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卡塞塔王宮(THE ROYAL PALACE AT CASERTA) 位于意大利那不勒斯以北32公里的小城卡塞塔,是意大利著名建筑師盧吉·范維特利依照波旁家族查理三世的意愿,結合了凡爾賽、羅馬和托斯卡納的建筑風格而建。</h3> <h3>▲卡薩塔王宮在1997年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并被該組織譽為“氣勢恢宏的巴洛克建筑風格的絕唱”。圖片來自網絡。</h3> <h3></h3><h3>▲1734年起,波旁王朝(Bourbons)開始統(tǒng)治那不勒斯,波旁王朝的費爾迪南德四世因其父親查爾斯三世1759年出任西班牙國王而繼任那不勒斯國王??ㄈ鯇m于1752 年開始動工,到1774年建成,曾是皇家宅邸,也是18世紀建筑在歐洲最大的建筑物之一。</h3> <h3></h3><h3>▲卡塞塔王宮長247米,寬184米,高41米。高大寬敞的走廊鏈接著田字形分布的各座建筑。</h3> <h3>▲王宮共有五層,擁有1200個房間、1790扇窗戶、34座樓梯、24個大禮堂、有4個噴泉和好幾個大花園,以及大量搜集在此的油畫和雕塑。</h3> <h3></h3><h3>▲從1923年到1943年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王宮作為意大利空軍學院。圖為榮譽階梯。</h3> <h3></h3><h3>▲隨著1943年盟軍入侵,卡塞塔王宮被作為盟軍的指揮部。其間,先后有亨利·梅特蘭·威爾遜,第一代威爾遜男爵和哈羅德·亞歷山大,第一代突尼斯的亞歷山大伯爵入住。</h3> <h3>▲目前宮殿部分主要是博物館,非常宏大氣派,裝飾很豪華。</h3> <h3>▲1945年4月29日在此舉行了駐意納粹德軍無條件投降的簽字儀式。1945年同盟國第一次戰(zhàn)爭審判也設在這里。</h3> <h3>▲宮內的廳室,布置非常講究、豪華。室內擺設許多藝術品,有金銀器皿、鍍金銅器、陶器、瓷器、大理石雕刻、絲織品,墻上飾有各種壁畫、油畫和掛毯,裝潢華美無比。圖為王位大廳。</h3> <h3>▲王座。國王與大臣們“上朝”的地方與東方君主的風格完全不同。并沒有把王座放在高高在上的位置。</h3> <h3>▲卡薩塔王宮的恢宏氣勢在我們一入大門時就感覺到了。而內廷中的房間之大,讓人感覺放什么都看著渺小。</h3> <h3>▲宮中除寶座廳、寢宮、御書房等著名廳室外,還建有禮拜廳和宮廷劇院。</h3> <h3>▲法國凡爾賽宮、西班牙馬德里宮和意大利的卡塞塔王宮被譽為世界上最奢華的三大宮殿。</h3> <h3>▲卡薩塔宮殿后面的御花園占地120公頃。從王宮后門望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一里見方的花園,然后是一條長長的水渠,兩旁盛植花草。園內的雕塑與水流交相輝映,優(yōu)美異常!</h3> <h3>▲遊人可以騎馬、乘座雙輪馬車或園中汽車盡情的領略這片寬闊而美麗的園林。圖為御花園中的雕塑。</h3> <h3>▲在18世紀中期修建的卡塞塔王宮和園林,被視為意大利巴洛克風格建筑的典型代表,而且遠遠走在了時代的前面。在方圓11英畝范圍內,宮廷花園中的水池、噴泉和瀑布排成一條直線,延伸至極目遠方。</h3> <h3>▲遠方溪水順從四五里外的山坡,奔騰而下,形成兩條瀑布,其中較大的一條高達78米,蔚為壯觀。</h3> <h3>▲迷人的景色吸引了《星球大戰(zhàn)》和《碟中諜》等著名影片來此取景拍攝。</h3> <h3>▲從山泉到宮殿之間設計了五組雕塑群,都被稱為“噴泉”,依次為:①戴安娜和亞克托安噴泉,②維納斯和阿多尼斯噴泉,③刻瑞斯噴泉,④海豚噴泉,⑤埃俄羅斯噴泉。