們在馬城火車站和Gina分手,她得去公務了(火車站居然還有鋼琴伴奏)……我們從馬城坐火車經轉烏得勒支回到阿姆斯特丹機場,在機場Connie和我們分手,她飛法蘭克福回北京,我們直飛成都,坤再高鐵回到重慶……完美!</h1> <h1> 歷時13天的荷蘭閨蜜游圓滿結束,從鄉(xiāng)村到城市,從古老到現代,從音樂到文字,各種體驗、各種經歷、各種驚喜、各種難忘、各種嗨皮……Gina和Connie最操心,事無巨細;首攝和二攝也很辛苦,手機黨也沒閑著……</h1><h1> 閨蜜就是閨蜜,40年,永遠都情趣相投,配合默契,完美組合,完美旅程!</h1><h1> 別以為不經常見面,感情就淡了,我們會說:No!</h1><h1> 你信不信,有一種感情一輩子都不會輸給時間,我們會說:Yes!</h1><h1> 閨蜜們,明年再相約……</h1> <p></p><p><br></p><p><br></p><p>攝影:蘭寶石,Jasmine 杜, 坤,Connie, Gina<br>編輯:Jasmine杜<br>審稿:四拖一<br>2019.8.17于成都<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