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自駕游地點(diǎn):河南、河北、山西三??;</h3><h3>自駕游時間:2019年7月14日——2019年7月25日,歷時12天;</h3><h3>自駕游里程:汽車?yán)锍瘫?6388——50393,行駛4005公里;</h3><h3>自駕游人物:老公、老婆、晨晨、圖圖;</h3><h3>駕駛員:老公主駕,老婆副駕;</h3><h3>記賬員:晨晨。</h3> <h3>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剛從高速上下來,踏入洛陽市第一步,就看到了這家酒店,名字起得高端大氣上檔次,就是認(rèn)不滴么!我們普及一下,三個羊念羴shān,羴古代是“膻”的異體字,“膻”就是羊肉的味道 ;三個羊的意思泛指羊、群羊,也指鼻煙品目之一。三個魚是字鱻, 讀音:xiān , 釋義:古同“鮮”。原來旅游可以識字的!</h3> <h3>第一站: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h3> <h3>明堂:大氣奢華,下了不少功夫重金打造,是武則天登基的地方。用四個字來形容——富麗堂皇!足以看出一代女皇的霸氣!</h3> <h3>娘仨在明堂里的合影,西紅柿炒雞蛋式的中國經(jīng)典色彩搭配,來個開門紅!畢竟才是第一站,精氣神十足。</h3> <h3>“曌”字的讀音[zhào],是宗秦客在武則天稱帝前一年造的字,意指日月凌空,普照大地。</h3><h3><br></h3> <h3>天堂:就是電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國》里的通天塔,外面看是五層,里面是九層,象征一代女皇九五之尊的神圣地位。</h3> <h3>洛陽九龍鼎,是洛陽的一座標(biāo)志性建筑。建于1994年4月,33米高的九龍鼎花崗巖雕塑,代表東周、東漢、魏、西晉、北魏、隋、唐、后梁、后唐等9個朝代在這里建都。</h3> <h3>第二站:洛陽第一樓,中原第一門——麗景門。它是洛陽老城的西大門,與東大街的鐘鼓樓遙相呼應(yīng),是老城最具特色的標(biāo)志性建筑。晚上吃完飯去麗景門逛逛,感受老洛陽城的風(fēng)土人情。有詩人用“洛陽牡丹甲天下,麗景城樓世無雙”來贊美它無限的魅力。</h3> <h3>面塑、糖人……全是中國古老絕活!</h3> <h3>第三站: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shù)寶庫之一,現(xiàn)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qū)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龍門石窟與莫高窟、云岡石窟、麥積山石窟并稱中國四大石窟。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后歷經(jīng)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xù)大規(guī)模營造達(dá)400余年之久。</h3> <h3>龍門石窟前的這條河是伊河,是中國黃河南岸洛河支流之一,也是洛陽市境內(nèi)重要的河流之一。伊河上的橋叫做龍門橋,據(jù)說讀書人經(jīng)過此橋,肯定能考個好成績,寓意鯉魚跳龍門!</h3> <h3>石窟正中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造型豐滿,儀表堂皇,衣紋流暢,流露出對人間的關(guān)注和智慧的光芒,極為動人。<br></h3> <h3>第四站:嵩山少林寺。來河南登封市必須去嵩山,去嵩山必須去少林寺,去少林寺必須過兩招……</h3> <h3>中岳嵩山頂上的全家福。</h3> <h3>少林寺的大門正在維修,很遺憾沒有照得全景。對少林寺最早的記憶就是李連杰主演的82版電影《少林寺》,王仁則(于承惠飾)、張小虎(李連杰飾)等名字至今記憶猶新!只可惜于老先生已經(jīng)在2015年離開人世了!</h3> <h3>少林寺的塔林是歷代和尚的墓地,占地約21000多平方米。有唐以來歷代古塔230余座,是國內(nèi)最大的塔林,有磚、石和磚石混合結(jié)構(gòu)的各類墓塔。</h3> <h3>開封市的鼓樓夜景實在太漂亮了!</h3> <h3>第五站:包公祠。開封城西南碧水環(huán)抱的包公湖畔,是為紀(jì)念中國歷史上著名清官包拯而建的祠堂。傳說中的包拯在北宋時期曾任開封府尹,一生為官清廉,不畏權(quán)貴,執(zhí)法如山,其功德為后人世代傳頌。