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7月25日凌晨兩點半,從河北唐山遵化出發(fā),我們馬不停蹄,驅(qū)車18個小時,跋涉1600公里,終于第三次來到寧夏中衛(wèi),來到老媽身邊。</h3> <h3>中衛(wèi),雖是異鄉(xiāng),但因為老媽和弟弟一家在的緣故,亦覺親切。弟推掉繁忙的工作,帶著我們在中衛(wèi)閑游了幾日后,31日,我們一行五人(老媽身體原因,弟工作原因沒能成行)便開始了青海自駕之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Day1</font></h3><h3>車在高速上飛馳,我們隔著玻璃窗欣賞高原上的風光。</h3> <h3>一路上,藍天白云,群山連綿,寧夏境內(nèi)的山比較平坦,山坡上片片相連的西瓜地驚艷了我們的眼,太壯闊了!</h3> <h3>進入甘肅境內(nèi),山變得高聳起來,西瓜地一下子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玉米等農(nóng)作物。</h3> <h3>中午,我們到達西寧,入住佰斯特賓館。</h3> <h3>辦理完入住手續(xù),在莫家街附近挑了幾種沒吃過的地方小吃,簡單地吃了午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炒米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炒河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烤馕</h3> <h3>飯后本打算小休一陣后去塔爾寺,不想旅途疲勞,一覺醒來已快四點,只好放棄塔爾寺之行,就近逛逛。西寧東關(guān)清真大寺是西寧古城著名的建筑,位于西寧東關(guān)大街路南一側(cè)。</h3> <h3>寺院占地面積1.194萬平方米,大殿本體占地面積1102平方米,南北樓各363平方米。清真大寺歷史上曾經(jīng)多次遭到破壞,又不斷修建,現(xiàn)存的建筑是1913年時重建,1946年時改建并擴建,1979年時又重修,是我國西北地區(qū)大清真寺之一。該寺建造雄奇,坐西面東,具有我國古典建筑和民族風格的建筑特點,雕梁彩檐、金碧輝煌,大殿內(nèi)寬敞、高大、明亮,可以同時容納3000多穆斯林進行禮拜。殿內(nèi)和整個大寺處處都顯得古樸雅致,莊嚴肅穆, 富有濃郁的伊斯蘭特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h3> <h3>穿著民族服裝的導(dǎo)游正在給游客們講解地方風土人情。</h3> <h3>從清真寺出來返回賓館,一路欣賞西寧的店鋪街巷。</h3> <h3>西寧的街道繁華,隨處可見穿著回族服飾的男男女女,在我們看來真的是異域風情了。回族女子都頭戴紗巾,把自己包裹得很嚴實,她們的皮膚都白白的,高鼻梁,大眼睛,紗巾的包裹,讓她們看起來都是標準的鵝蛋臉,整個人看起來嬌羞而美麗。</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Day2</font></h3><h3>青藏高原的清晨,空氣格外清新。從西寧出發(fā),沿著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足跡,朝著向往已久的青海湖進發(fā)。一路上,大草原,北疆楊,油菜花海,墨綠色的山巒……在高原明凈而遼闊的天空下燦爛著笑臉,一幅幅絕美的風情圖畫,在萬里晴空下,飄逸著變。懾人心魄的美!雄渾壯闊的美!像喝了青稞酒,醉了!</h3> <h3>見到牦牛啦,牧民招呼著,不忍拒絕,趕緊拍照。</h3> <h3>我的前半生,竟沒看過這些花。</h3> <h3>草地里也來一張,高高的牧草,有一種蒼涼的美。</h3> <h3>羊群悠閑地過著馬路,各地的大小車輛紛紛停下來禮讓,順便欣賞它們優(yōu)雅的“身姿”。</h3> <h3>走著走著,一道獨特的風景出現(xiàn)在眼前,地平線與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藍色的稠帶。這在別處是看不到的,我們心情激動。青海湖,我們不期而遇了。<br></h3> <h3>慢慢地接近青海湖,微風拂過,清涼撲面,讓人心曠神怡。