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結(jié)束了維也納兩天的游覽后,21日清晨,我們的游輪從多瑙河逆流而上,沿著美麗的瓦豪河谷航行。</h3> <h3> 游輪首先停泊在了盛產(chǎn)葡萄酒的施皮茨小鎮(zhèn),這里生產(chǎn)的葡萄酒,被譽為是奧地利最好的葡萄酒。我們在雨中漫步小鎮(zhèn),別有一番情趣。</h3><h3> 這里有有著大片的葡萄梯田,背景最著名的山丘是被人們稱為“千桶山”的城堡山。</h3><h3><br></h3><h3>?</h3> <h3> 悠哉的施皮茨小鎮(zhèn)在綠色的瓦豪河谷里靜謐著,就像鑲嵌在綠絲絨上的寶石……。</h3> <h3> 小鎮(zhèn)上有幢漂亮的黃色小樓---馬拉德酒店"Hotel Mariandl",它的著名緣于一部同名電影《Mariandl》, 這部60年代奧地利影片曾在此拍攝和取景。電影描述的是二戰(zhàn)結(jié)束不久,人們希望盡快忘記炮火和硝煙,重新享受美好生活的故事,是一部好萊塢風(fēng)格的輕松喜劇影片,影片中有施皮茨小鎮(zhèn)和很多美麗的瓦豪河谷田園風(fēng)光。</h3> <h3> 風(fēng)趣幽默的奧地利當(dāng)?shù)貙?dǎo)游,使我們對小鎮(zhèn)的民俗風(fēng)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h3> <h3> 這是一棵已種植了100年歷史的葡萄藤,至今還茁壯生長,盛產(chǎn)紅葡萄,不愧為是小鎮(zhèn)的葡萄王。</h3> <h3> 穿過葡萄園和酒店,我們來到施皮茨百年酒莊,地下酒莊醞釀的美酒在昏暗的燈光下反著迷人的光彩。</h3><h3> 這里不但盛產(chǎn)葡萄,而且杏子也是當(dāng)?shù)氐闹饕a(chǎn)品,我們首先品嘗了這個酒莊加工的杏味甜品和各種風(fēng)味的杏子果醬。</h3><h3> 酒莊老板介紹並請我們品嘗了四種味道不同的紅白葡萄酒,這里釀制的都是全干或半干葡萄酒,顏色純凈透明、味道醇馥幽郁、而且清純可口,不愧為是奧地利最純正的葡萄酒。<br></h3><h3><br></h3><h3><br></h3> <h3> 午餐品嘗了奧地利可口的農(nóng)家飯---鮮嫩的小牛排配以蔬菜和杏子辣根醬。熱情的男主人還親自拉琴和演唱當(dāng)?shù)氐娘L(fēng)情歌曲,給我們的午餐帶來了更多的歡樂氣氛。</h3> <h3> 午飯后,小妹還和酒莊男主人進行了單獨交流。真是啊,雖然相互語言不通,但音樂是溝通人類心靈的橋梁?。?lt;/h3> <h3> 參觀途中,我們旅游團中一位北京游客突然發(fā)病昏迷,游輪導(dǎo)游打了急救電話后,不到10分鐘,救護車、直升飛機都趕到了現(xiàn)場搶救,充分顯示出奧地利醫(yī)療搶救設(shè)施的完備和高效。由于搶救及時,所幸病人一會就舒醒過來尚無大礙,據(jù)導(dǎo)游說,患者只需支付醫(yī)生搶救費用。</h3> <h3> 維京游輪在多瑙河上行駛就像“纖夫的愛”,“妹妹(游輪)在水中走,哥哥(大巴)在岸上行”,四輛維京大巴始終伴隨著游輪在多瑙河畔行駛……。</h3> <h3> 美麗的瓦豪河谷在多瑙河上泛著藍色的光彩……。</h3> <h3> 下午,游輪在瓦豪河谷巡航,我們?nèi)齼蓛勺诩装迳匣蛟谟^景廳內(nèi),休閑欣賞沿途美麗的風(fēng)光。</h3><h3> 瓦豪河谷是多瑙河沿岸最美麗的河谷,風(fēng)景秀麗,是極具吸引力的觀光勝地。這里完整地保存了該地區(qū)自史前時期演化至今仍然清晰可見的痕跡,包括建筑(修道院、城堡和遺址)、城市規(guī)劃(城鎮(zhèn)和鄉(xiāng)村)以及主要用于葡萄種植的農(nóng)業(yè)設(shè)施。