</h3> <h3>第六站:開封府,距離包公祠很近,也在包公湖畔??M繞在耳畔的1993版臺灣電視連續(xù)劇《包青天》主題曲: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杰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給中學(xué)時代的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是這首歌指引著我們來到了開封府。</h3> <h3>第七站:清明上河園是依照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傳世之作《清明上河圖》為藍(lán)本在開封市包公湖畔建造的一座大型宋文化主題公園。清明上河園不僅以恢宏的氣勢再現(xiàn)了《清明上河圖》,而且用巧妙的創(chuàng)意把歷史活化,使游人進(jìn)入園區(qū),仿佛穿越時空隧道走進(jìn)了一幅活動的歷史畫卷,常令人有“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的時光倒流之感。</h3> <h3>站在虹橋上的娘倆,一個美,一個帥,兩個就是幸福!</h3> <h3>清明上河園里有好多演出,有雜技、魔術(shù)、木偶劇、斗雞、斗狗、王員外招親……但最值得一看的還是《岳飛槍挑小梁王》《大宋·東京保衛(wèi)戰(zhàn)》《梁山好漢劫囚車》等等,無不再現(xiàn)了千年前的真實場面!<br></h3> <h3>第八站:云臺山風(fēng)景區(qū),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縣境內(nèi),含紅石峽、潭瀑峽、泉瀑峽、青龍峽、峰林峽、子房湖、茱萸峰、疊彩洞、獼猴谷、百家?guī)r、萬善寺等主要景點(diǎn)。最好看的還是算紅石峽了,號稱“華夏第一峽”,全長2000米,深68米,單行線旅行。</h3> <h3>紅石峽里的這塊石頭只能用鬼斧神工來形容了!好大,好方正!</h3> <h3>對峽谷的詮釋在這里!</h3> <h3>人在畫里游,水在腳下流。<br></h3> <h3>小橋,流水,游人,再加上“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瀑布,簡直就是人間仙境??!</h3> <h3>從紅石峽出來,路過子房湖,子房湖又叫“平湖”,因漢代張良(字子房)曾站在溝谷西側(cè)的山峰上,日夜操練兵馬,幫助劉邦成就大業(yè)后又隱退到此而得名。</h3> <h3>從紅石峽出來,路過子房湖,乘車來到云臺山第二個景點(diǎn):獼猴谷。</h3> <h3>獼猴谷里有好多猴子,它們頑皮、機(jī)靈,稍不留神,會從我們的手中奪走食物。山頂還有訓(xùn)猴表演,可把孩子們樂壞了!</h3> <h3>潭瀑峽地處云臺山北部略偏西,就在獼猴谷的隔壁,是子房河的一個源頭,溝長1270米,南北走向。云臺山風(fēng)景畫廊里,潭瀑峽(小寨溝)是大自然的杰作。它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呈現(xiàn)出千變?nèi)f化的飛瀑、走泉、彩潭和山石景觀,故得雅號:“潭瀑川”。 </h3> <h3>泉眼無聲惜細(xì)流,</h3><h3>樹陰照水愛晴柔。</h3> <h3>當(dāng)我沉浸在潭瀑峽: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的秀麗風(fēng)光里的時候,不禁想起了唐王安石所著《小石潭記》: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h3> <h3>泉瀑峽是一條由瀑布和峽谷結(jié)合的水道,全長3000米,是云臺山世界地質(zhì)公園其中最著名的景觀之一。該景觀中包含亞洲第一瀑的云臺天瀑,落差314米,也是亞洲單級落差最大的瀑布。只可惜我們?nèi)サ臅r候正逢旱季,水流很小,沒有看到天瀑這一壯觀景色。</h3> <h3>泉瀑峽最里面的景色,靜到極致,綠到極致,美到極致。由于封閉,游客很少,只能我一個人來欣賞了!</h3> <h3>云臺山的主峰茱萸峰海拔1297.6米,是因在古時候遍生芳香植物茱萸而得名。云霧蒸騰時,那忽聚忽散的云霧,把山峰襯托得更加高峻雄偉。云臺山古時候稱為“覆釜山”,就是因為云臺山的主峰——茱萸峰,孤巒秀矗,如同一巨鍋倒扣在群峰之上。</h3> <h3>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從茱萸峰頂往下走,真正感受一把“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分享一下成功的喜悅!</h3> <h3>玻璃棧道,嚇得流尿!</h3> <h3>第九站:皇城相府(又稱午亭山村),原名“中道莊”,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zhèn)。