</h3> <h3></h3><h3>▲卡薩塔王宮花園是意大利的第一個景觀園林,上百種稀有和珍貴的植物從世界各地運到卡塞塔,且如今仍在那里生長。走進卡塞塔花園,沿著噴泉和水池構成的復雜水系,可以從王宮一直走向森林中的瀑布。</h3> <h3>▲第五組雕塑群: 埃俄羅斯噴泉。在希臘神話中,埃俄羅斯(Aeolon)是一位風神。藍天、白云與雕塑群在靜靜的池水中形成了倒映,美倫美奐。</h3> <h3>▲花園的修建始于1753年。同年那布勒斯的“萬維泰利渡槽”也開始修建。從塔布爾諾山的山坡引水,供給皇家花園的噴泉,并灌溉植物。圖為刻瑞斯噴泉。</h3> <h3>▲卡塞塔王宮那的花園因與宮殿完美的結合,還被譽為是世界上最漂亮、最宏偉花園之一。</h3> <h3>▲上圖: 第三組雕塑群,刻瑞斯噴泉??倘鹚?CERES)是羅馬神話中的農業(yè)和豐收女神,羅馬十二主神之一。</h3><h3>下圖: 第四組雕塑群,海豚噴泉</h3> <h3>▲在刻瑞斯噴泉的長橋上,從上橋的斜坡開始,每隔一段的橋欄墩上便有一尊雕塑,人物形態(tài)各異。</h3> <h3>▲橋上的雕塑群主要反映了人們耕種勞作時的狀態(tài)。無論是造型、神態(tài)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h3> <h3>▲歐洲的評論認為:卡塞塔的花園參考了凡爾賽的花園,但是美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凡爾賽花園。圖為后花園的綠色草坪。</h3> <h3>▲那布勒斯,也稱拿波里(意語:Napoli),是意大利南部的第一大城市,僅次于米蘭和羅馬。該市為古希臘人創(chuàng)建,后來羅馬人、諾曼人和西班牙人都先后統(tǒng)治該地,那不勒斯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藝術和美食而著稱。不但博餅和吉他起源于此,連意大利的歌劇也被拿波里影響深遠。位于那不勒斯的國立考古博物館(上圖)是世界上最重要,也是最具有考古學價值的博物館之一。</h3> <h3>▲那不勒斯國立考古博物館館藏豐富,包括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及文藝復興時期具有極高藝術價值的文物及藝術品。</h3> <h3>▲博物館的建筑物始于1586年,最早是皇家騎兵營地。1616年至1777年間,這里被重建并成為那不勒斯大學的總部。1777年,波旁王朝費爾迪南德四世將那不勒斯大學搬到了老耶穌圣殿,并將這座建筑改造成為波旁皇家博物館及圖書館。</h3> <h3>▲1860年,意大利統(tǒng)一后,博物館收歸國有,并將其改名為“國立博物館”。其后,將圖書館與畫廊遷至其他地方,并再一次將其更名為“國立考古博物館”。圖為博物館入口正中的雄獅塑像。</h3> <h3>▲博物館內有許多備受世人矚目的藏品: 一部分來自波旁皇朝費迪南德四世的母親伊麗莎白·法爾內塞留下來的古董和藝術品,其收藏古羅馬時代文物的規(guī)模在歐洲堪稱首屈一指,也是博物館所有館藏作品的核心部分。另一部分則來自赫庫蘭尼姆、龐貝及斯塔比亞地區(qū)出土的考古發(fā)現。</h3> <h3>▲這座雕塑就是在前美篇中提到的埃斯特莊園中的“自然之母”噴泉的雕塑原型。在豐富的藏品之中,還有關于龐貝古城所有具價值的各類遺跡,也幾乎都被搬到了博物館。所以朋友建議我在去龐貝遺址的同時,一定要來這里看看。