又近了,青海湖,一個字,大,意想不到的大,無與倫比的大。雖然沒有真正的大海那樣寬廣無比,但是它絕對擁有大海一樣的氣魄和胸懷。在西部,在高原,居然有這么大的湖泊,它居然就這樣大氣磅礴,安詳恬靜,溫潤靚麗地徜徉在青藏高原上,震驚了。</h3> <h3>青海湖,藏語名為“措溫布”(意為“青色的?!保?。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境內(nèi),中國最大的內(nèi)陸湖、咸水湖。由祁連山脈的大通山、日月山與青海南山之間的斷層陷落形成。</h3> <h3>青海湖的藍,不是你我說了就算的,那藍色的湖面,藍色的天空,真不知是湖在天上,還是天在湖上。分也分不清,看也看不明。湖面上只是一片藍,藍的要人命,藍到極點就變成了青綠色,青綠的像是一個童話般的世界。難怪要說是青海呢,的確是青綠色的海。</h3> <h3>遙遠的天邊,絲絲縷縷的薄云,在緩緩流轉(zhuǎn)。那種色彩分明的亮麗,如碧藍的畫布上,赫然流過一陣風。浮世清歡的倉促中,不再是雨后的云煙。藍白相間的帷幔下,鋪展出夏日里最明媚的一幅畫卷。</h3> <h3>天地有大美而無言。據(jù)說,青海湖是六世達賴倉央嘉措蒙難遁世的地方。世間唯有真正能舍棄名位的人才會決然遁世,去過他閑云野鶴寄身湖海的人生。也只有青海湖,才配得上這位俊雅情僧的傳奇人生。</h3> <h3>“那一世,轉(zhuǎn)山轉(zhuǎn)水轉(zhuǎn)佛塔,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那一瞬,我飛升成仙,不為長生,只為佑你平安喜樂。”千山萬水相追尋,青海湖原來是你流下的最后一滴淚……</h3> <h3>藏傳佛教特有的五彩幡。很像海軍軍艦上的禮儀彩旗,但它卻被賦予了神秘的宗教色彩。湖邊的風吹著,五彩幡呼呼作響,隨風擺動,像是在訴說著青海湖的傳說,又在向世人昭示著這里是青海湖,是青藏高原上的藍寶石,是藏民心目中的圣湖,五彩幡算是藏民們?yōu)榱讼蚯嗪:\的祈禱而獻上的敬意吧。</h3> <h3>看到一對藏族老人和兒子一起來這里游玩,他們在臥佛前虔誠祈禱。不知道是不是被他們的虔誠感動,突然想和他們合個影,他們的兒子很善解人意,欣然幫我們拍照。</h3> <h3>在看到青海湖萬頃碧波的那一刻,就知道:這便是人間凈土,是的,可以讓心靈流放的天堂。這兒沒有都市的喧囂,沒有俗世的功名煩憂,沒有爾虞我詐,沒有諂媚,沒有浮躁......有的只是清新自然的空氣,綠油油的高原草場,藍色波濤,還有遼闊天空自由翱翔的飛鳥……此刻,多想就擁抱著這段時光,愛與恨,都無需猜想。風中的故事,雨里的憂傷,天高云淡之后,所有躁動不安的情緒,都可以安然落幕,讓層層盛開的美麗,棲息著清涼。</h3> <h3>不知是誰的呼喚在這里千年傳響,不知是誰的期盼在這里千年守護,也不知是誰的思念在這里千年流淌。青海湖,它就這樣從遠古走到了今天,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依舊那樣的蔚藍、美麗、迷人。</h3> <h3>走一段路,看一程風景,歲月,如水一樣穿塵而過,讓人生的畫卷寧靜淡泊。在青海湖聽風,陽光下賞花,花開了,是滿心的喜悅,花謝了,也并非是一種苦情,而是一種無以言表的美。即便,世界喧嘩聲不斷,但你若置身青海湖,有花香,有風吟,心內(nèi),就會清凈。</h3> <h3>那年那月,一段人生難以忘懷的歲月,如今,在這里,我開始書寫最唯美的相思,雕刻在記憶里,留在歲月的行囊里......遠望如大海的藍色碧濤,隨著距離的遠近而呈現(xiàn)出色澤的變幻。白色的青海湖鷗鳥,在云彩的映襯下展翅飛翔,賦予這平靜的湖面以靈性的跳躍。站在湖邊,感受著拂面而來的清風,渾身上下,里里外外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感和愜意。</h3> <h3>不遠處有一塊巨石矗立于湖濱,細微的波浪在它的周圍激起一朵朵白色的浪花,湖底的石子和沙礫都清晰可見。<br></h3> <h3>依著旖旎的時光,眼里,便會有一絲溫情暈開,在心間的每一寸留白里,都滲透著綿綿的愛戀。用一股清風的微涼,傾聽,凝望,任風聲漫過心海,穿過光陰的帷幔,去填滿記憶的渾荒,潤澤,墨與字,心與愛的生生約定。</h3> <h3>依依不舍,我們離開了青海湖,奔赴茶卡鹽湖。路遇形單影只的騎行人,無比佩服。