后因康熙皇帝兩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之所以被稱為相府,是清文淵閣大學(xué)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皇帝延聘長達(dá)35年的講經(jīng)老師、《康熙字典》的總閱官、輔佐康熙皇帝達(dá)半個世紀(jì)之久的一代名相陳廷敬的府第。 是一處罕見的明清兩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專家譽(yù)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h3> <h3>皇城相府整個建筑分內(nèi)、外兩層,始建于500多年前的明宣德年間。(內(nèi)城是明代遺構(gòu),外城為清代所建)面積10萬多平方米,有院落16座,房屋60多間,城墻總長780多米。</h3> <h3>“午亭山村”的匾額和“春歸喬木濃蔭茂,秋到黃花晚節(jié)香”楹聯(lián)是康熙皇帝晚年為陳廷敬所題?!拔缤ぁ笔顷愅⒕吹耐硖?,用他的晚號為其故居命名,是康熙皇帝對陳廷敬作為輔弼良臣的最高褒獎。楹聯(lián)的深刻寓意是說陳廷敬青壯年的時候,事業(yè)有成,就像濃蔭蓊郁的喬木一樣,是國家的棟梁之材;晚年帶病堅持工作(帶病編修《康熙字典》),品節(jié)昭明,好像臨霜的菊花,散發(fā)出更加濃郁的芳香。這幅楹聯(lián)是康熙皇帝對陳廷敬一生功績的充分肯定和至高評價。<br></h3> <h3>這一座大石牌坊,建于1699年,是四柱三門石質(zhì)仿木結(jié)構(gòu),枋額雕龍鐫鳳,基座瑞獸環(huán)擁,牌坊通體以砂石雕造,氣勢恢宏。牌樓的正上方,鐫刻有“冢宰總憲”四個大字?!摆T住笔窃紫嗟膭e稱,為百官之首;“總憲”是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別稱。在“冢宰總憲”下方有四格文字,從下至上分別鐫刻著陳廷敬及其父親、祖父、曾祖父的官職和功名,其中最為顯赫的就是最下方一格陳廷敬所任官職的具體名稱。兩邊的偏門上分別刻有“一門衍澤”和“五世承恩”八個大字,指的是陳氏一門五代都受到了皇帝的恩澤,并且感謝皇帝的恩賜。下面的小字部分則詳細(xì)記載著陳廷敬同門八兄弟及其3個兒子所授的官職。</h3> <h3>典型的四合院布局。</h3> <h3>第十站:太行山大峽谷自然風(fēng)光旅游區(qū)位于山西省長治市壺關(guān)縣東南部,占地總面積約225平方公里。曾榮獲“中國最美十大峽谷”等榮譽(yù)稱號。大峽谷中著名景點(diǎn)有紅豆峽、八泉峽、黑龍?zhí)?、青龍峽、女媧洞等。其中八泉峽,是太行山大峽谷群中品位最高,內(nèi)涵最豐富,結(jié)構(gòu)參差,氣勢宏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景區(qū)。八泉峽因主源有八道大水同出一地故得八道水,2001年旅游開發(fā)時,又依峽谷中部又有兩處八泉,三處泉數(shù)均合“八”數(shù),易名太行八泉峽。</h3> <h3>五星紅旗迎風(fēng)飄揚(yáng)的地方,擁有安全感!</h3> <h3>我們乘坐快艇順河道進(jìn)入八泉峽深處,快艇過后劃出一道道美麗的風(fēng)景線!</h3> <h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h3> <h3>一石激起千層浪。</h3> <h3>高處是峽谷,峽谷里有紅石和青松;低處是河流,河流里有魚兒和倒影;中間是小橋,橋上有少年和未來。</h3> <h3>我的旅游我做主,就是這么任性!</h3> <h3>山美,水美,人更美!</h3> <h3>進(jìn)入大自然,擁抱大自然。</h3> <h3>累了,休息,休息一會兒!</h3> <h3>看了八泉峽的瀑布,黃果樹瀑布也不過如此!</h3> <h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h3> <h3>玉皇宮——八泉峽的最高峰,很少有人爬到這里來,這是對我們意志的考驗!</h3> <h3>雖然下山路不好走,但是眼前風(fēng)光無限??!路遇一群大叔大媽,他們是42年同學(xué)聚會!大都70多歲了,身體硬邦邦,意志堅定不移!為他們點(diǎn)贊!</h3> <h3>這座山峰像不像一只兔子呢?</h3> <h3>紅豆峽位于太行山大峽谷中段腹地、蔭林公路南側(cè)。由于境內(nèi)生長著寓意相思的珍稀樹種“紅豆杉”故被譽(yù)為“中國情峽”。紅豆峽雄、奇、險、幽,集北方陽剛粗狂與南國陰柔于一體,可謂匯千峽之秀,納萬種風(fēng)情。這里有雄山秀水,直壁斷崖。