</h3> <h3> 這帶河谷許多山頭上至今保留著中世紀(jì)時代的城堡遺跡。無論是青山之巔的古堡還是山腳下若隱若現(xiàn)的村落小鎮(zhèn),都恰到好處地點綴在幽幽山谷之間。</h3> <h3> 我們身后經(jīng)過的是哈布斯堡王朝的一座古城堡。 1193年,英國國王理查德曾經(jīng)被禁錮于這座古堡中,據(jù)說當(dāng)時他正從第三次十字軍東征返途中,在維也納附近被鋪,最后被送到這座城堡中囚禁。后來,英國付了贖金將獅心王理查德國王贖回,才結(jié)束了他近三個月的獄中生活。</h3> <h3> 巡游途中,我們還參觀了游輪的駕駛艙。這里可沒有傳統(tǒng)的方向舵輪,都是依靠電腦和導(dǎo)航儀控制的。</h3> <h3> 這段視頻記錄了我們在瓦豪河谷的巡游。</h3> <h3> 21日清晨,游輪已停靠在瓦豪河谷上的帕紹,這是是屬于德國的一座美麗古城,又稱之為“三河城”。多瑙河從德國南部黑林山區(qū)發(fā)源,汩汩東流,與南來的大川因河以及北來的小河伊爾茨河匯成了一條滾滾洪流,離開了德國。就在這三條河匯流的地方,坐落著帕紹小城。河流給帕紹帶來了舟楫之利,也帶來了嫵媚的風(fēng)光。人們贊美這三河之城是浮在水上的城市,也被譽為巴伐利亞的威尼斯。</h3> <h3> 小城帕紹有著悠久的歷史。公元7世紀(jì)時,拜恩公爵在這里筑起了城堡。739年帕紹成為主教駐地。主教以這里為中樞,遙領(lǐng)包括奧地利在內(nèi)的廣大地區(qū)的宗教事務(wù),這一帶成為了主教國。中世紀(jì)時,帕紹是主要的貿(mào)易、河運中心。</h3><h3> 從山上可以望到,帕紹老城坐落在因河、多瑙南北夾繞的狹長半島上。建筑多為三四層樓房,或青磚紅瓦,或粉墻綠頂,呈現(xiàn)出意大利巴洛克式的風(fēng)格。</h3><h3> 上午,在導(dǎo)游帶領(lǐng)下,我們步行從碼頭沿著多瑙河漫步到市政廳和著名的茜茜公主曾經(jīng)下榻過的酒店,三河之角,圣史蒂芬教堂,市區(qū)商業(yè)中心等四處游逛。</h3> <h3> 從韋斯特城堡俯瞰帕紹城市政廳,市政廳右面就是著名的瓦德爾曼酒店。</h3> <h3> 瓦德爾曼酒店是茜茜公主嫁入奧地利國王前下榻的酒店,德國姑娘茜茜公主的宮廷大婚典就是從這個酒店開始迎婚儀式的,茜茜公主曾經(jīng)住過的房間一直空關(guān)著,不對外開放。</h3> <h3> 由于下雨,只有冠青一人冒雨在市政廳和瓦德爾曼酒店中間留了一個影,珍貴呀!</h3> <h3> 這是刻在市政廳大門前的多瑙河歷史水位表??梢钥闯?,2013年多瑙河洪水曾經(jīng)漫過了3米高的市政廳的大門,整個帕紹小城被淹沒在汪洋大水之中。</h3> <h3> 市中心官邸廣場的圣母噴泉。</h3> <h3> 帕紹城區(qū)街道最具有特色的一是路中間都嵌有彩色的小石塊,一直引向你通向市中心商業(yè)區(qū),在這兒你絕不會迷路;二是街道上不時會出現(xiàn)拱樓,夏天可以遮陽,下雨天可以遮雨。</h3> <h3> 這就是多瑙河,伊爾茲河,因河三河交匯的“三河之角”,在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三條河流匯合成匯合成一條大河向東流。</h3> <h3> 站在三河之角上看三河匯流的景象——多瑙河在中間偏右邊,因河在多瑙河的左邊,而伊爾茲河是小支流,從右岸的房子中間蜿蜒流出。因河是從奧地利的阿爾卑斯山間來的高山水,含鈣較多,因此顏色是比較淺的碧色,奔流的速度也很快,多瑙河就優(yōu)雅矜持得多,不緊不慢地流著,顏色比因河要深,所以被譽稱為藍色多瑙河;伊爾茲細(xì)窄彎曲,和兩條大河比起來更顯小巧,但顏色卻是三條河里最深的。這三條河的顏色分明,在匯流處可以看見明顯的分界。</h3> <h3> 帕紹最著名的古跡就是圣史蒂芬主座教堂。