</h3> <h3>▲從羅馬的卡拉卡拉浴場出土了不少大型雕塑,博物館為此專門設計了一個展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這尊《法爾內塞公?!?Farnese Bull)的雕像,是用一塊完整的大理石雕成。這里是原作的復制品,作品中的人物安提奧珀及公牛的形象出自古羅馬時期雕塑家之手。這件雕塑復制品的年代被確定在公元2世紀末到3世紀初。</h3> <h3>▲寶石收藏中最新引人注意的是被稱為“法爾內塞杯(Farnese Cup)”的作品,據推測其年代應為公元前150年。法爾內塞杯是埃及托勒密(Ptolemaic)王朝的碗,由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紅條瑪瑙石之一雕琢而成。同時也是博物館最“華麗寶藏”中最著名的一件。15世紀時,曾是科西莫·美蒂奇及威尼斯的洛倫佐貴族的重要收藏品。</h3> <h3>▲博物館介紹了古老濕壁畫的制作過程。非常珍貴和難得! 濕壁畫法始于13世紀的意大利,當時正處于文藝復興時期,許多著名畫家都參與了這種探索與創(chuàng)造,產生了許多傳世的藝術珍品。室內的濕壁畫有著不易脫落、不易龜裂、色彩鮮明而保持長久的優(yōu)點,更有肌理細膩,色彩層次豐富透明的特點,適用于光澤煥發(fā)、色調灰黃的描繪。</h3> <h3>▲千多年前,人類在這里就已經產生了如此精致、栩栩如生的藝術。在那布勒斯如果要選擇一間值得參觀博物館的話,那么那布勒斯國立考古博物館非其莫屬,不論你是否要去羅馬還是龐貝遺址,這里都絕對不可錯過!</h3> <h3>▲那不勒斯(Naples)在16-17世紀成為歐洲最大的城市之一,僅次于巴黎。當時這里與法國一樣都屬于波旁王朝統(tǒng)治,圖為我們在那布勒斯住的MGallery Palazzo Caracciolo Napoli酒店,一派古色古香,莊重典雅??墒且怀鼍频甏箝T的街面上,臟,亂,差是整個城市給我的第一印象。</h3> <h3>▲意大利文藝復興時代時期的拿波里和其他意大利城市一樣,成為歐洲文明的瑰寶和燈塔。同時這里也是披薩餅、吉它和曼陀鈴的故鄉(xiāng)。走在街上,經常會聞到不知從哪里飄出的烤披薩餅的香味。</h3> <h3>▲為去圣基亞修道院,因為那里不易開車和停車,導游帶著我們走街串巷,穿越古城的市中心,讓人看到那布勒斯真實的另一面。這些墻上花里胡哨,亂七八糟的畫面,在那不勒斯隨處可見。</h3> <h3>▲圣基亞大教堂(Santa Chiara),位于新耶穌廣場東側。最初是哥特式,后17-18世紀改建為巴洛克式。在它的庭院中佇立了許多花柱子,藍天白云下格外燦爛耀眼。</h3> <h3>▲圣基亞修道院外面較雜亂,進到里面卻非常清幽,整潔?,F今看到的是在20世紀建筑師Gagliardo Primario按照14世紀安茹王朝最初的設計風格重建的。</h3> <h3>▲這里的建筑和庭院充滿了濃郁的南意大利風情,尤其是那鑲嵌著彩色瓷磚的庭院花柱,更是令人贊嘆不已。</h3> <h3>▲教堂在1943年二戰(zhàn)時遭同盟軍轟炸,毀于大火,1953年重建。是一個由修道院、考古博物館、鐘樓和墓地組成的一組宗教建筑群。</h3> <h3>▲修道院長廊,有著高大的拱頂,在靠著建筑一面的墻邊設置了一排石椅,建筑墻面上繪滿壁畫,當陽光透過樹枝斜照過來,柱影慢慢移動時,那種美感真是不可言喻!</h3> <h3>▲滿廊的壁畫,多數都是一些宗教故事。雖然有些剝落,有些褪色,但依然鮮明生動。漫步在這回廊中,是一種莫大的藝術享受。</h3> <h3><font color="#010101">▲看那矮墻、長椅上的畫作,你會發(fā)現無論是上面的人物、植物還是建筑都很細膩,圖案花紋設計優(yōu)美。無論日曬,風吹,雨打,都依舊色彩艷麗地講述著這里過去的故事。