整條峽谷由億萬年前造地運(yùn)動形成,斧砍刀削,絕壁對峙,河谷高斷,瀑潭疊出,巖層豐富,化石眾多。</h3> <h3>第十一站:紅旗渠位于河南安陽林州市,是20世紀(jì)60年代林縣(今林州市)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的工程,被人稱之為“人工天河”。紅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動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歷時近十年。該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shè)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dá)2225萬立方米,紅旗渠總干渠全長70.6公里(山西石城鎮(zhèn)-河南任村鎮(zhèn)),干渠支渠分布全市鄉(xiāng)鎮(zhèn)。</h3> <h3>在紅旗渠紀(jì)念館我鄭重宣誓:我是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員!</h3> <h3>站在紅旗渠分水閘旁,眼前浮現(xiàn)的是當(dāng)年開閘放水的壯烈場面。</h3> <h3>偉大領(lǐng)袖毛主席教導(dǎo)我們: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h3> <h3>站在紅旗渠畔,靜聽在艱苦的歲月里的動人故事,激勵我們年輕人珍惜當(dāng)下,奮斗未來。</h3> <h3>紅旗渠青年洞總長616米,高5米,寬6.2米,因參加鑿洞的突擊隊是從全縣民工中抽調(diào)出來的300名優(yōu)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洞名由郭沫若先生親筆題寫。</h3> <h3>紅旗渠一線天造形奇特,真謂天下一絕。</h3> <h3>步云橋橫跨兩山之間,舉步驚鴻。扶欄穿行,天地悠悠,山風(fēng)浩蕩。人行其上,一如平步青云之間,胸臆中頓生感慨萬千。</h3> <h3>石壁上的浮雕,是歷時的見證和記憶!現(xiàn)在的年輕人應(yīng)該發(fā)揚(yáng)愚公移山的精神,發(fā)揚(yáng)紅旗渠精神,排除萬難,英勇向前!</h3> <h3>第十二站:榮國府,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正定縣。1986年,在時任正定縣委書記習(xí)近平的決策下,以明末清初文化為背景,根據(jù)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所描繪的“榮國府”設(shè)計,由正定縣人民政府投資350多萬元興建而成。主要景點(diǎn)有榮國府景區(qū)、寧榮街景區(qū)、曹雪芹紀(jì)念館等景觀組成。</h3> <h3>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h3><h3>誰解其中味,都云作者癡。</h3><h3>86版《紅樓夢》主要在此取景拍攝,造就了一部經(jīng)典電視連續(xù)劇,給國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回憶。</h3> <h3>第十三站: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平山縣中部,總面積為 16440 平方米,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黨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揮了震驚中外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召開了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和全國土地會議,解放全中國,故有“新中國從這里走來”、“中國命運(yùn)定于此村”的美譽(yù)。</h3> <h3>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在這里指揮了震驚中外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zhàn)役。并在1949年召開了具有歷史轉(zhuǎn)折意義的七屆二中全會。</h3> <h3>1949年3月23日上午,中共中央機(jī)關(guān)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由西柏坡進(jìn)駐北平。