</h3> <h3>一個巨大的牧場吸引了我們,忍不住把車開下公路,跑進草地,和牦牛親密接觸一會兒。</h3> <h3>穿越橡皮山高原時,起伏的丘陵線條柔美,翠色欲流的草坡上,星星點點的牦牛、羊群、馬匹在悠閑地覓食,一條條迂回的小河,猶如波光閃閃的玉帶,纏繞在谷底。那飄揚的經(jīng)幡、零星的氈房分布在半山腰上,在金色陽光的照耀下,猶如一幅炫目的油畫,令人心旌蕩漾……</h3> <h3>來到茶卡鹽湖景區(qū),灰白色的天穹下,整個鹽湖就像一個粉妝玉砌的童話世界。晶體透明瑩燦的天然鹽湖,似乎能嗅到香醇的氣息。</h3> <h3>茶卡鹽湖位于青海湖西側(cè)的烏蘭縣茶卡鎮(zhèn)境內(nèi),湖水含鹽量很大,由于鹽湖結(jié)晶鹽層上鹵水的反射,在藍天白云和遠山的映襯下,鹽湖形成了銀波粼粼如詩如畫的鏡面效果,所以茶卡鹽湖被稱為中國的“天空之鏡”,也被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人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h3> <h3>陰天的茶卡鹽湖,上下一白,宛若太虛幻境。</h3> <h3>鹽湖景區(qū)的游人有的乘上綠皮小火車,繞湖游走,感受天光云彩投影在湖面的奇觀;有的在鋪著鹽晶的棧道上漫步,在巍峨的鹽雕前拍照;有的站到鹽湖邊沿感受在天空之鏡中投影的美麗。</h3> <h3>風很涼,有深秋的意味,穿著風衣裹著披肩在鹽湖邊徜徉,感受著鹽湖的獨特風味。</h3> <h3>這里真是上蒼賜予人類的福地,茶卡鹽場每年要向國內(nèi)外輸送幾十萬噸優(yōu)質(zhì)原鹽,鹽湖景觀更是創(chuàng)造了不可估量的財富。</h3> <h3>出了茶卡鹽湖,我們驅(qū)車去剛察,一路上遇到了平生未見的高原奇特的天氣。先是陰云密布,接著小雨漫天,不知不覺中,居然又開進了雪地,過了雪地,天空下起了冰雹,砸在車上,啪啪作響。一天下來,春夏秋冬經(jīng)歷全了,真是傳奇的一天。</h3> <h3>晚上八點,我們?nèi)胱偛炀影矊幙蜅#蓛魷剀埃俏蚁矚g的風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Day3</font></h3><h3>一夜雨后,天又放晴了。天空時而碧青如洗,時而鉛云流動,山丘上飄蕩著大塊兒的白云,草地上露出云端的陽光分外明媚。我們的車進入祁連山脈之后,氣溫驟然降低。這里沒有洪荒赤地,目光所及,全是崇山峻嶺。云海蒼茫,群峰無盡,道路蜿蜒,碧草如茵。偶爾所見的羊群和牦牛,如黑白珍珠撒落于大地。這里的莊稼還沒有熟透,油菜、大麥等作物,青一塊黃一塊的,如五彩紛呈的地毯,錯綜復(fù)雜,互嵌其中。我忽然想起《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記述祁連山的文字:“正是有了祁連山,有了冰川和山區(qū)降雨,才發(fā)育了一條條河流,才養(yǎng)育了河西走廊,才有了絲綢之路?!?lt;/h3> <h3>青海之美,美在祁連山草原的雄峻之美和絢爛之美。祁連山草原為中國最美六大草原之一?!捌钸B山”為匈奴語,即“天山”之意。祁連山山體龐大,幅員遼闊,可謂領(lǐng)袖群山。這座東西長約一千公里、南北寬約二三百公里的山脈,山中珍藏著三千多條冰川和如黑河、石羊河、疏勒河、北大河等多條水系。這樣龐大的山脈,站在哪一個制高點上,極目四野,都是千山萬嶺,遼闊蒼茫,無邊無際。我想,海子寫下《南望祁連》、昌耀寫出《河床》、王昌齡吟哦“青海長云暗雪山”、李白高歌“橫行青海夜帶刀”的時候,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吹揭粭l極美的公路,忍不住把車停下來,興奮地拍照。<br></h3> <h3>一頭毛色黑白的牦牛站在我們的車前,一動不動,這是在擺pose嗎?趕緊拍照,等我們給它拍完照,它才慢悠悠地走下了公路。</h3> <h3>大冬樹山埡口是昆侖山和祁連山口的分界線,這里海拔4120.6米,聽說這里四季不分,春不象春,夏不象夏。所謂祁連六月雪,就是這里氣候和自然景觀的寫照。無際的草原和連綿起伏的山脈都籠罩在云霧中,亦夢亦幻。</h3> <h3>走到山巔,遠處雪山連綿,身邊祈禱的紙片飛舞,山坡白塔告訴人們這里的信仰。走到山邊,游人們在大美風景前留影,也在4120的大字前記住青海穿越的高點。