</font></h3> <h3>▲修女回廊內的矮墻、長椅及柱子都由精美的瓷磚鋪成,圖案講究細膩,再現了當時修女們的生活場景。</h3> <h3><font color="#010101">修道院后院還在進行著古建的修復,保留著被炸后遺存下來的建筑地基。可以感到,這里的人們異常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安寧。</font></h3> <h3>來這里參觀的人不多,在早晨溫暖的陽光中,你可以隨意地拍照。這里美得溫婉,美得清麗。飽經滄桑又風韻猶存。</h3> <h3></h3><h3>▲庭院中,花柱間有噴泉,并種滿了檸檬樹和柑橘樹。清風香露將人融化在這一片彩柱綠樹之中。</h3> <h3>▲修道院中的考古博物館,展出了一些當年大火后搶救出來的東西。圣基亞修道院曾經非常壯觀,從下圖中可看到,當時圍墻上的雕塑群。館中還展示了轟炸前大教堂內部的金碧輝煌的照片。</h3> <h3>▲那不勒斯海濱長廊,這里海風習習,可以說是整個城市最美的地方。這個帶有小噴泉的拱門精美細致,是貝尼尼的作品,在二戰(zhàn)中被保留下來。不遠處就是蛋堡。</h3> <h3>▲蛋堡(Castel dell'Ovo)是那不勒斯最古老的城堡,位于Megarides島上。自古就是拿波里的海上要塞。這座建于公元前的城堡見證了這里的風風雨雨,羅馬帝國最后一位皇帝羅慕洛斯曾被流放于此?,F在看到的堡壘則是建于文藝復興時期的15世紀。相傳這個城堡內藏有一個神奇的彩蛋,據稱是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埋在地基內的。并預言雞蛋破裂的時刻便是拿波里的末日,有趣的是從未有人發(fā)現過這個彩蛋。</h3> <h3><font color="#010101">▲古羅馬時代,蛋堡曾是羅馬行政長官的要地,在此后漫長的歲月中,城堡先是被法國諾曼底德威廉一世改造,后又被阿拉貢家族整修,17 世紀還被作為監(jiān)獄。據說,大仲馬的《基督山伯爵》就是以蛋堡的故事為藍本寫作的。</font></h3> <h3>▲平民表決廣場原本是一座教堂,在拿破侖占領后成為當地民眾集會的廣場。1861年意大利的南方全民公決,決定加入領導意大利獨立的薩丁王國而得名。廣場四周有許多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這座擁有獨特的半球型穹頂的保羅圣方濟教堂。</h3> <h3>▲新堡,又名安茹城堡,是1279年法國安杰諾家族統(tǒng)治時期由查理一世修建的。城墻上有四座圓筒形高塔,四周有護城河,是典型的法式城堡風格。</h3> <h3>▲曾經統(tǒng)治拿波里的阿拉貢家族在1443年全面改建城堡。1467年為紀念偉大的的阿豐索一世入城,又增建了一座白色的凱旋門,上面刻有贊美其家族豐功偉績的浮雕。城堡被譽為哥特式至文藝復興式過渡期的代表杰作。</h3> <h3>▲新堡之內是一個不規(guī)則長方形的露天廣場,一邊是上城堡的樓梯,另一邊是長廊。</h3> <h3>▲城堡內設有小型博物館,展示了古堡內原始的工事結構。從堡壘窗口望出去,是一個由水中樓房圍成的港灣。當時,陰天無風,遠山朦朧,近水無瀾,幾艘小艇和游船停在灣里,構成一幅靜止的畫面。</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城堡內的一幅繪畫,描述了新堡過去的繁華景色。</font></h3> <h3>▲城堡的上層有個小型的藝術展覽館,收藏描繪那布勒斯的油畫和雕塑。</h3> <h3>▲新堡的原青銅大門(上),現在被放在城堡的博物館中。現用的仿制大門,連彈洞都被原封不動地復制上。</h3> <h3>▲遊過意大利東部,我們經阿爾瑪菲海岸回到索倫托。