毛澤東對周恩來說:今天是“進(jìn)京趕考”的日子,不睡覺也高興??!周恩來說:我們應(yīng)當(dāng)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說: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dāng)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毛澤東還對身邊工作人員說過:我們進(jìn)北平,可不是李自成進(jìn)北平。他們進(jìn)了北平就變了。我們共產(chǎn)黨人進(jìn)北平,是要繼續(xù)革命,建設(shè)社會主義,直到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h3> <h3>*****!</h3> <h3>哥倆在華北電力大學(xué)門口的宣言!</h3> <h3>去不了北京,在保定城里吃一頓北京銅火鍋,過把癮!</h3> <h3>第十三站:白洋淀風(fēng)景區(qū)是中國海河平原上最大的湖泊。位于河北保定市安新縣(雄安新區(qū))境內(nèi)。舊稱白羊淀,又稱西淀。因電影《小兵張嘎》而馳名中外。</h3> <h3>對白洋淀最早的記憶是中學(xué)語文課本上的節(jié)選的孫犁長篇小說《白洋淀紀(jì)事》,今天終于身臨其境,感謝白洋淀創(chuàng)始人孫犁老先生!</h3> <h3>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h3> <h3>荷花,全是荷花,含苞欲放類……</h3> <h3>荷花,全是荷花,正在綻放類……</h3> <h3>情不自禁,再來一波……</h3> <h3>唯有周敦頤的《愛蓮說》才可以詮釋此情此景:</h3><h3>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dú)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dú)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植,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 </h3> <h3>什么叫做閉月羞花呢?答案在這里!</h3> <h3>第十四站:據(jù)《名山志》載:“五臺山五峰聳立,高出云表,山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臺,故曰五臺?!蔽迮_山是中國唯一一個青廟黃廟共處的佛教道場。截至2017年,五臺山有寺院47處,臺內(nèi)39處,臺外8處,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來參拜。著名的有: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南山寺、黛螺頂、廣濟(jì)寺、萬佛閣等。圖為康熙御筆:“五臺圣境”,五臺山上唯一出現(xiàn)“五臺”二字的牌匾。</h3> <h3>殊像寺,坐于山西省鳳林谷口,面對梵仙山,風(fēng)景優(yōu)雅。該寺創(chuàng)建于元代,于明代弘治年間和萬歷年間重修,與顯通寺、塔院寺、菩薩頂、羅睺山五大禪處,又為青廟十大寺之一,是一座很有名氣的寺院。寺內(nèi)最著名的建筑是文殊閣(大殿),現(xiàn)存殿宇為明弘治二年(1489)由鐵林果禪師主持修建的。</h3> <h3>大白塔的全名為釋迦文佛真身舍利塔,座落在塔院寺內(nèi),實際上塔院寺也因其得名。大白塔是五臺山的一大標(biāo)志,也是五臺山的象征。此塔其規(guī)制與北京北海公園的白塔基本相同,但其規(guī)模、規(guī)格要比北海的那座白塔大好幾倍,北海的白塔塔高35.9米左右,而五臺山的這座白塔塔高達(dá)50余米,全為實心修筑,建成實心塔是因為佛教講究的就是誠心實意。大白塔整個塔身高大挺拔,氣勢恢弘,雍容高貴,為四大佛教圣地之首的標(biāo)志。</h3> <h3>登上菩薩頂——“108”與中國文化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雖然古代傳說、有關(guān)文獻(xiàn)和專家學(xué)者對“108”眾說紛紜,但還是達(dá)成了共識,那就是“108”代表“極高”、“吉祥”、“驅(qū)除人生一切煩惱”等等?!斗馍癜瘛分蟹饬?08位神,《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是108人。五臺山有五處著名的寺廟臺階是108級,它們各有不同的含義,登菩薩頂108級臺階可以消煩惱。</h3> <h3>?