壯美、震撼、安靜、歡脫、仙境、夢幻、圣潔、神秘、驚險……我覺得大冬樹山埡口的風光很難用幾個固定的詞語形容。</h3> <h3>因為海拔高,老李出現(xiàn)了耳鳴的高原反應(yīng)。趕緊開車往山下走,離開這個神一樣的制高點。</h3> <h3>在祁連縣八寶鎮(zhèn),吃了午飯。</h3> <h3>一路驅(qū)車向下,途徑冰溝林海,我們來到了卓爾山景區(qū)。卓爾山屬于丹霞地貌,由紅色砂巖、礫巖組成。藏語稱為"宗穆瑪釉瑪",意為美麗的紅潤皇后。卓爾山景區(qū)位于祁連縣八寶鎮(zhèn),緊靠八寶河與藏區(qū)神山阿咪東索(牛心山)隔河相望。站在卓爾山頂視野極度開闊,四周沒有任何遮攔,山對面是一山盡覽四季景色的牛心山,左右兩側(cè)分別是拉洞峽和白楊溝風景區(qū),背面是連綿起伏的祁連山,山腳下滔滔八寶河像一條白色的哈達環(huán)繞在縣城周邊。處處美景,宛如仙境,令人心曠神怡。傳說中卓爾山與祁連的鎮(zhèn)山之山——牛心山是一對情深意重的情侶,默默守候在八寶河兩岸,共同護佑著祁連的山山水水。</h3> <h3>我們在游客中心買票,換上景區(qū)車,到達檢票口,隨后沿著棧道一路上行,遠處紅褐色的巖石、黃燦燦的油菜花,與近處的綠草野花,構(gòu)建出一幅壯觀炫麗的油彩畫卷!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地和諧!</h3> <h3>“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云接地陰?!蔽鞅备咴运赜蜻|闊、資源豐富、景觀奇特而著稱于世。這是一個神奇神秘、純美圣潔的地方。高原、雪山、草原、氈房、經(jīng)幡、湖泊,一步一景,一步一詩,一步一畫,如夢如幻,美不勝收,令人傾醉其中、流連忘返……在行走中仔細閱讀,珍惜每一次與山與水的相遇,體味其中的獨特韻味,這也許就是行走的意義。</h3> <h3>因在卓爾山欣賞了丹霞地貌和油菜花海,我們沒再去張掖和門源, 直接回寧夏中衛(wèi)了,老媽一個人在家,有些不放心。這一路,自駕從中衛(wèi)——西寧——青海湖——茶卡鹽湖——剛察——祁連——寧夏中衛(wèi),自駕全程1800公里。</h3> <h3><font color="#ed2308"> 旅游小結(jié) </font></h3><h3> 為期三天的自駕游結(jié)束了,青海之旅是飽覽自然美景之旅,是民族文化之旅,是感受宗教文化之旅,是古老民風民俗之旅,也是新奇刺激之旅……藍天與牧草相伴,牧民與牛羊相伴,心靈與圣潔相伴……雖然很疲憊,但是一家人在一起的快樂勝過一切疲憊。特別喜歡自駕的方式,自由自在,隨心隨意,喜歡慢慢的欣賞,喜歡拍照,喜歡融入,喜歡學(xué)上幾口方言,喜歡去當?shù)厝巳サ牟宛^吃飯。不喜歡跟旅行社出行,不自由。自駕,不奢侈,也不吝嗇,隨性恣意,看盡無限風光,不僅厚待了眼睛,也沒辜負了舌頭。</h3><h3> 人生就是一次充滿未知的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在乎的是看風景的心情,多少次我不畏顛沛流離,舟車勞頓,只為看你一眼!能和家人一起共同分享這未知世界帶給我們的期待和驚喜,實在是一種幸福!</h3><h3> 慶幸的是年歲還未老,眼睛還未濁,腿還能動(可能是高原的冷風太大,穿的又少,腿突然不適,要不還得再玩兩天),還有著旺盛的精力和不竭的動力為想要的旅行奔波。人生最好的旅行,就是你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發(fā)現(xiàn)一種久違的感動,收獲生命中你認為的寶貴財富,且行且收獲,且行且珍惜!</h3><h3> 一句肺腑之言:大美西北自然純粹,民風淳樸,沒有其他線路那么多的潛規(guī)則,放松心情開啟旅程吧!它目前還沒有被商業(yè)化的氣息所掩蓋,所以,出發(fā)就趁現(xiàn)在!</h3><h3> 一個人去流浪去旅行,那是傳奇;兩個人攜手同行游天下去旅行,那是故事;一家人拖家?guī)Э谧咚姆饺ヂ眯?,那是生活。我甚是認同這句話。</h3> <h3>(希望這篇游記能夠燃起你到西北旅行的興趣,能燃起你和家人一起旅行的激情,也希望它能給大家的出行提供一些幫助?。?l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