酒店在索倫托的半山上,通過這里可俯瞰海水浴場、遠眺維蘇威火山,左邊還隱約可見普羅奇達島輪廓的美麗風景。</h3> <h3>▲酒店是依山而建,由兩座樓相連而成,不是很大,但清靜典雅,還有泳池,是典型的意大利風格。在接待大廳地上,時常可看到大片精致的花瓷地磚,獨特而美麗。</h3> <h3></h3><h3>▲索倫托半島成弧形,前面是蔚藍色的地中海。遠處是曾經埋葬了龐貝古城的維蘇威火山。</h3> <h3><font color="#010101">▲酒店餐廳設計的很優(yōu)雅,我們選擇了一個窗邊座位,悠哉游哉地享受早餐,窗外便是索倫托海灣,春暖花開近在眼前。</font></h3> <h3>▲清晨去碼頭準備乘船前往卡布里島。途徑從塔索廣場,它是索倫托城市標志之一,得名于索倫托16世紀著名詩人托爾夸托.塔索。從這里可看到兩峭壁中間一條“峽谷”道路,從海邊一直通向城內。導游帶我們從上面沿崖邊曲折的階梯下到谷底,抄近路直插海邊。</h3> <h3>▲游輪碼頭景色很美,索倫托蜿蜒曲折的海岸線基本都是懸崖,垂直海面幾十米到上百米,為這座城市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趁等船之際,欣賞著這座風光旖旎的海邊山城。</h3> <h3><font color="#010101">▲位于海濱峭壁上的索倫托,</font>被譽為“那布勒斯灣的明珠"。它四周被柑橘,檸檬,油橄欖與桑樹等樹叢所圍繞,洋房上接青天,下臨大海,</h3> <h3>▲卡布里島被稱為”愛情,夢幻與太陽之島“,是意大利當地居民甚至歐洲人所熱衷的度假勝地。</h3> <h3>▲卡布里島這座曾經臟亂的小島,如今被建設的整齊漂亮,迎接著八方來客。</h3> <h3>▲卡普里島(CAPRI)為一石灰?guī)r島嶼,最高點索拉羅峰海拔589米,位于那不勒斯灣南部,面積10平方公里。游客可以從港口乘坐纜車前往島嶼的上部。<br></h3> <h3></h3><h3>▲卡布里島氣候溫和,植被繁茂,這里盛產紅、白葡萄酒,橄欖油和柑橘。海岸懸崖矗立,巖石洞穴眾多。</h3> <h3></h3><h3>▲幾個世紀以來,葡萄酒一直都是意大利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古代希臘人把意大利叫做葡萄酒之國,其釀酒歷史已經超過3000年,葡萄酒產量占據世界的1/4。意大利擁有享譽世界的葡萄酒及酒莊。每次路過一些售酒商店或在餐桌上的佳肴面前,導游都會向我們介紹一些意大利的葡萄美酒。</h3> <h3><font color="#010101">▲卡布里島不僅風景秀麗,還有眾多人文景觀。如古羅馬皇帝提比略的行宮遺跡和他的墓葬地;革命家列寧和文學家高爾基的故居。我們因為時間不夠,只能走馬觀花。</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島上的酒店餐廳很雅稚,還有許多高檔名牌店開在這里。</font>花草被修整的整齊、漂亮。</h3> <h3>▲由于這里處處鮮花盛開,香氣四溢,所以香水制作商利用這個機會,做了各種類別的香水及附加商品。圖為一個香水店,遠遠就能聞到香味,尋之而來。</h3> <h3>▲卡普里島堪稱海上仙境,位于那布勒斯灣內,距離那不勒斯18海里,四面環(huán)海,需乘輪渡或飛艇才可到達。</h3> <h3>▲從古羅馬時期開始,這里就是著名的旅游療養(yǎng)勝地,奧古斯都大帝在東方戰(zhàn)役結束后的歸途中曾在該島登陸,被這里的優(yōu)美環(huán)境、宜人氣候所折服,不惜以4倍的伊斯基亞島換取卡普里島,作為自己的避暑之地。