站在山下仰望黛螺頂,相當(dāng)于一幢130多層高的摩天大廈,要想登頂,絕非舉足之勞。上山有三種途徑:騎馬、乘坐索道、徒步,我選擇了徒步。登山之路全長1080米,凈寬2.2米,全部用五臺山青石鋪成,共有1080級臺階,起名叫“大智路”。???1080級臺階是“十界”各有“百八”之意。十界,也稱六凡四圣。佛教將佛與眾生分為10大類,總稱為十界,合起來就是1080。走在大智路上,踏1080級臺階,能給人增添智慧,消除煩惱,逢兇化吉,一生平順。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看著從黛螺頂山下三步一拜拜上山頂?shù)男磐絺?,世上還有什么困難克服不了呢?</h3> <h3>站在黛螺頂舉目遠(yuǎn)眺,山下景色一覽無余,萬佛閣、塔院寺、顯通寺、菩薩頂……盡收眼底。</h3> <h3>路過太原市,路拍大名鼎鼎的太原理工大學(xué),211院校。</h3> <h3>第十五站:晉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晉源區(qū)晉祠鎮(zhèn),原名為晉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為紀(jì)念晉國開國諸侯唐叔虞(后被追封為晉王)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皇家園林,為晉國宗祠。祠內(nèi)有幾十座古建筑,具有中華傳統(tǒng)文化特色。晉祠其中難老泉、侍女像、圣母像被譽(yù)為“晉祠三絕”。</h3> <h3>1.晉祠中銅塑像最中間秦王李世民,其他為軍師徐茂公,開國元勛秦瓊,尉遲敬德,程咬金,長孫無忌。</h3><h3>2.水鏡臺迎晉祠大門高懸"三晉名泉"匾,乃楊廷翰所書。</h3><h3>3.圣母殿,是晉祠的主殿,晉祠內(nèi)主要建筑,坐西向東,位于中軸線終端。是為奉祀姜子牙的女兒,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親邑姜所建。</h3> <h3>來一組國寶級的文物,供大家欣賞。</h3><h3>1.晉祠對越牌坊簡稱對越坊,位于太原晉祠金人臺正西,立于明萬歷四年(1576年)。</h3><h3>2.水鏡臺是一座坐東朝西的古戲臺,從建筑結(jié)構(gòu)上看,當(dāng)為明代建筑。水鏡臺迎晉祠大門高懸"三晉名泉"匾,乃楊廷翰所書。</h3><h3>3.刻有唐太宗李世民親自書寫的《晉祠之銘并序》的石碑,一直被保存在晉祠之。它刻于唐貞觀二十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是迄今為止國內(nèi)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一塊行書碑,也是目前唯一傳世的唐太宗李世民書法真跡碑刻,素有中國第一通行書大碑之稱。</h3><h3>4.難老泉為晉祠三絕之一。難老泉水出自懸甕山斷巖層,不知始于何時,《山海經(jīng)》就有:“懸甕之水,晉水出焉”的記載。泉水清澈見底,長流不息,北齊時擷取《詩經(jīng)·魯頌》中“永錫難老”的錦句,命名為“難老泉”。晉水源頭特有長生萍,濃翠如玉,四季常青。唐代大詩人李白曾贊嘆:“晉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龍鱗莎草綠。”</h3> <h3>第十六站:喬家大院又名在中堂,位于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始建于1756年,整個院落呈雙“喜”字形,分為6個大院,內(nèi)套20個小院,313間房屋,建筑面積4175平方米,三面臨街,四周是高達(dá)10余米的全封閉青磚墻,大門為城門式洞式,是一座具有北方傳統(tǒng)民居建筑風(fēng)格的古宅。后因電視連續(xù)劇《喬家大院》的播出名聲大振。</h3> <h3>來一組喬家大院清朝時期的古建筑,供大家欣賞!</h3> <h3>在中堂系清代原物,是喬家大院精華所在。在中堂由喬致庸命名,庸是中庸,取其不偏不倚,執(zhí)兩用中之意。</h3> <h3>喬家大院里的一組全家福,為本次旅游畫上了圓滿的句號。</h3> <h3>精打細(xì)算:</h3><h3>1.交通費(fèi)(含油費(fèi)和過境費(fèi))總計:2600元;</h3><h3>2.住宿費(fèi)共計:1300元;</h3><h3>3.伙食費(fèi)共計:2200元;</h3><h3>4.景點(diǎn)門票共計:7200元;</h3><h3>5.本次旅游總計花銷:13300元。</h3><h3>其中景點(diǎn)門票費(fèi)用占了半壁江山。</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