圣史蒂芬主座教堂是帕紹老城中最顯赫的建筑,它的歷史最早可以 追溯到公元450年,不過1662年的大火之后,整座教堂被重建,成了現(xiàn) 在的巴洛克立面和綠色穹頂?shù)臉幼印?lt;/h3> <h3> 圣史蒂芬教堂的最特別之處, 在于它擁有世界上第二大的管風(fēng)琴,它一共擁有17974根銅制的琴管,教堂內(nèi)沒有任何音響設(shè)施,宏偉的教堂大廳里迴響的都是來自萬根琴管發(fā)出的自然聲,除了彌 撒和音樂會外,在五月至十月,中午會有一場管風(fēng)琴的演出,可以領(lǐng)略這個巨琴的天籟之聲。</h3> <h3> 我們有幸和近千名游客一起在敎堂聆聽了這架世界第二大管風(fēng)琴半個小時的演奏,真是大飽耳福!管風(fēng)琴音量洪大,氣勢雄偉,音色優(yōu)美、莊重,并有多樣化對比、能模仿管弦樂器效果,就好像在現(xiàn)場欣賞一個大型管弦樂隊的演奏。</h3><h3> 這段視頻記錄了我們聆聽圣史蒂芬教堂的巨型管風(fēng)琴演奏實況。<br></h3> <h3>?</h3><h3> 下午,我們校友一行去帕紹市政廳前的公共汽車站,自已乘旅游班車穿越多瑙河大橋,沿盤山公路登上了始建于公元1099年的韋斯特城堡。</h3><h3> 韋斯特城堡坐落在多瑙河北岸的哈克爾山上,是當(dāng)時的統(tǒng)治者王公大主教的住所和防御工事。如今城堡的內(nèi)部是城堡博物館,主要展覽帕紹城發(fā)展的歷史、古代軍事兵器以及騎士們的禮儀儀式。</h3> <h3> 在13世紀(jì)的古城堡前翩翩起舞,樂而忘返!</h3> <h3> 登上 古城堡就感覺穿越時空,進入了中世紀(jì)王國,700多年以前的建筑依然完美依舊。</h3> <h3> 古城堡博物館內(nèi)的部分展廳,城堡內(nèi)還有一個大主教專用的教堂,還有關(guān)押犯人的地牢。</h3> <h3> 城堡珍藏的六幅圣母瑪利亞懷抱耶穌的油畫像。油畫很獨特,從側(cè)面看是六福畫像,正面看去六幅圖拼成了一幅圣母瑪利亞慈祥的畫面。</h3> <h3> 這座城堡最大的亮點要數(shù)城堡花園,它可是最好的俯瞰帕紹城的位置,從這里的觀景臺向外眺望,可以看到多瑙河、因河、伊爾茨河三河匯流的景象以及老城里錯落的尖頂,將古老建筑、萬里美景盡收眼底。</h3> <h3> 極目遠眺,美麗的小城風(fēng)光奔來眼底,三河匯流的多瑙河,濤濤東去,遠方的山丘原野,一片蔥郁。這風(fēng)光,這美景,這燦爛的多瑙河上的明珠——帕紹城,真是使人難以忘懷。</h3> <h3>阿爾卑斯山烏云密布,我自巍然不動。</h3> <h3> 游輪晚上從帕紹出發(fā)順流而下,重返奧地利境內(nèi),22日凌晨到達了奧地利北部重要城市林茨,游輪停泊在多瑙河畔的林茨歌劇院旁邊。</h3><h3> 林茨是奧地利第三大城市,是奧地利主要工業(yè)中心之一,也是多瑙河上游的最大河港,這里也是希特勒的出生地。</h3><h3> 今明兩天, 我們將住扎這里,分別驅(qū)車前往奧地利的薩爾茨堡和捷克的克魯姆洛夫(CK小鎮(zhèn))游覽。<br></h3> <h3> 早飯后我們乘車來到了位于奧地利阿爾卑斯山脈的門庭---薩爾茨堡市,這個以巴洛克建筑風(fēng)格為主的中世紀(jì)古鎮(zhèn),是音樂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莫扎特不到36年的短暫生命中超過一半的歲月是在這里度過的,它也是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地。城市面積不大,但教堂和花園眾多,美麗的薩爾茨河將城區(qū)隔成新城和舊城,一座座各具特色、歷史久遠的尖塔教堂和修道院,綠樹成蔭的園林和千姿百態(tài)的噴泉,還有充滿中古特色的引人遐思的民居、莫扎特誕生和居住的公寓樓、莫扎特音樂學(xué)院、莫扎特廣場和莫扎特紀(jì)念銅像等……。