</h3> <h3>▲湛藍的海洋和天空陪襯著白色的小屋,加上怡人的氣候和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難怪人們來到這里都流連忘返。</h3> <h3>▲卡普里島屬于石灰質地形,巖石峭立,巖石間有許多奇特的巖洞,“藍洞”就是其中之一,其他還有白洞,暗洞,圣人洞等。</h3> <h3>▲旅游公司安排我們乘船游覽卡布里島周邊景點,包括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藍洞。</h3> <h3>▲乘船游覽卡布里島周邊風光。也去了被譽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藍洞。藍洞的洞口在懸崖的下面,洞口很小,我們要換小船才能進入。由于洞口的特殊結構,一方面陽光可以從洞口進入洞內,一方面又從洞內水底反射上來,因此洞內的海水一片晶蘭,神秘莫測,連洞內的巖石也變成了藍色,故稱“藍洞”。</h3> <h3>▲參觀藍洞一定要選擇時機:一要天氣晴朗;二要在退潮的時候去;三要沒有風浪。我們去那天,時機合適,可因為人太多,要排很長時間隊,還是沒看成。</h3> <h3><font color="#010101">▲春天里,陽光下的卡布里島,鮮花處處,隨便你往哪一站,背后都是美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索倫托海邊浴場,居高望下,帆傘點點,海水清透見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意大利的東西基本都很好吃,我們走到哪,吃到哪。雖然懂一些英文,但對著那意大利文的菜單時,我們還是大眼瞪小眼,一籌莫展地醉在那里。索性在索倫托,拉著導游,帶我們來到一家當地頗受歡迎的餐廳,品嘗地道的意大利菜。</font></h3> <h3>▲在索倫托的最后一天,我們逛了逛這里的街市,新奇而有趣。意大利盛產檸檬,而且這里的檸檬有柚子那么大,皮厚汁多、偏甜。我手中就是一個大檸檬,香氣襲人。</h3> <h3>▲由檸檬制成果酒、果醋、果醬,果干及香水、香皂在大街小巷都隨處可見。圖為一家檸檬制品的專賣店,裝修獨特,有些產品象糕點、糖果是現做現賣,現場品嘗。</h3> <h3>▲街市中新鮮應季的水果應有盡有,我們立刻被那紅紅的大石榴吸引過去,立刻每人現榨了一杯,痛飲下去,那份清鮮的味道我至今都還記得。</h3> <h3>▲街市中經常可遇到餐飲、酒吧和咖啡店,不論大小、室內室外都挺講究,鋪著整潔漂亮的桌布。</h3> <h3>▲南部意大利的瓷器很有特色,充滿了地中海風情。每次走過這種地方,都會忍不住停下來多看幾眼。</h3> <h3>▲各種陶瓷制品色彩艷麗,設計多樣,有奔放熱烈,有清新自然。給本來喜愛陶瓷的我?guī)砟蟮臍g喜。</h3> <h3>▲意大利的服裝設計世界聞名,就在這小街市中,你看那些當地生產的服裝,普遍都用料講究,在無意間彰顯出細膩和自然。</h3> <h3>▲漫步在索倫托的街頭,時常會看到人們坐在街邊的酒吧或咖啡廳悠閑地談天,斜陽溫暖著那份輕松、溫柔、親情和美好。</h3> <h3>▲“看,那海浪輕輕蕩漾,心中激起無限歡笑,漪旎風光令人奢望 ,花坡春水路滿香??矗@果園一片金黃,蜜橘長滿在山坡上,傳來一陣陣的芳香,心中充滿陽光?!?quot; 一路上這首《重歸蘇蓮托》曾縈繞耳邊不知有多少次,這里的美景讓每個看到的人都會陶醉其中。</h3> <h3>▲十天的意大利之行,流連于自然美景和博物館之間,幾乎每天都在為眼前的一切而驚奇。它深沉厚重,它美麗自然、它熱情奔放……為此,我們每天都要走上萬步,樂此不疲。朋友感嘆道,詩和遠方也需要好身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