</h3><h3>雖然天公不作美,陰天還時有小雨,但我們大家仍然興致勃勃,沿著“音樂之聲”的道路漫游。</h3> <h3> 市區(qū)面積不大,適合徒步漫游。美麗的薩爾茨河把薩爾茨堡分成新城、舊城兩部分。</h3><h3></h3> <h3> 薩爾茨河上的連結(jié)南北市區(qū)的大橋上掛滿了各種鐵鎖,所以被人們稱為“同心橋”,意寓愛情天長地久牢不可破??磥頄|西方文化還是有相通之處。只是導(dǎo)游說這些鎖頭大部分來自中國浙江義烏小商品市場。大量的鐵鎖加重了橋樑的負(fù)重,可能影響安全,因此市政部門要定期清除(掛鎖的鐵柵欄是可拆的),正所謂“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鐵鎖一把”。</h3> <h3> 薩爾茨堡有很多迷人的景點,我們穿過薩爾茨橋,首先來到了米拉貝爾宮和花園,這棟建筑(花園左邊那座樓)始建于1606年,是當(dāng)時的大主教沃爾夫迪特里希為其情人莎樂美而建造,在迪特里希去世后由后繼者更名為米拉貝爾宮殿。如今這里成為了薩爾茨堡的市政廳,整個宮殿充滿了晚期文藝復(fù)興風(fēng)格。</h3><h3><br></h3> <h3> 米拉貝拉花園則是最受游人喜愛的拍照地,這里有不少羅馬雕塑,最著名的是春夏秋冬4座雕塑,還有若干噴泉和小景觀。 </h3><h3> 美似迷宮的巴洛克式花園,曾是知名電影《音樂之聲》中,女主角瑪麗亞帶著孩子們歡唱“Do-Re-Mi”的地方。</h3><h3> 花園中開滿了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郁金香。莫扎特故居、卡拉揚故居以及世界著名的音樂學(xué)府莫扎特音樂大學(xué)也緊挨著米拉貝爾花園,<br></h3> <h3> 從米拉貝爾宮出來,導(dǎo)游帶我們來到了老城區(qū)的《糧食胡同》,這是舊城最熱鬧一條購物街,也是歐洲最具有中古世紀(jì)風(fēng)貌獨特風(fēng)景線。這里原是糧食交易地方,街道狹窄彎曲,兩旁布滿了鱗次櫛比各式商店。最有趣的是街道兩旁上方各具特色鐵藝招牌,花樣繁多,非常獨特。門,墻上是莫扎特的頭像,走到大街上,櫥窗上也是莫扎特的頭像,莫扎特,是這座城市的驕傲。</h3><h3>? 糧食胡同要算薩爾茨堡老城中最熱鬧的街道了。</h3> <h3>?</h3><h3> 糧食胡同里一棟黃色的建筑,是游客們必須參觀的景點,那就是著名的糧食胡同9號,莫扎特的故居,在三、四層樓之間的外墻上鑲著很大的白色藝術(shù)字:“莫扎特出生處”,樓上還掛著一面長長的奧地利國旗,從六樓一直垂到二樓。在拱形大門旁刻有“莫扎特博物館”幾個字,頂端有莫扎特頭像浮雕。門口還有一個門鈴呢,我去拉了一下,居然門鈴響了!!! 音樂巨人雖已逝去, 莫扎特博物館還對外開放呢。</h3> <h3> 薩爾茨堡大教堂坐落在老城中心,以其雄偉的立面和巨大的圓形屋頂體現(xiàn)了阿爾卑斯山脈一側(cè)早期巴洛克風(fēng)格雄偉的特征。它不僅是奧地利薩爾茨堡最大的教堂,也是迄今為止奧地利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更有意義的是莫扎特從14歲開始就在這個教堂演奏管風(fēng)琴。</h3><h3><br></h3> <h3> 薩爾茨堡主教教堂前有個廣場,廣場上四周都是出售紀(jì)念品的小攤,廣場前方是上城堡的纜車站。廣場上有個大型的國際象棋,每個棋子就是一個半人高的雕塑,廣埸中心是個大型噴水池,還有一個超大的金球,金球上面佇立一個略似莫扎特的男子像,藍天、要塞襯托著大金球格外搶眼,現(xiàn)代雕塑與舊城的沖撞風(fēng)格,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h3><h3> 教堂廣埸旁邊就是莫扎特廣埸,樹立著莫扎特的大型雕像。</h3> <h3> 漫游過薩爾茨堡市的老城區(qū)后,我們前往具有1300年歷史的圣彼德修道院進餐。</h3> <h3> 依山而建的圣彼得修道院是一棟有三重側(cè)廊的羅馬式長方形會堂,這里為了強化基督教于公元803年興建的教堂。直到今天,依然是修道士們修行的修道院。這座古老的修道院是薩爾茨堡唯一的羅馬式教堂,在建筑中心的天花板上,有許多描繪宗教的畫像。</h3> <h3> 餐廳大門口的上方高高懸掛著修道院的白色標(biāo)志旗:圣彼德修道院---建立于公元803年。</h3> <h3> 我們在這個古老建筑里品嘗了正宗的奧地利傳統(tǒng)午餐和葡萄酒,并欣賞了來自電影“音樂之聲”的精彩歌舞表演。</h3><h3> 餐后甜點“三座大山”很有寓意,象征了薩爾茨古堡面對的阿爾卑斯山脈三座山峰。</h3> <h3><font color="#010101"> 午飯后,我們乘坐纜車登上了被譽為歐洲最美的五大古城堡之一的“薩爾茨古堡”。</font></h3> <h3> 薩爾茨城堡始建于1077年,是大主教格布哈魯特為防范附近侯國攻擊而興建的城堡,直至15世紀(jì),仍是國內(nèi)大主教的居所。它雄踞在薩爾茨堡僧侶山上,那么龐大偉岸,那么從容自信,好像誰都不放在眼里,據(jù)說在歐洲歷史上的無數(shù)次戰(zhàn)爭中城堡從未被攻破過。從老城的每一個方位都能看到雄踞在山頭的古堡,居高臨下守護著老城和薩爾茨堡河要道。</h3> <h3><font color="#010101"> </font>城堡屬古老的石砌堡壘式建筑,內(nèi)部有大主教的儀式房、廳堂、房間,以至刑房,并收藏了許多中世紀(jì)的珍貴古董和藝術(shù)品。</h3><h3> 白色的外墻,高聳的尖塔,還有綠草如茵和精致的小木屋,如同童話中的夢幻故事。城堡上的大炮筒對準(zhǔn)著幽幽老城,巴洛克式的圓頂和高高低低的尖塔,彎彎的薩爾茨河統(tǒng)統(tǒng)匍匐在腳下。<br></h3> <h3> 站在城堡高高的的瞭望塔上,薩爾茨古城風(fēng)貌盡收眼底。背依阿爾卑斯山,腳踏古城堡,一種君臨天下的帝王感覺油然而生……。</h3> <h3> 我們跟隨導(dǎo)游走進城堡,城堡內(nèi)部非常簡樸,沒有璀璨的水晶吊燈,沒有華麗的壁爐,屋里也沒有雕塑,沒有任何裝飾,只有斑駁滄桑的石墻和狹窄逼仄的通道。<br></h3><h3> 經(jīng)過蜿蜒曲折的幽幽通道,打開一間參觀一間,木頭房石頭房,尤其是看到那些陰森潮濕的刑室,銹跡斑斑的刑具,鐵柵密布的囚窗,感覺像進了當(dāng)時的城堡的監(jiān)獄呢。</h3> <h3> 遠眺電影“音樂之聲”的拍攝景觀,眼前仿佛又出現(xiàn)了修女瑪麗亞和孩子們一起在阿爾卑斯山草地上載歌載舞的鏡頭。</h3><h3> “音樂之聲”的故事是根據(jù)薩爾茨堡修女瑪麗亞的真實經(jīng)歷改編的(修女瑪麗亞所住過的修道院就在城堡旁),影片獲得了同年10項奧斯卡提名,最后獲得包括奧斯卡最佳影片獎和奧斯卡最佳導(dǎo)演獎在內(nèi)的5項,成為全世界最成功的影片之一,這部電影就是1965年在薩爾茨堡與其附近的山區(qū)拍攝的。</h3> <h3> 我們這群交大老校友和親人們歡聚在阿爾卑斯山下11世紀(jì)的古城堡上,玩得多嗨呀!</h3><h3> </h3> <h3> 傍晚我們從薩爾茨古城回到游輪,晚餐后游興仍濃,在游輪停泊處歌劇院草坪上觀看大幅液晶屏幕同步直播林茨歌劇團演出實況,又散步到林茨市中心逛街,可惜東歐的商城關(guān)門太早,也沒有美食街,城市的夜景顯得很冷清。</h3><h3> 未完待續(xù),請看《兄弟姐妹結(jié)伴暢游多瑙河》第三集。</h3>